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本科保险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构建

2017-09-08

关键词:实验室实训专业

马 睿



高校本科保险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构建

马 睿

(沈阳工程学院 经济与管理学院,辽宁沈阳 110136)

保险专业是经济学院中实践性较强的专业,专业建设与发展的重点之一是提高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创业意识。本文分析了保险专业本科生的实践教学现状,提出了实践教学体系构建思想、构建内容。构建与专业相应的实践创新平台、构建丰富多样的教学实践体系,是该专业教学改革的有效路径之一,这些方法的实施能够加强学生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有机整合。

实践教学体系;创新创业;实践平台

目前,保险市场发展迅速,在全球经济的作用和地位逐步提升,保险企业对此专业应用型人才的能力和素质要求也不断提升。为适应该行业发展趋势,如何造就和培养高素质、重实践、能力强的保险行业的应用型人才,是该专业发展应研究的重要课题。加强实践教学是培养学生创业能力的重要环节之一,构建实践教学体系是使学生将知识转化为能力、深化教学改革、提高学生创业能力、充实创新教育的必须途径。

一、保险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现状

当前,高校保险专业开展了形式多样的创业教育,对教育模式也进行了相应探索,取得了一定成绩。但在培养专业本科生的实践教学中,教师们已经意识到:保险专业本科教育在过去的一段时间一直存在以下问题:

(1)没有及时解决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矛盾,片面加强理论教学,忽略了实际教学的应用。

(2)没有合理处理和解决素质教育与理论知识讲解间的矛盾,只是强调传授知识,忽略整合知识、忽略学生素质和能力的实践平台的构建。

(3)教学目标不很清晰:保险业的迅速发展对保险专业本科教育提出了新的高标准要求:具备创业精神、创新能力的高素质毕业生。而目前一些高校仅开设一门或二门保险实验课,学生实践实训的机会较少,与人才培养目标有一定的距离。教学缺少较清晰的理念,满足不了保险行业发展的需求。

(4)单一的教学形式:缺乏多样化保险课程实践教学环节。目前的教学实践主要是参于创业大赛、创业讲座,很少或不采用模拟创业实战演练形式,不能全面系统地开展培养学生的创业创新能力实践教育。

(5)脱节式保险专业实践教育:保险专业的实践教学实施独立于专业课的教学、独立于创新技能的培养,没有恰当地同专业课教学相结合,存在实践与课堂教学不匹配的现象,减弱了各自的教育效果,很难做到所学保险知识与创业实践的完全接轨。

二、保险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构建的基本思想

(1)现代化教学手段、实践性的教育理念、创新创业的实践应用是构建实践教学体系的重要支柱。如图1。

图1 实践教学基本思想体系

建立保险专业的实验室、保险专业的案例教学、保险经济专业实践演练系统、ERP实验室、学院内实践模拟基地、学院外实习基地,组织学生积极参加课程单项、综合计算机实践演练模拟等多层面的教学实践活动,教师的教学与学生自主学习合理结合,保险专业知识与相应的经济专业知识互补学习,把理论知识学习、能力培养、素质提高融为一体。

(2)采取教学方法的多元化组合,加强采用有利于学生积极参加的教育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热情和学习潜能,建立探究式教育、情景式教育、参赛式教育、互动式教育、自主创新式教育、协作式学习方式等多元化教育方式组合。积极组织体验式模拟教学活动,教育教学方式要博采众长,现代手段与传统教学相结合,模拟实习操作手段与模拟仿真手段相结合,建立电子沙盘、实物沙盘、手工教育手段、现代教育手段、计算机网络教育教学、多媒体教学等多样化教学体系。

(3)教师的教育教学要转变思想,开始从课堂教育转向教学组织与设计、指导式的教与学方式,教学内容从单一课堂来源到来自教师、学生、课外。还可以进行以下模拟体验式教学活动:不同专业的同学组成相对完整知识结构小组群体,为协作式、自主式学习提供保证,为公司模拟实践提供多角色的人员;模仿企业环境,将混合学习小组按其不同专业背景进行市场总监、财务总监、公司CEO、公司主管角色分工协作,模拟公司运行,使学生了解公司运作流程,加深对所学知识环境下的深层理解,从而对所学保险专业知识和技能得到提高和实际训练,使毕业生成为具有应用型、复合型、能力型的保险专业高级潜质人才。

三、实践教学体系的建立

(1)建设实践教育课程体系如图2:根据保险专业国内外市场实际现状,根据不同年级课程侧重点的不同,建立较完善的实验课程体系。根据分层次、分模块、分阶段的要求,按照分析创新能力标准—规划设计实验实践目标—组合实验课程—建立课程体系的路径,建立包含:实验室、创新实训、创业实战组成的递推式实践创新教育课程体系。

创业实验教学:规划设计实验课程和实验项目,培养学生创新创业思维、创业技能和方法,培养学生实践基本技能,包括决策能力、管理规划能力、保险客户服务能力、管理信息能力、组织协调能力、管理项目能力。

图2 实践教学体系构建图

培训对象主要是本科一、二年级保险专业本科生,创业实验根据具体情况可以进行创业思维培养和创业经营管理;创新创业实训:进行创新创业的综合模拟训练,确保学生创业知识和能力的完整、系统。面向对象是三、四年级本科学生,创新创业实训一般结合专业开设:财产与责任保险创业实训、保险投资创业实训、金融风险创业实训、金融市场创业实训、人身保险市场创业实训,通过“创业前期准备—创建公司—经营管理公司”,使学生熟悉实践创业流程,培养训练学生团队协作精神,增强创新创业自主能力。

