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专题式教学方法研究述评

2017-03-07宋爱华

关键词:基本原理概论原理

宋爱华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专题式教学方法研究述评

宋爱华

(辽宁石油化工大学招生就业处,辽宁 抚顺 113001)

“05方案”以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专题式教学方法不仅被部分高校付诸于教学实践,而且得到了理论界的重视,取得了一定的理论研究成果。归结起来,研究成果主要聚焦于《原理》专题式教学方法的以下五个方面:基本内涵、现实意义、主要原则、主要问题和应对策略等。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专题式;教学方法;述评

由于当代中国社会的转型发展和人们思想观念的多元演化,给在校大学生观察生活的角度和处理问题的方式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尤其是现代互联网催生的批判思维、质疑思维和逆反思维,更是严重损害了大学生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的思想地基。这就对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以前各高校所通行的传统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已经严重滞后于当代大学生的认知方式和记忆习惯,因此全国各高校开始对思想政治理论课进行教学方法的探索和改革,其中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专题式教学方法,不仅被部分高校付诸于教学实践,而且得到了学术界的重视,取得了一定的理论研究成果。限于篇幅,本文主要梳理一下理论界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以下简称《原理》)的专题式教学方法的研究。归结起来主要包括以下五个方面:基本内涵、现实意义、主要原则、主要问题和应对策略等。

一、《原理》专题式教学方法的基本内涵

《原理》专题式教学方法的内涵是理论界需要首先解决的问题。对这个问题学术界的研究并不多,很少有人对“《原理》专题式教学”的内涵给予明确定义,多数情况都是以专题式教学方法为抓手,同时以《原理》为基本内容来说明《原理》专题式教学方法的组织安排、基本形式和优势所在。

韩文华认为,《原理》课的专题式教学方法,简单说来就是针对当前时事和政治的热点难点问题、社会现实中的疑难问题、当代大学生的政治思想问题以及学科发展过程中理论问题,采取重新构造教材的章节内容和变换教学方法的方式对教材中的内容进行的专题性讲解[1]100-102。朱廷岚提出,《原理》课的专题式教学就是指以专题讲解的形式进行的日常教学活动,这种教学活动可以一名教师独立完成也可以由几名不同教师来协力完成,但他们的教学方案都是通过研讨而形成的统一的可以前后衔接的内容[2]58-61。而李超对《原理》专题教学的认识更多的还是从塑造当代大学生的理想信念角度入手,认为应该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思维方法和认识问题的角度和立场渗透到日常的专题式教学过程之中,以增强学生们明辨是非的辨别力和认识事物本质的能力[3]。

瞿敬平认为《原理》课的专题式教学主要包括如下几个方面的因素:一是主体,主要包括一名教师独立完成和多名教师共同完成这两种情况;二是方式,主要是指将《原理》教材中按照章、节、目形式安排的教材体系转化为以多个前后关联的专题为内容的教学体系;三是目的,最大的目的就是以有限的时间讲解更多的内容,从而突出教材的重点和难点;四是优势,专题式教学的优点主要体现在既没有突破教学大纲的底线,又可以解决学生的理论疑难和老师的课时制约[4]116-118。王奎清给出的基本内涵则是,《原理》课的专题式教学作为一种教学方法,主要是指把《原理》教材中所阐述的一系列基本原理按照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内在逻辑组成一个首尾相连的专题系统,以便学生们更好地掌握马克思主义的精髓[5]129-132。黄志芳提出,《原理》课的专题式教学的核心要素在于重新组合教材中所包含的基本原理,使其适于回答现实社会中所出现的疑难问题和热点问题[6]14-15。

研究者们绝大多数都没有给出“《原理》专题式教学”的确切内涵,其原因很大程度上来自于赋予其定义的困难,笔者也认为没有必要一定要给出一个严密的定义,只要我们能很好地描述出“《原理》专题式教学”的基本内容和主要元素就可以,因为诠释的方法在这里比定义的手段更适合。

二、《原理》专题式教学方法的现实意义

之所以理论界要重点研讨《原理》专题式教学方法,其原因就在于它对我们的课堂教学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能够解决很多传统教学方法所无法解决的问题,对提升《原理》课堂教学效果具有重要作用。

