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峥嵘岁月60载,铸就战神谱华章
——记西北机电工程研究所的火箭炮发展历程

2017-03-08王惠方

国防科技工业 2017年12期
关键词:军贸火箭炮机电工程

王惠方 代 波 柯 彪

火炮,被誉为“战争之神”;火箭炮,则是战神家族中独树一帜的“喀秋莎”。在我国,为我军量身打造战神、铸就神剑的正是兵器工业西北机电工程研究所。

西北机电工程研究所1957年创建于北京,后迁建于古都咸阳,是新中国成立后首批规划建设的国防重点科研单位、兵器工业火炮技术研发中心,首任所长是被誉为“中国的保尔”的吴运铎,至今已走过60年的光辉岁月。六十年来,西北机电工程研究所承担了军品型号研制、预先研究、开发项目、军品外贸等多种类型的科研任务,为陆军、海军、火箭军提供了数代防空反导、远程压制火炮武器以及新概念发射装备,为巩固我国国防,维护国家利益作出了重要贡献,并取得了丰硕成果,引领着我国火炮行业科技创新的飞速发展。尤其值得一提的是, 西北机电工程研究所在火箭炮技术领域的卓越成就,不但为我军提供了新一代主战火箭炮武器系统,并以“明星装备”在高端军贸市场实现了主战平台的突破性拓展,提升了“中国制造”的影响,成为兵器军贸的代表性产品之一。

积跬步,志千里

西北机电工程研究所在火箭炮技术领域起步于对俄BM21“冰雹”火箭炮的测绘。BM21火箭炮是20世纪苏联在六十年代师属炮兵的骨干压制火力装备,该自行火箭炮集成40根带螺旋槽的定向管,配有电机扩大机的高低/方向传动系统,配用122毫米大长径比火箭弹,并创造性地采用了卷弧尾翼辅以微旋稳定的方式,极大地改善了以往火箭炮射击散布大的缺点。由于采用了诸多新技术并具有良好的工业基础,该炮在射程、精度、威力、自动化程度上都成为当时世界上综合性能最佳的师属火箭炮,尤其是精度,我国直到21世纪新一代火箭炮武器系统问世前都无同类装备能超越其仿制产品。通过细致入微的测绘分析,所内不但学习到了“冰雹”的构造和先进之处,更是从本质上理解了其设计原理和设计思想,并由此对俄系同类装备具备了举一反三的反设计能力,为所内日后研制新型火箭炮提供了良好的技术基础。研究所牵头测绘后形成了全套图样和技术文件,并毫无保留地将其转给工厂用以国内仿制生产,在此基础上最终诞生了我国的PHL81式122毫米火箭炮,取代了原有各型107毫米、130毫米火箭炮,成为当时我军军师两级最重要的火箭炮装备。PHL81式122毫米火箭炮服役至今,虽然在逐步被新型火箭炮取代,但仍在边海防、预备役等部队发挥着重要作用。

20世纪80年代后,随着电子、控制、导航、化工等技术的飞速发展,火箭炮装备在世界范围内迎来了第二次进步的高潮,并诞生了美M270、俄BM30“龙卷风”等经典之作。尤其是俄BM30“龙卷风”,射程高达70公里,由于采用简易修正技术,突破了火箭炮精度差的技术瓶颈,射击密集度一举跃升到1/310,成为世界火箭炮中的“王者”。而当时,我军炮兵在40~80公里的压制火力尚属空白,无任何一型武器能与之抗衡。为弥补这一巨大差距,我军立项远程多管火箭炮武器系统,西北机电工程研究所承担了火箭炮随动和装填车对中系统研制任务。在此之前,我国的火箭炮装备从未经历过如此复杂的系统研制,尤其是对大口径火箭炮射击前后不平衡力矩变化巨大对随动控制精度干扰问题的解决缺乏成熟经验;弹药装填车的对中系统是火箭炮实施机械化装填过程中使火箭弹与火箭炮在不同平台上精确对正,确保安全可靠装填的系统,国内更是从未接触过类似装备,研制难度可想而知。面对巨大挑战,西北机电工程研究所组织精干的专业团队,充分发挥所内在电液随动领域的技术优势,立足自主创新,首次提出并成功研制了数字型泵控气液式高低随动系统和模糊控制型自动对中控制系统,解决了大负载变化(9.6吨)条件下的高精度调炮技术难题,并为火箭炮发射系统总体结构“品”字形总体布局创造了良好的初始条件;并解决了装填车与火箭炮大空回条件下对接的一次自动对中难题。与俄罗斯“龙卷风”的二次对中技术相比,装填时间从20分钟缩短为15分钟,充分体现了我国技术的先进性。该武器系统荣获国家一等奖,随动与对中系统获兵器工业集团一等奖,成为我国陆军炮兵远程火力打击的“撒手锏”。

