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35例艾滋病合并隐球菌性脑膜炎患者的临床观察与护理

2017-03-07胡金霞

临床医药文献杂志(电子版) 2017年50期
关键词:两性霉素脑膜炎球菌

胡金霞

(太原市第四人民医院,山西 太原 030053)

35例艾滋病合并隐球菌性脑膜炎患者的临床观察与护理

胡金霞

(太原市第四人民医院,山西 太原 030053)

目的总结艾滋病合并隐球菌性脑膜炎患者的临床资料并探讨其护理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35例艾滋病合并隐球菌性脑膜炎病人的临床资料和护理措施。结果35例病人中,治愈15例,好转14例,自动出院4例,死亡2例。结论加强艾滋病合并隐球菌性脑膜炎患者的护理有利于其预后。

艾滋病;隐球菌性脑膜炎;护理

艾滋病(Acquired immunodeficiency syndrome,AIDS)是由于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感染引起的免疫缺陷综合征,是一种慢性进行性、致死性疾病,至今没有治愈方法[1]。AIDS患者免疫功能严重受损,易发生各种机会性感染,隐球菌性脑膜炎是AIDS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是一种感染新型隐球菌或其变种引起的中枢神经系统疾病,我院感染科自2011年1月~2016年6月收治AIDS合并隐球菌性脑膜炎35例,综合应用护理措施,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及临床表现

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2016年6月我院收治的35例AIDS合并隐球菌性脑膜炎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性28例,女性7例,年龄21~62岁,平均年龄(36.05±10.57)岁。性传播31例,吸毒共用注射器引起的血液传播2例,输血感染者1例,不明原因感染者1例。

所有病例入院前已确诊HIV感染,多表现为亚急性、慢性起病,反复发热,高热者体温最高达40℃,食欲下降、体重减轻、乏力、头疼、恶心、呕吐。脑脊液玻片离心涂片瑞吉染色或涂片墨汁染色或培养找到隐球菌。颅内压>300mmH2O者27例,合并口腔真菌感染3例,合并继发性肺结核3例,4例合并肺部感染,2例合并感染性腹泻,1例合并单纯性疱疹。

1.2 治疗方法

6例患者应用5-氟胞嘧啶和两性霉素B脂质体联合抗真菌,29例应用氟康唑、两性霉素B和5-氟胞嘧啶联合抗真菌,均予甘露醇脱水降颅内压治疗。

2 结 果

经过药物治疗和综合护理,治愈15例,好转14例,自动出院4例,死亡2例。

3 讨 论

3.1 心理护理

AIDS具有传染性,目前尚无治愈的方法,且社会对病人有偏见和歧视,大部分患者处于消极状态,对治疗缺乏信心,甚至悲观失望产生自杀、报复社会的偏激行为,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并存在一定的社会安全隐患。AIDS病程长,转归慢,费用高,不良反应多,合并隐球菌性脑膜炎时,脑膜刺激症带来的痛苦让患者难以忍受,反复腰椎穿刺增加了患者的痛苦,护士应耐心向患者和家属讲解AIDS的相关知识,多与患者沟通交流,取得患者的信任,鼓励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3.2 病情观察护理

AIDS合并隐球菌性脑膜炎患者出现意识障碍后,症状往往不典型,持续时间短,易被忽视[2]。护士要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出现剧烈头疼、恶心、呕吐等症状时,要立即报告医生,遵医嘱静脉快速滴入甘露醇,将床头摇高15~30°,采取头高脚低位,降低颅内压。同时给予低流量氧气吸入,保持呼吸道通畅。患者呕吐时,取侧卧或平卧头偏一侧,记录呕吐物的性质和量,及时纠正电解质紊乱。监测患者瞳孔和生命体征变化,避免和减少引起颅内压增高的因素,监测患者体温变化,高热患者行物理降温,必要时使用退烧药物,及时更换床单衣服,多饮水,防止脱水。注意清淡饮食,多吃新鲜蔬菜、水果等纤维素丰富的食物,保持大便通畅。

3.3 腰椎穿刺术及鞘内注药护理

通过腰椎穿刺椎管给药可增强疗效,对脑脊液的生化及颅内压力变化进行评估调整治疗方案[3]。操作前要做好宣教工作,争取患者的积极配合。手术过程中密切观察患者的状态,随时询问患者感受。鞘内注射可使抗生素不需通过血脑屏障直接达到局部杀菌的目的,从而提高疗效。两性霉素B是目前治疗隐球菌感染的首选药物,但其不良反应多、难以通过血脑屏障,所以腰椎穿刺后鞘内注射是一种十分重要的治疗方法[4]。穿刺及注药后患者要绝对平卧4~6h,禁止抬高头部,防止发生头部、腰部疼痛及脑疝等并发症,注意观察患者的瞳孔、神志、生命体征的变化。

3.4 用药及静脉血管的护理

抗HIV治疗采用的是高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highly active antiretroviral therapy,HAART),实施HAART后,明显降低了并发症的发生率和患者的病死率。治疗前要告知患者药物治疗的必要性,治疗过程中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等,使其做好思想准备,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

隐球菌性脑膜炎的患者颅压高,常用20%的甘露醇静脉滴注,为减轻不良反应,可遵医嘱静脉注射地塞米松5~10mg。两性霉素B对静脉有较强的刺激作用,易导致静脉周围组织坏死,要合理有计划地使用保护静脉,选择静脉应遵循由远心端到近心端的原则,穿刺由水平高的护士负责,减少穿刺次数,发生药液外渗应立即采取硫酸镁湿敷或红外线照射等措施,最好采用深静脉穿刺置管技术,防止静脉炎发生。两性霉素B不良反应较多,如寒颤、高热、食欲不振、恶心、呕吐、静脉炎、贫血及心肝肾功能损害等,要注意规范用药。

综上所述,AIDS合并隐球菌性脑膜炎的患者病情重,病程长,腰椎穿刺频繁,药物不良反应大,容易产生各种机会性感染,患者经济负担重,心理问题严重。护士应加强心理疏导,加强病情观察,及时发现病情变化,注意合理用药,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1] 麻荣.1例艾滋病合并Ⅱ型肺结核的护理[J].当代护士,2007,6(2):68.

[2] 刘聪,倪仁芳,蔡卫平.26例AIDS合并隐球菌性脑膜炎患者的护理[J].中华护理杂志,2010,45(5):458-459.

[3] 熊万银.隐球菌性脑膜炎患者的临床观察及护理[J].实用临床医学,2013,14(3):105-106.

[4] 张震,尹泽黎,刘育进,等.伏立康唑联合两性霉素B治疗隐球菌性脑膜炎的临床观察[J].现代医药卫生,2010,26(11):1649-1650.

R473.5

B

ISSN.2095-8242.2017.050.9776.02

本文编辑:李新刚

猜你喜欢

两性霉素脑膜炎球菌
一株禽源粪肠球菌的分离与鉴定
二代测序协助诊断AIDS合并马尔尼菲篮状菌脑膜炎1例
不同剂量两性霉素B鞘内注射联合脑脊液持续引流置换治疗新型隐球菌性脑膜炎的对比
结节病合并隐球菌病的研究进展
两性霉素B脂质体穿透真菌细胞壁将两性霉素B直接传递至细胞膜上的麦角固醇
IL-33在隐球菌脑膜炎患者外周血单个核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一株副球菌对邻苯二甲酸酯的降解特性研究
两性霉素B膀胱冲洗治疗尿路真菌感染临床分析
人感染猪链球菌脑膜炎误诊结核性脑膜炎一例报告
中西医结合治疗马脑膜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