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药复方治疗慢性病毒性肝炎肝纤维化的疗效分析

2017-03-07周敏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下半月 2017年1期
关键词:Meta分析

周敏

【摘要】目的:对复方中药治疗慢性病毒性肝炎肝纤维化的疗效进行系统评价,并总结重叠组分的药理作用。方法:在国内医学数据库中查找2001~2015年有关复方中药治疗慢性病毒性肝炎肝纤维化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RCT),按Cochrance系统评价法对纳入文献进行质量评价和资料提取后,采用Revman52软件对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12个研究,1081名受试者,均为RCT。结论:采用复方中药治疗慢性病毒肝炎肝纤维化具有明显疗效。

【关键词】中药复方;慢性肝炎肝纤维化;RCT;Meta分析

【中图分类号】R5752【文献标志码】 A【文章编号】1007-8517(2017)02-0091-04

The Analysis of Curative Rffect for Treatment of Liver Fibrosis in Viral Hepatitis with Chinese compound Medicine

ZHOU Min

Gannan Health Vocational College, Ganzhou 341000,China

Abstract:Objective To systematically evaluate the efficacy of Chinese compound Medicine for treatment of Liver Fibrosis in Viral Hepatitis and summarizes pharmacological effects of the overlapping components.Methods Searching RCT in the treatment of liver fibrosis in viral hepatitis with Chinese herbal medicine from 2001 to 2015 in the domestic medical database, according to the Cochrance system evaluation method to evaluate the quality of the included studies and extracted data, using Revman5.2 software to carry on the Meta analysis. Results A total of 12 studies were included,1081 subjects were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s. Conclusion It is a significant effect about Chinese compound Medicine for treatment of Liver Fibrosis in Viral Hepatitis.

Keywords: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Chronic Hepatitis, Liver Fibrosis; RCT; Meta Analysis

肝纖维化发生的主要环节是肝星状细胞(HSCs)的活化,其治疗的关键在于促进正常肝细胞的再生,控制炎症的继续发展,改善病灶部位的微循环环境[1]。药理学分析显示,中药能抑制脂质的过度氧化和TIMP-1、TGF-βl等细胞因子以及HSCs的活化,促进肝窦部位毛细血管的血液循环,除此之外,还可加速胶原的分解过程,从而保护肝细胞,逆转肝纤维化[2]。由于复方中药能够对肝纤维化进行多靶点的综合治疗,所以是当前肝病防治的重点研究课题。本研究将对复方中药治疗慢性肝炎肝纤维化进行循证医学的分析,评价其有效性。

1文献检索与筛选

11文献检索策略文献检索采取计算机检索和人工检索相结合的方法。计算机检索范围包括中国万方数据文献总库、中国知网学术文献总库(CNKI)、维普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VIP)、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中国循证医学/Cochrane图书馆等。检索词采用“PICOST”模式转化关键词/主题词:“慢性肝炎or乙型肝炎not急性肝炎”and“复方中药”or“中药制剂”or“中药材”。人工检索的范围主要为著作、会议文献、药物分析及其他尚未发表的文献。

12文献收集筛选

121纳入标准①研究类型:全部为临床对照实验,其中对照组都采用单纯西药进行保肝治疗或抗病毒治疗,实验组则都采用复方中药,包括中药冲剂、汤药、胶囊等治疗。②治疗时间:12~24周。③患者类型:乙型病毒性肝炎、丙型病毒性肝炎、代偿性肝硬化、失代偿性肝硬化等患者,病情处于活动期或者静止期。④诊断标准:患者的疾病诊断需要同时符合由肝病学会和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在2000年修订的《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中对上述疾病类型的临床诊断标准。⑤疗效评价:所有文献均采用《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疗效评价标准或METAVIR、Knodell、Ishak等组织病理学半定量评估方法中的一种对治疗的效果进行评估,并对治疗前后肝功能(包括ALT、AST、TBIL等)及肝纤维化(包括HA、LN、PCⅢ、Ⅳ-C)改善情况进行对比,评价标准就是治疗前后的肝脏病变组织切片活检结果[3]。

122排除标准①文献类型:动物实验、总结性、议论性、综述性以及一些专家和医家自述类等非临床研究的文献资料。②患者类型:不属于病毒性肝硬化或者病毒性肝纤维化范畴。③合并症类型:患者在符合纳入标准疾病类型的基础上合并有其他系统的疾病,如合并有严重的内分泌系统等疾病和精神病患者,处于妊娠期或者哺乳期的女性患者也应该排除。④文献资料:对照组和实验组的患者在性别构成、年龄分布、病程长短和肝纤维化的分期等基线资料上存在较大差异。⑤稿件情况:有一稿多投现象及重要数据资料不全的文献。

通过NoteExpress查重,删除重复文献等途径共获得470篇文献。筛选过程由两位具有循证医学资质的筛查人员完成,对有分歧者讨论或由第三者协助解决。最终纳入12篇文献。