世纪之交,台独势力甚嚣尘上。为坚决维护国家统一,制止分裂,西北机电工程研究所接受了海军某型122毫米舰载集装箱火箭炮的研制任务。该型火箭炮系统的作战使命是为抢滩登陆部队提供火力支援,要求火力强度大,持续性好。针对这一要求,所内创造性地提出了采用一炮两箱(每个金属发射箱集成25管定向器)、自动装填、备弹250发的总体方案,并承担了其中自动装填系统的研制。该系统与陆军火箭炮在地面具有稳定的平台相比完全不同,装填系统安装于标准的集装箱内部,要求在四级海况下能正常完成装填工作,八级海况下不损坏。受舰船摇摆影响,装填的全部流程始终处于动态之中,要将8箱(每箱2.5吨)共200发火箭弹在起伏摇摆的平台上安全可靠地自动装填到位,难度之大可想而知,也因此成为该火箭炮系统成败的关键。为解决这一难题,项目组创造性提出了装填流程“全行程、全强制、全刚性”的设计方案,不但实现了火箭弹安全可靠地自动供弹、输弹、扬弹,而且采用了多箱并行的装填控制技术,使火箭炮可在1至数分钟内完成全部火箭弹的装填,满足了战技指标中苛刻的火力持续性要求。这一关键技术为世界首创,也是我国集装箱式火箭炮系统的最大亮点。其中值得指出的是,这是我国在火箭炮中采用箱式发射技术的开端,尽管只具有发射功能,还没有实现集成弹药的贮存和运输功能,也没有采用新型材料,但已迈出了可喜的一步,并为后期我国研发新型贮运发一体化的火箭炮系统奠定了基础。

厚积薄发,跨越创新

跨入新世纪,随着综合国力的飞速提高,我国国防科技进入蓬勃发展的阶段,从以研仿为主向全面自主研发转变,我国的主战装备也逐步开始从二代向三代跨越。陆军炮兵由此提出了我军新型师属火箭炮武器系统的研制要求,作为火炮行业的技术引领者,西北机电工程研究所作为总师单位承担了研制新型轮式和履带式两型火箭炮武器系统的光荣使命。与以往的装备研制不同的是,这两型火箭炮武器系统均为老装备的换代产品,其战技指标完全瞄准了世界一流水准,并在新技术的应用上提出了明确要求,这也意味着我军对新型火箭炮武器系统具有很高的期望值。

研究所接受任务后,不再拘囿于单炮单车的研制,而是从最大限度地发挥武器系统整体效能着手展开研究,确立了集侦察指挥、火力打击、技术保障和模拟训练于一体的总体方案,以火箭炮的射程、射界、密集度、自动瞄准精度、快速反应性能为核心指标,同时兼顾火箭炮的预留发展。研制系统充分借鉴吸收前期相关火箭炮项目的研制经验和技术储备,确立了箱式发射的总体模式,相继突破了适应高射频的箱式发射、密集度控制、总线网络与信息综合管理、弹道优化与兼容发射、自由装填式火箭发动机、箱式火箭弹安全性等核心关键技术,具有自动化程度高、系统反应快、火力密集准确、操作使用方便等显著特点,具备了信息化条件下的联合作战和自主作战能力,武器系统主要战技指标和综合性能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换代列装后成为我军炮兵压制火力的骨干装备,使我军中程火箭武器的装备水平一举跨越了30年的台阶。意义更为重大的是,两型武器系统构建了中程压制武器装备的基型平台,为发射不同口径的常规火箭弹、制导火箭弹和战术导弹等信息化弹药创造了充分的技术条件,其成果及技术带动了火炮行业的加速发展。两型武器系统拥有多项国防发明专利,其成果及技术已成功应用到其他型号的多管火箭炮的研制中,为相关型号弹箭共架技术研究奠定了核心基础,并为我军和国防工业部门带来了巨大而长远的军事、社会和经济效益。2012年,该项目荣获国防科技进步一等奖。成果涌现的同时,研究所内一批年轻的科研技术骨干得到了锤炼和提高,为火箭炮技术领域的后续发展培养和锻造了一支富有活力、勇于创新的技术梯队,形成了成果、人才两丰收的良性发展局面。

