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习近平青年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论述探析

2017-03-07张甲哲

河北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17年6期
关键词:广大青年培育价值观

张甲哲

(武汉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 湖北 武汉 430072)

习近平青年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论述探析

张甲哲

(武汉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 湖北 武汉 430072)

中国共产党历来重视对青年的教育和引导工作,习近平继承和发扬了这一优良传统,在治国理政的新实践中,围绕青年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讲话。这些论述阐释了青年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时代背景和重大意义,指明了青年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勤学求知,脚踏实地、持之以恒,并将其融入生活的方方面面,为当代广大青年的成长成才提供了科学指南和精神引领。

习近平; 青年;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青年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未来和希望,他们肩负着重要的历史使命和责任,关乎民族和国家的未来大计。青年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巨大而深远的意义。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继承和发扬了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关心青年,关爱青年,围绕青年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讲话,回答了治国理政实践中的新要求,丰富了党的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为党在新的历史时期做好青年的教育和引导工作提供了基本遵循。

一、 青年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正当其时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代中国人民共同的思想道德基础,包括青年在内的社会各个群体都应该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价值观是社会思想上层建筑的一部分,也是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并且构成了人类社会有机系统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马克思认为:“人们在自己生活的社会生产中发生一定的、必然的、不以他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关系,即同他们的物质生产力的一定发展阶段相适合的生产关系。这些生产关系的总和构成社会的经济结构,即有法律的和政治的上层建筑竖立其上并有一定的社会意识形态与之相适应的现实基础。”[1]2同时,“社会不是坚实的结晶体,而是一个能够变化并且经常处于变化过程中的有机体。”[1]84在社会这个有机系统中,生产关系构成的经济基础决定了包括价值观在内的社会意识等上层建筑,并且人类社会的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也是处在不断的发展变化之中,随着社会的不断向前发展,人类的价值观也在不断发展变化。可以说,人类社会的每个时代都有每个时代的核心价值观。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我们党在新的历史时期,面对新情况,肩负新使命构建的一整套科学而完备的思想价值体系。它传承了中华民族历史上的核心价值观,维系了民族精神,构筑了民族的道德根基。习近平对此指出:“核心价值观是一个民族赖以维系的精神纽带,是一个国家共同的思想道德基础。如果没有共同的核心价值观,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就会魂无定所、行无依归。”[2]133同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科学的思想价值体系,还科学地揭示了社会主义运动的规律,反映了社会主义根本的历史价值,具有强烈的现实性和前瞻性。近年来,习近平在许多场合,面对不同的人群,深刻阐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以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方法路径。因此,在当代中国,包括青年在内的社会各个群体都应该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此外,中国共产党一直高度重视对青年的教育和引导工作,而教育和引导广大青年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我们党当代青年工作的重中之重。毛泽东指出:“青年是整个社会力量中的一部分最积极最有生气的力量。他们最肯学习,最少保守思想。在社会主义时代尤其是这样。”[3]466他认为青年身上具有许多优点,是整个社会中最富有生气的力量。邓小平则认为:“青年一代的成长,正是我们事业必定要兴旺发达的希望所在。”[4]95他认为要想使党和人民的事业兴旺发达,一定要引导青年更好地成长成才。江泽民明确指出:“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青年有希望,未来的发展就有希望。”[5]420道出了青年对于民族的进步、国家的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胡锦涛指出:“一个有远见的民族,总是把关注的目光投向青年;一个有远见的政党,总是把青年看作是推动历史发展和社会前进的重要力量。”[6]指出了我们中华民族应该关注青年群体,我们中国共产党应该重视青年对于社会发展和历史进步的巨大作用。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继续发扬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传统,对青年给予高度重视和深切关怀。习近平寄语青年:“现在,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有信心、更有能力实现这个目标。行百里者半九十,距离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越近,我们越不能懈怠,越要加倍努力,越要动员广大青年为之奋斗。”[7]他认为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代背景下,广大青年更应该勇担重任,奋发向上,做走在时代前列的开拓者和奉献者。而在这一过程中,广大青年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正当其时。

