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替格瑞洛联合溶栓治疗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疗效

2017-03-07张秀红

临床医药文献杂志(电子版) 2017年43期
关键词:格瑞洛尿激酶氯吡

张秀红

(吉林省临江市人民医院心内科, 吉林 白山 134600)

替格瑞洛联合溶栓治疗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疗效

张秀红

(吉林省临江市人民医院心内科, 吉林 白山 134600)

目的分析替格瑞洛联合溶栓治疗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收集我院收治的86例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将其分为导致和观察组各43例,分别对其实施氯吡格雷联合尿激酶溶栓治疗和替格瑞洛联合尿激酶溶栓治疗。结果 两组均取得一定疗效,但相比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显效率和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使用替格瑞洛联合溶栓治疗能够取得明显更佳的治疗效果,值得推广使用。

替格瑞洛联合溶栓治疗;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疗效

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是心肌梗死中较为常见的一类,对患者的身体健康也会造成非常大的危害,因此对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实施及时有效的治疗非常重要[1]。当前在对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实施临床治疗时,溶栓治疗是比较常见的治疗方法,也可对患者起到较好的治疗效果。但单一的溶栓治疗已经无法达到相关要求。本次研究中,分析了对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实施替格瑞洛联合溶栓治疗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研究对象为我院在2015年11月到2017年1月内收治的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数量为86例,其中男女分别为50例和36例,患者年龄在49~79岁之间,平均为63.54±6.49岁。所有患者均出现了心肌梗死的典型症状,即胸骨后方的疼痛症状,并且在对其实施硝酸酯类药物治疗后无法取得较好的效果,在对患者实施心电图的检查后显示出现了ST段抬高情况。将所有患者使用随机方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均为43例。对照组中男女分别为26例和17例,年龄在49~78岁之间,平均为63.14±6.06岁。观察组中男女分别为24例和19例,年龄在50~79岁之间,平均为63.85±6.92岁,对两组患者的年龄和性别等一般资料进行分析后显示,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治疗方法

本次研究中需对所有患者均实施阿司匹林、他汀类、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等药物治疗,并且需要对患者进行营养支持和维持水电解质平衡等治疗。在对两组患者实施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可对其进行溶栓治疗,在临床治疗时的方法如下。

1.2.1 对照组治疗方法

对对照组患者使用氯吡格雷联合尿激酶溶栓治疗的方法治疗,本次研究中使用硫酸氯吡格雷片(深圳信立泰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00542)对患者治疗,在临床治疗时每日治疗1次,每次服用75mg。同时对其实施尿激酶150万单位的治疗,将尿激酶加入到生理盐水100ml中为患者实施静脉滴注的治疗,在30min内静滴完成。

1.2.2 观察组治疗方法

观察组患者使用替格瑞洛联合尿激酶的方法治疗,本次研究中使用替格瑞洛片(AstraZeneca AB,国药准字J20130020)治疗,在临床治疗时使用剂量为90mg,口服治疗。同时对其实施尿激酶150万单位的治疗,将尿激酶加入到生理盐水100ml中为患者实施静脉滴注的治疗,在30min内静滴完成。两组患者每日实施2次的治疗,疗程为2周。

1.3 疗效标准

本次研究需对两组患者实施炎症因子、心电图、冠脉造影的检查,显效:患者临床症状和体征、冠脉造影结果、ECG、UCG、TNF、IL-6和心电图检查结果显示有明显好转甚至恢复完全正常水平。有效:临床症状和体征、冠脉造影结果、ECG、UCG、TNF、IL-6和心电图检查结果显示有一定好转,但没有完全恢复正常。无效:临床症状和体征、冠脉造影结果、ECG、UCG、TNF、IL-6和心电图检查结果显示没有任何好转,甚至更加严重。治疗有效率=(显效患者+有效患者)/所有患者。

1.4 统计学方法

本次研究中使用的统计学软件为SPSS17.0软件,通过使用χ2检验和率(%)对率计数资料进行表示和分析,若数据的差异显示为(P<0.05),则表示数据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显效率62%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治疗显效率4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1530,P=0.0232),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4%明显高于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80%,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6649, P=0.0032)。