军贸明星,异域生辉

服务国防军队建设,服务国家经济发展,是新时期中国兵器的神圣使命,也是西北机电工程研究所义不容辞的责任。研究所在带动火炮行业进步,为我军提供先进装备的同时,也密切关注国际军贸市场热点。2010年,针对火箭炮弹箭共架、通用发射的发展潮流,研究所直面挑战,抢抓机遇,及时敏锐地洞察国家军贸政策导向,瞄准国际市场需求,决策研发SR5型多管火箭炮,使火箭炮满足弹箭通用发射要求,实现面积压制和精确打击的完美结合,为我国打入中高端国际军贸市场提供拳头产品。

要想在国际火炮行业争得一席之地,必须以“先人一步”为指导思想。SR5研制起点高,直接与世界最先进的美M270、M270A1和HIMARS对标,采用技术的先进程度和达到的主要战术性能均与其相当,但在性价比及全寿命周期内的维护保障费用等方面则具有显著优势,研制目标具有极大的挑战性。从技术角度而言,SR5系统组成复杂,是我国在火箭炮上首次同时集成弹箭共架、箱式发射、自装填等多项先进技术的通用发射平台,通过兼容发射122毫米系列无控火箭弹和220毫米末端制导火箭弹,实现了对面目标火力压制和点目标精确打击的有机结合。该炮立足国内工业基础,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在总体、火力、控制等诸多技术方面具有重大突破,其综合性能已达国内领先、国际先进水平。特别是采用的弹箭共架技术和自装填技术,极大地提高了平台的通用化程度和打击形式的多样化,有效简化了弹药勤务和装填流程,显著提高了火箭炮的火力反应速度,提高了武器系统的作战效能和战场生存能力。由于所内拥有火炮技术领域深厚的技术底蕴,并具有多型装备研发的技术储备,不到两年时间,SR5就完成了样机的设计、试制并经历了严格的鉴定试验。一位军方专家曾对此评价:你们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

SR5型多管火箭炮的成功研制,不但填补了我国军贸装备在中程弹箭发射平台领域的空白,完善了我国军贸火箭武器装备序列,更为重要的是,为国际军贸市场提供了“中国制造”的高端产品,令人刮目相看。2013年,该炮以实物参加阿布扎比国际防务展,被誉为防务展的“明星装备”,尚未定型便创造了当年参展、当年签约、当年生效,打入高端军贸市场的奇迹,显著提高了我国装备在国际军贸市场的竞争力和地位影响。由于产品的出色表现,SR5已呈现出良好的品牌溢出效应和广阔的拓展前景。自2014年起,SR5型多管火箭炮武器系统已陆续签约出口多个国家,同时带动成交弹药、车辆、雷达等配套设备,产值显著上升。由于SR5产品预留有有良好的技术发展潜力,越来越多的用户提出了需求意向和对其轻量化、舰载化、无人化的拓展需求,SR5已成为兵器工业军贸产品的主打产品和名片式装备。2015年,该炮荣获国防科技进步一等奖。

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随着国际新军事变革和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火炮行业也正在向信息化、智能化方向转型升级。西北机电工程研究所肩负行业领军开拓的神圣使命,继续发扬吴运铎同志“把一切献给党”的老兵工精神,不忘初心,砥砺前行,为巩固我国国防,创立中国兵器品牌,书写新的篇章!

猜你喜欢

军贸火箭炮机电工程
机电工程设备的安装特点及优化
军贸科研项目档案管理问题解析与对策
新一代军贸防空体系:可快速“量身定制”的防御系统
全程管控在机电工程设备安装的实施
军贸项目技术转让过程中提高出口文件质量控制的几点思考
中东军贸市场现状和发展趋势分析
分析机电工程及自动化工程的发展前景
建筑机电工程设备安装技术应用
半岛上的“钢铁暴雨”
火箭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