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宫腔镜结合腹腔镜在多发性子宫肌瘤手术治疗的疗效观察

2017-03-07黄家会

实用妇科内分泌杂志(电子版) 2017年30期
关键词:多发性肌层宫腔镜

黄家会

(宜宾市大房医院,四川 宜宾 644000)

在育龄期妇女中较常见的疾病是子宫肌瘤,属于良性肿瘤,常表现为白带增多、子宫出血、疼痛、腹部包块、贫血、低血糖等症状[1]。临床上采用超声、磁共振等检查确诊,目前针对子宫肌瘤的治疗方法有开腹切除术、腹腔镜下切除术及宫腔镜下切除术,但单一的手术治疗方法不能将肌瘤完全切除彻底,并且病情会反复发作[2]。本文研究对象采用我院在2015年6月~2017年6月期间接收治疗58例多发性子宫肌瘤患者,观察宫腔镜结合腹腔镜在多发性子宫肌瘤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详细研究汇报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对象选取我院在2015年6月~2017年6月期间接收治疗58例多发性子宫肌瘤患者,并根据先后入院的顺序分为观察组和参照组,各29例。观察组患者年龄21~52岁,平均年龄(40.2±5.1)岁;参照组患者年龄23~54岁,平均年龄(41.6±5.3)岁。所有患者对手术无明显的禁忌症,均可耐受手术,而且均已经过磁共振和超声检查确诊,并对本次研究均已知情且签署同意书,以往无手术史与多发性子宫肌瘤药物史。将患有子宫内层存在较多并且大小不一的子宫肌瘤,子宫不完整,手术治疗后不能完全剔除;存在单发性子宫肌瘤和恶性的子宫肌瘤患者排除[3]。将两组患者的一般材料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1.2.1 治疗方法 参照组接受硬膜外麻醉后采用传统的开腹手术治疗。观察组患者则在经后的第五天实行手术,在膀胱采取截石位,实行全身麻醉在脐部做一个1cm唱的切口,并采用双套管针刺入腹腔后注入二氧化碳气体,腹压在原先设定好的值下,在脐部做一个切口将10mm的Torcar置入,运用麦氏点做切口将5mm的Torcar置入,观察子宫的形态、体积、类型、肌瘤的位置等[4]。为了降低在手术期间的出血量,可在肌壁与肿瘤交界处注射缩宫素,运用单级电钩将瘤体表面被掩盖的浆膜层与肌层划开,将假包膜分离,并利用抓钳夹将瘤体夹住,使用吸引管作为钝性分离,直至瘤体充分剥离。采用常规消毒外阴和阴道之后,将宫腔镜置入,实行膨宫,方便了解子宫内的病变情况。经过宫颈将宫腔电切镜置入实行宫肌瘤切除术:依据宫腔镜内的形态来确定病变的程度,运用环形电极对子宫内膜、子宫内膜息肉和黏膜下肌瘤进到并由里至外切除;如果子宫浆膜局部的组织泛白或是小水泡等应当发停止操作,避免子宫穿孔。如咋手术期间出现穿孔或活动性出血时应当及时将其凝固或实行缝合术。并在手术之后为患者实行简单的缩宫和止血抗炎治疗,所有患者术后留院观察一周,但在术后有需求的患者则在术后4天内将球囊导管置入宫腔内,从而防止宫腔发生粘连[5]。

1.2.2 术后随访和质量控制 跟踪随访的工作均由一名医师来完成,并叮嘱患者在出院后的第1、3、6、12、24个月回医院门诊复查,并且复查时间不能超过三天,复查项目包含了血常规、盆腔彩超、尿妊娠检查等,并且将随访期间的情况做好记录[6]。

1.3 疗效观察

观察两组患者在手术期间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异体输血率、血红蛋白减小值及术中转开腹。观察两组患者出院随访期的月经改善情况、子宫肌瘤复发情况、术后妊娠情况及子宫肌层愈合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 果

2.1 相比两组患者手术期间的情况

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以及血红蛋白减小值分别为(71.2±3.8)min、(69.5±4.7)ml、(7.09±3.1)g/L,参照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以及血红蛋白减小值分别为(118.7±3.6)min、(122.1±4.5)ml、(20.4±5.7)g/L。结果表明: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以及血红蛋白减小值显著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8.042,43.236,9.786,P<0.05)。观察组患者的术中异体输血例数为1例,占3.44%;术中转开腹例数为1例,占3.44%。参照组患者的术中异体输血、术中转开腹例数均为0例。两组患者的术中异体输血、术中转开腹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2.113,1.001,P>0.05)

