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桂林抗战文化运动在中国文化现代化中的作用
2017-03-07张萍
张 萍
(广西师范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 广西 桂林 541006)
试论桂林抗战文化运动在中国文化现代化中的作用
张 萍
(广西师范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 广西 桂林 541006)
走向现代化是中国近现代社会历史发展的主题,文化现代化是其核心要素。桂林抗战文化运动作为中国抗战文化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国文化抗战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笔,也是广西为全民族抗战所作出的最大贡献之一。桂林抗战文化运动既动员了广泛的抗日群众,同时,也对中国文化未来的发展方向进行了积极有益的探索,在中国文化现代化的历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桂林抗战文化运动; 文化现代化; 积极作用
一、文化现代化与中国文化现代化发展历程
文化现代化是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古今中外有关文化现代化的含义众说纷纭,本文所出现的文化现代化的含义主要是就内容层面而言的,是指传统的文化观念、文化制度、文化结构、文化内容等向现代的文化观念、文化制度、文化结构、文化内容的转变,是一个发展的历史进程。
中国文化现代化的过程,“是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民族文化与外来文化的复合互动过程”[1]。19世纪四五十年代,英法等西方国家对中国相继发动战争,迫使中国打开国门,可以说中国是在外国的不断入侵下被迫踏上了现代化的征程。“庞大的人口过剩压力与自然资源的相对短缺,亡国灭种的民族生存危机,政治衰败、国家四分五裂的乱世局面”[2],促使无数仁人志士为求得民族的独立和富强,为实现中华民族的现代化而不懈地奋斗,中国的文化也面临着从传统向现代转型的艰巨任务。
中国的文化现代化是在学习西方的过程中开启的,西方列强的入侵,使得人们认识到了以儒家文化为核心的中国传统文化已经不能够抵御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坚船利炮了。“师夷长技以制夷”,洋务运动不仅引进了西方先进科学技术,同时也开启了向西方先进文明学习的先河,从创办京师同文馆到派留学生赴美、赴欧留学,洋务运动为古老的中国传统文化注入了一股新鲜的血液,中国传统文化由最初的对外来思想文化的抵触过渡到了理性认识阶段。戊戌维新运动提出了要“中学为体,西学为用”,辛亥革命则通过革命的胜利使得西方自由、平等、民主等西方文化价值观念在中国民众中产生广泛的影响。1915年,中国资产阶级先进知识分子开始发起了以思想启蒙运动为主的新文化运动,高举“科学”与“民主”的旗帜,人们开始接受西方的现代文化,中国现代文化开始走上传播和实践阶段。不论是“以中补西”的主张还是“全盘西化”抑或是“东方化”的主张,都意味着国人文化现代化意识的觉醒,因而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中国文化的现代化。五四运动以来,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先进文化开始逐渐取代腐朽、落后的封建文化,中国文化现代化在曲折中不断前进。新中国的成立,特别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国文化现代化进入全面建设阶段。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成为中国文化走向现代化的必经之路。
二、桂林抗战文化与中国文化现代化
中国的现代化是在艰难的困境中启动的,中国的文化现代化也不例外。“作为一个后发外生型国家,中国是从19世纪开始进入由农业文明向现代工业文明转型的现代化过程的。西方世界的霸权威胁与文明示范是一个不可或缺的关键性启动要素。”[3]220世纪三四十年代随着帝国主义加紧侵略,国内政治环境日益复杂,人们在对中国文化现代化应采取什么样的态度,怎样处理中国传统文化与西方文化的关系,中国文化现代化应选择哪种发展道路和发展模式等问题上出现了很大的分歧。
