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临床上甘氨双唑钠(CM-Na)结合放射化疗治疗中晚期食道癌Ⅱ期的研究

2017-03-07胡廷朝张一贺刘丽萍张耀玲郭梅菊

临床医药文献杂志(电子版) 2017年49期
关键词:食道癌放化疗病灶

胡廷朝,张一贺*,刘丽萍,张耀玲,郭梅菊

(甘肃省武威肿瘤医院放疗一科,甘肃 武威 733099)

临床上甘氨双唑钠(CM-Na)结合放射化疗治疗中晚期食道癌Ⅱ期的研究

胡廷朝,张一贺*,刘丽萍,张耀玲,郭梅菊

(甘肃省武威肿瘤医院放疗一科,甘肃 武威 733099)

目的研究临床上使用甘氨双唑钠(CM-Na)并结合放射化疗治疗中晚期食道癌Ⅱ期效果。方法选取了2015年8月~2016年6月期间甘肃省武威肿瘤医院放疗科收治的100例食道癌Ⅱ期患者,随机各50例,进行常规放化疗和甘氨双唑钠+放射化疗(CM-Na+CRT)治疗,观察治疗效果。结果CM-Na+CRT治疗RR总有效率为90%,常规放化疗RR总有效率50%,后期两组都会出现不良反应,但CM-Na+CRT治疗效果优于常规放化疗组。结论甘氨双唑钠(CM-Na)配合放射化疗治疗对中晚期食道癌Ⅱ期,提高患者缓解率以及生存率有很好的效果。

甘氨双唑钠(CM-Na);放射化疗;中晚期食道癌

食道癌是常见的恶性肿瘤,研究表明,食道癌肿瘤中存在10~50%的乏氧细胞,它是影响肿瘤放化疗的重要因素,甘氨双唑钠(CM-Na)是一种新型硝基咪唑类化合物,能够提高食道癌肿瘤内乏氧细胞的放射敏感性,对食道癌肿瘤增敏效果明显,且能够有效的与铂类化疗药物协同治疗肿瘤,安全性高,效果显著,本文从笔者多年的临床实践中,总结出了甘氨双唑钠(CM-Na)具有明显的放射增敏作用,同时配合放射化疗应用食道癌Ⅱ期的治疗,观察患者临床疗效以及不良反应,提高放射化疗疗效,从而提高协同抗肿瘤的目的,具体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8月~2016年6月期间甘肃省武威肿瘤医院放疗科收治的100例食道癌患者,其中男性患者55例,女性患者45例,年龄21~65岁,平均年龄(43±1.5)岁,随机按照性别、年龄、临床分期以及病变位置身体状态分为常规放射化疗组和甘氨双唑钠配合放射化疗治疗组,各50例,患者纳入的标准:①病理或细胞学证实为食道癌患者;②KPS平分≥70分;③年龄<75岁;④能进流食或半流食;⑤没有其他肿瘤病史;⑥CT检查无远处转移;⑦食管钡餐造影示病变长度小于10 cm;⑧没有心、肝、肾等器官功能障碍;⑨都是首次放射化疗。患者存在以下情况的不能列入样本中:体弱病残者、儿童、孕妇;存在神经病变的患者;不能够叙述自身不良反应者;存在禁忌症患者。因为药物不良反应退出本样本疗效评价的患者,都必须纳入不良反应的分析中。

1.2 方法

常规放射化疗组治疗患者50例,甘氨双唑钠+放射化疗(CM-Na+CRT)治疗组50例。①放射治疗:两组患者都是在模拟定位机下进行定位,三野照射,根据CT片侵犯范围确定,一般为5~7 cm,胸背前后对穿野36~40 Gy后改成双斜野避开脊髓追加剂量到60~70 Gy,照射的方位包括病变上线3~4 cm正常组织,原发病灶以及纵隔转移淋巴结,常规下分割照射,1.8~2 Gy/次,每日1次,一周5次,肿瘤总剂量为60~70 Gy,注意对外照射过程中,两周校正一次照射野。②常规化疗:两组采用常规化疗方法进行,同等放射剂量进行放疗,均使用顺铂(DDP)12.5 mg/m2第1~5天,氟尿嘧啶450 mg/m2第1~5天,28天为一个周期,共两个周期进行,放疗第一天进行同步化疗,分别在第一周和第五周给予。如果在第一周期化疗中患者出现了Ⅳ度骨髓抑制,则下周药物剂量要减少30%。③治疗组(CMNa+CRT)在常规放疗基础上,同时进行静脉注射甘氨双唑钠注射液,甘氨双唑钠800 mg/m2,溶解于100 ml生理盐水中,30 min内滴完,每周注射3次,每隔1天注射,随后进行常规放疗,直到放疗结束为止。

1.3 观察以及疗效的评价标准

1.3.1 观察指标:患者治疗周期后的治疗情况,治疗的不良反应等;治疗过程中,每周的血液常规检查,观察胃肠道、食管黏膜的反应情况,对神经系统的反应;观察心电图以及肝肾功能情况;检查放疗结束后,胸部CT以及食管钡餐造成的影响评价;后续随访观察患者生存情况以及1年内的生存率。

