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山西诗人的成就和贡献
2017-03-08孟宏儒
●孟宏儒
中国是诗的国度,唐诗是中国诗歌发展的一座高峰。那么,作为中华民族文明发祥地之一的山西,向来人文荟萃,才俊辈出,在诗歌兴盛繁茂的唐朝,山西的诗人表现如何,成绩怎样,有哪些突出的贡献呢?笔者不揣冒昧,想依据自己的学习所得和体会,谈点个人的看法,就教于各位方家和诗歌爱好者。
众所周知,流传甚广的唐诗总集《全唐诗》收录诗作有48900余首,其中山西籍作者的作品达5000多首,占全书的10%还多;收录作者2200多人,其中山西籍作者有100多人,占作者总数的5.5%左右。深受广大民众欢迎,曾作为家塾课本沿用、久传不衰、几近家喻户晓的《唐诗三百首》,收录有77位诗人的310首诗作,而被选入书的山西籍诗人就有11位,占到全书作者人数的七分之一;入选诗作63首,占到全书入选诗作的近五分之一。上述几个数据告诉人们:当时,山西籍的诗人阵营力量雄厚,诗歌的创作水平不可小视;虽然我们山西是内陆省份,且并非大省,但文脉悠长,底蕴深厚,在以唐诗为代表的唐代文学的繁荣和发展进程中,我们山西的诗作者贡献至伟,力占一席。
具体来说,初唐(武德初618至开元初713)时期,王绩、王勃和宋之问,对唐诗的初创和繁荣局面的形成起到了开山的作用,被载入了史册。其中,王绩(585—644),唐代绛州龙门人(今属山西河津市)。《全唐诗》载其诗一卷,计57首。《秋夜喜遇王处士》这首田园诗,于平淡中蕴含着隽永的诗情,不失为诗人的代表作。他和“初唐四杰”均系大唐诗歌健康风气的开创者。《四库全书》载文,称其诗品“意境高古,气格遒健。”王勃(650-676),与王绩同乡,都是今山西河津市人,为“初唐四杰”(含杨炯、卢照邻、骆宾王)之首。宋严羽《沧浪诗话·诗体》称:他们四人都生活在唐代初期,对齐梁以来绮靡浮艳的形式主义文风深感不满,希图加以扭转。因此,在蒙受齐梁余风影响的同时,他们力求突破宫廷和应制的藩篱,努力开拓诗歌的表现题材,如士子的宦游、将士的戍边、上层社会的奢侈、妓女弃妇的痛苦等,都在他们的诗作中得到反映,流露出积极进取的精神和抑郁不平的愤慨。在艺术上,则已显示出声律和风骨兼备的唐诗气质,使五七言律诗日渐趋于成熟。特别是王勃,《全唐诗》收其诗2卷89首;后人还辑有《王子安集》(因其字子安)传世,散文《滕王阁序》尤享盛名。宋之问(656—712),今山西汾阳市人。诗才显赫,入仕后曾先后取悦于女皇武则天和中宗李显,多次扈从皇帝游宴。其诗作多粉饰太平、歌功颂德,靡丽浮华,与沈佺期齐名,称“沈宋”。但在形式上,他词对精密,讲究声律,对唐代律诗特别是五律的形成有巨大影响。后来,因攀龙附凤曾先后三次被贬。其间,曾写出一些寄情山水、感悟人生、讽诵前贤的好诗,流传后世。然而,由于人品有失,最终还是被当政者唐玄宗“赐死”于桂州(今广西桂林市)了。作为初唐的一位重要诗人,《全唐诗》收录其诗3卷,计196首。被选入《唐诗三百首》中的五律《题大庾岭北驿》一诗,即是其后期被贬岭南途中之作,值得一读。
盛唐(开元初713至大历初766)时期,唐诗发展呈跃进趋势,并跨入中国古典诗歌的全盛时代。活跃在诗坛上的山西诗人有王维、王昌龄、王之涣等,均业绩不凡。其中,王维(699-—761),山西祁县人,后迁址河东(今永济)。他的诗被苏轼称之为“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而且精通音乐,又痴迷禅机,不同凡响,在艺术上可与李白、杜甫比肩,是盛唐时代最具有普遍意义的代表人物。但他后来丧失了政治热情,寄情山水,热衷于隐栖生活,号称“诗佛”,他的诗义、诗境自然也就不能与李杜同日而语了。然而,其毕竟是盛唐诗坛上的一员大将,无论边塞诗、山水诗、律诗还是绝句兼工,影响不可小视。《全唐诗》收其诗四卷,计360首;《唐诗三百首》收其诗29首(仅次于杜甫),广为流传。王昌龄(698-—757),祖籍太原人。因官运不顺,两次被贬,其诗多以边塞生活为题材独步盛唐,且常常是站在人民和士卒的立场上言志抒情,对边塞将士寄以极大的同情。因此,被誉为“七绝圣手”“诗家天子”,与高适、岑参鼎足而三。《全唐诗》收其诗四卷,计184首;《唐诗三百首》收其诗8首。王之涣(688-—742),原籍山西太原,后迁今新绛县。生性豪放,一生曾寄情山水15年。其诗多被乐工制曲歌唱,民间流传的“旗亭画壁”佳话反映的就是王之涣与高适、王昌龄三位诗友相约,到旗亭饮酒听歌妓唱诗作赌的故事。可惜,传世之作仅6首,以《凉州词》和《登鹳雀楼》最著名。而且一首《凉州词》还引发了“黄河派”和“黄沙派”的争论,历代未尽。正因为该诗情调悲而不失其壮,悲凉而慷慨,所以能成为“唐音”的典型代表,流传千古。
