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按需分配”的实现

2017-03-07

河北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17年6期
关键词:共产主义生产力资本主义

刘 幸

(武汉大学 哲学学院, 湖北 武汉 430072)

论“按需分配”的实现

刘 幸

(武汉大学 哲学学院, 湖北 武汉 430072)

马克思在《哥达纲领批判》中提出了共产主义高级阶段的分配原则——按需分配,不少人对其实现表示质疑。而只有将按需分配理解为“按照每个人合理的、满足其生存特别是发展的需要来分配个人消费品”时,按需分配的实现才是可能的。它的实现需要满足三个条件:消除私有制、生产力高度发达和每个人各尽其能。按需分配尽管在共产主义高级阶段才能最终实现,但对当代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和我国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合理需要; 公有制; 生产力; 各尽其能

马克思在《哥达纲领批判》中首次明确地提出了“各尽所能,按需分配”的分配原则,他指出:“在共产主义社会高级阶段,在迫使个人奴隶般地服从分工的情形已经消失,从而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的对立也随之消失之后;在劳动已经不仅仅是谋生的手段,而且本身成了生活的第一需要之后;在随着个人的全面发展,他们的生产力也增长起来,而集体财富的一切源泉都充分涌流之后,——只有在那个时候,才能完全超出资产阶级权利的狭隘眼界,社会才能在自己的旗帜上写上:各尽所能,按需分配!”[1]364-365但是马克思没有对按需分配理论作出充分的论证,这就给后人的研究留下了巨大的空间。不少人对按需分配的实现表示质疑,究其根本,就在于对按需分配的内涵存在着模糊的认知。因此,本文拟从按需分配内涵的分析入手,在此基础上,论证按需分配实现的可能性。

一、 按需分配的内涵

如何正确地理解按需分配的内涵?首先是明确分配的对象。人们对这个问题没有多大争议,基本认为分配的对象是个人消费品。其次是明确分配的尺度,即分配是按照什么需要来进行的。是按照社会的需要来进行的吗?如果是,那么按需分配就被理解成以当时的生产力水平和物质经济基础为条件的一种分配方式。纵观人类社会所历经的各个历史时期,我们不难发现,它们的分配方式都受制于当时的生产力水平,也就是说,任何社会都是按照社会需要进行分配的。显然,这种理解下的按需分配理论就有悖于马克思的相关阐述。根据马克思的观点,只有在共产主义高级阶段才能最终实现按需分配,尽管不否认在这之前有其萌芽的存在,但它们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按需分配。马克思指出,人是社会历史运动的主体。一方面,人的实践活动产生于人的需要;另一方面,人的需要为历史的发展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动力。社会历史的一切活动都围绕人的需要展开,分配也不例外。但是由于历史条件的限制,这些分配方式不以人的需要为尺度,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个人的发展。到了共产主义社会高级阶段,条件发展成熟,按需分配作为主要分配方式,其中的“需”,自然指的是个人的需要,因此,“按需分配”就被理解为“按照个人的需要分配个人消费品”。那么,个人的需要有哪些呢?

按照不同的标准,我们可以划分出不同的需要。从需要的层次上看,人的需要分为生存的需要和发展的需要。那么问题来了,分配是按照人们的生存需要进行的吗?还是按照发展的需要来进行的?如果是前者,那么按需分配在共产主义高级阶段之前就能够实现。建国初期,中国共产党领导开始探索由社会主义过渡到共产主义的现实途径,将人民公社看作是最好的过渡形式。在人民公社中,按需分配成为主要的分配方式,其表现为试图满足所有社员的基本生活需求。公社运动初期,每个人的生存需要基本能够得到满足。现在很多发达国家也已经做到了这一点,因为它们建立的社会保障体系基本上可以满足人们的生存需要。那么,我们是否能够据此认为,人民公社运动初期的我国和当代那些发达西方国家已经实现了按需分配呢?显然不能。在马克思那里,“需要”还包括有助于人们发展的需要。只有这样,才能实现个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人民公社运动由于忽略现实条件,在生产力极度落后的情形下实行按需分配,最后连人们的基本生存需求也不能保证,更不用说发展需要的满足了。西方国家为了维持国家稳定,也仅仅是基本满足每个人的生存需要。因此,个人的需要不仅包括生存的需要,更包括发展的需要,二者缺一不可。

