APP下载

本科医学检验技术专业临床生物化学检验技术教学改革探索

2017-03-08鄢仁晴向加林刘长金王书香

卫生职业教育 2017年21期
关键词:生物化学检验实验

鄢仁晴,杨 艳,袁 瑾,向加林,高 松,刘长金,王书香

(遵义医学院,贵州 遵义 563000;遵义医学院附属医院,贵州 遵义 563000)

本科医学检验技术专业临床生物化学检验技术教学改革探索

鄢仁晴,杨 艳,袁 瑾,向加林,高 松,刘长金,王书香

(遵义医学院,贵州 遵义 563000;遵义医学院附属医院,贵州 遵义 563000)

本科;医学检验技术专业;临床生物化学检验技术

G420

A

临床生物化学检验技术是医学检验专业重要的专业核心课程,其课程教学内容与基础理论联系较多,但传统的课程教学不能与临床实际良好对接,造成理论学习和实习衔接不够,教学效果不好。把理论知识尽早融入临床工作岗位,是临床生物化学检验技术教学亟待解决的问题。教育部对四年制医学检验技术专业培养目标的要求是[1],使学生掌握临床生物化学检验技术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培养学生建立正确的实验诊断思维、应用知识能力,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研究性学习和个性发展。因此,我们对临床生物化学检验技术课程进行教学改革。

1 教学内容改革

1.1 教学大纲突出专业基本技能和基本素养培养,融入行业标准

在教学大纲中增加与临床应用有关的章节的课时数[2],将临床开展较少的内容安排为自学内容,在习题集中增加检验技师执业资格考试习题。教学内容中融入执业标准和行业法律法规[3],如卫生部、卫计委颁布的卫生行业标准中的“临床生物化学常规项目分析质量指标”“临床实验室对商品定量试剂盒分析性能的验证”,国际标准化组织提出的“临床实验室质量及能力专用要求”,以保证教学内容与临床工作有效衔接。

1.2 实验教学体系的建立

参照卫计委对临床生物化学检验操作技能的要求和4版《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编写实验讲义,整合教学内容[4],从试剂配制、仪器参数设置等单项实验开始,逐步开展与理论课同步的生化指标单项实验,融入临床案例与学生自选实验项目,建立实验教学体系。目前,综合性实验超过80%,并在部分章节开展CBL、PBL教学。

1.2.1 验证性实验 是以训练学生基本操作技能为主的基本实验,如试剂配制、半自动生化仪结构及参数设置、葡萄糖的Km值测定。

1.2.2 综合性实验 旨在培养学生对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的综合应用能力,提高综合分析能力与解决问题能力。结合方法学评价的某项实验,如精密度、干扰、回收、线性范围、方法学比较实验以及全自动生化仪使用中的吸收曲线、标准曲线、室内质控图绘制等,达到综合训练的目的。选取临床案例,进行CBL、PBL教学,学生自主设计实验方案、自选实验项目,教师点评、指导,确定实验方案和实验步骤,学生实施完成,并得出结论。通过一系列综合性实验,使学生将所学知识融会贯通,提高综合能力。

1.3 创新设计性实验,成立科研兴趣小组

通过教师讲解开题报告的写作方式及思路,进行以学生为主体的创新性实验改革,培养学生团队精神。鼓励学生查阅相关文献,以组为单位撰写开题报告,由教师批改后实施。有科研兴趣的学生参与教师的科研实验、实验中期汇报等。课余,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申报大学生创新创业课题并自主完成,发表论文。

2 教学方法改革

2.1 说课形式的集体备课

教研室集体备课时,要求教师以说课形式对教案、课件进行讲述,介绍新技术、新理论、新成果和新方法。

2.2 PBL、CBL教学

电解质、酸碱平衡紊乱章节采用案例式CBL教学,将案例提前发放给学生(4人一组),课上讨论,教师点评。在糖代谢、脂代谢紊乱章节采用PBL教学,教师结合临床生物化学检验中常见的糖、脂代谢性疾病的检验报告设计临床案例,课前一周发放给学生,学生分组讨论。学生8人一组,设组长、记录员,负责召集和记录讨论内容,以表格形式汇总。每位学生需提出一个问题,并和其他同学讨论。每组随机抽选一名学生以幻灯片或者讲稿形式汇报本组讨论结果。通过该教学法,学生学习兴趣得到有效提高,临床实习中病例分析的准确率明显提高。

