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数据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初探

2017-03-07夏梦颖

河北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17年1期
关键词:理论课思政教师

夏梦颖 王 娴

(华东政法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 上海 201620)

大数据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初探

夏梦颖 王 娴

(华东政法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 上海 201620)

具有四V特点—Volume(数据量大)、 Velocity(高速)、 Variety(多样性)、Value(价值)的大数据给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带来了深刻变革,尤其是对高校“思政课”教学模式、师生的思想观念、教师的素质等形成了影响与冲击。新时期“思政课”教师积极应对大数据时代的机遇与挑战,培养大数据思维,提升个人素质,有助于引导学生选择和利用信息资源,推进“思政课”教学改革的创新与发展,提升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实效性。

大数据; 思想政治理论课; 教学改革

伴随互联网、物联网的迅猛发展以及云计算、PC客户端、移动终端等数据来源或数据承载方式的深刻变革,全球信息数据量呈现爆炸式增长。大量的数据产生、流动使人们被数据资源所包围,人们的行为、位置等每一点变化都成为可以被记录和分析的数据。我们已经进入大数据时代,数据已然成为直接的社会资源。

一、大数据时代:高校“思政课”教学改革的机遇

(一)“大数据”的内涵与特征

伴随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与应用,人类社会所产生的数据规模快速增长。根据IDC(国际数据公司)的监测统计,2011年全球数据总量已经达到1.8ZB(1ZB等于1万亿GB,1.8ZB也就相当于18亿个1TB的移动硬盘),而这个数值还在以每两年翻一番的速度增长,预计到2020年全球将总共拥有35ZB的数据量,增长近20倍[1]。一种基于大规模生产、运用与分享数据的时代正在开启——大数据时代。

“大数据是指那些大小已经超出了传统意义上的尺度,一般的软件工具难以捕捉、存储、管理和分析的数据”[2]57,“它是人们在大规模数据的基础上可以做到的事情,而这些事情在小规模数据的基础上是无法完成的。大数据是人们获得新的认知、创造新的价值的源泉”[3]8-9。从本质上看,所谓大数据,“其要义有二:(1)指数据规模大到或复杂到从中可以挖掘出符合事物发展规律性的数据集。(2)指捕捉、存储、管理、分析和应用这些数据需要全新的技术体系,涉及数据存储、知识发现、可视呈现、关联规则、分类聚类和决策支持等技术。数据的核心是发现价值,而驾驭数据的核心是分析。”[4]从无数据时代到小数据时代,再到大数据时代,数据容量增长把脉时代发展轨迹。数据使用率的高低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信息网络时代发展的快慢。归结起来,大数据主要具有如下特征:

一是数据样本的全体性。大数据时代的基本特征就是数据量之大,身处数字化时代的人们,从衣食住行到教育、医疗、娱乐等环节,一言一行皆被记录着。尤其是伴随自媒体时代的到来,社交平台的广泛使用,使公众不惧于自我公开,甚至借助自媒体平台主动展现自我生活状态,形成了庞大的数据资源。同时,在基于公众主动公开的个人信息等显性内容的呈现之外,数据时代还记录着公众自身都无法感知的无数隐性的信息资源,这些有意识的显性数据与无意识的隐性信息共同造就了大数据时代的庞大数据样本,这些数据都可以供人类记录、分析。

二是数据内容的多样性。大数据所呈现的信息内容不仅体量大,而且信息良莠不齐,加之信息以丰富的文字、图像、音频、视频等不同形态体现,使得数据内容得以不断延展。因此,数据内容具有多样性是大数据的又一特征。数据内容的多样性对数据采集与分析技术提出了挑战。数据内容并非皆可直接通过数据采集技术“为我所用”。虽然数据采集技术使人们能够获得丰富的数据资源,但是却无法帮助人们识别有用数据与无用数据甚至是有害数据。

三是数据结果的相关性。大数据之前,人们对事物的认识建立在经验判断的基础之上,依靠逻辑论证确定事物之间的因果关系,在大数据环境下,数据之间相互关联的关系得到人们的关注,丰富的数据信息在整合、分析、处理之后能够更加真实、全面地展现事件原貌,数据之间的相关性还使人们能够发现事物之间的潜在规律与价值,进而能够科学预测未来。