那么,所有符合生存与发展的需要都能得到满足吗?答案是否定的。不少人对按需分配的现实可能性表示怀疑,比较流行的观点有“需要动态论”“需要无限论”和“生产有限论”。在“需要动态论”者看来,需要为社会发展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动力,如果需要完全被满足,那么社会就失去了发展的动力,从而止步不前。因而从社会发展的角度出发,需要是不能也不会完全满足的。“需要无限论”者之所以持否定态度,是因为他们认为需要是无限的,任何历史阶段都不能完全满足人们的需要。而“生产有限论”者的反对意见则是每一种新产品都需要一定的生产周期,因而社会不能提供同时满足所有人需要的消费资料。这些反对意见看似逻辑严密,但仔细斟酌并非如此。其错误的根源就在于他们忽略了一个重要条件,即合理的需要。首先,需要受制于现实的社会经济条件,只有现实的需要才是合理的。当现实需要满足时,还有潜在需要对生产起促进作用,从而推动社会的发展。其次,合理的需要不同于人们的欲望,欲望无限,而人的合理的需要却是有限的。每个人都是一个有限的机体,他在衣食住行方面的需要,都具有有限性。俗话说“大厦千间,夜眠七尺”,就是这个道理。同时,每个人作为一个独特的个体,在需要方面具有自身的无限个性,因此,每个人需要的内容存在巨大的差异,甚至是完全不同。

综上,按需分配应该定义为:按照每个人合理的、满足其生存特别是发展的需要来分配个人消费品。它针对不同个体“自由而全面的发展”的不同需求,强调的是结果平等,而不是需要内容的完全等同。按照这样的理解,按需分配在共产主义高级阶段就能够实现。

二、 实现按需分配的前提

在马克思那里,按劳分配是共产主义初级阶段的分配方式,只有到了共产主义高级阶段才能最终实现按需分配。那么,按需分配的实现需要具备哪些前提条件呢?

首先是消除私有制,实现生产资料公有。马克思考察了资本主义社会的现实,指出资本主义社会必然被共产主义社会所取代。在资本主义社会中,资产阶级无情地剥削着无产阶级,将无产阶级看作是资本增殖的工具。在《资本论》中,马克思以生产为起点探讨了剥削问题,指出在生产过程中,“工人在每分钟内为自己劳动30秒,为资本家劳动30秒”[2]273,资本“从直接生产者即工人身上榨取一定量的剩余劳动,这种剩余劳动是资本未付等价物而得到的”[3]927。而造成工人和资本家不平等的根源就在于私有制:一方面,生产资料的所有权掌握在资本家的手中,于是资本家也就拥有了产品的分配权;另一方面,工人除了自己的劳动与劳动力外一无所有,为了维持生存,他们不得不将自己唯一的财产出卖给资本家,从而被资本雇佣劳动制度所奴役。因此,工人只能“奴隶般地服从分工”,呈现出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的敌对状态。在劳动中,工人“不是肯定自己,而是否定自己,不是感到幸福,而是感到不幸,不是自由地发挥自己的体力和智力,而是使自己的肉体受折磨、精神受摧残”[4]53。进入共产主义社会后,私有制被消灭,生产资料实现公有,每一个人都成为全部生产资料的主人,从而控制着产品的分配。每个人不再迫于生计出卖自己的劳动,每一个人也不再凭借对生产资料的占有而奴役他人、支配他人的劳动。每个人能够“随自己的兴趣今天干这事,明天干那事,上午打猎,下午捕鱼,傍晚从事畜牧,晚饭后从事批判”[4]165,劳动最终实现了从谋生手段逐步发展到生活第一需要的历史性转变。

其次是生产力高度发达。这是实现共产主义社会必不可少的条件。因为高度发达的生产力能够在更少的时间内生产出更多的物质财富,从而将人们从繁重的劳动中解放出来,人们将有更多的闲暇时间进行“自由而全面的发展”。对于按需分配来说,生产力高度发达,社会产品极为丰富,这为实现按需分配提供了丰富的物质条件。倘若在生产力落后、物质材料极度匮乏的情形下采用按需分配的方式,则最终只能沦为空想社会主义。人民公社运动就是一个强有力的证明。而生产力高度发达,物质材料极大丰富,这不仅能满足所有人的生存需要,而且能为每个人合理的发展需要创造条件,从而使按需分配具有现实的可能性。

最后是人们素质提升,能够各尽其能。有人认为,“各尽其能”就是“想干什么就干什么,想干多少就干多少”。这实际上是一种私有观念下狭隘的利己主义表现。他们认为,个人利益最大化是最重要的。殊不知,在共产主义社会,社会利益最大化是个人利益最大化的保障。因为当社会利益丰富到一定程度时,它必然会给每个人的需要以公平的、充分的满足。所以在共产主义社会,每个人都会形成这样一种自觉:尽自己所能实现社会利益最大化。正如列宁所说:“所谓共产主义,是指这样一种制度,在这种制度下,人们习惯于履行社会义务而不需要特殊的强制机构,不拿报酬地为公共利益工作成为普遍现象”[5]91。此外,还有人反驳各尽其能的现实性,他们认为,每个人存在着劳动能力的先天差异,对于能力强的人来说,付出多收获少,因而按需分配是不公平的。实际上,在实现生产资料公有的共产主义社会,劳动已经成为人们的第一需要,并成为他们的乐趣而不是负担。对于能力强的人来说,劳动多不等于付出多,它反而意味着收获更多的乐趣,那么体现在多劳者身上的不公平又何从谈起呢?

