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持续护理质量改进在心内科护理中的应用体会

2017-03-07陈继红

临床医药文献杂志(电子版) 2017年16期
关键词:心内科心血管家属

陈继红

(铜陵市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二病区,安徽 铜陵 244000)

浅谈持续护理质量改进在心内科护理中的应用体会

陈继红

(铜陵市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二病区,安徽 铜陵 244000)

针对目前心内科的护理质量有待于提高的问题,对心内科的护理工作人员开展持续改进和提高护理质量的培训和学习亟待进行,前瞻性护理质量管理模式是目前比较先进的一种管理模式,定期前瞻性地评价护理工作,并且指出存在的安全隐患和改正措施,逐步健全各项护理操作步骤和指导,将护理人员的分层分级管理模式和护理模式三级质控落实到实处,护理组长各司其职,严格监督和监管各项改良措施的实施,并且对于个别安全隐患意识薄弱的护理人员单独指导,将护理质量高度重视起来,使护理人员改变护理理念,切切实实落实各项安全措施,最大程度地减少护理安全事故的发生。

护理质量;应用;改进

1 前 言

最近几年,我国的老龄化问题严重,人口老龄化的数量不断增加,而且一方面大部分的老年人都患有心血管疾病,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经济水平的提升,对于医疗的要求也更加严格,现在许多的患者家属对于护理的质量要求也越来越高;另一方面,由于护理的主体患者一般年龄都比较大,身体很虚弱,许多身体器官都不如年轻人那样,在护理的过程中一旦出现一点闪失或者疏忽,都有可能危及到他们的生命,引发严重的安全事故。患者的具体病情和身体状况是制定合理护理计划的基本,运用现代先进的科技水平,采用一系列高效的,人性化的,统一标准规范化的以及系统化的护理方案和具体措施,是帮助患者减轻痛苦和恢复健康的身体,达到护理的基本要求的重要手段,而且合理良好的护理方案能满足患者家属的对于护理质量的要求,减少护理安全矛盾的发生。

2 护理存在的安全隐患

医院护理是医院医疗流程的重要的一环,现代的医疗互利活动日新月异,各种新的病情,对于护理的种类和活动方式有了新的要求,影响患者的安全因素也越来越多,再加上人们法律意识的逐渐觉醒,对于护理权益的维护意识很高,护理投诉案件和纠纷事故越来越多。

2.1 护理人员工作不到位

护理人员的学历普遍不高,尤其是在乡镇地区,许多的护理人员甚至达不到专科学历,仅仅读了卫校就可以充当护理人员,这样的缺陷使得护理工作人员本身的专业知识缺乏,基础知识不牢固,许多的知识点都是模棱两可,护理水平不高。再加上现在医院的护理人员一般都是年轻的人士,工作经验严重缺乏,专业技术水平没有在实践中得到提升,操作不熟练,不能与其他人员很好地配合完成护理工作,遇到危急的重病患者会手足无措,工作压力大,导致护理工作的失误,再加上个别护理工作员缺乏沟通技巧,不能很好地安抚患者家属,导致一系列的护患纠纷。

2.2 疾病本身的因素

心内科的患者,一般来讲心血管的患者病发比较突然且病情紧急,病情突变的概率高,比如这类的病人很可能会突发心力衰竭,心律恶性失常,室速、室颤等,一旦没有得到及时地治疗,死亡的概率很大,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型术(PCI)术后突发再梗死和穿刺部位出血、心源性休克等。尤其是心脏病患者夜里神经比较兴奋,回心血量就会增加,横膈上移,突发心力衰竭的现象时常发生。主动脉夹层24 h内死亡率高达40q鲈ll,老年的患者病情恶化更加突然,护理工作人员一旦没有及时发现,巡视不到位,没有服务周到,很可能导致病情恶化死亡的恶果,就会引起一些纠纷事件,影响医院的声誉和正常工作。

2.3 医疗工作不到位

医疗工作出现问题的地方主要有两个,一方面是药物因素,心内科疾病的药品种类繁多,剂量的控制十分严格,药物的副作用相对较大,比如大部分的患者使用硝酸甘油类药物,容易造成起体位性低血压,所以药物流入身体的速度必须严格控制和把握。又比如重酒石酸间羟胺(阿拉明)和盐酸胺碘酮(可达龙)的输液过程中,一旦不慎造成药物外渗,会导致局部皮肤坏死,从而延长了患者治疗的时间,引起患者家属的不满。另一方面就是病例书的书写潦草,医生字迹潦草似乎已经成为了一个公开的秘密,或许是一种职业病,但是我认为这不是一种爱岗敬业的表现,这样潦草的字迹会影响护理病历的客观准确性,护理工作人员不能及时地了解完整真实的护理方案,再加上护理人员的法律意识缺乏,自我保护意识薄弱,工作繁忙时可能会忘记书写护理记录,不能及时地向主治医生反应患者的实时病情,以便更好地治疗。

