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马克思主义与大学生信仰构建的逻辑关系研究

2017-03-07赵云伟

湖北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17年6期
关键词:信仰现实马克思主义

赵云伟

(盐城师范学院,江苏 盐城 224051)

一、引言:问题的提出

人不仅生活在一个物质世界之中,而且生活在自己认知范围内的意义世界之中。正如佛教所说的“一花一世界,一树一菩提”。也就是说人有什么样的信仰,就会用什么样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去看待世界。所谓生活的“意义”在于超越因生存而存在的自我认知。信仰就是通过对物质世界的超越和对生命世俗性的克服,为人的现实生活和短暂生命赋予意义。马克思主义信仰是指人们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相信和对共产主义理想的追求。对作为现实的人来说,“人不能忍受无意义的生活,惟有对意义的追求和创造才能把人从自然产物提升为社会主体”。人无法忍受无意义的生活,人对生活更高的要求这种本能,使人类要为生活寻求一种精神支柱、一种信仰。对于代表着时代未来的大学生群体来说,信仰更应是他们的成长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的信仰不但影响着个人的命运,总体来说,也影响着整个社会的发展方向。在多种思潮的冲击和现实的压力下,大学生群体似乎遗忘了对生命的反思和对意义的追问,很多大学生追求着物质上的奢华、精神上的娱乐,以致于精致的利己主义盛行。他们在追逐具体的物质利益中迷失了自己,甚至成为马尔库塞笔下的“单向度的人”,信仰在他们看来是毫无用处的东西。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作为主流意识形态,担负着塑造人类灵魂的重任,所以在大学生信仰构建中也起着引领作用。在社会和大学校园里,马克思主义的地位很重要,却较难走进大学生的心灵深处,当前大学生的马克思主义信仰缺失,对其信仰的教育更是不尽人意。

目前学界也在积极探索大学生的信仰构建,从经济环境的负面诱导、政治因素的消极影响、文化环境的多元文化和价值观的侵蚀、社会不良风气的负面影响、教育者自身信仰缺失、教育体制的缺陷等方面进行了探讨。但是这些探索是从外部环境因素、从方法论的角度去挖掘,缺乏从理论自身与大学生信仰特征的角度去探究。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的误解主要表现在对马克思主义理解不透彻、不深入。而教育者在教育时很有可能把马克思主义信仰当成教条进行理解并灌输给学生,造成大学生根本不能从内心真正接受和理解马克思主义。挖掘马克思主义与大学生信仰之间的逻辑关系,分析大学生信仰构建中马克思主义所起的作用,才能真正找对构建大学生信仰的路径,从而进行方法创新。研究马克思主义与大学生信仰之间的逻辑关系对教育工作者与大学生都是必不可少的。把二者之间的逻辑关系理顺理清,让大学生以理性为视角、以知识为基础对信仰与马克思主义进行了解,这样既能有的放矢地针对理论与现实特点进行信仰塑造,又能对教育的方式方法进行科学的、有效的创新。

二、大学生的情感基础与马克思主义信仰相统一

马克思主义信仰本质是理性的、科学的,但也不排除情感的成分。马克思曾经说过,情感是人强烈地追求目标对象的一种本质力量。大学生的情感基础应该是一种自我激励的动力,一种对现实和未来的乐观的、积极的、自信的精神状态。这种情感基础不是宗教信仰中的非理想的狂热,而是立足于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和自身能力的科学把握,对未来美好生活的向往。在大学生信仰形成的过程中,既有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解和认知,又有对马克思主义的情感因素的强化。人类本身就是理性与非理性的矛盾体,而大学生由于社会经验少、求知欲强,所以非理性的成分比成年人来说比重相对大一些。马克思主义信仰内含着深刻的对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关注,尤其是内含着对无产阶级劳动者的深深的同情。一个理论是否为广大人民群众所接受,就在于这个理论是不是真正地代表着他们的根本利益——关注和同情广大劳动者,这也正是马克思主义信仰得以确立并广为接受的内源力量所在。与之相吻合的是,大学生正处于青年时期,也是理性与非理性的综合体,从理性的角度来说,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有一定程度的认知;从情感角度来说,大学生身边的人或事都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他们的认知和信仰。因此,在马克思主义科学信仰中,建立在马克思主义理性因素上的情感因素,正是帮助信仰升华的关键因素。

在人类社会的实践中,情感动力的作用表现为当行为或目标符合人的欲望时,就会使人产生精神愉悦,从而更加激发人们去行动。大学生对现实生活既有理性的认知,也有天生的热爱。大学生对未来生活充满憧憬,情感也就永远不断地为实践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源泉。在以前很长一段时间内,我们没有清楚地认识到马克思主义信仰其实也是一种非理性信仰,忽视了应在理性理解的基础上培养其信仰情感,忽视了从情感上帮助人们确立合理的人生目标和崇高信仰。因为有了情感,才使人的信仰具有强烈的倾向性。同时,信仰也是一种需要人的情感力量作为支撑的一种巨大的情感力量。当大学生确立起崇高的信仰时,他就不仅超越了本我,突破了有限的活动范围,达到了人的活动未曾涉猎的广阔领域。所以,马克思主义信仰也是符合大学生的理性认知和情感基础的。

