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代际变化视野下的民主党派政治交接问题研究

2017-03-07贾贤良

湖北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17年6期
关键词:参政党代际民主党派

郭 强 贾贤良 陈 景

(1.2.3.荆门市委党校,湖北 荆门 448000)

人类社会代际变化不仅因为自然因素,也因为社会因素。民主党派的代际变化不仅表现为人事代谢,也表现为政治交接。探析代际变化视野下的民主党派政治交接问题,有助于民主党派加强自身建设,更有助于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一、代际变化与民主党派政治交接的关系

代际变化是自然和社会的普遍现象,研究代际变化的理论也很多。这些理论对我们研究民主党派的代际变化具有较大启示。代际变化对民主党派政治交接有着重要影响,代际变化条件下顺利实现民主党派的政治交接事关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发展及政治文明的进步。

(一)代际变化的相关理论及其启示

生命历程理论。该理论源于芝加哥学派对移民的研究,它侧重于研究剧烈的社会变迁对个人生活与发展的影响,将个体的生命历程看做是更大的社会力量和社会结构的产物。其基本原理包括“一定时空中的生活”“相互联系的生活”“生活的时间性”和“个人能动性”。

动态老龄化理论。这一理论由Riley等学者提出,属于老龄化与社会研究范式范畴。其核心观点是“老龄化模式变迁”和“社会结构变迁”。指出了老龄化的马太效应和不同代际群体差异的客观性、动态性和集聚性。

混沌理论。其主要观点可以概括为:影响具有动力性和“蝴蝶效应”,基于生存环境和生活方式的的不同而表现出差异性。所以,从生存背景和生活方式的差异性分析不同老年群体对社会和经济发展的影响,是可以遵循的一种研究方式。

生命历程理论启示我们在民主党派代际变化研究过程中要重视环境的影响作用。代际更替后的新一代民主党派成员基本上都出生成长于新中国成立后,他们在新的生活环境下形成了与以往民主党派成员不同的生活方式、思想观念,这种变化会给民主党派的政治交接带来一定的影响。动态老龄化理论启示我们,在环境影响作用中要重视社会建构累积对生存环境和生活方式变化的影响,要重视研究社会建构和社会发展对民主党派代际之间生存环境和生活方式变化的影响以及影响程度。混沌理论则启示我们在社会建构累积的影响中要重视初起变化可能导致的蝴蝶效应以及影响的多重性,要高度重视在社会建构和发展过程中那些原初因素对民主党派成员思想观念影响的累积效应,把握这些影响的发展趋势和规律,以及在民主党派代际之间影响差异的程度。

(二)代际变化条件下民主党派政治交接的意义

代际变化中民主党派的政治交接,既关系到民主党派在新时期的发展,也关系到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巩固和发展。实现政治交接有利于抵制各种不良政治思潮的影响,巩固中国特色政党制度,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有利于加强参政党自身建设,提高参政党履职能力;有利于坚守多党合作政治准则,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有利于促进统一战线和多党合作事业可持续发展。因此,必须高度重视民主党派政治交接问题,并以与时俱进、改革创新的精神,通过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的方法,不断加强民主党派自身建设,尤其是政治思想建设,消除各种错误思潮的影响,确保民主党派政治交接的顺利实现。

(三)代际变化对民主党派政治交接的影响

其一,对政治交接中的继承与创新产生影响。代际变化是继承与创新统一的过程。从理论上讲,在代际更替过程中,下一代应该继承上一代优良的东西,并结合本代人所处的历史环境进行必要的创新,使上代人的优良东西发扬光大,并形成适合时代要求、具有本代人特征的新东西,以增强本代人的生存发展能力。但在实践上,下一代能否正确甄别、吸收上一代的优良东西,并正确把握时代环境变化要求,并不是简单的事情。这既受下一代自身素质的制约,又受时代环境的影响。

其二,对参政党建设和执政党建设产生影响。代际变化中民主党派的政治交接首先对作为参政党的民主党派自身建设的内容和目标会产生直接影响。从总体上看,各民主党派都很重视中国共产党领导与自身建设的关系,坚持在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支持下加强自身建设,提高自身能力,也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在代际变化条件下在政治交接的具体实践中,也存在忽视民主党派优良传统的问题。