二、 青年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路径选择

(一)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任何事物都不可能凭空产生,都是在继承原有事物的基础之上发展而来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也是这样,它在形成的过程中吸收和借鉴了许多传统文化的元素。当代青年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继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必由的逻辑理路。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许多核心概念都能在传统文化中找到渊源。比如,友善的价值观来源于传统文化中的“出入相友,守望相助”;诚信的价值观来源于传统文化中的“诚者自成也,而道自道也”;爱国的价值观来源于传统文化中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等等。习近平对此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已经成为中华民族的基因,植根在中国人内心,潜移默化影响着中国人的思想方式和行为方式。今天,我们提倡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从中汲取丰富营养,否则就不会有生命力和影响力。”[8]要想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青年群体中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就必须教育和引导青年大力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中华民族的文化根基,如果离开了这一文化根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此外,“这些思想和理念,既随着时间推移和时代变迁而不断与时俱进,又有其自身的连续性和稳定性。”[8]思想文化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不断变化发展,不同时代的思想文化呈现出各自独特的特点,但是在发展变化的过程中,思想文化是具有稳定性和连续性的,其内核不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发生不断的、快速的变化,并且思想文化在变化发展的过程中也不是跳跃的、间断的,而是呈现出连续的、渐进的特征。因此,广大青年在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过程中,既要把握其合理的内核,又要认识到其发展变化性,根据时代的新变化来对传统文化中所蕴含的思想和理念进行创新发展,这样才能更加有助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许多核心元素都能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找到渊源,并且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已经深深根植在中国人的内心,因此,当代青年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获得力量。

(二)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勤学求知

一个人道德情操的陶冶和价值观的树立都离不开丰富的知识储备,青年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过程中更是这样。因此,广大青年需要勤奋学习,不断向书本、向生活实践探求新知。

勤学求知是青年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途径,青年需要下苦功夫去勤学求知。习近平对此指出:“一是要勤学,下得苦功夫,求得真学问。知识是树立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基础。”[8]广大青年要想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没有知识是不行的。习得丰富的知识对于一个人道德情操的陶冶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青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树立,需要丰富的知识储备作为基础。“广大青年要如饥似渴、孜孜不倦地学习,既多读有字之书,也多读无字之书,注重学习人生经验和社会知识。”[9]对于青年来说,勤学求知是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所提倡的价值理念的重要途径和方法。首先,广大青年要在书本和课堂上探求新知。这是青年进行学习的普遍而有效的形式,青年通过听老师的讲解和自己阅读书籍开阔眼界,习得专业知识,并将所学到的新知识内化于心,形成自己的观点,不断提高知识水平。其次,青年还应该善于在实践中不断勤学求知。实践是认识的来源,也是产生科学知识的地方,广大青年要勇于并乐于实践,不要眼高手低,要在社会实践的过程中积极向人民群众学习。只有这样,青年才能读懂社会这本无字之书,也才能深刻领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思想内涵。最后,广大青年在勤学求知的过程中一定要做到善于思辨。“学而不思则罔”,如果一味读书学习而不加思考,就往往会导致不能理解书本知识的真正含义,甚至会陷入迷茫。因此,青年在学习的过程中需要做到善于思辨,努力将学到的理论知识和自己的实践活动相结合,从而能够更深刻地认识我国现阶段的国情,更好地体悟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广大青年唯有勤学求知,才能获得丰富的知识储备,也才能不断提高自身素养。而这些都为青年更好地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三)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脚踏实地、持之以恒

当代青年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一个实现自身知情意行转换的过程。这一过程绝非一朝一夕就能完成,也不会一帆风顺,是需要青年脚踏实地并持之以恒的。