三、大学生的实践行动与马克思主义信仰相统一

马克思主义信仰是以认识世界与改造世界为核心的信仰。大学生正处于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高峰期,信仰马克思主义尽管具有一定的情感因素和经验因素,但最根本的还是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中作出理性抉择。作为一种科学理论,能被信仰化的前提是相信人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可能性。不通过实践活动,无法认知社会发展的规律,无法认知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可能性。也就是说,真正的马克思主义信仰不仅要理解世界,而且要通过实践改变世界。只有通过实际行动,马克思主义才能进入日常生活中,才能提高人们的理解力和知识,增强抗压力,发挥信仰的力量。大学生只有在实践中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马克思主义才能内化、升华为现实的、理性的信仰。离开了实践,绝不可能真正理解马克思主义,更不用说信仰马克思主义。

人的实践活动是塑造一个人信仰的重要条件。信仰的力量把人的实践活动和自主性连接起来,共同作用于人的发展。当大学生感到能够自由选择之时,信仰状态是良性的、有益于身心的。积极主动的实践活动使人勇于前行,会让人感到自我价值感,增强对信仰的认同。在教学过程中,塑造大学生信仰的有效方法之一就是带领大学生进行社会实践,促使大学生在实践中发现自身价值,学习知识,提高能力。

马克思主义信仰是在实践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实践既是马克思主义信仰形成与发展的载体,又是人们具有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外在表现形式。马克思主义认为,人们的社会实践是认识的基础。而实践的主体是人,任何一种实践活动都是有意识、能思维的社会的人为了满足自身某种需要而自觉的活动。哈耶克(Hayek)在《通往奴役之路》第一章就谈到“观念的转变和人类意志的力量,塑造了今天的世界”。大学生正处于学习与实践的积极活跃期,大学生不仅在社会实践中认识和改造着客观世界,而且还在社会实践中不断地改造、发展和完善着自己。在认识世界与改造世界的过程中,用马克思主义指导自己的生活与人生信仰,把自己锻炼成为能够对社会有用的人才,能够推动社会生产力发展的人才,成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人。

四、大学生的思维模式与马克思主义信仰相统一

马克思主义信仰也是一种睿智的思维模式。人的信仰是一种力量,人的思维模式也是一种不可或缺的力量,二者之间相互渗透、相互影响。信仰蕴含着思维模式的力量,信仰也是一种需要思维模式的力量作为支撑的巨大的精神力量。信仰之所以能支撑人的精神世界,就在于它融合并启示着人的思维模式。人的思维模式作为人的一种主体性力量,是与克服困难即克服矛盾相联系的,也是与人不断战胜自我相联系的。人的信仰决定了人的价值取向,使人的行为具有强烈的倾向性。思维模式的发展是一个需要实践与理性不断去克服困难、战胜自我的过程。大学生的学习与生活也会遇到纷繁复杂的挫折和麻烦,如果没有成熟理性的思维模式,很难应对大学生活。马克思主义信仰的本质内涵与大学生思维模式的融合,这种信仰就成为大学生思维的精神血液。大学生面临各种现实的矛盾,这些矛盾是构成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必然条件。矛盾的解决是大学生自我发展的必经之路,这个解决的过程既是对信仰的考验,也是对信仰的追求,在解决矛盾的过程中不断增强信心,坚定信仰,汲取新的力量,达到自己想要的追求,二者相辅相成,相互影响。因此,从这个角度来讲,马克思主义使得大学生的思维方式的价值与意义成为可能与必要,并不断地锤炼和塑造人的意志与品质。

马克思主义信仰能激发大学生思维模式的积极潜能。马克思主义信仰提倡用积极的、变化的、发展的眼光看问题,这对大学生信仰构建有巨大的推动力。用发展的、静止的眼光看问题,对大学生信仰塑造的影响是截然不同的。在马克思主义信仰中,现实世界和思维世界是发展的,事物的发展是呈螺旋式上升的。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意指凡事从动态的、积极的方面去考虑,就会带来积极乐观和充满希望的情绪和心理感受。用积极乐观和充满希望的信仰指引大学生的日常行为,有利于大学生从危机中看到转机、从困难中看到希望、从挫折中看到机会,从而应对生活和学习中的挫折和磨难。

五、大学生的现实需求与马克思主义信仰相统一

马克思主义信仰可以为大学生追求人生目标提供现实力量。马克思主义作为研究现实人类存在的理论成为大学生信仰养成的不可或缺的要素,更是大学生摆脱信仰危机、改变生存方式并创造新的存在样态的理性选择。马克思主义强调理论联系实际、关注现实人的需求,也是马克思主义得以长青的根本原因。关注现实需求是构建信仰的主要过程,一个人之所以需要信仰,也是因为此刻的信仰符合他的需求,信仰给他带来精神上的抚慰与激励。人能够真切地审视当下的实际需求,并逐渐形成对信仰的认知,从而进一步坚定信仰。信仰的养成也是建立在对现实有较为清醒和客观的认识的基础之上的。大学生群体自身有关注现实的理念,能够面对真实的现实,与马克主义所坚持的批判现实的生活、实事求是是一致的。

