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全国政协双周协商座谈会时代价值研究

2017-03-07董鹏林

河北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17年2期
关键词:人民政协全国政协座谈会

董鹏林

( 吉林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吉林 长春 130012)

全国政协双周协商座谈会时代价值研究

董鹏林

( 吉林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吉林 长春 130012)

新形势下,中国共产党应对时代需要和挑战,提出了健全协商民主制度的战略部署,这就给作为协商民主重要渠道的人民政协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双周协商座谈会是中国共产党和人民政协在继承丰富而优秀的历史传统经验的基础上,以问题为导向,立足时代特点,不断创新而设立的,有其独特的时代价值。

双周座谈会;双周协商座谈会; 协商民主; 时代价值

十八大报告首次提出了健全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作出推进协商民主广泛多层制度化发展的重大战略部署。在继承以往双周座谈会经验的基础上,全国政协不断进行创新,重新建立起双周协商座谈会制度,为推进协商民主广泛多层制度化发展构建了良好的平台,意义深远。

一、“协商”的引入:从双周座谈会到双周协商座谈会的时代历程

全国政协主席俞正声在2013年10月22日全国政协首次双周协商座谈会上明确提出,双周座谈会是人民政协的优良传统,要总结好、利用好其中的宝贵经验,并指明双周协商座谈会是对双周座谈会的继承和创新,这既肯定了双周座谈会的历史价值和意义,又明确地指明双周协商座谈会是在既有历史传统的基础上,总结经验,不断创新而确立的。新形势下,将“协商”引入双周座谈会,双周协商座谈会得以重新确立,是中国共产党为了更好发挥政协协商民主渠道作用,以推进社会主义协商民主不断前进而做出的战略部署,意义重大。

1.双周协商座谈会的前身双周座谈会的发展历程

1949年10月,在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民主人士的共同努力下,通过广泛而深入的协商之后,真正代表广大人民群众利益的中国人民政协最终得以确立,标志着新中国的诞生,也标志着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确立,更标志着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统一战线实现了空前的扩大和巩固。建国后,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和民主人士经过在国家建设过程中逐渐认识到密切各党派之间的关系,并在在认识时事政策、开展统一战线工作中加强沟通和交换意见的重要性,为此,章伯钧、史良等民主党派和民主人士于1950 年 4 月在全国政协第一届全国委员会第一次工作会议上联名提议召开各党派间的座谈会。提议一经提出,便得到广泛响应和赞同,经过会议商讨最终一致决定,同意此提议,并由参加政协的各民主党派和人民团体所推派的代表为主体组成双周座谈会。在1950年4月20日,第一次全国政协双周座谈会通过讨论、报告、座谈相结合的方式得以顺利召开,双周座谈会从此正式成为人民政协的日常工作制度,并随着社会实践的发展而不断完善。双周座谈会于1950年9月21日召开第八次会议,并通过了《双周座谈会暂行组织办法》(以下简称《办法》),明确规定了主体、主题、时间和程序等问题,这就为双周座谈会提供了基本的政策和法律依据,从而促进了双周座谈会的规范化、程序化和制度化发展。但因为没有规定主体的数量,参会人员不断增多,规模亦不断扩大,致使深入详细的讨论和交锋难以较好实现,这在一定程度上违背了设立此制度的初衷,削弱了其加强交流、沟通思想、达成共识的独特优势。为了改善这种情况,全国政协对《办法》进行了修改。从召开时间方面,由双周一次改为不定期;参会范围方面,规定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共青团、妇联、工会等人民团体不再派代表参加,改名为“各民主党派、无党派民主人士座谈会”,在1957年前又改为每周举行一次,经过不断的完善,双周座谈会规范化、程序化和制度化上取得了一定的成果,然而,从1957年之后,国内形势开始转变,座谈会遭遇到一些挫折,对此,1959 年底至 1960 年,开始依据“三不”原则,采用一种民主的、和风细雨的形式,引导大家自由交流、探讨、协商,使与会者能够充分积极地对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以及各项关乎民生的工作提出批评建议,促进社会主义各项事业的发展,即所谓 的“神仙会”。但由于形势的持续恶化,双周座谈会不断遭遇挫折打击,最终到1966年7月因“文革”的发动而停止活动,至此,共举行了114次左右的座谈会,对于国家统一、国内建设和对外关系方面发挥了重大作用。直到“文革”结束,政协才逐渐恢复工作,双周座谈会在一定形式上,一定范围内得以恢复和发展,继续为国家的建设和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这就为十八大后双周协商座谈会留下了丰厚的历史传统和实践经验。