3 讨论

心肌梗死是临床较常见的疾病类型,主要指的是冠状动脉畸形持续性缺血缺氧导致的心肌坏死。患者在实际的发病过程中,会出现持久并且剧烈的胸骨后方疼痛症状,而在对其进行实施硝酸酯类药物治疗或是休息后也无法起到较好的治疗效果[2]。在心肌梗死的类型中,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是比较常见的一类,并且也会对患者的身体健康造成非常严重的危害。因此对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实施及时有效的治疗非常重要。

当前在对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实施临床治疗时,较为常见的治疗方法为溶栓治疗,即使用尿激酶对患者进行治疗[3-4]。通过使用尿激酶溶栓治疗的方式,能够对导致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的重要因素进行有效缓解。但需要注意的是,常规溶栓治疗的效果往往无法达到相关要求,因此在对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治疗时可在溶栓治疗的基础上使用其他相关方法治疗。例如氯吡格雷联合溶栓治疗就能够起到较好的治疗效果[5]。氯吡格雷为血小板聚集抑制药物,能够选择性的抑制ADP和血小板的结合,从而起到抑制血小板聚集的效果。

而在一些研究中也显示,氯吡格雷的治疗效果也无法较好的达到相关要求,而替格瑞洛开始得到了更多的关注。替格瑞洛是类环戊基三唑嘧啶中的一类,而类环戊基三唑嘧啶是选择性二磷酸腺苷受体抑制药物,能够抑制住ADP介导的血小板活化以及聚集,和氯吡格雷的作用机制是非常类似的[6]。但替格瑞洛和血小板受体之间的相互作用是有着可逆性的,并不会出现构象改变和信号传递,同时在停止用药后,患者血液中的血小板也会快速回复。因此在实际的治疗中,相比氯吡格雷,使用替格瑞洛的抗血小板聚集效果明显更佳。

通过本次研究中也显示,在对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实施临床治疗时,应用替格瑞洛联合溶栓治疗的方法能够取得明显更佳的治疗效果,所有差异经比较后显示均有统计学意义。综上所述,对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治疗时,应用替格瑞洛联合溶栓治疗的方法值得推广使用。

[1]刘 然,师树田,索 旻,等.对氯吡格雷低反应患者换用替格瑞洛后的有效性与安全性评价[J].中国介入心脏病学杂志,2014,22(1):12-17.

[2]李秀芬,葛振嵘,许力舒,等.替格瑞洛联合小剂量替罗非班对急性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纤维蛋白原的影响[J].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2015,17(4):429-430.

[3]纪 军,何胜虎,陈 述,等.替格瑞洛在高龄急性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早期介入治疗中的疗效及安全性[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6,20(24):11-14.

[4]谢力民,王晓明,闫 瑞,等.术前负荷量替格瑞洛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急诊介入治疗术中心肌灌注的影响及安全性研究[J].中国循环杂志,2016,31(6):550-553,554.

[5]林旭城,吴平彬,许贤彬,等.替格瑞洛在在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合并糖尿病患者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上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J].血栓与止血学,2016,22(6):607-610.

[6]张明亮,郭 庆,殷 实,等.替格瑞洛联合替罗非班对急性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血小板聚集率及预后的影响[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6,36(3):600-601.

R453

B

ISSN.2095-8242.2017.43.8498.02

本文编辑:柯 凤

猜你喜欢

格瑞洛尿激酶氯吡
替罗非班联合尿激酶在缺血性脑卒中治疗的应用效果
替格瑞洛联合吲哚布芬在急性ST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中的应用
替格瑞洛治疗STEMI行PCI术患者的临床效果
阿托伐他汀与氯吡格雷联合应用于脑梗死治疗中的疗效观察
替格瑞洛致呼吸困难分析
探讨氯吡格雷联合拜阿司匹林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
胸腔微管引流并注入尿激酶治疗结核性胸膜炎
机械溶栓结合尿激酶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观察
氯吡格雷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临床观察
负压封闭引流(VSD)结合尿激酶溶液冲洗应用于四肢软组织缺损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