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过程中,广大青年要扎实干事,踏实做人,要不得半点儿虚假。习近平对此指出:“青年有着大好机遇,关键是要迈稳步子、夯实基础、久久为功。”[8]青年的发展空间广阔,机遇众多,在成长进步的过程中一定要从日常生活的小事做起,把每件事情都做扎实,这样在成长的道路上才能迈稳步子,一步一个脚印,最终实现自己的人生目标。而青年如果心浮气躁,眼高手低,不去深入思考问题,不俯下身子踏实干事,那在成长的道路上会很容易摔跟头,并且最终不会有太大的作为。“成功的背后永远是艰辛努力。青年要把艰苦环境作为磨炼自己的机遇,把小事当作大事干,一步一个脚印往前走。”[8]青年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过程中一定要踏实做人,认识到要想实现人生价值和人生目标,一定要付出艰辛的努力,要在艰苦的环境中磨炼自己,认真做好每一件看似不起眼的小事,切勿抱着侥幸的心理去投机取巧。

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过程中,广大青年更要做到百折不挠,持之以恒。习近平在这个方面曾寄语青年:“梦在前方,路在脚下。自胜者强,自强者胜。实现我们的发展目标,需要广大青年锲而不舍、驰而不息的奋斗。”[7]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具有长期性的特点,青年在这一过程中应该做到坚持不懈,不惧挫折。青年处于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在这一时期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深远的意义,同时会遇到许多困难,产生一些迷茫和困惑。因此,我们要看到,青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养成绝非一日之功,需要长期坚持不懈的努力。广大青年应该从现在做起,从日常生活中的小事做起,坚持正确的价值取向,合理对待生活上的难题和思想上的困惑,形成道德自觉和行为自觉,最终树立起正确的价值观。

青年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重大的意义,但同时也具有长期性和反复性的特点,因此,广大青年在这一过程中应该做到扎实做事,不惧困难,持之以恒。

(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应该将其融入生活的方方面面

要想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真正发挥作用,必须将其融入社会生活。青年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过程中,应该做到在实践中感知它,领悟它,使它进入自己生活的各个方面。习近平对此强调:“核心价值观的养成绝非一日之功,要坚持由易到难、由近及远,努力把核心价值观的要求变成日常的行为准则,进而形成自觉奉行的信念理念。”[8]青年应该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自己日常生活的行为准则和时刻遵循的价值原则。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只有积极融入到青年生活的方方面面,才能像水和空气一样滋润青年的心灵,成为广大青年日用而不觉的价值遵循。而要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青年生活的各个方面,其途径主要有以下三种:其一,健全有关制度建设。我们在对各行各业的规章制度进行建设和完善的时候,应该遵循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理念,使乡规民约、学生守则、工作条例对人们形成更好的引导和规范,从而使人们在无形之中就遵行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要求。其二,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融入到精神文明建设创建活动。通过这种方式,我们可以进一步丰富活动的内容,创新活动的形式,吸引包括青年在内的广大人民群众的参与,使人们在关爱家庭、造福他人和奉献社会的过程中不断提高思想境界,培育文明风尚。其三,营造生活情景和社会氛围,引导青年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通过这种方式,我们能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人们的日常思维。日常思维是深植在日常生产、消费和交往活动中,具有自发性、重复性和非批判性等特点的思维方式,它在日常生活中居于主导地位,指导着人们的日常行为。我们在合适的时机和场合,营造恰当的生活情境和社会氛围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这种方式十分有助于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浸染到人们的日常思维中,成为人们日常活动的精神支柱和价值导向。通过这些途径,我们可以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青年生活的方方面面,像空气一样无所不在,无时不有。

三、 青年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意义深远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现了社会主义的本质,更浓缩了时代精神,当代青年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深远的意义。习近平对此指出:“核心价值观,其实就是一种德,既是个人的德,也是一种大德,就是国家的德、社会的德。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如果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没有共同的核心价值观,莫衷一是,行无依归,那这个民族、这个国家就无法前进。”[8]一个民族、一个国家要想不断前进,兴旺发达,就必须把握时代主题,坚守共同的核心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开放包容的理论内涵、立足时代的问题意识和民族特色的话语体系,成为整个中华民族在当今时代需要共同坚守的核心价值观。它不仅对个人的价值选择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更为整个社会和国家的价值取向提供了基本遵循。因此,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青年群体具有巨大而深远的意义。