依据王成光的观点,《原理》专题式教学方法的现实意义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一是可以促使任课教师加强自己的理论学习和科学研究,从而达到提高自身理论水平的目的;二是新的教学方法可以促使任课教师改变已经滞后于时代发展的教学理念;三是有助于促进教师教学与科研相结合,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能力;四是有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7]12-16。吴桂鸿认为,意义在于解决了教学内容多与教学课时少的矛盾,教师知识结构单一与教学要求高的矛盾,专任教师少与教学班级多的矛盾[8]。宗永平指出,《原理》专题式教学方法的优势表现在:第一,化解了《原理》课程“学时少、任务重”的矛盾;第二,解决了教师知识结构专业性不足的问题;第三,让学生的学习的主体性得到了发挥[9]45-46。瞿敬平的观点是:第一,专题式教学可以缓解课时少与内容多的矛盾;第二,学术界重点探讨的马克思主义的整体性也可以通过《原理》课的专题式教学来体现;第三,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课堂参与度一直是教师头疼的问题,而专题式教学方法可以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们的参与积极性;第四,专题式教学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和能力的提高[4]116-118。

凌小萍从两个方面总结了《原理》课专题式教学的现实意义:一方面,从理论层面来看,专题式教学可以贯彻并体现学术界重点探讨的马克思主义的整体性;另一方面,从实践层面来分析,专题式教学有利于《原理》课诸多现实问题的解决,例如任课教师知识结构专业性不足的问题,学生主体性发挥的问题和教学内容多而课时量少的问题等[10]129-130。黄志芳也认为,《原理》专题式教学方法有助于化解原理课学时少而内容多的矛盾,缓解教师知识结构与教学要求的矛盾,有助于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来进行课堂参与[6]14-15。而朱廷岚认为,这种教学方法的意义在于:一是有利于缓解各高校普遍存在的学时被严重压缩而课程教学量又很大的现实问题;二是有利于提高教师教学的深度,实现教学与科研的融合;三是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2]58-61。

学术界对《原理》专题式教学方法现实意义的挖掘,主要着重于《原理》课程“学时少、任务重”这一主要矛盾,这一点是非常正确的。但是,笔者认为我们还要提高认识的层次,不能将专题式教学法的现实意义仅仅停留于应付困难的无奈之举,而要看到专题式教学法在提高大学生从总体上把握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上的不可或缺性。

三、《原理》专题式教学方法的主要原则

怎样设计《原理》专题式教学的具体内容是能否取得预期教学效果的关键因素。哪些章节应该被遴选为专题的核心内容并不是随心所欲的,也不能是任课教师自己的任意决定,而是要依据一定的原则来筛选和制定。

郭凤志认为,如下五个方面的基本思想或原则是《原理》专题式教学需要引起高度重视的问题:第一,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分科教学是目前的主流教学模式,但弊端也十分明显,因此《原理》专题式教学要强调整体性原则;第二,传统的原理教科书特别重视体系的建构而轻视直面问题,所以《原理》专题式教学要强化问题意识;第三,要将“育人为本”作为《原理》专题式教学的根本宗旨;第四,科学性、思想性和政治性的三者统一是《原理》专题式教学的基本特点;第五,进行研讨式教学[11]70-73。刘佳涛提出的基本原则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第一,政治性与科学性的有机统一;第二,《原理》专题式教学要强化整体意识,不能只有分工而没有合作;第三,以《原理》课教材为依据;第四,体现理论联系实际的要求[12]276-278。张宏程提出《原理》课的专题设计应遵循以下三个原则:首先,从专题教学的资料来源来看,国家教育部的统编教材是专题设计的核心依据,遵循权威原则;其次,从专题教学的演进逻辑来看,专题设计要体现马克思主义整体性的逻辑,遵循整体原则;最后,从题式教学的设计目标来看,专题设计要体现《原理》课程的教学要求,遵循目标原则[13]272-273。朱廷岚提出的基本原则包括整体性原则,准确性原则和针对性原则[2]58-61。王成光认为必须坚持以下原则:一是目的要明确;二是优势要突出;三是设计要科学;四是方法要合理[7]12-16。凌小萍认为要坚持整体性原则、问题意识原则、坚持自然性原则[10]129-130。艾志强的观点包括整体性原则、科学性原则和针对性原则等三大原则[14]。黄志芳总结的基本原则有整体性原则、优势突出原则、思想性和科学性统一的原则[6]14-15。