(二)大数据技术对“思政课”改革带来的机遇

近年来,各高校对“思政课”的教材体系、教学模式以及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了研究与探索,成效较为显著。然而,当前高校“思政课”教学仍然面临一系列普遍问题,这成为“思政课”教学改革与发展的瓶颈。首先,“思政课”教学存在重理论现象。“思政课”教学的理论性较强,很大程度上教师主要通过第一课堂进行理论教学的方式授课,而单纯的理论教学不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学习热情,这往往导致学生的学习效果事倍功半。同时,传统课堂教学模式的理论性灌输方式以教师主导课堂为主,教学模式比较单一,无法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增强学生对教学内容的体验,进而无法达到良好的教学预期与教学目的。其次,以课堂教学为主、教师单向输出的教学模式导致课程考核的单一化,教师往往侧重结果考核。实际上,考试成绩分数高低并不足以说明学生的学习态度,不能真正验证学生的学习效果,传统考核方式往往会助长学生学习的功利心,无法真正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实效性。最后,不同的教师存在教学方式、教学能力、教学关注点等方面的差别,这直接影响学生对于知识的理解程度与接受程度,使“思政课”教学的成效存在一定的偶然性与不公平性。大数据技术在高校“思政课”教学中的应用弥补了原先课堂教学的短板,拓展了“思政课”教学的新阵地,为“思政课”教学效果的全面提升带来可能。

1.完善“思政课”教学的系统性

良好的“思政课”教学效果的实现并非立竿见影,而是有赖于教师长期、全面、完整的教学。大数据技术为教师、学生信息资源互联、互通平台的搭建提供了技术支撑,实现了教学资源的共享,丰富了学生资源库,通过对动态数据的监测,了解教育客体思想、价值、心态、行为的变化,进而不断完善“思政课”教学的系统性。师生不仅可以在资源库中搜索、获取国内外高校优质的教学资源,而且借助高级数据分析技术,建设和丰富了学生资源库,教师能够在监测全体学生学习动态的过程中,及时掌握学生群体的思想、行为动态,帮助教师发现教学活动的本质和规律,进而及时调整、更新教学理念与教学目标,改善教学模式、考核方式以及教学环境,促进教学系统性的提升。以MOOCs平台为例,“MOOCs 平台本身具有强大的数据捕捉和分析功能,能够记录学习者的学习行为。借助大数据的学习分析技术成果,可以及时促进 MOOCs 教师改进和完善教学内容,帮助学习者调整学习计划和方法。”[5]

2.激发“思政课”教师的主导性

传统的“思政课”教学过多依赖于教师课堂上通过理论灌输的方式进行书本教学,即使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能够发挥主导性作用,但是受“自弹自唱”教学模式的局限,教师主导性作用的发挥十分有限,不仅教师自身的教学积极性无法调动,而且缺乏教师对学生的有效引导,因而“教师是课堂教学的唯一主宰者”,无法真正彰显教师的教学主导地位。大数据技术将有助于教师转变思维,形成大数据思维。教师通过线上教学与线下教学的实时互动,实现第一课堂与网络课堂的有效衔接,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相互呼应,获得充分的教学自主权,进而有效激发教师教学的积极性。例如,教师可以开辟网络课堂新阵地,延续“思政课”第一课堂的时空效应,通过引导学生科学筛选课程信息内容,帮助学生深刻理解教学难点与重点,更加灵活、合理地安排教学内容,提升教师的主导性。

3.增强“思政课”学生的主体性

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教师水平、教学环境等不同因素将直接影响学生对教学内容的接受程度,从而产生截然不同的教学效果。“思政课”的教学目标旨在促进学生的成长,教学主体是学生,学生的理解程度与接受程度往往直接决定了教学效果的实现。良好的“思政课”教学应当尽力排除影响教育不公平的消极因素,尊重教学对象的主体性,注重学生的学习体验。大数据技术为排除较低教师水平、不良教学环境给学生带来的消极影响等干扰因素,最大程度地缩小了学生在教学接受程度上的差异,更大范围内打造良好的教学情境。一方面更多的学生能够自主、方便地浏览、下载,分享国内外优质的教育资源,参与教学,学生们不同阶段的教学需求得到了充分满足,促进了“思政课”教育公平性的提升,另一方面学生能够按照自己的计划学习,与老师以及其他学生之间进行交流,学生的主动思考能力得到充分的激发,学习自主权受到尊重,教师与学生之间通过交流互动,真正实现了教学相长,共同进步。当然,这并不意味着将所有的教学对象同质化。相反,基于不同教学对象,大数据技术为研究学生个体的差异性,增强学生个性化的学习体验,满足学生个性化的学习需求提供了支持,使“思政课”教学在具有实效性的同时具有针对性,从而不断增强“思政课”学生的主体性。

二、大数据时代高校“思政课”教学改革面临的挑战

大数据时代造就了数据量的蓬勃发展,帮助人们实现了对数据价值的深度挖掘,获取较之于先前无法获得的信息内容,得到过去无法探知的规律表达。然而,数据获取门槛的降低直接导致了数据的容错率提高和数据的安全性降低等问题,这给高校“思政课”教学改革带来了挑战。