1915年开始的新文化运动为中国带来了资产阶级民主文化以及1919年五四运动后马克思主义和俄国革命文化传入中国,但这两次西方文化与中国社会的结合实践并没有取得预期的成果,不仅无力解决中国文化的现实问题,同时使得中国文化与西方文化陷入冲突与对立之中。如何实现中国文化现代化成为当时学界争论的焦点。抗日战争的全面爆发,既给中华民族带来了深刻的灾难,同时也为人们探索中国文化现代化的新出路提供了理论和实践的良好契机。1938年,在抗战的大环境下,成百上千的革命文艺工作者和知识分子奔赴桂林,在这片土地上开展了一系列以文化运动为核心的抗日救亡运动,将五四新文化运动的积极成果和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有效地结合了起来,对中国文化现代化的历史进程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一)桂林抗战文化运动基本概况
抗日战争的爆发,日本法西斯入侵中国,把中华民族推向了生死存亡的边缘。1938年,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日本在军事侵略的同时,也发起了文化侵略,借“大东亚共荣圈”一说以掩盖自己的帝国主义的真面目。严酷的民族危机、亡国灭种的危险惊醒了中华民族的文化自觉,以文化支持抗战成为当时文艺界的重要任务。同时,全民族抗战又赋予了文化运动以新的生命力。随着上海、武汉等文化国统区文化中心的相继沦陷,中国文化精英先后奔赴战略地位日益凸显、文化政治氛围相对宽松的桂林,在这里,革命文艺工作者、文化界知识分子和广大人民群众一起展开了长达四年之久的桂林抗战文化运动。抗战文艺在这种情况下,一方面是以革命的、进步的文化对抗日本侵略的文化,另一方面也开始反思新文化运动以来中国文化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一些不合理现象,即全盘西化的倾向,或是复古倾向。同时,也对传入国内的俄国革命文化进行了积极有效的改造。据不完全统计,当时齐聚在桂林的革命文艺工作者和文艺界人士有一千多人,其中有数百位文化名人。这场文化运动涉及戏剧、音乐、教育、军事、政治、文学、木刻、漫画等各个领域。
(二)桂林抗战文化运动在对新文化运动的继承与突破中促进中国文化现代化
新文化运动是由胡适、鲁迅、陈独秀以及李大钊等受过西方教育的人发起的,他们高举“民主”与“科学”的旗帜,对封建礼制进行了无情的揭露和批判;宣扬了西方的进步文化;推广白话文,打破了封建统治阶级的文化垄断,为文化的传播和文化的下移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极大地促进了人们思想的解放,启发了人们的民主觉悟。但从另一方面来说,由于当时历史条件和阶级的局限性,新文化运动在激烈反传统的同时有“全盘西化”的倾向,醉心于西欧文艺手法,有“矫枉过正”之嫌疑。同时,新文化运动的主体是精英知识分子,他们所开展的活动也未能真正地与人民群众联系起来。正如时任广西文协桂林分会常务理事与秘书的黄药眠先生所言:“我们的文艺作品……模仿着欧美作家的手法,他们过分忽视了文艺是根植于人民生活里面的,而文学的媒质是根植于民族的语气的,如果我们不能结合中国的实际,不能深入到中国人民的生活中,不能纯熟地运用中国语气,那么我们就难以产生出伟大的作品。”[4]
中国近代的历史是一部侵略与反侵略的斗争史,同时,在文化领域,也表现为新旧内容、新旧形式互相错综的状态。桂林抗战文化运动继承了新文化运动的成果,对传统思想文化和价值体系的批判、反思,对西方文化的先进性给予肯定,同时桂林抗战文化运动并非是少数精英分子的运动,而是与人民群众密切结合的运动。“桂林文艺工作者响应文协总会‘文章下乡,文章入伍’号召,走出书房、离开画室、教室、剧院,走向农村、工厂、街头、战场。”[5]不仅积极宣传动员抗战后方群众支援前线,同时还通过举办剧展、组建文化救亡团体,创办大量的报刊、杂志,以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进行文艺创作活动,直接影响了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满足了不同阶级的文化需求。当时的桂林可谓“文人荟萃,书店林立,新作迭出,好戏连台”。桂林抗战文化运动是现代文化的因子在中国社会由城市向农村,少数精英分子向人民大众波及、弥散的一个重要的环节。
(三)桂林抗战文化运动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实现了对俄国革命文化的改造