其三,对政治交接阶段性工作和长远性工作的影响。在民主党派代际变化中,新一代成员如果没有在政治思想、价值观念、行为方式上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制度、道路、文化的高度认同和践行,那么,无论是作为阶段性工作的组织上的新老交替,还是作为长远性工作的政治思想的传承,就都不可能顺利实现,甚至有可能形成后继无人的局面。

其四,对民主党派整体能力建设的影响。民主党派成员和组织的关系就如个体与整体的辩证关系。在参政党能力建设过程中,如果我们更多关注的是个体能力的提高,而忽视整体能力的提升,那么将不利于参政党整体能力的提升。任何参政党成员个体的单打独斗,都不等同于提升参政党的整体能力,同样也不可能真正履行好参政党的职责。

二、代际变化背景下民主党派政治交接面临的形势

当前民主党派政治交接基本顺畅,但由于受不良思潮的影响,在政治共识、组织建设、后备干部培养、领导班子建设等方面出现了一些新情况。

(一)代际变化中新一代民主党派成员政治共识出现了一些新情况

新一代民主党派成员个人素质的提高以及政治环境的改善,使得新一代民主党派成员的民主意识和自主意识显著增强。同时,社会的开放程度不断深化,他们的思想意识容易受到多种思潮的冲击。加之新一代民主党派成员对民主党派形成的历史和坚持中国特色政党制度的政治理解不深,面对错误思潮的冲击,他们在政治共识方面容易产生波动。

而且,个别成员加入民主党派的动机也不太纯洁,主要包括以下几种情况:一是追求个体价值,认为加入党派后多了一个实现自我价值的舞台;二是抱着功利目的,加入民主党派只是想获取一个政治身份,以便更好地谋取个人利益;三是未能加入中国共产党就退而求其次加入民主党派。这些说明个别成员加入民主党派的动机更多地是考虑个人利益和个人价值实现。这些情况往往会导致新一代民主党派成员政治信仰欠坚定,进而影响民主党派成员政治共识的形成,使代际变化中的民主党派政治交接面临着挑战。

(二)代际变化中民主党派组织建设的现状与政治交接的要求不太适应

民主党派代际变化中的政治交接需要强有力的组织建设做保证。然而从事实看,民主党派组织总体上比较松散,组织建设的严整性、规划性较差,缺少从严治理的管理体制,领导成员年龄结构不合理。当下民主党派成员一般都比较年轻,缺乏有突出影响的人物。加之这些年民主党派组织发展过于追求成员数量的增加、组织的壮大,忽视了对发展成员的政治意识和参政党意识的考察和培养。这些因素造成民主党派组织建设弱化,成员的参政党意识不强。由于组织建设的弱化,导致民主党派对代际变化中政治交接的责任担当有所缺失,缺乏较强的主动性和自觉意识,缺少有效的途径和措施,难以承担应有的责任。

(三)民主党派后备干部思想教育工作现状与政治交接要求不太适应

代际变化中的政治交接需要高素质的后备干部作保障,民主党派后备干部特别是接班人的能力素质尤其是政治素质是影响政治交接的极其重要的因素。但思想政治教育和理论素质培养不够系统、不够扎实,缺少有效的机制和措施,是当前民主党派后备干部培养的一块短板。具体表现为:思想教育和理论学习两极分化严重,高层重视,基层漠视;形式缺乏创新,实效性不强,机制措施不健全;选人用人重专业轻政治的现象较为突出,往往更加看重的是其专业地位、社会影响力或行政职务的高低,以专业影响和行政职务代替政治表现,对政治考察不但重视程度不够,而且缺少具体措施。即便确定的后备干部是某个领域的专家或学术带头人,也有较高的威信,但由于缺乏系统的教育培训,政治敏锐性不强,难以担当大任,致使民主党派内政治素质好、专业造诣深、社会影响大的后备干部很缺乏,也使处于代际变化中的民主党派政治交接难以深入。