(一)数据采集的技术性挑战

“思政课”课程的专业性与大数据应用技术性之间存在矛盾。虽然大数据技术能够为“思政课”教学提供更多的便利条件,但技术的普及运用面临困难。一方面,“思政课”课程专业性很强,需要具备相应知识储备的教师承担,然而理论水平较高的专业教师并不意味着完全掌握了大数据技术的采集与分析技术。另一方面,具备大数据使用技术的专业人员可能并不具备“思政课”教育的专业理论基础,这就导致“思政课”教师可能面临数据驾驭能力的挑战。教师在数据采集的过程中仅仅依靠相关技术程序实现数据筛选,无法结合“思政课”的政治性,对教学资源进行深度判别,无法结合“思政课”的理论性与科学性,针对教学重点以及大学生的知识结构采集教学有利的数据信息。由此而产生的问题是,它限制了教师主导作用的发挥,从而降低“思政课”教学的实效性。

(二)数据内容的复杂性挑战

大数据为我们提供了海量、丰富的数据资源,但这也使数据内容变得更加复杂。首先,巨量信息裹挟着大量的无用甚至病毒信息,一些恶性数据由于暗含病毒式链接,对数据采集与数据分析环节造成重大失误。一些数据内容夹杂着不良甚至不法信息,对学生的鉴别力提出挑战。如果学生获取这些课程信息,将影响学生正确价值观的形成。更重要的是,大部分优质的免费课程由西方国家设置和传播,很可能演变成一种新的文化殖民,对我国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以及民族优秀文化的传承形成冲击。“例如据 Coursera 官网统计资料显示,其目前已有英语课程 564 门,中文课程仅50门。MOOCs 三大平台提供的大部分人文社会科学课程讲授的都是西方经典著作,反映的也主要是西方主流价值文化。”[5]其次,巨量数据信息中数据异构多源,数据存储包括文字、图像、音频、视频等多样化的形式,这就导致在数据采集与分析过程中,一方面难以按照统一标准进行分析,另一方面各个数据分布在不同的机构与部门,不利于教育部门进行一体化的信息采集与处理。最后,数据潜在价值的挑战。数据数量之大前所未有,直接导致了数据价值分布密度低,具有极强的潜在隐蔽性,与此同时,数据更新速度之快,这均对数据使用人员充分挖掘、高效利用这些数据的价值带来挑战,如果教师因自身能力不足,对“思政课”教学规律作出错误性地推断,无疑将适得其反,影响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实效性。

(三)数据应用的伦理性挑战

一是数据内容泄露个人隐私。“思政课”教学尊重教学对象的个体性差异,强调个性化教学,然而基于大数据技术的数据采集在规范使用不做限制性规定的前提下,往往导致个人信息被轻易搜索、挖掘,进而涉嫌对隐私权构成侵犯。目前,单纯的数据抓取技术无法区分个人隐私的边界,无意识的抓取行为能够轻易捕捉人们的“数据脚印”,借助数据整合、分析技术,极易造成个人隐私的泄露。

二是公开数据与隐私数据之间的边界不清晰可能产生重大安全隐患。基于大数据技术的抓取行为尽管只会做到对已公开的数据信息进行采集和分析,但在数字化时代,伴随公民的信息时刻被收集,部分公开的数据并不意味着信息主体同意其公开用于公共传播甚至研究,部分数据更是在信息主体删除后被某一机构借助专业技术挖掘出来。当这部分的信息进入到数据分析环节时,基于个体的个人情绪特征、行为路径、心路历程等内容将会全部呈现。大数据技术能够将大量个体信息进行整合,进而呈现某一整体的规律性特征,这很有可能给我国思想政治教育带来重大安全隐患。例如,国外政府或者相关机构可以利用数据采集工具隐蔽地搜索、获取学生个体的学习行为、学习兴趣等信息,全面把握和了解我国高校学生群体的思想动态。在此基础上,美国等西方国家有针对性地开发国外免费课程,课程内容可能夹杂着以西方意识形态为主导的信息。例如,现有一些西方“慕课”课程存在着歪曲我国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丑化我国的民主形象的现象[6]。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大学生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具有意识形态性质。这些课程信息内容在我国的广泛传播将弱化大学生的政治认同,对学生意识形态的塑造产生消极影响,长此以往,将对国家意识形态安全带来威胁。

三、大数据时代高校“思政课”教学改革的路径

苏珊·朗格提到,“某些观念有时以惊人的力量给知识带来巨大的冲击。由于这些观念能一下子解决许多问题,所以,它们似乎将有希望解决所有基本问题,澄清所有不明了的疑点。每个人都想迅速地抓住它们,作为进入某种新实证科学的法宝,作为可以用来建构一个综合分析体系的概念轴心。这种‘宏大概念’突然流行起来,一时间把几乎所有的东西都挤到了一边。”[3]1大数据为人类社会带来的改变毋庸置疑,大数据时代的到来激起了人们探索未知世界的无限动力,然而在大数据浪潮之下我们仍需谨慎前行,尤其是对“思政课”教学改革的实践过程中更要找好两者结合的着力点,积极探索“思政课”教学改革的路径。