2文献质量评价结果

对12篇文献逐篇阅读,质量评价采用Delhpi 分级和Jadad 评分量表相结合的方法。评价结果见表1。

3文献特征分析

分析纳入文献的特征,收集和归纳主要指标[4-15],结果见表2。

4Meta分析

41肝纤四项改善有效率比较图1为5项研究肝纤四项改善有效率Meta分析森林图,数据采用二分类变量资料分析法,将治愈、有效、显效等都划为有效,并计算其有效率,异质性检验采用 Q检验法,卡方值为281,自由度为4,P>01,表明研究效应量间具有异质性,故分析方法采用固定效应模式。合并效应量后,RR=135,95%CI 为(120,151),经Z检验,Z=510,P<00001,表明两组间存在显著性差异。森林图合并效应量(菱形)位于垂直线右侧,表明在肝纤四项改善有效率方面复方中药治疗病毒性肝纤维化比简单口服西药疗效好。漏斗图(图2)显示各研究在合并效应量的两侧分布不均匀,说明文献存在发表性偏倚。

42治疗前后HA下降值比较图3为9项研究治疗后HA改善的Meta 分析森林图。采用连续性变量分析法,异质性检验卡方值为9470,自由度为8,P<01,表明研究效应量间具有异质性,故分析方法采用随机效应模式。合并效应量MD=7867,其95%CI 为(4804,10931),经Z检验,Z=503,P<000001,表明两组间存在显著性差异。森林图合并效应量位于垂直线左侧,表明在HA改善方面复方中药比口服西药疗效好。漏斗图(图4)分布基本均匀,说明文献发表偏倚控制尚可。

43两组治疗前后ALT改善情况的比较图5为7项研究两组治疗前后ALT改善的Meta分析森林图。采用连续性变量分析法,异质性检验卡方值为10380,自由度为6,P<000001,表明研究效应量之间具有异质性,分析方法采用随机效应模式。合并效应量MD=3744,其95%CI 为(1793,5696),经Z检验,Z=376,P=00002<005,表明两组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森林图合并效应量位于垂直线左侧,表明在ALT改善方面,复方中药比口服西药疗效较好。漏斗图(图6)分布不够均匀,说明文献可能存在发表性偏倚。

5讨论

本次研究中,有5篇RCT提及治疗前后HA指标的改变,有7篇RCT提及治疗前后ALT指标的改变,Meta分析结果显示,中藥治疗组治疗后HA及ALT值明显下降,且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示与现行的西药治疗相比,复方中药对肝病疗效更优。

Meta分析是循证医学寻求最好证据的方法,但其用于中医药领域的研究质量欠佳,可靠性有待于增强,原因有多方面,如Meta分析在国内使用时间短、中药材成分复杂、多个环节存在偏倚、试验患者数量不多等[4]。通过本文献研究,以期为提高临床研究中药治疗肝炎的证据质量提供一定的参考。

参考文献

[1]熊琼春.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病毒性肝炎肝纤维化临床观察[J].亚太传统医药,2012,8(5):137-138.

[2] 王中甫,王静雅.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病毒性肝炎肝纤维化临床观察[J].中国中西医结合消化杂志,2010,18(2):112-114.

[3]马丽君,陈青锋.慢性病毒性肝炎肝纤维化无创诊断方法的研究进展[J].实用医学杂志,2011,27(10):1719-1721.

[4]温国锋,邢小阳.中西医结合治疗肝郁脾虚型慢性病毒性肝炎肝纤维化疗效观察[J].山西中医,2013,29(7):19-20.

[5][JP+1]龚钰清.海珠抗纤方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的临床研究和机制探讨[D].长沙:湖北中医药大学,2013.[JP]

[6]马建红,王霞,贡桂英.丹参强肝胶囊治疗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肝纤维化54例疗效观察[J].河北中医,2015,37(3):342-344.

[7]方华珍,丁成华,程绍民,等.自拟化瘀抗纤汤治疗慢性病毒性肝炎肝纤维化的临床观察[J].时珍国医国药,2014,25(10):2430-2431.

[8]卫培峰,谢新科,刘尹.肝爽颗粒治疗慢性病毒性肝炎肝纤维化101例临床观察[J].中西医结合肝病杂志,2005,15(3):172-173.

[9][JP+1]乐永红,王晓波.益气活血解毒化痰方治疗慢性病毒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临床研究[J].中医学报,2015,30(2):278-280.[JP]

[10][JP+1]江宇泳,王宪波,王融冰.八味抗纤方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的临床研究[J].北京中医药,2010,29(7):487-489.[JP]

[11] 曲鹏,杨子洋,王彦君.复方鳖甲软肝片治疗肝纤维化42例疗效观察[J].中国全科医学,2004,07(20):1526-1527.

[12] 杨柳明,徐克成,赵延龙,等.强肝胶囊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的临床病理研究[J].临床研究,2001,10(3):247-249.

[13]朱蔚岗,移军,周温兰.扶正化淤胶囊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的疗效观察[J].淮海医药,2007,25(1):83.

[14] 张用华.珍珠茯苓汤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的初步临床观察[D].广州:广州中医药大学,2010,11(5).

[15] 王志新,张志立,李哲诚,等.当归补血汤加味抗肝炎肝纤维化临床研究[J].亚太传统医药,2014,10(23):101-102.

(编辑:程鹏飞)

猜你喜欢

Meta分析
胱硫醚β—合成酶G919A基因多态性与原发性高血压关系的meta分析
毫针针刺治疗骨关节炎疗效的Meta分析
高压氧治疗血管性痴呆随机对照试验的Meta分析
血小板与冷沉淀联合输注在大出血临床治疗中应用的Meta分析
细辛脑注射液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疗效的Meta分析
中药熏洗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疗效的Meta分析
多索茶碱联合布地奈德治疗支气管哮喘的Meta分析及治疗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