2.3 使用现代化教具,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

理论课、实验课中引入视频、录像[5]等教具,如绪论章节教学时,学生可通过扫描二维码的方式观看课件(全自动生化分析仪的运行视频、实验仪器使用演示视频等)。

3 教学模式创新

3.1 网络教学资源及环境

(1)把课程简介、教学大纲、教学日历、教案或演示文稿、课件、案例、重点难点指导、作业、参考资料目录等资料上传至校、院系网站共享,建设慕课平台,方便学生学习。

(2)2015年,检验视界网发布了我校两位教师在“定向点睛”栏目的质量大讲堂的科室介绍和讲座视频,在国内检验界引起极大反响。本次网络课程,一方面扩大了我系在全国的知名度,另一方面促使教研室教师钻研专业知识、积极备课授课。同时,学生也感受到我校教师的渊博学识和极大的影响力。

(3)已建成的拓展资源,具有一定的交互性和智能化水平,为实现师生互动提供保障

教研室要求每位任课教师都公布电话或者QQ号、微信号,方便与学生沟通、讨论。此外,我们在实习生中建立师生交流微信群,可就实习中遇到的问题进行探讨。建立糖尿病公共教育平台,学生可将收集的糖尿病相关知识和饮食、运动疗法以微信公众号的形式发布,并定期发放相关知识小册子到社区。

(4)采用灌输式、问题式、启发式、案例讨论式等多种教学形式,利用多媒体、视频、录像以及网络资源等教学手段,实行多样化考核(期末理论考试占总成绩的60%,实验报告占20%,设计性实验开题报告占5%,平时作业占10%,考勤占5%)。每学期考试结束后,教师对试卷进行科学、客观、合理的分析,对教学有指导作用。

(5)学校实验室电脑连接附属医院检验科信息系统,课上能随时调阅实验课所需资料,如室内质量控制、室间质评、临床病例资料等,有利于学生早期接触临床,适应临床工作模式。

3.2 实习中的翻转课堂

由于临床生物化学检验仪器自动化程度较高,而部分学生不能把理论知识与实习较好地结合,难以达到实习要求。为了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培养主动学习能力,我们要求实习生提前准备所在岗位工作内容的PPT或讲稿,独自或协同讲解,其他学生补充,最后带教教师总结并回答学生提问,从而培养学生理论与实践结合能力以及口头表达能力。安排每位实习生进行一次翻转讲座,内容由教师指定。该方法打破了常规授课模式,以学生主动学习为主,取得了较好效果。同时,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还发现了一些具有较强讲解能力的学生,他们声音洪亮、准备充分,在给其他同学做出表率的同时也增加了个人自信心和集体荣誉感,营造了良好的学习氛围。

本科医学检验技术专业教学才开始两年,还需构建适合的课程体系,加强与基础课程群的衔接,以培养出适合临床检验工作要求的应用型人才。

[1]尹一兵,倪培华.临床生物化学检验技术[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5.

[2]鄢仁晴,王凤学,葛正龙,等.临床生物化学和生物化学检验课程内容整合[J].卫生职业教育,2008,26(23):53-54.

[3]李玉芹,刘蕊.与临床紧密对接的临床生物化学检验技术教学改革与创新[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4,35(24):3455-3456.

[4]鄢仁晴,王凤学,杨艳,等.临床生物化学和生物化学检验实验教学改革[J].卫生职业教育,2008,26(18):128.

[5]石玉荣,梅传忠,武文娟,等.综合应用多种教学方法提高临床生物化学检验教学质量[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1,5(1):96-99.

1671-1246(2017)21-0068-02

猜你喜欢

生物化学检验实验
序贯Lq似然比型检验
记一次有趣的实验
生物化学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效果分析
2021年《理化检验-化学分册》征订启事
做个怪怪长实验
对起重机“制动下滑量”相关检验要求的探讨
关于锅炉检验的探讨
NO与NO2相互转化实验的改进
实践十号上的19项实验
习得性无助感与生物化学教学改革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