由上可知,学者们归纳出来的《原理》专题式教学方法的主要原则五花八门,有些原则之间还呈现出明显的矛盾状态,这说明这个问题还需要我们进一步深入的研究。其中有一点值得关注,那就是大家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这门课的意识形态性的强调明显不足,我认为这应该作为第一原则。之所以强调第一原则是意识形态性,主要原因是现在国内部分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出现了一种“娱乐化”的错误倾向,主张采取“舞台表演、情景剧、DV展示”等方式来吸引学生们的注意力。这种泛娱乐化教学方式的根本弊病之一就是忽视原理课程的意识形态性,个别形式由于过度追求娱乐化教学的课堂效果与氛围,甚至出现了政治立场和政治观点模糊的趋向。

四、《原理》专题式教学方法的主要问题

“05方案”实施以来,《原理》专题式教学方法取得了一定的教学成果,也得到了理论界一定程度的好评。但是,由于《原理》专题式教学方法在全国推广的时间并不是很长,因此还存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为了能够更好地实施《原理》专题式教学法,郭凤志认为以下几个问题需要引起特别的关注:第一,课堂教学的综合协调问题;第二,课堂教学与课堂外网络教学的配合和协同;第三,课程评价制度的改革力度[11]70-73。李超提出,在《原理》专题式教学实施的过程中,应该注意几个问题:第一,关于理论联系实际“度”的问题;第二,“专”与“博”的关系问题;第三,专题教学的价值问题[15]。张宏程认为,一是教学方法的综合与协调问题;二是课堂教学与课外教学空间的延伸与补充问题;三是教学组团队的配合与协作问题;四是课程评价机制的改革与支持问题[13]272-273。在宗永平看来,《原理》专题式教学方法存在的主要问题有:第一,内容缺乏系统性和完整性;第二,实践教学环节缺乏;三是课程评价制度缺乏弹性;四是教学手段比较落后[9]45-46。依据瞿敬平的观点,当前的《原理》课专题式教学需要处理好以下三个方面的问题:一是如何建设思想政治理论课师资队伍的问题;二是专题式教学的承担和评教问题;三是专题式教学考核方式的问题[4]116-118。凌小萍认为,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是:其一,在教学过程中贯彻马克思主义整体性要妥善处理好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教材体系、教学体系三者的关系;其二,《原理》课专题式教学要安排并紧密结合实践教学;其三,要将以网络媒体为代表的新媒体技术引入到《原理》专题式教学的过程之中,使之成为有效的辅助教学手段;其四,《原理》专题式教学的成绩评价体系要以弹性评价为主[10]129-130。王奎清也提出了需要重点关注的几个问题:第一,任课教师的综合水平是一个首先需要解决的核心问题;第二,学生在《原理》课堂上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如何调动也是一个十分棘手的问题;第三,用于课堂表达的语言的通俗性和科学性如何协调应该得到重视[5]129-132。

关于《原理》专题式教学方法存在的主要问题,研究者们的研究比较全面,也十分具体。但笔者注意到一点,没有人讨论这样一个根本性问题:专题式教学方法究竟能不能适用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这门课,似乎这是一个不用讨论的问题。但是,实际教学过程中确实有部分教师提出了反对意见,这也值得我们深思。很长一段时间以来,马克思主义理论界的一个重要话题就是“整体性”,这其中自然包括如何体现“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整体性”问题,但在专题式教学方法的运用过程中,部分教师将“专题式”变换成了“专业式”,即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划分成哲学专题、政治经济学专题和科学社会主义专题等三大部分,每一部分又划分为不同的小专题,不同的部分由不同专业背景的老师上课。虽然这种“专题式”美其名曰加强教学过程的专业性,实际上却是借着教学方法改革的借口减轻教师自己备课和授课的难度,更为重要的是,这种“专题式”完全背离了马克思主义整体性和《原理》教材统合三门课程的初衷。这一点需要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并果断采取措施予以纠正,否则教改的结果将会适得其反。