(四)代际变化中的政治交接受民主党派领导班子建设不力的困扰

坚强的领导班子是在代际变化中顺利实现政治交接的重要保障。民主党派在长期发展中形成了“以旗帜性、代表性人物为主导的领导特点和领导方式”。可见,能力要求是民主党派作为参政党最重要的素质要求,是民主党派实现政治交接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但是民主党派在能力建设上重个体缺合力,整体能力不足的问题比较突出。民主党派代表人士的活动也往往表现为个人单打独斗,缺少集体合力。民主党派组织的能力建设与参政党履职要求有一定的差距,这也影响了政治交接的深化。

三、代际变化视野下顺利实现政治交接的路径思考

习近平总书记2017年10月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强调:坚持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支持民主党派按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参政党要求更好履行职能。因此,在代际变化背景下,民主党派顺利实现政治交接,必须要加强思想、组织、制度和领导班子建设,提高政治把握能力、参政议政能力、组织领导能力、合作共事能力、解决自身问题能力。

(一)强化民主党派思想建设,凝聚强大政治共识

一是要构建多层次的民主党派思想建设体系。建立执政党对民主党派思想建设的指导体系。党委统战部门要大力支持办好各级社会主义学院,发挥社院对党外干部和各民主党派成员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作用,提高教学针对性和实效性。同时,建立思想建设咨询机构,充分发挥执政党自身优势,为民主党派思想、组织、作风等建设提供常态化咨询。建立以社会主义学院系统为平台的思想教育培训体系。明确各级社会主义学院的学习培训对象,定期调训。调训要制度化常态化,不能忽冷忽热,还要及时向中共党委和各民主党派组织反馈调训情况,尤其是政治思想情况。建立民主党派自身为阵地的思想建设体系。制定严格的学习制度,建立各民主党派间政治学习沟通交流机制,鼓励民主党派成员个体的政治学习,提升政治素质。

二是要丰富民主党派成员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体系。提高民主党派成员的思想政治素质和政党责任意识,开展多方面教育,主要包括爱国主义教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识教育、道德教育、法治教育、统战工作知识教育、民主党派自身历史教育等等。这些教育内容要融会贯通,形成体系。

三是要建立制度化常态化的思想政治教育机制。创立思想政治工作的制度规范。建立民主党派领导干部、骨干队伍和新成员的培训制度,形成民主党派工作的定期联系制度,建立与民主党派成员所在单位党组织密切联系的制度。完善思想政治教育方式,注重利益引导,力戒空洞说教;摒弃形式主义,力求取得实效;倡导“三自”原则,强化自我教育;拓展思想政治教育新平台,广泛开展社会调研,发挥网络平台的作用,开展党派知识竞赛活动,等等,加深民主党派成员对社会的认知,促进政治认同。

(二)加强民主党派组织建设,夯实政治交接基础

一是要做好民主党派组织发展工作。严格组织发展程序,严把入口关,注重改善队伍状况。加强民主党派成员的教育培训,使加入者真正符合各方面条件要求。同时,引导各民主党派建立畅通组织出口的有关制度,淘汰不合格的成员。

二是要夯实民主党派基层组织。选好负责人,建立活动规范,搞好经常性活动,强化基层组织发展、培养、教育、监督、管理民主党派成员的责任。

三是要培养民主党派后备力量。大力争取党委支持,建立起完备的后备干部人事档案,为各级政府部门培养党外领导干部,为各级人大、政协、司法机关输送党外干部。同时,注重干部质量,把那些政治上强、业务上精、作风正派的后备干部选拔出来。要采取多种措施和方法,为他们提供学习、实践的机会,提高他们的领导水平和综合能力。

(三)加强制度建设,确保政治交接工作常态化

一是要落实政治共识教育制度。政治共识的形成有赖于思想教育和引领的落实,而思想教育和引领必须要有相应的制度和机制做保障。

二是要建立管党治党经验交流制度。当前,政党协商的内容大多专注于经济、社会、民生等问题(这些问题当然是重要的),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之间管党治党的经验交流内容很少(在基层更是如此),更没有形成制度,应该将这方面的交流作为制度规定下来,以丰富中共党委与民主党派协商的内容,使民主党派政治交接的常态化落到实处。

三是要完善党外干部培养使用制度。将民主党派干部的安排使用纳入到各级党委党外代表人士队伍建设总体规划之中。认真落实中共中央关于党外人士在各级人大、政协中占有比例和数量的规定,积极选拔优秀民主党派成员等党外人士在政府和司法机关中担任领导职务,特别要适当提高民主党派成员担任政府部门领导班子实职的比例,切实保证他们在其位、主其事、负其责。