三、 对按需分配的评价

由于受到生产条件的限制,各个历史阶段都采用不同的分配方式。作为资本主义社会的分配原则,按资分配在很大程度上激发了个人积极性,推动了生产力的巨大变革。但是由于大部分的生产资料掌握在资本家手中,分配特权也就掌握在资本家手里。资本家无偿占有工人剩余劳动获取巨额利润,激化了阶级矛盾,使社会处于极度的不安定之中。推翻资本主义之后,社会还带有“旧社会的痕迹”,按劳分配成为必然之举。按劳分配以“劳动”为尺度,以等量劳动相交换为原则,主张多劳多得少劳少得。与按资分配相比,它改变了资本家们凭借对生产资料的占有来无偿占有无产者劳动成果的历史,使每个人的劳动都能得到应有的回报。但是它仅仅体现了形式上的平等。从内容上来说,它忽略了劳动者不同等的工作能力,以及劳动者不同等的家庭负担。马克思认为,这种“平等的权利”在事实上表现着不平等。它成为社会贫富差距拉大的根源。因此,到了共产主义社会高级阶段,当个人所有制重建、生产力高度发达、每个人素质提升后,按需分配必然成为该阶段的主要特征。

与其他分配方式相比,按需分配的优越性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按需分配为实现共产主义的最终目标奠定了基础。作为共产主义高级阶段的分配方式,按需分配以个人的需要为尺度。尽管每个独特的个体在需要方面不尽相同,但按需分配能根据每个人的生存与发展的需要,为其提供消费资料,从而为实现共产主义的最终目标——个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奠定基础。其次,它能真正实现社会公正。按需分配超越了一切不平等,真正从人的需要出发。尽管每个人的需求不一样,但满足需要的权利是平等的,因而按需分配体现了真正意义上的公正。最后,它能提高社会效率。按需分配为个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奠定了基础,每个人能根据自己的兴趣进行劳动,这激发了每个人的巨大潜能,从而大大提高了社会效率。

按需分配尽管是共产主义社会高级阶段的分配方式,但对当代世界来说同样具有一定的价值。纵观资本主义五百多年的历史,我们不难发现,生产力的迅猛发展给整个人类创造了大量的物质财富,但与此同时,社会矛盾也在不断升级。在资本逻辑的主导下,资本家们盲目追求利润最大化,强调社会效率,残酷地剥削着无产阶级,在生产大量物质财富的同时,也在生产着自身的掘墓人——一批又一批无产者。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资本主义深刻的内在矛盾也逐渐显现出来,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一次又一次的经济危机即是例证。由此,马克思断言,资本主义必然被共产主义所取代。但是资本主义并没有如人们预想的那样在短时间内走向灭亡,社会矛盾反而在激化中开始缓和。究其根本,就在于不少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建立了社会保障制度。该制度的实质就是“按需分配”的慈善,它在一定程度上缓和了社会矛盾,延长了资本主义的寿命。对于我国来说,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高速发展,但同时也出现了不少社会问题,比如社会财富分配不公、贫富差距拉大等。这些问题倘若得不到妥善解决,就会成为社会不安定的导火索。针对改革过程中出现的这些问题,中国共产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共享发展”理念,指出:“共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必须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6]我国尚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还不具备实现按需分配的现实条件。而“共享发展”理念则是按需分配对我国的现实指导,它强调人的主体性地位,主张共建共享,着力满足每一个人最现实的需要,体现了社会公平,不仅促进社会和谐发展,而且为实现共产主义奠定了基础。

[1]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2] 资本论: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

[3] 资本论: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

[4]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5] 列宁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6] 习近平.关于《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的说明[N].人民日报,2015-11-05(2).

2017-08-02

刘 幸(1993—),女,武汉大学哲学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哲学经典著作。

编辑:刘小明

猜你喜欢

共产主义生产力资本主义
舍己救人的国际共产主义战士 罗盛教
国际金融垄断资本主义是垄断资本主义的最新发展,是新型帝国主义
马克思对资本主义剥削的两重批判——基于《资本论》第一卷的思考
把“风景”转化成“生产力
我国道路货运生产力发展趋势
《德意志意识形态》中共产主义思想麒当代启
当代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发展趋势
人口红利与提高生产力
“五形态论”与共产主义学说
凡事就怕做到极致 一个词的生产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