马克思主义信仰的价值就在于它对现实世界的改造作用和对未来世界的设想,大学生作为社会发展中最具潜力的主体,从马克思主义信仰里汲取真正的力量,才能把握正确的人生方向,使自身的发展与现实相符合,与人类发展的规律相符合。

马克思主义信仰融入到大学生活,是信仰活动和现实生活的一体化表现。“每个人自由发展是一切人自由发展的前提”是马克思主义信仰的理想社会。而大学生的现实生活中充满对理想的向往,大学生崇尚个体的自由发展,所以说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动力源与大学生人生发展方向是一致的。大学生把对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信仰内化为现实的动力,牵引自己的行动和实践,这为人类的实践活动找到了一个取之不尽的动力源泉。马克思主义信仰从实际上肯定了人的自主创造精神和批判意识、人的意志以及人的力量,这恰好符合大学生渴望参与现实生活与创造未来理想生活的内在需要。大学生在生活中把马克思主义信仰内化于心、外化于行,鞭策与激励自己为实现理想而努力,是大学生从事各类体验活动的动力来源。

六、大学生的价值取向与马克思主义信仰相统一

信仰规定着人类其他精神活动的性质和方向,是人类对世界的根本性认知,是对人和人生终极意义的理解。一个人的精神、气质,主要是信仰赋予他的。信仰还是一种生活方式,是对生活的理解和按这种理解去生活的指引。马克思主义对人生和世界都有独特的理解,人们接受了这种理解,根据这种理解形成一整套的价值观念。马克思主义信仰具有科学性和价值性,如果价值取向和理想缺失,即个体没有找到自己生命的意义,那么必然对大学生信仰塑造产生消极的影响。人本主义心理学家弗兰克在其《无意义生活之痛苦》中提出,现代社会的人必须主动为自己的生活发现意义和价值,否则将引发信仰危机。马克思主义信仰之所以能够满足人们对生命意义感的追求,不仅在于它具备科学属性,更在于它拥有价值属性。马克思主义作为一门科学并不是中立的,而是带有浓烈的价值取向并追求真理的价值目标。这种价值追求既有现实性又超越了现实性,强调关注未来与人类共同诉求,由此给平凡的个体生命赋予伟大的意义。信仰马克思主义有助于大学生摆脱对当前困境的迷失,能够认识到战胜困境、战胜自我是通往生命意义的道路。

信仰马克思主义会增加个人的积极乐观情绪,因为真正的马克思主义信仰者不会觉得人生没有意义,不会感受到空虚无聊,不会虚度光阴,而是面对挫折和困境有百折不挠的精神,以极大的热情和动力对待人类解放事业。大学生要把信仰的理想内化为人生的价值取向,并一步一步走向理想。马克思主义信仰不在于为人们寻找某种心灵的抚慰,而在于最终使主体的行为规范化,对社会进步起到推动作用,这正是当代大学生的职责和任务。大学生把自己生命的意义和价值的追求全部赋予、寄托或转移到具体信仰对象或信仰内容之中,信仰对象据此成为支撑大学生信仰活动的支柱,为大学生的思想和行动提供了确定的客体。当马克思主义信仰能够满足大学生的需要的时候,信仰危机就很少发生。价值取向所具有的“为我”性的特质,确立了大学生进行价值选择的主体性地位,也推进了大学生以一定的意识理念为指导进行价值评估和信仰选择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为大学生依据自身生存发展需要对信仰对象进行价值判断提供了基本尺度和准绳。

七、结论: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 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

塑造大学生信仰所需要的主要因素——情感基础、实践行动、思维模式、现实需求、价值取向都可以通过马克思主义信仰而得到。大学生的信仰是怎么形成的,正确的世界观是怎样形成的,它需要丰富的、多学科的知识,需要多种思维方式,需要开阔的视野,它不能由偏狭的专业教育形成,专业教育会给你一个饭碗,却无助于使大学生成为一个有崇高信仰的人。在高校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塑造中,教师、社会、家长要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马克思主义信仰在全面发展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大学生应当是全面发展的,只有全面发展的大学生才能成为真正有意义的人。人必然是全面发展的,只要朝着劳动解放的方向前进,人就能获得自由全面的发展。因此,对于深陷信仰危机当中的大学生来说,离开马克思主义就无法摆脱信仰危机。大学生要在马克思主义真理的光照之下,掌握并开创新的信仰境界和生存境界。因此,我们有理由相信,当代大学生也是一直在追求人的全面发展的途中并朝着这一目标坚实迈进。目前来看,我们距离这一目标还有距离,任重而道远,人的全面发展状态更是对人们的信心和耐心的一种考验。因此当代大学生现在所能做的,唯有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创造并超越物质世界,成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人。

猜你喜欢

信仰现实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与信仰同行
信仰之光
我对诗与现实的见解
漫画:现实背后(下)
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
马克思主义穿起了中国的粗布短袄
论信仰
铁的信仰
一种基于Unity3D+Vuforia的增强现实交互App的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