五、《原理》专题式教学方法的应对策略

怎样才能解决好《原理》专题式教学方法所存在的诸多问题,是理论界一直在思考的重要课题。

刘佳涛给出的具体应对实施包括:第一,构建《原理》课程的专题教学信息平台是实施专题教学的内容前提;第二,采用多样化的课堂教学方式是提升《原理》专题教学实效性的方法前提;第三,拓展《原理》课专题教学空间的重要路径是开展实践教学活动[12]276-278。韩文华从如下几个角度提出了自己的建议:首先,任课教师要“备好课”,具体做法是将《原理》教材的章节目转化成一系列的专题,实现重构教材内容的目的;其次,任课教师要“上好课”,主要是指老师要结合时事热点和学生的思想实际,采用专题化的教学形式回答学生们的理论关切和现实疑难;最后,任课教师要采用多种考核方式来考察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而不是“一考定终身”[1]100-102。依据宗永平的观点,应对《原理》专题式教学方法困境的对策有:其一,加强专题教学中的各个专题之间的内在联系;其二,将实践教学环节嵌入《原理》专题式教学活动之中;其三,将多元化的弹性评价方式作为课堂评价的主要手段;其四,将新媒体技术引入到《原理》专题式教学活动之中[9]45-46。刘习根认为,开展《原理》课的专题式教学,一是运用总体性的方法来展开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专题教学;二是运用一种具体的语言使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从抽象回到具体;三是以每章的重点为线索展开专题教学[16]。在廖志成看来,解决《原理》专题式教学方法困境的基本思路如下:一是正确处理教材体系与教学体系的关系是《原理》课实施专题教学的前提;二是科学设计专题是《原理》课实施专题式教学成功与否的关键所在;三是提升教师素质是《原理》课实施专题教学的基础工程[17]。

学术界关于应对策略的研究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本文仅提出两个问题供大家参考。一是《原理》专题式教学方法是不是能和“翻转课堂”结合起来,这样既可以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和课堂参与度,又可以最大限度地发挥专题式教学法的优势和潜力;二是花大力气将新媒体技术引入到《原理》专题式教学的过程之中,大家请注意,不能认为课堂上我挂个PPT就等于我利用了新媒体技术,这是十分初级的想法,新媒体技术对于我们的课堂教学还有巨大的发掘空间。

[1] 韩文华, 王成光.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专题式教学的基本要求简析[J]. 通化师范学院学报, 2011, 32(11).

[2] 朱廷岚, 曹素芳.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专题式教学探析[J]. 兴义民族师范学院学报, 2013(2).

[3] 李超. 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专题教学[J]. 中国德育, 2007, 2(3): 51-53.

[4] 瞿敬平. 专题式教学——“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教学改革的重要途径[J]. 黑河学刊, 2012(7).

[5] 王奎清. 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的专题教学法[J]. 河南科技学院学报, 2009, 37(2).

[6] 黄志芳, 丁宁.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专题教学探析[J]. 理论观察, 2014(4).

[7] 王成光.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专题式教学探析[J]. 西华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2(2).

[8] 吴桂鸿.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专题教学的必要性及其专题设计[J]. 世纪桥, 2014(4): 79-80.

[9] 宗永平.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程专题化教学的成效、主要问题及对策探究[J]. 南昌教育学院学报, 2012, 27(12).

[10] 凌小萍.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专题式教学的尝试[J]. 教育探索, 2012(3).

[11] 郭凤志.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专题教学的基本思路[J]. 思想理论教育导刊, 2010(9).

[12] 刘佳涛.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实施专题教学的思考[J]. 经济研究导刊, 2012(29).

[13] 张宏程.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专题式教学的设计[J]. 现代企业教育, 2013(16).

[14] 艾志强, 付洪安. 关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专题式教学的思考[J]. 辽宁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 14(2): 139-142.

[15] 李超. 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专题教学[J]. 中国德育, 2007(3): 51-53.

[16] 刘习根. 如何贯彻《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的专题教学[J]. 大学教育, 2014(3): 65-66.

[17] 廖志成.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实施专题式教学的基本思路[J]. 浙江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2, 13(1): 62-65.

(责任编校:叶景林)

10.15916/j.issn1674-327x.2017.04.043

G642

A

1674-327X (2017)04-0139-04

2017-03-07

2013年度辽宁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L13DZX022);辽宁省教育厅2014年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W2014061)

宋爱华(1972-),男,辽宁抚顺人,副教授。

网络出版时间:2017-06-21 10:41;

http://kns.cnki.net/kcms/detail/21.1415.C.20170621.1041.006.html

猜你喜欢

基本原理概论原理
青铜器辨伪概论
了解咳嗽祛痰原理,有效维护健康
《速勒合儿鼐传》(Sulqarnai-yin tuguji)研究概论
发展经济学基本原理
人脸识别技术的基本原理与应用
平均场正倒向随机控制系统的最大值原理
化学反应原理全解读
电冰箱节能与发展概论
通信原理教学改革探索
UPS电源的基本原理与维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