1914年一战的爆发暴露了资本主义内在的不可协调的矛盾,俄国十月革命和工农苏维埃政权的诞生则为中国先进分子提供了重建国家的新思路,即效仿俄国。从文化层面看,就是将马克思主义理论引入中国以解决中国的实际问题。革命文化的引入,作用是双重的,一方面,在共产国际和苏俄的帮助下,在中国先进知识分子的努力下,马克思主义在中国迅速传播,马克思列宁主义的著作得以大量的翻译。但另一方面,从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到抗日战争爆发的很长一段时间里,在学习俄国革命文化的同时一定程度上忽视中国革命的实际和中国的历史传统,陷入了教条主义和主观主义之中。1938年毛泽东在六届六中全会上提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命题,指出“离开中国特点来谈马克思主义,只是抽象的空洞的马克思主义”[6]534。这一思想是在解决中国革命的实际需要中提出来的。而身处桂林这一西南大后方的革命文艺工作者和知识分子们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命题的引导下纷纷就抗战化、中国化、大众化等作为文艺工作的原则进行了探索。如黄矛在《绘画中国化谈屑》一文中便说道:“当下的现实语境即是抗战化、现实化,如果它违反了我们中华民族主义的精神……那么无疑这种文学决不能是‘中国的文学’,而只是汉奸的文学。所以在这里我想我们有特别强调提出的必要:即我们的新文学运动必要以民族精神陶炼我们中国的旧有的文学的传统,特别是那些民族文学的传统。”[7]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基因,是一个民族长盛不衰的的精神武器。自五四新文化运动以来,人们已经深刻认识到了文化于一个民族的重要意义,抗日战争在给中国人民带来深重灾难的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为中国文化现代化提供了机遇。在桂林抗战文化运动中,知识界对中西文化形成了比较客观的认识,同时,也明确提出只有将从西方引进的先进文化与中国传统和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贴近生活,紧扣时代主题,将文化成果与广大人民群众相结合,推行文艺中国化、民族化、大众化,才真正能够促进我国文化的发展。
(四)桂林抗战文化运动在中国文化现代化中的积极作用
“在一个半世纪的历史岁月里,中国现代化的运作背景是十分严酷的,这里面既有后发展国家普遍遭遇的困境,也存在着中国文明独特的沉重遗产。”[3]5抗日战争时期,特殊的时代背景,使得中国文化的现代化具有了时代的特殊性。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在革命文艺工作者和广大知识分子的努力下,中国文化找到了其未来发展的方向,即走“中国化”道路,将外来文化纳入本民族原有文化运行轨道。桂林作为西南大后方的一个进步文化事业中心成为了20世纪三四十年代中国的一个“文化奇迹”。当前,中国进入了新的历史发展阶段,文化现代化也在这一历史阶段中面临着诸多的挑战,如何克服全球化带来的多元文化的冲突以及中国社会加速转型中所内生的文化价值观念矛盾,是中国文化现代化的重要课题。桂林抗战文化运动所取得的重要成果,对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特别是现代中国文化建设之路,具有积极的意义。
[1] 何传启.中国文化现代化的战略选择[N].学习时报,2009-05-25.
[2] 何传启.第二次现代化理论与中国现代化[J].世界科技研究与发展,1999(6):72-76.
[3] 许纪霖,陈达凯.中国现代化史(1800~1949): 第1卷[M].上海:学林出版社,2006.
[4] 黄药眠.文艺上之中国化和大众化的问题[N].救亡日报,1939-11-26.
[5] 自治区党委党史研究室课题组.桂林抗战文化城:中国文化抗战的一个奇迹[N].广西日报,2015-08-25.
[6] 毛泽东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7] 黄矛.绘画中国化谈屑[N].救亡日报,1940-05-20.
编辑:王 玮
2016-10-25
张 萍(1992—),女, 广西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