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革式”文革反思现象论析
2017-03-07李优坤钮矩生
李优坤 钮矩生
(1.重庆三峡学院 马克思主义学院, 重庆 404120; 2.苏州大学, 江苏 苏州 215006)
“文革式”文革反思现象论析
李优坤1钮矩生2
(1.重庆三峡学院 马克思主义学院, 重庆 404120; 2.苏州大学, 江苏 苏州 215006)
不管是借反思“文革”之名美化“文革”,还是一面批判“文革”的“罪恶”,一面套用“文革”阶级斗争方式的“文革”批判,都是“文革式”文革反思现象的重要表现。尽管表现形式不同,但两种病态的“文革”反思都可能把国家引向内斗和混乱的灾难。病态的“文革”反思产生于我国封建王朝遗留的权力斗争习惯和非黑即白的道德传统。我国对外学习进程的短暂,毛泽东在“文革”期间把社会主义内部矛盾敌我化,及改革攻坚和社会转型过程中的社会矛盾复杂化,都进一步固化了这种习惯。因而加强从严治党,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和交流,克制非黑即白习惯下的“扣大帽”本能,培养对话协商传统,及努力推动改革攻坚和社会转型期社会矛盾的解决,是清除“文革式”文革反思的必要路径。
“文革式”; “文革”反思; 论析
正如有报刊所说,对“文革”的反思不应是偏激的[1]。但现实中偏激的“文革”反思却无处不在。“文革式”文革反思现象就是以偏激方式反思“文革”现象的最典型表现。在“文革”发动50年和结束40年之际,这种现象表现得更为突出,也更值得警惕。
一、什么是“文革式”文革反思现象
所谓“文革式”文革反思现象,就是用“文革”式的斗争思维模式和逻辑,去反思“文革”的功过及应汲取的经验教训的现象。
当前,“文革式”文革反思现象主要有两种表现:
其一,进入2016年后,各种神化毛泽东及诸如《毛泽东发动“文革”的真实目的》之类美化“文革”的文章,在网络、博客,甚至一些期刊上迅速风行。这些文章,或通过强调“阶级斗争的必要性”,论述“文革”的合法;或列举数字,以反驳党内关于“文革”造成了政治和社会混乱、经济停滞等共识,并进而要求国家为“文革”正名。甚至强调,在当前中国社会转型和改革攻坚的特殊时期,由于阶级敌人的猖狂,“文革式”阶级斗争的方法至少在一定程度或一定范围是适用的。
其二,一些人一方面借用受害者的名义,列举“文革”时期的种种罪状,痛斥阶级斗争的恶果。另一方面却套用“文革”式的阶级斗争手法,拿当年清算法西斯的例子,要求对“文革”进行彻底的清算,甚至清算到“作恶的每一个人”。并不断强调,这是中国文明进步和国家现代化的必经之路,却很容易让人体味出如同当年革命战争时期反攻倒算一般的味道,诸如《“文革”大罪不能一笔勾销》等文章可归为此类。
历史罪人的帽子并不比阶级敌人小,而清算的方式,与阶级斗争相比也并不温和多少。所以不管是借反思“文革”来美化“文革”,还是“表面骂,实际用”,对“文革”的批判,其实都是一种逻辑,就是沿用“文革”时期的斗争方式,本能地把不同的政治观点和相异的学术立场,划入敌人的范畴,然后用最具攻击性的语言和激进的斗争手段,来达到自己的政治目的。因而两种表面差异巨大的“文革”反思方式,其实质却完全相同。“敌人”的意想,激烈的斗争手段,颇富攻击性的语言,是两种“文革式”文革反思的共同特点。
二、“文革式”文革反思现象的危害
两种“文革式”文革反思最关键的共同点就是对不同观点和政治立场的“敌人”的身份认定。一旦敌我的身份认定,对立双方的关系就毫无妥协余地,而只有“你死我活”一途。“因为敌人形象一旦形成,就成为了固化的存在,并体现在他们的言辞表述和感情表达上”[2],不但谩骂和侮辱现象司空见惯,相互之间非人的肉体折磨,精神上的侮辱,甚至肉体的消灭,也都成为顺理成章之事。而另一方为了自身的生存也只有以同样的方式予以回敬,即使处于弱势地位,也会毫不犹豫地搞暗中破坏,或在得势后搞秋后算账。长此以往,留给国家的就只有不断的斗争和无休止的混乱,国家的稳定就成为了很奢侈的事情,发展就更加遥遥无期。
“文革”造成的经济损失、思想混乱、文化灾难等,已成为全国多数民众的共识,不用赘述。而“文革”政治和社会混乱,经济停滞,甚至亲人互斗悲剧的最主要根源就在于把社会主义人民内部矛盾当成了敌我矛盾。“文革”后的历史也证明,工人阶级领导的、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全体社会主义劳动者、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和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的联盟,也就是新时期的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全国各阶层人民的大团结,是社会主义现代化不断从胜利走向新的胜利的重要条件。而两种“文革式”文革反思则是中国不断胜利背景下隐藏的最大地雷。所以,任由两种“文革式”文革反思蔓延开来,注定都是取乱之道,更贻害无穷。
当前,在党中央努力凝聚民心,努力通过全面深化改革,全面加强从严治党,全面加强依法治国,推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近期目标的实现,并为完全实现中华民族复兴的“中国梦”奠定基础的关键时期,这种“文革式”文革反思现象的泛滥就具有更大的社会危害性。