1.3.2 疗效的评价:本文选取的评价标准是患者在第1个月或者第3个月进行的,根据RECISR实体瘤疗效评价标准进行疗效评价,根据食管钡餐的反应情况,分为完全缓解(CR),所有目标病灶消失、部分缓解(PR),基线病灶长径总和缩小≥30%、进展(PD)基线病灶长径总和增加≥20%或者出现新病灶、无缓解(SD)完全没有效果,总有效率(CR+PR=RR)。随访观察过程中具有稳定、缩小、并维持2个月以上的,可视为部分缓解,生存时间是第一次放疗或者化疗开始计算到最后随访或者死亡截止。

2 结 果

2.1 近期疗效

治疗组50例患者中,CM-Na+CRT治疗完全缓解(CR)的有35例,部分缓解(PR)的10例,RR总有效率为90%;CRT组完全缓解(CR)20例,部分缓解(PR)的5例,RR总有效率50%。CM-Na+CRT治疗效果明显好于CRT组治疗效果,两组比较具有显著差异,统计学有意义。

2.2 后期不良反应

所有患者在治疗后,采用了回访的方式,随访时间持续12-13个月,存在中晚期食道癌复发率、转移比率分别为18%(9/50)、36%(18/50),CM-Na+CRT复发率低于CRT组治疗比率;通过随访和患者复查情况得知,患者出现了不良反应有:胃肠道反应、咽食管炎、骨髓排斥反应以及皮肤黏膜反应等,没有出现心脏、肾脏、肝脏负担过重以及不良反应,未发现器官毒副作用。Ⅲ度不良反应的总发生率为19.85%,没有出现Ⅳ度不良反应,100例患者没有出现死亡病例。

2.3 患者的生存情况

全组100例患者中,死亡患者出现了30例,死亡率在30%,其中死亡患者中有25例患者死于进展(PD)基线病灶长径总和增加≥20%或者出现新病灶,其中4例患者出现了神经病变,导致死亡,有1例患者出现了肿瘤转移,一年内有效率分别为90%、50%。平均生存时间(22.5±0.6)个月,患者的生存率随着时间的延长生存时间下降。

3 讨 论

食道癌具有特殊的解剖结构,如果外膜一旦遭受侵袭,则容易冲击器官组织,食管淋巴管网非常密集并且互相交通,很容易造成多中心病灶和淋巴转移,所以,有效的对中晚期食道癌Ⅱ期的治疗很有必要,单纯的治疗肿瘤以及周围的浸润灶,无法控制癌细胞的转移,单纯的放化疗也不能有效的达到治疗剂量,对肿瘤局部控制也不理想。为了更好的治疗中晚期食道癌Ⅱ期,解决同步单纯放化疗的局限性,研究出了利用临床上的甘氨双唑钠(CMNa)结合放射化疗来治疗中晚期食道癌Ⅱ期,效果明显,同步化疗不仅能够更好的抑制癌细胞的加速和生长,而且对损伤和潜在致死性损伤组织的修复,增强放射治疗的敏感性有很好的疗效,消除隐蔽性病灶和转移性病灶,减少复发和转移的可能,提高了患者的生存率,成为治疗中晚期食道癌的首选方案。

甘氨双唑钠(CM-Na)具有杀死肿瘤乏氧细胞的能力,不会增加正常细胞的毒性,从而提高了肿瘤患者的完全缓解率,它主要是通过转移受损分子上的电子,让射线和化疗性药物致使肿瘤细胞损伤固定及抑制肿瘤细胞中受损的DNA进行修复,提高放射化疗对肿瘤的灭杀作用,临床上甘氨双唑钠(CM-Na)提高了细胞的放射敏感性,对联合治疗有增敏作用,从100例食道癌患者的治疗样本中发现,CM-Na+CRT缓解率和有效率明显低于CRT组治疗比率,两组在临床上有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综上所述,甘氨双唑钠(CM-Na)是一种高效、低毒的食管癌放射增敏剂,配合放射化疗治疗中晚期食道癌Ⅱ期近期疗效显著,但对于患者而言,能有效的提高生存效率和治疗是关键,所以,在临床治疗过程中,要严格按照规范的临床操作标准,客观、准确以及完整的做好甘氨双唑钠(CM-Na)的使用,做到长期的观察,更加科学做好临床疗效研究,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1] 杨捷,刘孟忠,蔡玲,等.希美纳联合同期放化疗治疗中晚期食道癌的II期临床研究[J].癌症杂志,2008,27(6):622-626.

[2] 蔚伯,余子豪,徐镇国,等,主编.肿瘤放射治疗学(第4版)[M].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2008:546,555.

[3] 李颖,朱小玲.同步放化疗联合希美纳治疗中晚期食道癌疗效观察[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0,12(36):26.

R735.1

B

ISSN.2095-8242.2017.049.9571.02

张一贺,Tel:13993508641,E-mail:sipen@163.com

本文编辑:李新刚

猜你喜欢

食道癌放化疗病灶
Optimal UAV deployment in downlink non-orthogonal multiple access system: a two-user case
小切口和标准后胸切口开胸治疗食道癌的效果分析
PSMA-靶向18F-DCFPyL PET/CT在肾透明细胞癌术后复发或转移病灶诊断中的作用分析
肠内营养支持在放化疗食管癌患者中的应用
直肠癌新辅助放化疗后,“等等再看”能否成为主流?
术中超声在颅内占位病灶切除中的应用探讨
小切口和标准后胸切口开胸治疗食道癌随机对照研究
PAK1和LEF1对食道癌细胞增殖的影响
高危宫颈癌术后同步放化疗与单纯放疗的随机对照研究
晚期NSCLC同步放化疗和EGFR-TKI治疗的临床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