(一)确立大数据技术推动“思政课”改革的新思维

伴随互联网的高速发展,当代大学生出生、成长于网络发达的时代,对于互联网具有较高的亲近度。传统的“思政课”教学模式已经无法适应互联网时代信息生产与传播的方式。在此背景下,高校“思政课”教学利用大数据技术进行改革具有强烈的时代意义。善用互联网的基本前提是接纳与充分肯定互联网的技术优势,教师和学生群体都需要改变传统思维,建立大数据思维,借助技术推动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变革,一方面,确立全局性以及开放性的思维,将大数据技术贯彻于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每个环节,加强对数据信息的研判,重视对数据信息的收集与处理,拓展数据资源的深度和广度;另一方面,防止现代教学手段的异化,避免盲目崇拜大数据的力量,积极发挥教师对学生的引导作用,增强教师筛选和处理数据的能力,提高数据使用的伦理和规则意识。

(二)探索“思政课”改革与大数据技术结合的着力点

正如苏珊·朗格所描绘的那样,大数据这一“宏大概念”几乎包揽了世间万物,似乎一切都想与其有所关联。然而大数据并非万能公式,并非将其简单套用即可实现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改革与发展。探索“思政课”教学改革必须找到“思政课”改革与大数据技术结合的着力点,利用网络平台的力量充分挖掘思政教育的深层规律,有针对性地开展教学创新工作。

一是依据动态数据信息不断丰富和调整教学内容。加强对高校各大网络平台的跟踪、关注学生的信息交流情况,及时捕捉、分析、掌握学生的学习行为与思想动态,通过这些最新的数据信息为“思政课”教学提供一手资料,调整与丰富“思政课”教学内容,提升“思政课”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教师群体可以利用大数据技术在网络平台上推出优质课程,积极设置议题,引导大学生就理论难点和社会热点展开广泛讨论与深度交流,以有效引导大学生树立社会主义价值观。

二是发挥大数据技术的优势,创新教学模式。积极应用大数据技术,在传统课堂教学模式的基础上,创新网络化教学模式,打造在线数据平台,引入“微课”“翻转课堂”等全新教学模式,实现第一课堂与网络课堂的有效衔接。当然,高校应当依据自身的地域、专业特色在已有基础上寻找两者之间的着力点,突破教学困境,针对不同的学生群体,形成特色有效的教学模式。

三是以大数据技术为依托,探索考试改革。借助大数据技术对学生的学习行为进行全程跟踪和记录,加强对学生学习的过程性评价,并将其引入“思政课”课程评价体系,探索与完善“思政课”标准化、体系化考试改革,进而提升“思政课”教学的实效性。

(三)打造“思政课”教师技术提升的新平台

探索“思政课”教学改革与大数据技术的有效结合需要培养更多复合型人才,这要求他们既具有“思政课”教师的专业素质,又具备数据技术应有能力。因此,为培养一支专业的人才队伍,不断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素质,从短期而言,应当积极打造高校“思政课”教师技术提升的新平台。建议对“思政课”教师开展信息网络技术应用的相关培训,利用大数据时代的海量数据资源,建设数据资源库,增强教师对优质的数据资源筛选、使用、加工的能力,促进教师深度挖掘教学规律,改善教学方法。从长期发展而言,应当建立培养大数据时代“思政课”专业复合型人才的长效机制,使之具有在无国界的网络平台与更多优秀教师竞争的素质和能力,以构建思想政治教育的新形态,拓展“思政课”教学的新阵地,实现“思政课”教学与大数据技术应用的有效结合。

[1] 姜峰.当“大数据”来敲门[N].人民日报,2012-12-24(10).

[2] 涂子沛.大数据[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5.

[3] [美]维克托·迈尔-舍恩伯格.大数据时代——生活、工作与思维的大变革[M].盛杨燕,周涛,译.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13.

[4] 张跃聪.大数据时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主体行为探究[J].思想教育研究,2014(12):68-72.

[5] 叶承芳.MOOCs 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挑战与启示[J].思想教育研究,2015(2):40-43.

[6] 高地.“慕课”: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新挑战[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5(3):104-108.

编辑:杨桂芳

2016-09-07

华东政法大学2015年度教学改革与发展研究项目“大数据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提升路径研究”。

夏梦颖(1988—),女,华东政法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助理研究员,硕士。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与网络传播。 王 娴(1994—),女,华东政法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法治教育传播、网络传播。

猜你喜欢

理论课思政教师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最美教师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教师如何说课
思政课“需求侧”
未来教师的当下使命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新增本科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创新
“721”人才培养模式与高校思政理论课改革
医学院校基础化学理论课教学改革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