更值得警惕的是,这种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及社会主义民主和法治所要求的宽容、对话、协商等要求格格不入的反思方式,却都能在媒体和学术圈里获得一定范围的共鸣。这类文章在微信、微博和各类媒体评论中被点赞,甚至被称为深度好文的绝不在少数,不能不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
三、“文革式”文革反思现象的根源
“文革式”文革反思现象首先源于中国古代大一统封建王朝所流传下来的斗争式思维。
中国的封建王朝是一个金字塔型的等级社会。金字塔建构的基础是权力和身份。身份,特别是官位,每高一级,地位就高人一等,特权也因此增加许多。因此,古代的中国社会实质上是一种官本位社会,或者说是一种权力本位社会。与这种社会结构相联系,中国的封建王朝比古代其他国家都更重视权力的争夺,更习惯于利用权力恃强凌弱。利益集团之间博弈的结果也往往是零和博弈,利益对立的双方因此很少强调利益分享,而喜欢在赢得权力的条件下进行利益独占。因而,在封建社会,“法律是用来治民的,不是用来治权的。权力大于法律,最大的权力就是最大的法律”[3]。而手握权力者,都习惯于用暴力压制对方,甚至对政治斗争失败者赶尽杀绝。中国古代的官场,曾一次次上演这样的“游戏”。也正因为如此,许多人把中国古代的官场看作权力政治的“游戏场”。
同时,中国社会也一直都是个重道德的社会,并且喜欢在伦理领域搞善恶对立,黑白分明,强调“正邪不两立”。因而在传统的中国社会,精英和知识分子往往把协商和对话,特别是妥协和让步看作是一种背叛,而把坚持立场看作是一种美德。也正因为如此,在中国古代,不管是所谓的改革派,还是保守派,都会坚持自己的立场,并在获得权力时毫不犹豫地欲置对方于死地。商鞅、吴起、谭嗣同等改革派都是倒在了保守派的屠刀之下;而王莽等人也曾把所有不同意其改革的人全部处死,甚至连王安石也因为只重用赞同其观点的官员,而使得蔡京等奸臣形象给王安石的改革蒙了羞。而中国的文学和艺术作品也从侧面论证了这一点。
在这种情况下,中国历史上不同政治和学术派别的争执,就往往不仅仅是一种不同观点的表达和利益的争夺,更关涉权力零和博弈的胜败以及政治道义的高度。因而在中国传统的封建社会,政治和知识两界就缺乏了协商对话的习惯。
“文革”时期,在国际和国内复杂局势的刺激下,毛泽东错误地判断了形势,用即使用革命时代的标准看都过于简单的敌我斗争方式,来处理社会主义社会的内部矛盾。党的九大报告说,“‘文化大革命’决不是偶然发生的。这是存在于社会主义社会中的两个阶级、两条道路、两条路线长期尖锐斗争的必然结果”,“是在无产阶级专政下的一场政治大革命,是在上层建筑领域里的大革命”,也证明了这一点。这场“革命”,不但造成了当时的经济停滞和政治及社会混乱,更进一步固化了用敌我矛盾来定性和对待学术和政治上不同观点的惯性。
过短的与世界文明的交流以及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民主、平等和人权意识的远未深入人心,进一步推动了“文革式”文革反思现象的产生。开启与世界先进文明交流历程的新文化运动,到现在只不过百年时间。其中又夹杂了长期的革命和新中国成立后长期的受迫性封闭。进一步推动中国与世界文明交流和融合的改革开放,到今天更是仅有30多年时间,这就导致构建社会主义民主和法治所必需的民主、平等和人权等意识远不能深入人心,也远不能被人们正确掌握。许多人即使能够看到其他人斗争意识的存在,却又不自觉地运用简单的敌我意识和斗争方式看待复杂的社会矛盾。改革开放后,在执政、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的考验面前,个别党员党性和原则的丧失,封建权力思维也就轻易地开始复活,形成了从自己利益出发“搞对立、对抗”,甚至“片面打压”的习惯。尽管权力思维复活的只是个别党员,但影响很坏,也很广,很重要的一方面就是加剧了利用简单的政治和道义逻辑去获取或巩固权力的“文革式”思维的扩散。这些年落马的官员,从成克杰到郭伯雄之流,都可以看到这种影子。
进入21世纪后,伴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中国社会也进入了改革攻坚和社会转型的特殊时期,“城乡区域发展差距和居民收入分配差距依然较大;社会矛盾明显增多,教育、就业、社会保障、医疗、住房、生态环境、食品药品安全、社会治安、执法司法等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较多,部分群众生活比较困难;一些领域道德失范、诚信缺失;一些领导干部科学发展能力不强,一些基层党组织软弱涣散,少数党员干部理想信念动摇、宗旨意识淡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突出,奢侈浪费现象严重;一些领域消极腐败现象易发多发,反腐败斗争形势依然严峻。”[4]一些人对现实的不满就是在这种条件下滋生的,而“文革式”文革思维在这种背景下也就显得更加突出。
四、消除“文革式”文革反思现象的路径
想改变历史形成的“文革式”文革反思现象,至少需要我们在以下方面付出努力:
