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类课程教学的困境与出路
——以外国文学为视角
2017-03-08高晓琳长春科技学院长春130000
高晓琳(长春科技学院,长春 130000)
文学类课程教学的困境与出路
——以外国文学为视角
高晓琳
(长春科技学院,长春 130000)
外国文学一直是中国语言文学类的一门常规课程。近年来,随着人才培养模式的改变以及人才需求的转变,文学类这种理论课程因实践限制受到严重冲击。同时,因为当代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中外文化的差异以及大学生阅读习惯的改变,外国文学教学渐渐与学生拉开了距离,高校从学生入手唤起他们对文学类课程的重新喜爱与关注是不可或缺的方式。
外国文学;教学
随着近年来高校向应用技术型大学转变、培养实用型人才的要求,人才培养模式有着很大的改变。从以前培养应试型人才越来越向重实用、看实际的角度出发,高校培养人才正在从填鸭式教学向培养自主学习人才的方向转变。从长远发展角度来看,这种转变不仅促进了高校的发展和市场的供需结合,更培养出一大批优秀的创业型人才。
一、学生阅读量下降的原因
(一)便捷网络瓦解传统阅读
外国文学课程作为当代高校中国语言文学类专业的必修课程, 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曾经经历过短暂的辉煌,随着比较文学热的消退,外国文学不仅失去了它原有的热度,而且更加远离中国文化生活。“经典正走向寂寞和衰亡,时尚在欢歌笑语中闪亮登场。”[1]近年来,普通人民大众的阅读量在逐渐减少,随着网络媒体平台的增多、信息量加大,人本获得文字信息的平台不断增多,纸质书本和杂志不再是人们阅读方式的首选,这样无形之中就压缩了经典文学的生长和传播,而外国文学本来就远离大众人民生活,导致本来就狭窄的研究领域进一步缩小了。尽管是语言文学类的学生,现在大学生很少有阅读文本的习惯,加之现在信息方便,很多经典文学作品的内容梗概在网上随处可查,学生只要轻轻动动手指,就能轻松了解文学作品的大致内容,这虽然为了解文学作品提供了方便,但在另一个程度上也阻碍了学生的深度阅读和对文本的挖掘。“ 如此一来,本来可以帮助教育教学的电子设备和由此造就的时代,最终束缚了学生的阅读和自主能力。于理想的民主与创造,无疑是当头一棒。”[2]
经典文学作品不仅是历史文化的见证,也是人类可贵的精神文化财富。像《悲惨世界》、《红与黑》等经典外国文学作品曾感染了一代又一代人的心灵,守护着我们的精神家园。然而,面对外国文学课程边缘化的窘境,思考怎样在培养应用技术型人才的前提下发挥外国文学的教育作用,使它成为有效培养人才的一大助力,是每一个教师应该思考和面对的问题。
(二)教材内容与研究方法脱节
可喜可贺的是现在很多外国文学课程的教师已经脱离了完全依靠课本的本本主义。与以往的教材至上和公众话语视角不同,大部分当代的外国文学教师已经可以根据自己的研究成果,向学生讲解一些有创新性的文学观点或批评理论。他们不仅把作品研究同作家的生活背景相结合,而且更多的运用现代主义的批评方式重新审视作品的精神内核和哲学含义。但是与此不对称的是仍旧因循守旧,不能展现新的文学批评面貌的外国文学教材。“现行的外国文学教材所选篇目, 大多是我国建国以来选定的, 几十年没有大变化。”[3]由于原来的文学批评方法单一,很多文学作品过于强调其社会含义的批判性,而忽视了作品本身的艺术性。如西班牙经典文学作品《唐吉诃德》,不可否认塞万提斯在刚开始创作这一作品时确实带有批判当时风靡欧洲的骑士文学作品的目的,但是随着作者创作的深入,他先进的艺术创作手法也在作品中闪现着光辉,如作品中的戏拟原则以及堂吉诃德人物形象的哲学象征含义。但是在现有的教材中,当谈到《堂吉诃德》这部文学经典时,总是强调人物的阶级属性及它的社会批判性,把堂吉诃德的荒诞理解成上层阶级对下层阶级的愚弄。作品固然反应了当时社会生活的某个侧面,但绝对不是作品的全部内涵。我们在学习文学作品时,不仅要透过其中的人物看到当时的社会赋予人物的特点,更要使它在当代话语之下重构内涵,赋予作品紧随时代的新意。但是当代大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养成了依赖书本的习惯,甚至迷信书本,这不利于学生的创新和自主学习。因此,重新定位外国文学教材在当代中国语言文学类专业学习中的作用,进而加紧与之配套的新的研究方法,是我们当前要解决的重要任务。
(三)文化差异造成阅读障碍
