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认知、认同度的调查及分析——以辽宁工业大学为例

2017-09-08刘志新

关键词:价值体系理论课辽宁

王 俭,刘志新



高校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认知、认同度的调查及分析——以辽宁工业大学为例

王 俭,刘志新

(辽宁工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辽宁锦州 121001)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国化的创新理论,它可以对人们的思想行为、社会的精神风尚具有导向的功能,通过本课题组的分析,结论是高校大学生的主流是认知度高,且认同感强,但也有部分人的认识存在偏差,需要通过各种切实有效的教育方法和措施的采用,使大学生的实际行为体现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具体内涵。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认同;分析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我国意识形态的主体,在我国的整个社会价值体系中居于核心地位,起着主导的作用,决定着整个价值体系的基本特征和基本方向。”[1]作为祖国的未来和希望,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时指出:“切实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转化为人民的自觉追求。”[2]因此,在大学期间,使学生真正懂得知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容,提升对其的认同程度是十分必要的。同时也利于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取向和行为准则,并且也有利于辽宁工业大学真正实现“以学生成长成才为根本、以社会需要满足为准绳、以国家兴旺发达为己任”的目标。

为此,我们组织了优秀的研究人员,成立了专门的课题小组,对辽宁工业大学财经、管理、艺建、机电、电气和外国语总共6个学院的217名同学进行了专题调查,此次调查涵盖了四个年级,包括了中共党员、共青团员和群众,目的在于全面了解和知悉辽宁工业大学的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掌握和认同的程度,发现辽宁工业大学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中存在的缺点和不足,找出其中的原因,从而为进一步制定出相应的对策提供依据。

问卷设计直接影响调查的质量和结果,因而本课题组在制定调查问卷的时候,进行了大量的论证和分析,尽量做到精益求精,并且在辽宁工业大学部分学生中间进行测试,课题组及时反复的进行协商和修改后确立最终的问卷调查。

问卷主要针对的是辽宁工业大学的学生,为了使调查更加科学,我们采取了分层随机抽样方法。也就是说:“先将总体目标按照一定的变量分成若干层次,之后再随即抽样。”[3]因此,我们在四个年级当中每一年级都随机抽取部分学生,这些学生分别来自财经、管理、艺建、机电、电气、外国语这6个学院,包括了文理科、涉及了男女生、涵盖了共产党员、共青团员和群众。本次问卷调查共发放了217份问卷,回收217份,有效问卷217份,有效回收率达到100%。

二、本校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认同程度的具体现状

1. 有所了解,但存在个别漏洞。多数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有一定了解,但是,忧患总是伴随在喜悦之中,辽宁工业大学有极少部分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存在完全不知的现象,调查显示,在所有的调查问卷中,当被问及你是否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有全面了解时,有41%的学生表示知道,57%的学生知道一些,但是也有3%的学生完全不知道。

调查问题1:你知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吗?(见表1)本题有效填写人次,217人。

表1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知悉程度调查

2. 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容基本了解和掌握,但认识不全面,存在情感动摇。

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容能够基本的掌握,但对内容了解的不够全面。在被调查的217名学生被问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要内容时,有40%的学生能答出完整的内容,60%的学生能回答出部分内容,这表明通过平时的学习,辽宁工业大学大学生还是很好地掌握了有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大部分内容。而这主要要归功于辽宁工业大学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因为从调查显示的结果中得知,辽宁工业大学学生55%是通过思想政治理论课了解到其内容的,而电视、报纸、网络分别只占到了13%、10%、16%,通过其他渠道知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内容的则仅有6%。

调查问题2:你认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具体内涵包括什么?(见表2)本题有效填写人次,217人。

表2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具体内容调查

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体系的一个重要方面,在对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认同方面,从调查结果可以看出,辽宁工业大学学生对爱国主义和改革创新有高度的认同和肯定。他们中间对以爱国主义为民族精神的核心、以改革创新为时代精神的核心这两个议题的态度都十分肯定,同意的比例均达到了98%,但有2%的学生持否定和模糊态度。

从以上调查问卷分析我们认为,辽宁工业大学学生基本上承认马克思主义在我国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因为有94%的学生在回答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我国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时表示同意,同时也有6%的学生不同意或者观点模糊。同时,当被问及马克思主义是否过时时,大部分学生认为马克思主义并未过时,在这一问题上,有84%的学生相信马克思主义在今天仍然具有重要的意义,但也有16%的学生对马克思主义不信任或者认识模糊。这说明了大部分学生看到了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在我国的建设事业中的作用,并且肯定了它的地位,相信它并未过时,但是也有部分学生对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产生了情感动摇,因此,如何在我国建设事业不断发展的同时,加强辽宁工业大学学生对其认同,是一个重要的现实课题。

调查问题3:你对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我国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的态度是?(见表3)本题有效填写人次,217人。