青年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未来和希望,承担着历史和时代赋予的伟大使命。教育和引导青年群体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不仅有利于他们自身的成长成才,而且对于整个国家和民族的繁荣富强也具有深远的意义。“青年的价值取向决定了未来整个社会的价值取向,而青年又处在价值观形成和确立的时期,抓好这一时期的价值观养成十分重要。这就像穿衣服扣扣子一样,如果第一粒扣子扣错了,剩余的扣子都会扣错。人生的扣子从一开始就要扣好。”[8]未来社会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今天的青年一代,未来社会的价值观也基本上是由今天青年们的价值观来决定的,青年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此外,青年时期是一个人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逐渐形成的时期,如果在这一重要的时期培育了正确的价值观,那么青年就会在之后的人生道路上作出正确的选择,少犯错误,不断成长为社会和国家的有用之才。习近平对此的比喻十分形象生动,这就像人们穿衣服扣扣子,只有第一粒扣子扣好了,接下来的扣子才能扣好。自觉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于我国的广大青年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当代青年身处社会大变革的时代,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其具有深远而特殊的意义。当前,国际形势正在发生复杂而深刻的变化,国内各个领域也出现了许多新的情况。在国际上,各种思想文化正在发生越来越频繁的交流和交锋,在这一过程中,不同思想文化的斗争日趋激烈。值得警惕的是,一些西方国家认为我国的快速发展对其资本主义的发展模式和价值观构成了巨大的威胁和挑战,因而不断地对我国进行战略围堵,并积极向我国输入资本主义的价值观。而在他们向我国进行资本主义价值观输入的过程中,广大青年群体是他们重点关注的对象,他们力图对处在价值观形成关键时期的青年造成更大的影响。而在我国国内,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改革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国家的经济成分、利益格局和分配方式等方面日益多元化,各种社会问题和矛盾也逐渐集中呈现出来。国际和国内形势的发展变化使人们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和差异性大大增强,教育和引导广大青年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更加具有时代意义。此外,随着经济发展和科技进步,网络已经进入我国的千家万户,人们越来越多地从网上获得信息和知识,网络也因此逐渐成为舆论斗争的主要战场。而在当前我国的网络领域,包含极端个人主义、享乐主义和拜金主义等非主流价值观的信息频频出现,对我国人民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造成极大的冲击。并且在新的网络环境下,一部分青年人不同程度地出现了理想信念缺失、价值取向扭曲和社会责任感淡化等问题。面对这些情况,我们更加需要用正确的价值观来引导国人抵御风险和迎接挑战,在这一过程中,青年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义更加凸显。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一套科学的思想价值体系,对广大青年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习近平继承和发扬了中国共产党高度重视对青年教育引导工作的优良传统,对青年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时代背景、方法路径和重要意义等方面进行了详细而全面的论述。习近平的这些思想理论进一步拓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并对当代青年的成长成才产生了重要而深远的影响。

[1]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2]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十八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6.

[3] 毛泽东文集:第6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

[4] 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5] 江泽民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专题摘编[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2.

[6] 胡锦涛.迈向新世纪 创造新业绩——在共青团第十四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祝词[N].中国青年报,1998-06-19.

[7] 习近平在同各界优秀青年代表座谈时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3-05-05.

[8] 习近平青年要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4-05-05.

[9] 习近平在知识分子、劳动模范、青年代表座谈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6-04-30.

2017-07-15

张甲哲(1992—),男,武汉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编辑:王玮

猜你喜欢

广大青年培育价值观
我的价值观
新发展阶段要践行“两个维护”
图说 我们的价值观
第十二道 共同的敌人
未来或可培育无味榴莲
知名企业的价值观
价值观就在你我的身边
念好"四部经"培育生力军
开展『三扶』 培育新农民
学雷锋要有新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