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腹腔镜脾切除术治疗外伤性脾破裂8例体会

2017-03-07李正宗朱万喜

临床医药文献杂志(电子版) 2017年22期
关键词:外伤性脾脏韧带

李正宗,朱万喜

(中国十九冶集团有限公司职工医院,四川 攀枝花 617023)

腹腔镜脾切除术治疗外伤性脾破裂8例体会

李正宗,朱万喜

(中国十九冶集团有限公司职工医院,四川 攀枝花 617023)

目的 探讨腹腔镜脾切除术在治疗外伤性脾破裂的可行性。方法 2012年3月~2014年12月我院采用完全腹腔镜脾切除术治疗8例外伤性脾破裂患者,其中Ⅱ级损伤5例,Ⅲ级损伤3例。结果 8例均顺利完成手术,无中转开腹,无围手术期死亡病例。手术时间90~150 min,平均110 min。术中出血600~1500 ml,平均870 ml。术后住院时间7~15天,平均住院日9.6天,术后患者顺利康复,无并发症发生。结论 腹腔镜脾切除术治疗外伤性脾破裂安全、可行。

脾破裂;脾切除术;腹腔镜脾切除术

在腹部闭合性损伤中占较大比重的是脾破裂,针对这种疾病采取传统的开腹脾切除术,手术创伤大,恢复慢,病人痛苦。本次以分析腹腔镜脾切除术治疗外伤性脾破裂的临床体会为主要目的,临床治疗效果较好,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所选8例患者中男女分别6例和2例。年龄11~39岁,平均30.1岁。车祸伤3例,高空坠落伤5例,其中1例为车祸伤后4天迟发型脾破裂。其中6例合并肋骨骨折和肺挫伤。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上腹部疼痛、腹部压痛等。术前7例血流动力学稳定(收缩压>90 mmHg);经补液与输悬浮2个单位的红细胞以后,血流动力学基本恢复的稳定的患者共有1例,全部患者字手术前均进行了B超或者CT检查,确诊为脾破裂、腹腔内积血,术前腹穿抽出不凝血4例,腹穿阴性4例。

1.2 手术方法

气管插管全麻。中心静脉置管建立静脉通道。予胃肠减压,留置导尿管。相关的护理人员需要提前准备手术需要的器械。患者的姿势为平卧位,并且是头高足低20°,右侧斜卧位2O°~30°,在手术的过程中根据需要适当的调整体位。术者及扶镜者立于右侧,助手立于左侧。取脐下缘lO mm切口,以此将气腹建立起来,维持压力在14 mmHg。将腹腔镜置入其中以后,在剑突下和左锁骨中线肋下缘进行切开一个12 mm左右的操作孔,左侧腋前线作5 mm操作孔;常规探查腹腔,吸尽腹腔内不凝血。经主操作孔将腹腔镜超声刀置入其中并且将部分结肠脾曲与侧腹壁的附着处切断,利用无损伤抓钳或三叶钳向上托起脾脏,以超声刀切断脾结肠韧带,自下而上逐一解剖脾肾韧带、脾胃韧带及脾膈韧带;遇见明显粗大的血管时予合成夹结扎;自左锁骨中线12 mm Trocar置入直线切割闭合器离断脾蒂,切除脾;过程中需要将胰尾推开,防止损伤胰腺。气腹需要重新建立,利用镜下检查术野,对腹腔进行清理,常规脾窝置腹腔引流管由左侧腋前线切口引出,对各个操作孔进行缝合,结束手术。

2 结 果

8例患者的手术均顺利有效的完成,无一例患者转为开复手术。手术时间90~150 min,平均手术时间为110分钟。术中出血量为600~1500毫升,平均出血量为870毫升。在手术后恢复均较好,肠道功能恢复在1~3天,腹腔引流液不多,术后2~3天拔出引流管。术后住院时间7~15天,平均住院日9.6天,术后患者顺利康复,无并发症发生。

3 讨 论

Delaitre报道在1992年世界首例LS取得成功[1],这种手术方式有着明显的优势,包括对患者的创伤性较小、住院的时间短,并且利于患者康复,而且术后的并发症发生率较低,在临床上很快得到广泛的应用。近年来,科技技术水平在不断的发展,并且应用在各个领域中,特别是在医疗发展中,同时,腹腔器械的操作技术也越来越成熟,实用的范围也在不断的扩大[2-4]。

3.1 手术适应证的掌握[5]

(1)首先,经过临床的各项检查,包括CT以及B超等患者需要进行手术治疗;(2)患者有比较清楚的意识,并且生命体征较平稳;没有出现低血糖的症状;(3)没有严重腹膜炎体征,并且没有其他重大的严重并发症;手术治疗耐受性的良好;(4)严重胸部外伤(多发肋骨骨折、血气胸)和脊柱骨盆四肢骨折患者不存在,术中体位的选择及变换不受影响;(5)无腹腔探查禁忌证。

3.2 手术中的注意点

3.2.1 采用头高足低20°,右侧斜卧位20°~30°,在手术中根据需要适当对倾斜度进行调整。

3.2.2 脾周韧带的游离用三叶钳或无损伤钳于脾下极膈面拔托脾脏。靠近脾脏。超声刀离断脾结肠韧带、脾肾韧带、脾膈韧带。打开小网膜囊。然后继续用超声刀逐一离断脾胃韧带及胃短血管。遇较粗血管予合成夹夹闭,充分显露脾蒂。

3.2.3 脾周韧带及脾蒂的离断LS成败的关键在于脾蒂的处理,若脾蒂的处理不善,造成术中的大出血,是中转开腹脾切除术最常见原因之一。要求在处理脾蒂时仔细、谨慎,充分考虑周围组织关系;要在充分处理完周围血管及韧带的情况下离断脾蒂。游离脾脏后,为了防止术中出现仓促止血,发生血管处理不牢靠的现象,需要对脾蒂各个血管断端进行仔细的检查。

总而言之,在未来的外科手术发展中,LS应用前景比较广,主要是由于其具有创伤性小、术后恢复快等优点。但在治疗的过程中需要严格分析适应症,并且要熟练掌握手术的操作过程,确保LS治疗外伤性脾破裂的临床疗效。

[2] 朱江帆.普通外科内镜手术学.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 317-326.

[3] 李宏为,郑民华,李健文.微创伤外科临床新技术.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3:119-128.

[4] 冯剑平,王卫东,李家潜,等.腹腔镜脾切除术在外伤性脾破裂的应用[J].岭南现代临床外科,2007,7(4):281-282.

本文编辑:吴 卫

R657.6

B

ISSN.2095-8242.2017.22.4239.02

猜你喜欢

外伤性脾脏韧带
休克指数指导在外伤性肝脾破裂大出血患者救护中的应用
三角韧带损伤合并副舟骨疼痛1例
注意这几点可避免前交叉韧带受损
脾脏也会出现钙化
距跟外侧韧带替代法治疗跟腓韧带缺失的慢性踝关节外侧不稳
《犬脾脏海绵状血管瘤病例报告》图版
腹腔镜脾切除术与开腹脾切除术治疗脾脏占位的比较
外伤性歪鼻的手术矫治
脾脏原发性血管肉瘤1例及文献复习
部分切除术治疗外伤性脾破裂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