2.双周座谈会引入“协商”新生为双周协商座谈会

自党在十八大报告中首次提出了“协商民主”的表述后,并明确提出“要完善协商民主制度和工作机制,推进协商民主广泛、多层、制度化发展,充分发挥人民政协协商民主重要渠道作用”[1]的要求,为此,十二届全国政协通过广泛协商,不断探索创新,在继承已有优良传统的基础上,与时俱进,将“协商”引入“双周座谈会”,逐渐确立起以协商民主为主要形式的双周协商座谈会。2013年9月18日,十二届全国政协第六次主席会议通过了《政协全国委员会双周协商座谈会工作办法(试行)》,这就为新的历史条件下全国政协双周协商座谈会科学规范工作做好了准备,2013年10月22日,全国政协第一次双周协商座谈会在北京全国政协礼堂顺利召开, 这就标志着新的历史条件下,全国政协双周协商座谈会制度这一独具特色的协商民主形式正式建立,使得中断近半个世纪的优良传统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得以延续、新生和发展,这就丰富和拓展了协商民主的形式和渠道,是推进政治民主进程的有益探索和实践。双周协商座谈会至今已经举办了将近六十次,充分发挥了人民政协作为协商民主重要渠道的作用,并积极围绕当时经济、社会发展重大问题和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实际问题进行广泛协商,会议自由、民主、热烈的氛围,协商结果的采纳等都受到党内外各界人士的广泛好评。

总之,从双周座谈会到双周协商座谈会的重新确立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一个长期而复杂的历史过程,有发展良好的过程也有遭受打击挫折的经历,但我们应认识到,这是历史发展形势所决定的,而将“协商”纳入双周协商座谈会也正是为了适应时代发展形势,契合于应对时代挑战、以问题为导向、推进协商民主的历史发展需要而确立的,有其独特的优势和时代价值。

二、双周协商座谈会的时代价值

双周协商座谈会较之双周座谈会表面上多了“协商”二字,但“协商”背后有其意义深刻的内在逻辑,首先是意在继承和发扬人民政协优良传统。人民政协也包括双周座谈会是中国共产党同各民主党派和民主人士团结一致、紧密合作、同反动势力斗争到底的产物,是中国共产党统一战线扩大和巩固的结果。并且自成立以来,在推进改革开放不断深化的实践中积累了丰富而有益的政治协商与合作的经验。俞正声指出,双周座谈会是人民政协的优良传统,要总结好、利用好其中的宝贵经验,这就充分肯定了这一点。另外,更重要的是在于面对时代发展需要,与时俱进,以问题为导向,进一步强调和推进协商民主。协商民主是内生于我国深厚的传统文化和政治传统之中,尤其是在中国近现代的历史阶段,在中国共产党的大力推动下,得到了不断的完善和发展,有其独特独有独到的价值和优势,而双周协商座谈会引入“协商”,便赋予了新的时代价值,表明了党和全国政协推进协商民主,发挥政协作为协商民主专门协商机构作用的决心,契合了推进协商民主广泛多层制度化发展需要,有利于更好发挥政协作为协商民主重要渠道作用,有利于提高党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有利于沟通思想、凝心聚力,挖掘全面深化改革的巨大潜力,是一项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重大政治举措。

1.加强政协重要渠道作用,促进协商民主制度化发展

人民政协是中国共产党统一战线的成果,自成立以来就作为各党派和民主人士之间政治协商和合作共事的平台,为国家建设做出了重大贡献,新形势下,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明确提出,“发挥人民政协作为协商民主重要渠道作用”[2],是将协商民主提高到重要位置,而双周协商座谈会是这一战略部署的重要抓手。

长期以来,政协在国家建设,沟通思想,凝聚共识,汇集力量方面确实发挥了无可替代的作用,但也存在着许多难以解决的问题,而双周协商座谈会的设立便弥补了政协在这方面的短板。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成立 65 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协商民主是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中独特的、独有的、独到的民主形式。”[3]而且是一种经过精心设计的突出协商民主的制度形式,主要表现在:第一,座谈会每两周举行一次,每年在20次左右,每次参会人员控制在20人左右,且都是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每年可以有400多名政协委员和学者专家参会,五年下来,政协2000多名委员都有机会参与其中,提出意见建议,发挥自身独特优势。第二,座谈会年度计划的确立一般在年初早已布置完毕,为参会人员留出充足时间围绕相关议题和问题进行调查研究,制定对策。第三,座谈会召开过程中以“三不”原则为指导,每个委员都有自由表达的机会和权利,并且,不时会出现激烈交锋,意见相左的情况,营造了一种民主、自由、平等、热烈的协商氛围。第四,座谈会最终得出的协商结果会以政协信息专报等方式报送有关领导同志和相关部门参考并进行相应而有效的回应。这样就从四个方面解决了政协自身协商水平低、协商深度不足、协商主体价值作用难以发挥、协商结果难以落实等问题。从制度建设上保证了政协协商民主的经常化、制度化、规范化、成效化,调动了政协委员的参政议政、政治协商、民主监督积极性,并有利于发挥其具有的独特优势,增强了协商民主密度,拓展了协商民主形式,提高了协商成效,有利于充分发挥政协重要渠道作用,有效地推进了协商民主制度化的发展,推动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民主政治进程,彰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独特优势。

