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疾病诊断分组系统的建立及其在医院绩效管理中的应用研究

2017-03-08李海珠

临床医药文献杂志(电子版) 2017年27期
关键词:疾病诊断病种危重

陈 丽,李海珠,邱 琳,杜 爽

(中日友好医院,北京 100029)

疾病诊断分组系统的建立及其在医院绩效管理中的应用研究

陈 丽,李海珠,邱 琳,杜 爽

(中日友好医院,北京 100029)

立足于实践经验,从明确发展目标、适应医院管理要求、解决绩效考核困境三个方面,对疾病诊断分组系统构建对医院绩效管理的作用进行简要分析。与此同时,基于国外成熟系统构建方法,提出本土化策略,并转变传统疾病诊断分组模式。在此基础上,做好系统模拟评估及权重设置。对疾病诊断分组系统在医院绩效管理中的实际应用情况进行分析,总结两种方案的优势与弊端。根据上述分析,提出未来展望。

疾病诊断分组系统;医院;绩效管理;绩效考核

深化公立医院改革,不仅是探索我国新型医改的重要途径,也是优化医改内容的主要手段。在实践工作中,不断对疾病诊断分组进行分析和研究,并建立以疾病诊断分组为主的绩效管理机制,能够使医院绩效考核更具科学性和合理性,对强化医院服务能力具有重要促进作用,并能提升医院管理水平,使其向着更加精细化方向发展。目前,发达国家疾病诊断分组系统构建比较成熟,充分借鉴其发展经验,并实施本土化策略,取得满意效果。以难度为基础,引入分组系统,体现疾病诊断及治疗的难易度,从而对医院管理结果进行判定,使其更具客观性。

1 疾病诊断分组系统构建对医院绩效管理的作用

1.1 明确发展目标

现阶段,我国国民对医疗服务水平的要求不断提高,公立医院要坚持其公益性质,并重视发展内涵,促进转型发展[1]。在实践工作中,对体制进行深化,能够引导各级医院不断推进综合性改革,从而改善内部运行现状,提高服务质量。医院发展目标既不是没有区分度的结果性指标,也不是抽象笼统的概念,而是体现在质量和效益上的目标导向,不仅能够横向比较,也可纵向对比,可反映出资源消耗与服务质量上存在的差异。疾病诊断分组系统,将危重度测评作为基础,能够为医院制定发展目标提供考核依据。

1.2 适应医院管理要求

医院开展现代化管理,主要发展方向为“专业”、“规范”、“科学”,并突出精细化管理理念。在我国很多大城市,市级医院在医疗体系中承担重要责任,对其服务水平进行不断强化,是市级医院发展的主要趋势[2]。以病种管理为出发点,将工作难度系数等指标引入到绩效管理及考核中,能够在绩效分配制度的建立和完善中发挥导向性作用。疾病诊断分组系统的构建,能够为医疗活动难度系数设计提供技术方面支持。

1.3 解决绩效考核困境

医院开展绩效考核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形成更为高效的激励及约束机制,从而不断实现发展目标。从国内多家医院实践情况来看,虽然绩效管理及考核工作不断完善,但是绩效指标仍然无法更好的与患者结构、病情疑难度相融合。

2 疾病诊断分组系统建立与应用

基于上述分析,认为现阶段我国公立医院在疾病诊断分组系统构建方面仍然存在较大局限性,应在技术层面对其进行关注,对其开展绩效考核指标确立及设计,并将其应用在实践工作中。

2.1 本土化策略,转变传统疾病诊断分组模式

通过对发达国家疾病诊断分组系统建立及完善情况,结合国内实践经验及应用状况,针对不同系统,对其性能进行分析及比较,从而对其适用性进行探讨,明确其改善公立医院绩效管理作用。针对不同系统信息的时效性,结合其性质,选择目前国际上公认的比较成熟的疾病分组系统,对其开展本土化临床处理[3]。在实际工作中,也要将本地区疾病谱特征纳入其中,同时明确各个专业分类上存在的差异,并对本地区医疗卫生信息及数据的现状进行了解,从而不断对疾病诊断分组系统进行优化,使其具备更加完善的知识库。结合需求,对疾病诊断分组系统的构建模型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进行整改。将市级医院医联平台作为数据库构建的前沿阵地,收集数据,建立共享渠道,实现病种良好管理及分组。

2.2 系统模拟评估,做好权重设置

利用医联平台,对所在辖区内市级医院病例数据及资料进行抽取,通过病种分组器,开展系统性分组。在此基础上,对其适宜性进行评估与检验,对各病种分组情况进行了解,并对其变异系数指标进行确定。所谓“变异系数指标”,即标准差与平均数两者的比值,分析每个组平均费用本身的离散度。在做好系统适宜性开展评估的前提下,积极对病种分组器开展二次调整。以每个病种次均费用为基础,对病种难度系数进行准确计算,然后将其作为病种权重,对其一致性开展定向评估。注意在实施上述操作时,要在总费用中将材料、药品及其他费用剔除。

