爭學生,打崩頭:內地高校“吸”生大作戰
2017-03-07譚志強
譚志強
前 言
根據澳門教育暨青年局公佈的最新統計數字,至今(2017)年6月底,全澳各家中學估計只有約5100位(六年制)高中三年級應屆畢業生。為了加強澳門青年的“愛國情操”,並與澳門學生過去比較熱衷升學的台灣大專院校爭取更多應屆高中畢業生赴中國內地升學,有關部門最近竟然對澳門應屆中學畢業生“賣大包”(放水),在提供兩次“保送考試”機會之後,共有723名學生成功獲得錄取,創下歷史新高。不過,卻同時產生了“爭學生、打崩頭”的現象。
723名澳門學生
獲得中國高校錄取
由中國國家教育部統籌、澳門高等教育輔助辦公室協調的“2017年中國普通高等學校聯合招收澳門保送生考試”(保送生考試),於今(2017)年1月16日結束,共有723名澳門學生成功獲得錄取,創下歷史新高。
如此高額的錄取率,主要原因是中國教育部調整了今年中國內地高校招收澳門保送生的政策,除了大幅增加保送名額、保送高校數量、基本上全面開放所有專業外,還提供“二次保送”機會,凡參加首輪保送生考試未獲錄取的考生,以及未有參加保送生考試的本澳應屆高中畢業生均可報名參加,一再放水之下,本澳應屆高中畢業生的錄取名額便大幅攀升。
統計數字顯示,本澳38所中學推薦813名應屆高中畢業生參加,其中參加首輪保送生考試的學生共710人,參加“徵集志願計劃”(即參加二次“保送生考試”)的學生共171人,當中兩輪考試均參加的學生共68人。澳門高等教育輔助辦公室已公佈的兩批學生錄取名單,已於1月17日上載至澳門高等教育辦公室的網頁(www.gaes.gov.mo),給應考生們查閱。
根據錄取名單統計,在獲錄取的學生當中,最多學生報名的前3個地區分別是廣東、北京、湖北;最熱門的報考專業門類,前5門類依次是臨床醫學、師範、工商管理、藥學、經濟學;錄取人數超過招生名額的高校包括:北京大學、中央音樂學院、南開大學、武漢大學、中山大學、浙江大學、華中科技大學、華中師範大學、中南大學、南方醫科大學、西南大學等11所高校。
不同學校,不同升學途徑
如依主辦機構、教學語言和政治傾向來分類,澳門至少存在著四大類不同的學校,即葡語學校、教會學校、愛國(親共、左派、紅底)學校、國際學校,其升學途徑亦有所分別。
1999年之前,澳門的葡語學校有3間,至1999年後,合併為一間,即目前位於南灣殷皇子大馬路,新葡京酒店旁邊的“澳門葡文學校”。該校的高中畢業生是前往葡國和巴西的大學升學,主要就讀的學校是柯英布拉大學、里斯本大學、里斯本天主教大學、聖保羅大學等,熱門科系是法律、醫學、會計、工程。
教會學校則至少分為天主教學校和基督教學校。它們之中,有的既有中文部也有英文部,有的則只有中文部。教會學校的教育制度,大多數模倣香港的英式學校,即使是中文部或中文學校,都很重視英語。
教會學校的主要升學途徑有兩大趨勢,即有錢的就去英國、美國、澳洲、加拿大、紐西蘭等英語國家的大學升學,沒錢的就去台灣(其中極少數去了香港、新加坡)升學。自1956年台灣開放大專院校讓港澳僑生就讀之後,最多澳門中學畢業生去升學的,就是通過考試和保送途徑,去台灣讀書,幾十年下來,至少在15000人以上。
1966年12月之前,澳門還有一類學校叫國民黨(親台、右派、藍底)學校。不過,“一二·三事件”發生之後,這些學校已經或轉軚、或結業,學生亦大多數轉學至教會學校,目前已不存在。但是,赴台升學卻是這些學校最早開始的。
愛國學校的主要教學語言是中文,在數學、物理、化學、生物等自然科學的教學上比較認真,不但如此,由於要適應就業要求之故,最近二十年來,愛國學校亦漸漸重視英文。不過,對愛國學校的最大打擊是1966年至1976年之間發生的“文化大革命”,由於中國內地的高校幾乎完全停辦,台灣當局亦禁止這些學校的學生報考台灣大專聯招考試,便導致這些學校的大多數高中畢業生“兩頭唔到岸”,成績不管多好,都無法升讀大學。
還好的是,1978年中國宣佈改革開放之後,首先是僑辦系統的暨南大學和華僑大學開始招收愛國學校畢業生赴內地升學,令中國內地畢本生有後來居上的趨勢。以暨南大學為例,收生40年之後,其澳門校友已經約有20000人,遠遠超過所有台灣大專畢業校友的總和。1987年,中國國家教育委員會(今改稱“教育部”)宣佈開放“教委系統”下面的7家重點大學,讓港澳台生報考(第一屆北京全部學校只有12名港澳學生被錄取),其後一直開放,迄今已經開放到至少43家重點高校讓港澳台生就讀,每年錄取約1000~1200人,更是一日千里。
不但如此,由於台灣領導人李登輝要交好中國國家主席江澤民,雙方密使不斷以澳門為交往地點,台灣當局亦於1995年開始,接受愛國學校高中畢業生報讀台灣的大專院校,反過來令這些學校的應屆畢業生“左右逢源”,揀完可以再揀,比他們的前輩幸運得多了。
1980年澳門終於成立第一家本地私立大學“澳門東亞大學”;1990年,改制為公立的“澳門大學”。再加上“旅遊學院”和“理工學院”,及後來陸續成立的“澳門科技大學”、“澳門聖若瑟大學”、“澳門創新學院”、“澳門鏡湖護士學校”、“澳門城市大學”等等,澳門本地高校亦慢慢成為以上三類澳門學校應屆畢業生的主要升學途徑。
最後一種是國際學校,教學語言是英語,再輔以第二種外國語(法語、德語、西班牙語、葡語等)。這類學校的畢業生人數最少,升學途徑亦最單純,一定是去英國、美國、澳洲、加拿大、紐西蘭等英語國家的大學升學。不但如此,由於家庭因素影響,這些畢業生往往都是一去不返,故此,他們對澳門的影響力不大。
爭學生、打崩頭
在過去,特別是澳門人出生率較高的時期,每年都有約8000名高中畢業生,四類高中畢業生又各自分流至不同的途徑去升學,爭奪應屆高中畢業生的問題是不大嚴重的。然而,由於1997年“亞洲金融風暴”到2003年“沙士事件”,澳門承受了長達7年的經濟低迷,嚴重影響了這7年的嬰兒出生率,應屆高中畢業生的數字,也自每年約8000人,下降到現在的只有5000人左右。
不久之後,澳門本地四家高校便會舉辦首屆“四校聯招”(連“免試保送”途徑,提供約4000個名額),再接著的是臺灣各大專院校的“澳門地區大專聯招”(連“免試保送”途徑,提供約1000個名額),令海峽兩岸三地高校的招生總數(約5700人),即使將“國務院華僑事務辦公室”下屬的華僑大學、暨南大學提供的幾百個學位不予計算,已經比今年澳門全體應屆畢業生的總數,還要多出數百個學位,
不但如此,未來幾年,澳門高中畢業生的數字還會陸續下降,到了2020年,應該跌到只有4000人左右。如此一來,中國內地高校和台灣大專院校爭應屆畢業生升學的競爭情況,便是在所難免,真可謂“爭學生、爭崩頭”。
對澳門年輕人來說,這當然是好事,因為有得揀,總是好過無得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