另一方面,辽宁工业大学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整体上持积极乐观的态度,94%的学生相信我国的综合国力会不断增强,国际地位将不断提高,但也有6%的学生持悲观态度或者认为国家的未来难以判断。同时,在被问及社会主义必然代替资本主义时,仅有71%的学生认为社会主义必然代替资本主义,而存在14%的学生认为存在质疑,还有极少数的学生对社会主义必然代替资本主义持相反的观点,这是需要反思的地方。还有,参与调查的217名学生有95%、90%、83%的学生都认为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党的领导核心、它能将自身建设好、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但是与此同时相应的存在5%、10%、17%的学生的态度不明,这些都说明了,辽宁工业大学学生总体上都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相信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相信社会主义未来的发展前途,其中也有个别学生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对社会主义的前途持有悲观情绪,更有甚者,对共产主义的信念产生了动摇。当说到我国该如何对待西方三权分立的政治制度,我们是否要学习资本主义的政治制度,竟有12%的学生持正面意见,这也给我们揭示了这样一个事实:当今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对我们实施的和平演变政策,弱化了部分学生对社会主义的认同。

调查问题4:你对未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进一步发展,综合国力增强,国际地位提高的判断是?(见表4)本题有效填写人次,217人。

3. 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地位和作用基本上肯定和认同,但存在消极和知行脱节。辽宁工业大学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发挥的作用,以及其核心的地位,基本上是得到认同的,96%的学生都认为在构建和谐社会、对个人核心价值观的形成以及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这三个方面都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是不可否认也有部分学生不同程度的持有怀疑态度,有4%的学生认为没有作用或者没有显著的作用。

表3 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调查

表4 未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乐观程度调查

调查问题5:现在社会上不少人通过请客送礼、塞红包来办成事情,而学校却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说明学校德育教育与社会现实相背离,你认为是以下哪种情况?(见表5)本题有效填写人次,217人。

表5 学校道德教育与社会现实是否背离调查(5)

二、影响辽宁工业大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因素与原因

首先是年级因素。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及其内容了解程度最高的是一年级,最低为四年级,了解程度由高到低的顺序依次是一年级、二年级、三年级、四年级。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认同度最高的依然是一年级,四年级认同最低,顺序为一年级、二年级、三年级、四年级。所以可以看出,辽宁工业大学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认知程度呈现正相关的关系。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情况,是因为辽宁工业大学的思想政治理论课主要集中在一年级这一阶段,往往注重培养新生的适应能力和对他们进行基础教育,这样可以在大学生活开始的时候,让学生就确立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价值追求,从而能较好的规划大学生涯,制定好人生目的。因此,针对调查的结果和辽宁工业大学的现实情况,对辽宁工业大学思想政治理论教育进行整体安排,根据不同年级的学生开展针对性的思想政治教育,将是今后一段时期内辽宁工业大学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点。

其次是政治面貌因素。在接受问卷调查的217名学生中,共产党员、共青团员、群众的比例分别是44%、47%和9%,通过对以上调查发现,学生党员的认同程度要比共青团员以及群众要高,这也说明了辽宁工业大学在发展学生党员的过程中进行的党的理论知识的培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一方面加深了他们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了解,与此同时,也进一步深化了他们的认识,提高了他们的思想觉悟,但是,共青团员作为发展学生党员的后备力量,同样应该增强对他们的培训力度,同时还应充分发挥学生党员与共青团员、学生党员与群众之间的互动。在调查结果当中,还存在部分学生党员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了解不够,认同程度低的现象,对此,我们应该在发展学生工作中严格把关,并且对学生党员要进行不间断、深入的理论和实践教育。

最后是思想政治理论课因素。在我们的调查中发现,辽宁工业大学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了解一半以上都是通过思想政治理论课,那些认为有必要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以及对其内容比较感兴趣的学生,都是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比较感兴趣的同学。这也说明了学生的兴趣与积极性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质量息息相关。与此同时,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老师也是一个重要的方面,从我们从调查中发现,辽宁工业大学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容之所以不感兴趣,其中31%的学生都认为是老师讲得不好。这就给高校从事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师提出了一个艰巨的任务,如何提高教师教学能力,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教育真正进入课堂,进入到学生的头脑,内化为学生的精神追求,外化为学生的自觉行动。这还需要我们广大教育工作者不惜努力。

[1] 马丽娟. 多元文化环境下增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认同的思考[J]. 思想政治工作研究, 2009(4): 32.

[2]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十七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M]. 北京: 中央文献出版社, 2009: 27-28.

[3] 中国心理卫生协会. 心理咨询师[M]. 北京: 民族出版社, 2005: 138.

(责任编校:叶景林)

10.15916/j.issn1674-327x.2017.04.029

G641

A

1674-327X (2017)04-0096-03

2017-03-03

王俭(1969-),男(满族),辽宁锦州人,副教授。

猜你喜欢

价值体系理论课辽宁
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价值体系研究
辽宁之光
读辽宁 爱辽宁
读辽宁 爱辽宁
辽宁舰
《青花瓷艺术品价值体系建构》摘要
新增本科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创新
“721”人才培养模式与高校思政理论课改革
医学院校基础化学理论课教学改革初探
坚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青少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