讨论不同口腔种植材料的应用及安全性评价
2017-03-07付乙
付 乙
(荆楚理工学院口腔医学,湖北 荆门 448000)
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口腔种植技术也越来越成熟,在生活中,面临的牙齿的问题也能得到解决。对牙齿残损和牙齿补缺具有相当的技术,随着口腔种植技术的发展,口腔种植术的材料也分为众多种类。目前来说,常用的是主要是纯钛和钛合金。复合材料的使用也是口腔种植术的一项重大举措。近年来,对于口腔种植术的应用广泛使用,使得人们对金属合金材料和复合材料的差异进行研究和区别,对二者的相关治疗程度进行比较,先得出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1月~2017年6月我院接治的口腔种植术治疗患者160例,将接治的160名患者根据其治疗情况分为两组,甲组采用金属合金口腔种植术治疗,乙组进行复合材料进行口腔种植术进行治疗。根据患者的相关基本情况,所选患者均为精神正常,需要进行口腔种植术进行治疗,一般都是需要对牙周进行局部麻醉,采用金属合金和复合材料紧张口腔种植术并且在治愈过程中可以随访的患者。甲组也就是金属组,所选患者80例,其中男患者49例,女患者31例,年龄处于16到56岁,平均年龄32岁。选择口腔种植术治疗的原因是牙齿缺失、牙裂或者冠周炎等。其中先拔牙在进行种植的患者35例,治疗牙缺失21例,其他24例。乙组即复合组患者80例,其中男患者45例,女患者35例,年龄处于20岁到63岁,平均年龄为33岁,治疗原因与金属组原因大致相同。两组患者在身体健康、性别和年龄以及治疗原因等方面没有显著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1.2 方法
金属组在治疗时采用钴铬钼合金进行口腔种植,复合组采用复合材料外加陶瓷表面,采用相同的技术治疗,进行相同的手术操作。在治疗前进行相关的病因询问,征求患者意见进行相关的治疗和植入。在相关的准备工作完成以后,先对患者牙齿用药水漱口清洗,再利用相关工具进行口腔种植术。选择合适的模型进行植入,之后再治疗后的12个月内进行随访,并且记录随访结果。
1.3 观察指标
对两组患者进行口腔种植术后的反应以及其引发的相关症状进行观察和反应。在最后一次随访的时候,对患者相关的牙菌斑指数(PLI)、出血指数(BI)、牙周袋探诊深度(PD)、附着丧失(CAL)指标进行相关的记录和分析。
1.4 统计血方法
针对本次观察结果的数据采用SPSS 19进行相关的统计,采用t检验和相关的卡方检验,得出相关的统计结果。
2 结 果
根据得出的统计结果可以看出,在进行口腔植入治疗的患者中,采用金属组的患者在植入牙齿后相应的褪色率和相关的术后并发症情况均高于复合材料组,其次,相关的牙菌斑指数(PLI)、出血指数(BI)、牙周袋探诊深度(PD)、附着丧失(CAL)指标的测试水平显示复合组均低于金属组,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可以看出在治疗中采用复合材料的效果要好于采用金属合金的效果。
3 讨 论
这次研究表明,采用复合材料的口腔种植术治疗,在修复成功以及修复并发症的其他方面有显著性差异,这些并发症在其他材料的修复发生率也很低,基本不足1%,可以不考虑这些因素,经过对比发现,金属组新植牙齿的褪色和牙周病的发病率分别为10.26%和15.8%,明显高于复合组的3%和6%,其次,在进行口腔种植术之后,金属组比较容易发生口臭等口腔问题,相较于复合组,金属组发生率在6%到24%之间,在基础材料上添加涂层可以对相关问题进行改进,在这个方面来说,复合组好于金属组。而且,复合组PLI、BI、PD、牙龈缘及龈乳头高度分别为(1.34±0.46)、(3.02±0.58)、(4.21±2.01)mm、(7.89±1.45)、(-0.11±0.32)mm,低于金属组的指标,这些都有利于牙齿的维护和长久。因此来说,复合材料可以用于临床推广,更好的治疗牙齿疾病。
[1] 孙 巍,阚韶华(综述),辛越红.口腔不同种植材料的应用研究进展[J].医学综述,2016,22(15):2991-2993
[2] 陈 伟.口腔修复应用不同修复膜材料对牙种植引导骨再生的影响[J].中国医学工程,2016,25(2):82-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