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烧激情,凌云人扎根深山建“三线”
2017-03-08
时光移回上世纪60年代,在党中央“早打、大打、打核战争”战略指导下,毛主席关心的“三线建设”如火如荼。
河北涞源县城西南方向约13公里处有个牌坊村,牌坊村村后一条狭长山沟在大山和树木的遮掩下向远方延伸。这条件十分符合“靠山、分散、隐蔽”的“三线”建设方针的山沟,确是个屯兵生产的好所在。于是依托牌坊村边山坞的地形地貌,在沟沟壑壑中建起了三线兵工老厂——凌云机械厂(即333兵工厂)。
据凌云厂志记载,1966年,在河北省保定涞源县的牌坊村,凌云人开始了三线建设的历程。1971年建成投产,生产军品三七高榴弹,1980年,国内军品停止供货,1985年,凌云人开始了“军转民”的艰难探索……
峥嵘岁月,“三线建设”尘封了多少动人的故事,为了民族的生存,在“备战备荒为人民”“好人好马上三线”的时代感召下,共和国的民族精英,打起背包,跋山涉水,来到深山峡谷、凌云人风餐露宿,肩扛人挑,开始了“三线建设”的历程。沟的两旁那些敞着口的山洞里,原“国营第333厂”主厂区生产车间就在这些山洞中。洞外的建筑——早期职工们居住和办公的“干打垒”石头房如今已是一片断壁残垣,而在洞口旁边,“备战备荒为人民”等那个时代的标语依然清晰可见。
据几位参加初期建厂的老人回忆,刚来的时候,每天一大早,他们就从牌坊村的村民家里出发,浩浩荡荡的队伍背着小绿挎包带着干粮走在这条路上,步行30多分钟到沟里工作。缺水、没电,住的是破旧的民房、点的是煤油灯,水需从二里外的西沟运来,常年以玉米为食,日常吃的是腌酸菜。路需双手去开,材料要用双肩来扛……“三线建不好,毛主席睡不好觉啊”,在那个特殊年代的革命热情面前,这些苦都算不得什么。
凌云老厂的职工“文化广场”
在这一特定的地域里,凌云人在长期的建设和生产生活中,与当地政府和人民形成了水乳交融的生存关系。当地淳朴的民风、独特的民情所构成的浓郁的地域文化的融入,形成了“抱团求存,苦乐同搏”的共同意志。一则“三线”企业民谣:“献了青春献终生,献了终生献子孙”,就是凌云人这一精神变物质过程的真实写照。
这一克难发展的历程,是凌云人物质技术基础不断积累的苦旅,是文化精神内涵不断升华的苦旅,具有史诗般的震撼力。在这段激情燃烧的岁月,凌云人提炼形成了“自力更生,奉献报国,敢打敢拼、永不言败”的精神文化。使凌云军工文化的内涵更加丰富、内容更加生动、底蕴更加深厚、行业特征和形象更加鲜明,激励着几代凌云人奋斗不止。
工厂在先期建设中,实际完成投资5000多万元。这在当时不啻天文数字,但出于国家安全的战略需要,政治账自然大过经济账。1971年产品试制,短短几年之后,1979年,“37高榴弹”作为一种诞生于二战之前的低空防御武器,就随着现代军事科技的发展而被淘汰,工厂也随之停产。随着国家战略重点转移和改革开放大政确定,工厂面临着“军民结合”“保军转民”的历史考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