2.强化政协人才汇聚优势,推进执政党决策科学民主

中国共产党与全体中国人民的利益息息相关,与整个中华民族的兴旺发达密切相连,中国共产党的执政能力越高,决策越科学化民主化,中国就越发展,人民就越受益,反之亦然,这是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中国人民进行的伟大实践过程中总结出来的重要经验。新形势下,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事业面临新的挑战和困难,而中国共产党提出了发挥政协重要人才汇聚的优势,推进决策科学化民主化的主张,而双周协商座谈会的确立正是中国共产党坚持以问题为导向,与时俱进,回应时代呼声,提高自身执政能力的重要部署。

人民政协是协商民主的重要渠道,具有鲜明的人才汇聚的优势,对于提高执政党执政能力,提高决策科学民主化水平意义重大。正是认识到这一点,习近平总书记才多次强调,协商就要真协商,真协商就要协商于决策之前和决策之中,根据各方面的意见和建议来决定和调整我们的决策和工作。全国政协是由各党派、各团体和各族各界各领域的具有鲜明代表性、影响力的人物,不仅会有政府相关实权部门的领导列席会议,更多的是对相关领域存在的突出问题,有着较深入的研究和认识,有很重的话语权且享誉中外的专家学者,这就搭建了一个专家学者同政府领导直接问政和咨政的平台,这对于提高执政能力和决策科学民主化水平,作用巨大。另外双周协商座谈会的设立,正是一个发挥人才汇聚优势的平台,各参会委员在会前围绕会议主题进行深入的调查研究,对问题有更深入且独到的认识,在会议召开期间,各委员在民主,务实,坦诚的氛围中,各抒己见,相互讨论,值得注意的是,不时还会出现激烈交锋,但在解决问题,改善民生共同目的指引下,最终大家都能达成共识,并促进政府及相关部门的领导从各委员的意见建议中发现自身不足和改善方向,增强执政党执政能力和提高其决策科学化民主化水平,这也是政协参政议政、政治协商、民主监督职能得以充分履行的重要表现。

3.巩固政协统一战线功能,调动社会各方面优势资源

政协是中国共产党统一战线的产物,是各党派及民主人士、全国各民族、各界别各领域团结合作共事的平台,蕴含着丰富的优势资源和潜力,而双周协商座谈会的成立便有利于巩固政协作为统一战线凝聚人心的功能,激活并充分调动这些优势资源,将其引导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之中。

《政协全国委员会双周协商座谈会工作办法》中明确规定:“邀请全国政协各界别委员参加,以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才为主,也可视情邀请其他有关方面人员参加。”这一规定在实践中得到了很好的贯彻和落实,这也是对以往优秀历史经验的继承和发扬,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一般占总参会人数的七成左右,并且参会人员也是经过精心挑选出来的,都是与会议主题相关的党政部门、专家学者、一线代表和利益相关方为主,保证了参会人员的代表性、全面性,这就为双周协商座谈会发挥统战功能,凝聚人心,汇聚力量提供了根本保障。首先,参会人员在开会之前必须进行深入的调查和研究,而这是不可能由一个人或几个人能完成的任务,这就要求每一位或几位参会人员组织相关领域的专业调研队伍,对问题进行深入探讨分析,提出可行性方案,这就契合了毛泽东所说的“一根头发”和“一把头发”的思想。其次,在开会期间每一位委员都有发言机会,并且允许不同思想主张之间进行互动交锋,通过热烈而不对立的讨论,尖锐而不极端的批评与反驳,自由民主坦诚且务实的协商,最终达成共识,统一认识。最后,协商结果能够得到高度重视,以政协信息专报的形式报送相关决策部门,由此得到采纳,并通过相关领域专家学者委员同相关部门相互协调合作予以落实。这样,双周协商座谈会便推进了团结和民主,增进了共识,巩固了政协统战功能,激活和调动了社会各方面优势资源和积极因素。

双周协商座谈会是第十二届全国政协在继承优良传统的基础上面对新形势下严峻挑战而做出的创新之举,已成为人民政协沟通思想、增进共识、协调关系、凝心聚力的有效平台,是人民政协推进协商民主的重要阵地和品牌,是体现时代特征,符合中国特色的优良制度设计,有其独特独到独有的优势,终将在政协大框架下为改善民生、推进社会进步做出自己的贡献。

[1]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26.

[2]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3:29.

[3]习近平.在庆祝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成立65周年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4-9-22(2).

责任编辑:王树臣

2017-01-07

董鹏林,吉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专业硕士,主要从事中国政党与协商民主研究。

D613

A

1009-6981(2017)02-0071-04

猜你喜欢

人民政协全国政协座谈会
雄安新区设立五周年座谈会召开
中国艺术研究院成立70周年座谈会
我心中的人民政协——纪念人民政协成立70周年
中国共产党与人民政协诞生
在解决“两不愁三保障”突出问题座谈会上的讲话(2019年4月16日)
参加座谈会的新任职年轻干部
发挥人民政协在协商民主中的作用
九三学社9件提案入选全国政协重点提案
全国政协十二届四次会议3月3日开幕
论人民政协的决策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