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慢性髌前滑囊炎的微创治疗

2017-03-07潘家平王徐灿黄鸣红

临床骨科杂志 2017年5期
关键词:滑囊关节镜负压

潘家平,王徐灿,黄鸣红

PAN Jia-ping,WANG Xu-can,HUANG Ming-hong

·方法与应用·

慢性髌前滑囊炎的微创治疗

Minimally invasive treatment of chronic patellar bursitis

潘家平,王徐灿,黄鸣红

PANJia-ping,WANGXu-can,HUANGMing-hong

滑囊炎;关节镜检查;负压引流Keywordsbursitis; arthroscopy; negative pressure drainage

1 材料与方法

1.1病例资料本组22例,男13例,女9例,年龄19~57岁,病程均>4周。17例有膝部碰撞外伤史,5例原因不明。患者均有膝关节髌前肿胀、下蹲或屈膝时肿痛明显症状。其中11例为髌前滑囊抽液1~3次治疗后无效的病例(有1例髌前红肿疼痛明显伴发热,穿刺液细菌培养提示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22例均行MRI检查,提示为髌前滑囊囊肿,直径>5 cm,与关节腔不相通。

1.2治疗方法腰麻或硬膜外麻醉,气囊止血带下手术。在髌前囊肿外侧做长约0.8 cm纵向切口,与囊腔相同,将关节镜光源插入,滑囊内注入生理盐水,观察滑囊内情况及边界。再在囊肿内侧做长约0.8 cm纵向切口,与囊腔相同,将刨削器插入。在关节镜直视下用刨削器将滑囊内的游离颗粒、粘连带、纤维条索及增生肥厚的滑囊壁等彻底刨削、吸净,前壁刨削滑囊壁时注意防止皮肤破裂。用射频消融止血后,在一侧切口放置负压引流管并固定,另一侧切口缝合1针,局部加压包扎。1例感染性髌前滑囊炎予彻底清理、冲洗及刨削除囊壁后,放置负压引流管及固定,未加压包扎处理。术后膝关节石膏外固定制动2周,术后24~48 h拔除负压引流管后继续局部加压包扎,2周后去除石膏改用弹力护套局部保护,逐步行功能锻炼。1例感染性髌前滑囊炎术后用敏感抗生素针抗感染治疗1周。

2 结果

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8~12个月。有2例术后2~3周复发,予穿刺抽尽积液后,用4#丝线在囊肿处经皮分散悬吊固定3~4针,并局部加压包扎及膝关节制动2周,拆线后未再复发。1例感染性髌前滑囊炎术后效果满意。22例患者术后2个月做B超检查均未见复发。

3 体会

该手术方式治疗髌前滑囊炎既克服了传统方式的反复穿刺抽吸后易复发、感染的弊端,又避免了开放手术创伤大、并发症多、不美观等缺点。具有体表切口小、视野清晰、操作准确、患者术后疼痛轻以及恢复快的优点。本组病例术后2个月均未发现复发。手术切口常选用髌前3点钟和9点钟位,有利于手术操作,术中注意避免损伤隐神经的膝内髌下分支。囊肿后壁用刨削器彻底刨除,前壁尽量刨除,避免损伤皮肤。术后持续负压引流,加压包扎及膝关节制动,否则切除滑囊后的间隙又会有渗血积液,导致复发。本组患者有2例术后2~3周有皮下积血现象,经抽液及丝线散在悬吊及加压包扎后无复发。部分患者术后膝关节前方皮肤有麻木感,考虑是在术中行滑囊前壁切除时损伤皮神经所致,但随访6个月以上膝前皮肤麻木感消失。

我们体会,关节镜微创治疗慢性髌前滑囊炎具有微创、患者痛苦小、恢复快的优点,效果满意。

10.3969/j.issn.1008-0287.2017.05.024

R 686.7;R 687.4

B

1008-0287(2017)05-0577-02

2012年3月~2016年2月,我们采用关节镜微创治疗22例髌前滑囊炎患者,取得了满意的疗效,报道如下。

象山县第一人民医院骨科,浙江 象山 315700

潘家平,男,副主任医师,主要从事骨关节外科研究,E-mail: xspjp 2012@163.com

(接收日期:2017-08-03)

猜你喜欢

滑囊关节镜负压
试论无负压供水在建筑给排水中的应用
负压创面治疗技术应用的研究进展
关节镜下使用Fast-Fix半月板缝合器治疗半月板损伤的疗效
SLAP损伤合并冈盂切迹囊肿的关节镜治疗
髋部滑囊炎的高频超声表现
超声在围髋关节相关滑囊炎诊断中的价值
一种手术负压管路脚踏负压控制开关的研制
滑囊炎一般无需抽积液
关节镜下治疗慢性冈上肌钙化性肌腱炎的早期随访研究
关节镜术后电话回访的效果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