3 安全隐患的防治措施

3.1 加强护理人员的职业教育和护理培训

护理人员的基本素养是护理质量的重要保证,定期开展全员护士的学习,批评与表扬,让护理人员之间相互监督,相互学习,及时更正不对的护理理念,强化护理安全意识。护理服务质量的提高要求护理人员能够经常学习护理的核心制度和护理流程,及时更新专业知识,严格遵守护理操作指引。并且每个科室以小团体的形式对当月的护理工作积极反馈,并且从前瞻性和实际工作中提出护理安全隐患的预防措施,实行以点带面,全面普及。加强护理人员的业务培训,进一步提高护理人员的综合素质,每周一大课,每天护理组长可以根据护理实际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做简短的总结教育,提高护士的专业技能,并且教育护理人员学会换位思考,以人为本,最大程度地做好本职工作。

3.2 加强病情的巡视,并合理书写护理记录

心血管疾病而住院的病人病情一般都比较紧急,加强对于患者病情的生命特征和实时病情的监控,尤其是心律、心率、血压的变化,更加注意的是在一日三休的特别时期,加紧巡视,以便及时控制病情。护理工作人员应该做到患者随叫随到,不管患者病情轻重,都一视同仁,谨防没有意识的患者睡觉期间发生坠床之类的恶性事件,并且挂好警示牌,以提醒患者家属加紧防范工作。其次就是护理记录的书写,严格按照合理的护理制度三查七录,落实好交班制度,并且每次的护理工作做完都要详细记录,书写工整,客观真实地反应患者的真实病情,医院最好从护理人员入职开始就展开护理记录书写规范的培训,并且不定期检查,一旦发现不合格者,应当严肃批评,以保证护理记录的客观真实性和及时性。做到连续记录病情,落实好每一个环节,环环相扣,更好地做好护理工作。

3.3 和患者家属良好的沟通

患者的病情紧急,患者家属的情绪容易躁动不安,一旦护理工作人员出现一点闪失或者没有良好的沟通,都有可能引发恶劣的纠纷事件。护理工作人员应该仔细观察,一旦发现患者家属言语或者情绪上的波动,及时地安抚患者家属,合理的解释,避免自身情绪躁动,避免任何的言语冲突,在抢救病人的时候积极合作,爱岗敬业,从别人的角度去思考问题,才能给患者家属留下良好的印象,让他们觉得你已经尽全力了。

4 应用体会

护理质量的影响因素众多,再加上心内科疾病的特殊性,不仅要严格落实各项护理规章制度和操作规范,护理人员综合素质的提高,加大培训力度的确可以为护理工作的顺利实施奠定一个良好的护理基础,让全体护理人员能够高度重视护理质量的提高,及时地关注患者的病情,客观真实地做好护理记录,以便医生及时掌控病情。同时,护理方案应该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合理地制定,尤其是确保特殊时期的护理安全。并且护理培训的展开,可以培训出许多天分比较高的护理人员,然后慢慢带动其他的护理人员,进而提高整个护理质量。同时,护理人员要察言观色,与患者家属及时的沟通,相互理解,安抚好他们的情绪,以免造成护患纠纷,引发恶劣护理事故。

[1] 刘少玲,李 薇,李小红.心血管内科护理质量持续改进的探索[J].中国当代医药,2010,17(11):135-136.

[2] 刘少玲,李 薇,李小红.心血管内科护理质量持续改进的探索[C].全国中西医结合防治心脑血管疾病学术大会.2010.

[3] 朱小翠,王 颖.持续质量改进在心内科护理安全中的应用[J].齐鲁护理杂志,2011,17(24):101-102.

[4] 侯玲燕,张 芳.持续护理质量改进在心内科护理中的应用体会[J].基层医学论坛,2016,20(7):981-982.

[5] 尚 琴,张晓甜.持续护理质量改进措施在心内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医学信息,2015(43):199-199.

本文编辑:王雨辰

R473.5

A

ISSN.2095-8242.2017.16.3065.02

陈继红(1989-),女,铜陵人,本科,研究方向:心血管内科护理

猜你喜欢

心内科心血管家属
“心血管权威发布”公众号简介
挡风玻璃爆裂致人死亡,家属诉至法院获赔偿
COVID-19心血管并发症的研究进展
风险管理在心内科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依托胸痛中心建设开展心内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探索与应用
心内科重症监护室患者心理特点及护理分析
对心内科新护士应用人性化带教模式的教学效果观察
南平市妇联关爱援鄂医护人员家属
河北乡村端午文艺活动慰问农民工家属
lncRNA与心血管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