2.3 成立小组,全面落实DRG-s工作

在医院领导组织的指导下,医院医务部门、医保科、财务部门、培训中心联合参与,并发挥计算机网络管理部门的实际作用,形成上下一体的组织机构。所有参与部门积极开展讨论,制定与所在医院相符的DRG-s具体计划方案,并对具体实施与执行方法进行明确,做好监督管理工作,使每个部门做到各司其职的同时,也能够实现通力合作。在相关内容的实施过程中,既要做到分工明确,同时也要按照医院领导部门要求进行统一协调。只有这样,才能促进DRG-s的顺利开展。此外,全面落实DRG-s工作,获得上级部门及医疗机构的认可,为卫生监管部门提供更为良好的监管数据,从而为医院评价创造便利条件。将上述指标作为院内各个科室及相关工作人员的绩效考核指标,为DRG-s的运作做好充分准备。

2.4 科学评价,重视考核管理

在医院绩效管理及考核工作中应用疾病分组系统,主要有以下两种选择:其一,在确定绩效考核指标过程中,增加相应指标,如衡量疾病分组指标、病种分组指标等。这样一来,可使基于病种的考核指标更加明确,且考核管理更具导向性。但是,从实践经验中可以看出,增加相关指标后,会对现有指标产生一定影响,主要表现在削弱指标上。与此同时,这种方法操作要求比较高,对基础数据收集来说存在较大难度。若当中存在不合理信息或不正确数据,则会对考核结果产生较大的影响,因此执行该方案要求必须保证数据的质量。

其二,对就诊患者疾病危重度进行判断,并以此为根据来对现有考核指标进行校对及改正,能够保证不同医院之间具有一定可比性。例如,不同规模医院、不同产出能力医院、不同业务特征医院等。这种方法能够在不改变原有绩效考核指标的基础上,综合性反馈考核指标的相关结果,并发挥其在不同年度考核中的应用价值。此种考核方案对病例基础资料收集要求相对较低。也就是说,在病例数据及信息尚未完整的情况下,即可开展相应考核,并且能够通过考核来进一步强化数据本身的质量[4]。但是,与第一种方案相同,此种方案也存在一定缺点,主要体现在导向作用不够明显上,出现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在于病种仅仅作为指标的调整因素。

3 未来展望

根据上述分析认为,为充分发挥病种危重度测评的实际作用,应在绩效考核中适当增加病种难度指标,详细操作方法为:在构建病例诊断分组系统过程中,采用分段方式,对病例数量进行确定,并分别对其进行赋值处理,汇总后对多个市级公立医院病种难度总分进行科学计算,将难度最高分作为标杆,最终确定病种难度绩效考核的分数。从实践情况来看,基于疾病诊断分组系统,尤其是危重度疾病,在制定绩效考核指标过程中,需要不断进行实践和探索。也就是说,无论是疾病诊断分组系统建立,还是系统的不断完善,均需要大量时间和精力。我国卫生技术的不断发展,需要对诊疗行为进行不断完善。国内多家医院的建立效果反映出,对疾病诊断分组系统开展本土化尝试,具有可操作性,能够充分应用在实践工作中。

总结疾病诊断分组系统的建立及其在医院绩效管理中的应用,基于国际成熟疾病分组系统进行本土化处理后,通过对不同危重度的病种进行加权赋值后,形成对市级医院收治住院病例的病种难度考评指标。该指标不同于病例组合指数。后者是对医院所有住院病例按危重度加权的病种难度指标,而前者是按住院病例危重度分段赋值加权后形成的难度考评综合指标,既反映病种危重度水平,也反映不同危重度病种的病例数量。

[1] 李景福,李冬岩,王珊珊,等.基于DRGs成本质量评价的绩效管理研究[J].农业与技术,2015,02(19):199-202.

[2] 王润玲.信息系统应用对医院管理提升的多角度影响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15.

[3] 陈 涛.医学影像学病例库构建在纵隔占位病变诊断中的临床应用研究[D].南方医科大学,2016.

[4] 张 波.综合性医院医学检验资源优化管理研究[D].第三军医大学,2016.

本文编辑:王雨辰

R197.32

A

ISSN.2095-8242.2017.027.5329.02

猜你喜欢

疾病诊断病种危重
脐静脉置管在危重新生儿救治中的应用
俯卧位通气对36例危重型COVID-19患者的影响
超高频超声在浅表器官疾病诊断中的应用
《呼吸疾病诊断流程与治疗策略》已出版
“新病种”等十五则
按病种付费渐成主流?
基于Web及知识推理的宠物狗疾病诊断专家系统
床旁介入超声在老年危重患者中的初步应用
CD10表达在滋养叶细胞疾病诊断中的临床意义
147例危重新生儿转运的临床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