(2)建立保险专业实验室体系:保险专业实验室主要是为保险专业方面进行计算机实践模拟教学提供的技术支持平台,该平台可以建立多个分室:信息管理系统分室;保险服务与管理模拟分室;保险企业信息管理分室和保险精算分室等等。

(3)建立ERP实验中心,下面建立多个分室:软件练习室;沙盘演练室;多功能室;保险专业活动室;微格室;创新设计室。

(4)除了实验室的建立外,还进行一些其它基础性建设:保险客户服务与管理模拟对抗沙盘的开发与设计、案例教学资料建立健全、业务保险模拟建设、业务报表统计模拟建设、参考资料结合教材建设、实践教学与操作规程建设、教与学网站的学习环境建设等等。

(5)开展多位一体的创新创业实践。充分发挥学院内外教学实践基地的作用,建立以学生为主体的创新创业公司、俱乐部、实训基地,组织参加创新创业竞赛、创新实践实验班、创办创业期刊等等。建立健全保险专业创新创业实训基地:它是保险专业学生进行创新实践的主要场所,基地包括三个功能区:保险专业创业服务、保险专业创业培训、保险专业创业实战演习。在保险专业创业实战区,为学生开展项目实际训练提供场所。保险专业培训区设有规划创业模拟、企业公司注册模拟的实验室;用计算机软件培训学生模拟创业基本知识和技能的实际应用;在创业服务区中有创新图书馆、创业会议室、创新创业文印中心等。

建立保险专业创业实践公司:加强对实践公司的考核和调控,制定相应的管理机制,为公司规范、有序的发展提供相应的保证。

根据“依托学生、培养学生、服务学生”的理念,成立学生“ERP”俱乐部,例如“大学生保险客服俱乐部”、“大学生创新联盟”等学生社团,鼓励学生创立第二课堂实践教学活动,例如:“大学生创业联盟培训周”活动、“大学生保险客服俱乐部走进保险公司模拟活动”、“股市沙龙活动”,EPR学生俱乐部开展“保险客服精英赛”等活动,同时建立俱乐部的管理方法和规则。

校企联合的创新创业实验班:实践教学离不开校企合作。创新企业教育也同校企合作密不可分。由企业公司双方对学生进行遴选,组成虚拟的教学实验班,班上同学除了完成必须的专业规定课程外,还选定一定学时的实验课,每学期有一定学时到校企合作单位参加一定的实践实习,待学生毕业后可以受到该企业的优选聘任。

创建学生创业的专刊:为了展示学习保险专业学生创新方面的成绩,激励学生创新创业学习的积极性,可创办如《保险专业创业论坛》等学生专刊,为学生们的创新实践提供交互的平台,营造学校创新创业的气氛,鼓励学生的创新意识,提高大学生的创新素质。还可以举行“创新创业杯”征文大赛、“创新企业启智论坛”、“创新创业优秀校友故事会”等活动,为学生提供多样化的创新创业平台。

四、结 论

(1)保险类专业实验室的建立、完善,对保险专业人才培养意义重大。必须把专业实验室建设作为专业教学条件首要前提。经过学生到实验室进行实践模拟及学生校内外的实习演练,能够对保险专业理论知识和实践内容有机地协调、整合,能显著地克服理论教学与实践教育脱节的不良现象。极大地拓宽保险专业本科生的实践空间。减少保险专业人才培养周期与毕业生工作上岗的磨和时间,水到渠成地做到人才培养质量与效率的双重提升。

(2)保险专业创业课程体系的建构、教学模式的改进、教育实践平台的建设是保险本科生培养的有机整体。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模拟各种社会保险服务应用、支持和扶持创业教育是不可阻挡的趋势和潮流。在保险专业的创新实践教学中,计算机、信息、网络技术应用越来越全面,使学生们在各种实验、实训的模拟环境中受到培养锻炼。保险专业人才的培养会对保险实验室、实训基地的依赖程度越来越强烈,换言之,保险专业的实验实践培训在教学中的作用会越发地凸显,实验教学人员必将从教学工作的后台走向前台,发挥作用。学院应认识到这一发展趋向,积极主动建设好保险专业创新创业教学实践体系并逐步完善,以适应社会保险发展的需求,培养具有高素质、创新能力强的保险专业人才。

[1] 赵学凯,施丽中. 高校经管类专业开展开放性实验的思考[J]. 实验技术与管理, 2005,22(11):111-114.

[2] 武宝瑞. 转变观念,着力推进文科实验室建设[J]. 实验技术与管理,2006,23(5): 1-3.

[3] 林晓婧. 教育资源共享云服务平台原型系统的研究[D].广州:华南理工大学,2013.

[4] 胡逢彬,黄飞. 经济管理类实验室建设探讨[J]. 中国管理信息化,2005(11):96-97.

(责任编校:付春玲)

10.15916/j.issn1674-327x.2017.04.042

G642.0

B

1674-327X (2017)04-0136-03

2017-03-13

马睿(1991-),女(回族),辽宁锦州人,助教,硕士。

网络出版时间:2017-06-19 09:03;

http://kns.cnki.net/kcms/detail/21.1415.C.20170619.0903.002.html

猜你喜欢

实验室实训专业
一句话惹毛一个专业
基于CDIO理念的数控实训教学改革与实践
专业降噪很简单!
专业化解医疗纠纷
电竞实验室
电竞实验室
电竞实验室
电竞实验室
更聚焦、更深入、更专业的数据分析
虚拟情景实训环境三维模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