四是要健全保障制度。切实解决在基层各民主党派机构不健全、人员不到位、经费无保障的问题,建立相应的制度规范。

(四)加强民主党派领导班子建设,提升政治交接责任担当能力

一是要以政治交接为着眼点,狠抓领导班子的思想建设。坚持常态化的学习。以政治交接主题教育学习活动为载体,认真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学习民主党派老一辈领导人的政治信念、优良传统和高尚风范。结合实际工作,确定主题开展学习活动,督促领导班子成员自我加压,不断提高领导班子思想水平和理论修养。结合经济社会发展的热点、难点问题,深入调查研究,写出有分量的调研报告。

二是要以组织原则为准则,坚决贯彻民主集中制。在重大事情决策上,要坚持“集体领导、民主集中、个别酝酿、会议决定”的工作原则,使决策民主化和科学化。在具体工作中,要讲政治、讲原则、讲团结,求大同存小异;在小事上,要讲风格、讲谅解,树立起相互尊重、相互信任、相互支持的良好作风。

三是要以引导、带动为目的,坚持联系基层制度。建立完善民主党派委员会委员与基层支部“一对一”联系制度,并创设联络处,开展各种有效的联系活动。民主党派领导成员要经常性开展对基层组织工作的指导与督促,在交往中发挥自身的示范作用,不断提升民主党派基层组织工作者的能力,增强基层组织工作的实效性。民主党派领导成员要随时掌握基层成员最新的思想工作动态,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四是要以关心、帮助为出发点,加强对个人的监督。要增强民主党派组织对领导成员个人政治思想方面的约束力,以严格的他律促进自律。要完善对领导成员的评议机制,坚持开展定期的民主生活会,经常性交流意见。要建立完善民主党派领导成员个人事项报告制度。可以学习借鉴中国共产党领导干部个人事项报告制度的经验,把民主党派组织对领导成员的监督落到实处。

(五)加强政党协商,为政治交接创设良好平台

其一,中共党组织要主动加强与民主党派的协商,关心民主党派的建设发展。支持民主党派加强协商能力建设。加大党外干部选拔任用工作力度,支持民主党派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健全政府工作部门与民主党派联系机制。大力培养中国共产党的统战工作人才。把政党协商的理论和实践纳入各级党校、行政学院必修课程,采取“理论培训+实践锻炼”的方式,鼓励各级党政领导带头学习掌握政党协商理论。丰富多样化的政党协商形式。根据协商内容的不同,采取相应的协商形式,如湖北省荆门市在全省市州率先出台“民主党派人士列席市委常委会议”制度,制定了包括议题确定、组织实施、成果运用、支持保障等一整套规范、严格的“双月座谈会” 制度,等等,即是一种政党协商的制度创新。这些制度和形式创新受到了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统战部部长孙春兰同志的批示肯定,对锻炼民主党派人才队伍也发挥了很好的作用。

其二,民主党派组织要依靠中共党委的关心和支持,及时主动地与中共党组织沟通。民主党派组织应加强与民主党派成员所在单位、系统的中共党组织的联系,了解成员在单位的各项表现。也可邀请中共党组织负责人座谈,互相交流党派成员的情况,以增进了解、达成共识,为政治交接做好日常铺垫工作。

其三,各民主党派之间应加强协作。各民主党派参政领域主要集中在自身具有优势的领域,通过建立各民主党派在自身建设方面的交流、协作和各民主党派在参政议政方面的交流、协作,进一步放大民主党派的政治协商作用。

猜你喜欢

参政党代际民主党派
庆中共百年华诞 促参政党自身建设
教育扶贫: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重要途径
“这里为什么叫1933?”——铜川“红色基因”代际传承
民主党派民主监督应当稳立本位
参政党民主监督实效性诊断及强化之道
论人权的代际划分
民主党派高层次人才培养与安排使用研究——以北京市为例
家族企业代际传承中的权力过渡与绩效影响
关于完善民主党派内部监督机制的探讨
提升参政党社会公信度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