由于文化不同、时代不同、历史积淀不一样,不相似的文化观念和时间及空间的距离感,使得大学生对于经典文本的理解往往会产生阅读距离, 形成阅读障碍, 从而影响大学生对外国经典文本的喜爱。不仅如此,我国的文学小说发展是从短篇的残丛小语发展而来,这与外国文学的长篇史诗式写作完全不同。相较于长篇作品,中国人的阅读习惯更倾向于有着完整故事情节的短篇作品,而外国文学作品中的大量铺叙与写景,都与中国传统的阅读习惯不相适应。展望当代文坛的文学作品,中外作家写作仍然有很大的差异。外国进入到20世纪以后,开始进行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文学时期,集中的特点在于反情节和对艺术形式的创新,强调的是描摹现代人思维方式与情感内容,突出作品中的朦胧感与象征性。相较于外国文学,中国文学一直强调对现实的指导功能,因此中国的文学创作仍倾向于现实主义作品的叙事性创作。20世纪以来的外国文学很不符合中国传统的阅读体验,自然也就不容易被大学生接受。
此外,随着消费文学的快速发展和文学网站的建设完善,年轻大学生更倾向于阅读趣味性更强、价值观更相近的快餐小说。不仅如此,当代大学生的观念新颖、个体意识强,对于教师推荐的传统名著有一种天然的排斥心理。他们宁愿自己在阅读世界中去感受, 也不愿受别人的支配。漠视经典、追赶潮流是他们叛逆心理的突出表现。这些都成为当代大学生不爱阅读经典外国文本的原因。
二、调动大学生学习文本的解决办法
(一) 吸引学生的学习参与度
可以认识到的是,当代高校教育应该是教学与科研的有机结合,从高校教师的角度来看,我们的身份应该是教师与科研工作者的二重结合;从受教育者的角度出发,应该把他们培养成学习者与研究者。他们的出发点都是处于对学科和专业的关注,都是用已知的和正在学习的研究方法对科学进行严谨的分析和推导。这一点在中国语言文学类学生的身上体现在对文学经典的阅读和在此基础上适当运用地文学批评方法进行研究。随着时代的发展,我们对教学工作者、对学生的要求越来越高,我们培养的不再是应试教育的精英,而是适应社会需求的实际参与者。高校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已经不再仅仅局限于灌输观点,而是从实践的角度对学生提出更高的要求。“大学是传授知识的场所,更是在传递人文精神。”[4]作为中国语言文学类专业的教师,我们在教学工作中的引导作用至关重要,在学生远离经典的现状下我们要把他们的注意力重新引回文本,提升他们在学习过程的参与度、激发他们的阅读兴趣。在现阶段的学习生活中,学生也应重新对自己的身份进行定位,从高中的填鸭式非自主学习的方式向灵活思考与自主学习转变,提高自身的创新能力与怀疑能力。文学的发展与进步离不开学者的学习和探究,文学作品的公开性和传播性使人们接触它的机会要比其他学科多得多。学生应该利用这一优势,站在与教师处于平等地位的研究者的身份上行使自己先天的优势,而不是被动的接受学习。外国文学的教学应该摆脱传统的思维模式,把教授知识转化为教授学生学习的能力。“在大学中,听课只是次要的事情;重要的是,使学生与情趣一致、年龄相同以及具有自觉性的人紧密合作;在这里应当有一批卓越的有教养的人才,他们只为发展和传播科学而献身,而且在若干年中,他们只为自身和科学而活着。”[5]因此,应该积极鼓励学生在业余时间开办有关外国文学的社团或课外阅读小组,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促使他们主动寻求新的文学观点,鼓励他们挑战经典挑战权威。教师也应适当地调试自己的心理状态,不再作为课堂话语的霸权者,允许并愿意倾听不同的声音,从知识的单向施受者转化为课堂的参与者与讨论者。
(二)鼓励学生质疑、创新
不可否认,在现代的教学课堂中,有些教师仍然尊崇传统的教学思路,因循守旧、迷信权威、人云亦云。其实现在仍有许多文学经典的闪光点等待学者去研究,等待学生去思考。 “教育的最终目的不是传授已有的东西,而是把人的独特本质的创新精神引发出来,使其能够成为自觉、自由创造的人。”新的研究方法不断涌现,新的批评方法也层出不穷,给新时代的学者提供了很多新的思路和便利的条件。教师在研究中不应该故步自封,应该紧随时代,关注国内外前沿的学术信息, 或者是给学生提供更多的研究思路,鼓励学生创新思考。
随着学科的针对性加强,人才的培养越来越有针对性和实用性。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不再适应当代人才培养的需要。紧随时代发展,始终以培养实践型人才作为教育的出发点,把外国文学课程打造成一个帮助学生人格培养、提高学生独立思维、促进学生自主创新的专业课程仍然任重道远。
[1]罗益民.民主论与大学人文课程教学[J].杨博文,译.现代大学教育,2010,(2).
[2]李秉德.教学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243.
[3]徐媛媛.外国文学教学的尴尬与教学改革的几点思考[J].喀什师范学报,2009,(1).
[4]曾山金,等.人文、科学、大师:大学三要素[J].现代教育科学,2004,(1).
[5]熊华军.洪堡的大学教学价值取向:由科学达至修养[J].大学(研究与评价),2008,(1).
[责任编辑:曲占峰]
2017-03-11
高晓琳(1988-),女,吉林长春人,助教。
G642.3
A
1008-7966(2017)04-015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