2.2 相比两组患者术后妊娠率、复发情况及月经恢复率情况

经过不同手术的治疗,观察组患者的术后妊娠率86.20%(25例)、术后复发率为3.44%(1例)及月经恢复率92.88%(27例),参照组患者的术后妊娠率41.28%(12例)、术后复发率为20.64%(6例)及月经恢复率65.36%(19例)。两组患者的术后情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2.615,4.061,13.985,P<0.05)。所有患者跟24个月跟踪随访期间并无脱落和失访患者,随访率达至100%。

2.3 相比两组患者术后子宫肌层愈合情况

在两组患者在术后随访的第1、3、6、12个月期间子宫肌层愈合情况有差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相比两组患者术后子宫肌层愈合情况 [n(%)]

3 讨 论

在女性生殖器官中多发性子宫肌瘤是最常见的良性肿瘤,多发于35~50岁之间的妇女,多数患者常由不良的饮食习惯引起,其次为情绪抑郁、性生活失调、更年期提前等因素[7]。近几年,我国医疗技术不断的发展,内镜技术已经得到广泛使用,在微创技术下诊治的患者越来越多。跟开腹手术相比,宫腹腔镜与手术的联合下对患者产生的创伤较小,并且有效缓解疼痛程度,有助于患者早日恢复。宫腔镜与腹腔镜结合可有效提升诊断的准确性及治疗的有效性,只需患者实施一次麻醉后以及一期手术即可达到理想的治疗效果[8]。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以及血红蛋白减小值显著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术中异体输血率及术中转开腹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不同手术的治疗,术后妊娠率、复发情况及月经恢复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者跟24个月跟踪随访期间并无脱落和失访患者,随访率达至100%;在两组患者在术后随访的第1、3、6、12个月期间子宫肌层愈合情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可见,宫腔镜联合腹腔镜在手术期间的安全性较高,术后治疗更彻底,将低术后复发率。主要是宫腔镜结合腹腔镜更能直观地将子宫内部的形态观察清楚,利于在手术期间切除肌瘤的准确度,第二可有效处理黏膜下肌瘤或肌壁间往宫腔生长的肌瘤,并且经过腹腔镜监视宫腔镜手术还可防止子宫穿孔的发生。

综上所述,宫腔镜结合腹腔镜在多发性子宫肌瘤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显著,缩短手术时间,降低术后复发率,促进患者早日恢复,临床上应用价值较高。

[1]张文静.宫腔镜电切治疗黏膜下子宫肌瘤的疗效观察[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5,7(1):67-68.

[2]刘琼花.宫腔镜联合腹腔镜治疗子宫肌瘤患者的临床疗效分析[J].中国妇幼保健,2016,31(4):885-886.

[3]刘筱燕,江寿莲.20例宫腔镜联合腹腔镜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疗效分析[J].当代医学,2014(28):80-81.

[4]何 赟.宫腔镜联合腹腔镜在多发性子宫肌瘤手术治疗中的应用[J].中国保健营养旬刊,2013,23(10):5571-5572.

[5]白明春.宫腔镜手术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效果[J].中外医学研究,2016,14(29):149-150.

[6]陈彩琴.宫腔镜手术治疗各种类型的黏膜下子宫肌瘤临床效果观察[J].当代医学,2015(3):23-24.

[7]任思平.单发或多发子宫肌瘤腹腔镜与宫腔镜子宫肌瘤切除术的临床疗效[J].中国医药指南,2014(34):102-103.

[8]李 杨.宫腔镜联合腹腔镜应用于多发性子宫肌瘤手术的临床研究[J].延边医学,2015(7):4385-4386.

猜你喜欢

多发性肌层宫腔镜
观察宫腔镜在剖宫产瘢痕部位妊娠药物保守治疗中的应用
硼替佐米治疗多发性骨髓瘤致心律失常2例并文献复习
多次供精人工授精失败宫腔镜检查的意义
宫腔镜下电切术后预防宫腔粘连的临床探讨
TURBT治疗早期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的效果分析
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诊治现状及进展
坚固内固定术联合牵引在颌面骨多发性骨折中的应用
非肌层浸润膀胱肿瘤灌注治疗研究进展
HX-610-135L型钛夹在经尿道2μm激光切除术治疗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中的应用
宫腔镜术后护理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