其一,在进一步加强群众路线教育的基础上,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克制权力思维的本能。党的“工人阶级先锋队”和“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先锋队”的性质,决定了全面执政的中国共产党队伍必然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决定了党永远走群众路线的必然性,决定了党和人民的血肉联系,也决定了我党与封建性权力逻辑是格格不入的。因此,与封建社会不同,我党是可能也可以消除封建性权力思维逻辑的。办法就是通过全面“从严治党”,加强党的宗旨和性质教育,“健全权力运行机制和监督体系,让人民监督权力,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善于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反对腐败,加强反腐败立法,最大限度减少体制障碍和制度漏洞”[5]。这是从上到下消除权力思维的逻辑,对“文革式”文革反思进行釜底抽薪的关键路径。
其二,继续深化和扩大中国的对外开放,加速中国和世界其他文明的相互交流和学习。从政治学的学习理论看,“文革式”文革反思的产生也是中国学习进程处于初级阶段的产物。本就缺乏对话和协商传统的中国社会,在对外开放和学习进程短暂的情况下,很容易就会出现学习方法的简单化和学习成果的“夹生”,这是出现“文革式”文革反思现象的重要原因。因此,从长远看,消除“文革式”文革反思现象的关键还在于继续深化和扩大对外开放,在对外学习的实践中,习得正确的学习方法,并增强学习的效果。
其三,克制非黑即白的传统思维惯性,遏制“抓辫子、扣帽子”的冲动。从直接原因看,“文革式”文革反思现象来自于中国非黑即白传统下,对不同意见的敌对性认识本能。毛泽东的革命经历,加剧了毛泽东在国内和国际复杂局势下,对不同意见的“敌对”性认知。神化毛泽东的力量继承了文革时期毛泽东的这种认知,因而习惯于给不同意见贴上“卖国贼”的标签。迷恋西方经验的人士,尽管表面上对民主人权的一套奉若圭皋,却摆脱不了对不同意见戴上“历史罪人”“大帽”的本能。也正是在两种“文革式”文革反思直观地把不同意见扣上敌对性的“大帽”后,内心才会真的认定不同意见就是“敌人”,斗争的话语才会脱口而出,斗争的逻辑也就顺理成章。因此,“‘不同即敌对’的思维模式,本质上都是狭隘虚弱的表现,无助于社会和谐的构建、健康心态的形成。”[6]在我国主要矛盾已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与落后的生产力之间的矛盾后,克制非黑即白传统思维惯性,遏制“贴标签”和“扣大帽”的冲动就显得极为重要。
其四,培养包容、宽容的心态,推动学术和政治两界对话和协商传统的形成。社会主义民主的一个重要基础,就是民众普遍建立在对不同意见的包容和宽容上,对他人自由和权利尊重基础上的对话和协商习惯。我们必须时刻谨记一句古老的政治格言:“我不赞同你的观点,但坚决捍卫你发表自己看法的权利”,并逐步培养对不同意见的尊重,养成对话和协商的习惯。只有这样,才会有对不同观点和学术流派的包容,才会真正在学术界和政治界培养出符合社会主义性质的“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氛围。
最后,高度重视社会转型期复杂社会矛盾的解决,拔掉“文革式”文革反思的最后引线。在改革攻坚和社会转型时期,部分人心理容易失衡、评判容易偏颇,一些偏激情绪和极端主张颇有市场,不仅弱势群体有,一些衣食无忧者也有;不仅普通群众有,甚至一些干部也有[7]。一定程度上可以说,改革攻坚和社会转型期各种矛盾的激化,是“文革式”文革反思泛滥的近期土壤。也正因为如此,深入研究国际和国内形势的变化,积极探索加强和改进群众工作的新途径、新办法,把群众工作贯穿到社会管理各个方面、各个环节,从源头上化解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和谐,才能铲除“文革式”文革思维泛滥的土壤。
[1] 环球时报社评.“文革”50周年,反思不应是偏激的[N].环球时报,2016-03-30.
[2] 刘成.身份、敌人形象与冲突化解[J].学海,2012(1):24-28.
[3] 谢国明.依法治国需要突破三大障碍[J].人民论坛,2015(2):6-9.
[4] 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 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N].人民日报,2012-11-18.
[5] 范正伟,白龙.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从严治党新观察之一[N].人民日报,2013-01-23.
[6] 人民日报评论部.以包容心对待“异质思维”[N].人民日报,2011-04-28.
[7] 荔红.以辩证思维化解偏激情绪[N].人民日报,2013-06-03.
编辑:刘小明
2016-09-21
李优坤(1973—),男,重庆三峡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苏州大学博士后。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钮矩生(1955—),男,苏州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亚太国际政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