中唐(大历初766至太和末835)时期,由于安史之乱的影响,数十年间,唐朝的政治、经济、文化均迟迟难以复苏到盛唐的水平。直到元和、长庆前后,出现了声势浩大的新乐府运动,诗坛才又大大活跃起来。而倡导新乐府运动的担纲者,正是现实主义诗人白居易(772-—846),山西太原人。他一生创作诗歌3800多首,仅《全唐诗》就收录其诗39卷,计2860首,若加上收入其他各综合卷者,总数可达3000余首,在唐代诗人中首屈一指,被誉为“诗王”。他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诗歌合为事而作”。他的诗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通俗易懂。《长恨歌》《琵琶行》以及《秦中吟》《新乐府》为代表作。其诗与元稹齐名,世称“元白”。在当时,他的诗就广为流传,不仅禁省、寺观、邮候、墙壁之上无不书,王公、妾妇、牛童、马夫之口无不道,而且远播西域、日本、新罗(今朝鲜)、安南(今越南)等地。活跃在新乐府运动中的诗人还有王建、张籍、刘禹锡,以及与韩愈齐名、被列入“唐宋八大家”的柳宗元(773-—819),山西永济人。不但以《永州八记》确立山水游记成为独立的文学体裁,在中国文学史上独领一席,后人奉为楷模;而且诗写得幽峭峻郁,自成一格。最为人称道者,是他在职被贬后写的那些情深意远、疏淡竣洁的山水闲适之作。《全唐诗》收其诗四卷,计161首;《唐诗三百首》收其诗5首;并有《柳河东集》传世。历任唐宪宗、穆宗、敬宗、文宗四朝,为相20余年的裴度(765-—839),山西闻喜人。在日理万机之余,也时有佳作口占,《全唐文》收其诗文二卷传世。此外,“大历十才子”之一的卢纶(748-—799)和王翰的边塞诗在当时也享有盛名,并有佳作传世。曾任过户部员外郎、刑部郎中兼侍御史的吕温(772--811),字和叔,山西永济人。英才峻拔,文采赡逸,著有《吕和叔文集》,《全唐诗》收录其诗百余首。
晚唐(太和末835至唐朝末907乃至五代末960)时期,温庭筠、司空图、聂夷中均享誉诗坛,各领风骚。其中,温庭筠(801-—866),山西祁县人。他仕途坎坷,终生不得志;但在文学上却做出创造性贡献。其不但能诗,而且工词,是唐代第一个写词最多、影响最大的词作家,世称“花间派”鼻祖,也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个有词集的词人。其词与韦庄齐名、诗与李商隐齐名。《全唐诗》收其诗9卷,计436首;《唐诗三百首》收其诗4首;其词大多收入《花间集》传世。司空图(837-—908),山西永济人。他的《二十四诗品》中用十二句四言的韵语对诗歌的风格分别进行评述,或就艺术而言,或就意境而论,也有的是探究表现手法或作者修养的。可以说,它是唐代诗歌创作风格多样、众采纷呈、盛况空前的总结,也是作者大胆创新,独步当时诗学和美学殿堂的诗论力作,对后世文论、诗论均产生了巨大影响。《全唐诗》收其诗3卷,计394首。聂夷中(837--884),山西永济人。少贫寒,考中进士后仕途不得意。工于诗,尤善五言,内容主要描绘农民疾苦和贵族淫奢。《伤田家》和《田家》堪与李绅著名的《悯农二首》作比。清沈德潜《唐诗别裁集》甚至将其诗与柳宗元的《捕蛇者说》并论,以为“言简意足,可匹柳文”。《全唐诗》收其诗一卷,计36首。此外,后唐王朝建立者庄宗李存勖(885-—926),今山西应县人。因谙熟音律,能度曲,好俳优,故取名“李天下”。其《一叶落》《阳台梦》《忆仙安》等词,至今流传。李从荣(?--933),五代时太原人。虽掌军务,却好歌诗。有诗千首,号曰《紫府集》。
由上可知,名家辈出、群星灿烂的山西诗人方阵,在唐代诗坛上大显身手、大放异彩,为唐诗的发展和唐代文学事业的繁荣做出了巨大贡献;同时,也大大带动和促进了山西文学事业的突飞猛进,跨入了又一个鼎盛时期,载入光辉史册,并成为我们弥足珍贵的文化财富。如果像《水浒传》中的梁山好汉一样,给这些诗家也排个座次的话,我个人认为:在人才济济的大唐诗群中,白居易可与李杜鼎足列为第三位;王维可在前十位中占一席;柳宗元可在前二十位中占一席;王昌龄、宋之问可在前三十位中各占一席;王之涣、王勃、温庭筠可在前四十位中各占一席;司空图、聂夷中、王绩、卢纶、裴度、王翰也可在前五十位中各争占一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