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競爭力論壇」談台灣競爭力
2017-10-26
台灣有個「台灣競爭力論壇」,顧名思義,這個「論壇」是專門討論「臺灣競爭力」的。2017年8月15日,「台灣競爭力論壇」舉辦了一次「開創台灣新格局」高峰會,邀請龐建國、郝龍斌、林中森、趙建民、朱雲鵬等台灣多位知名人士就台灣的「競爭力」問題發表高見。
台灣現在的競爭力到底怎樣?用龐建國的話說,台灣是「把機會當成威脅,逐漸進入悶經濟和邊緣化的困境」。具體而言,台灣現在進入了「三缺社會」——缺工、缺電、缺方向。為何會出現這種狀況?「最為關鍵的因素,就是台灣沒有處理好兩岸關係,沒有善用大陸的互補要素和動能活水。」
台灣經濟低迷已不是什麼秘密,大量的服務業人員短缺,使得整個服務業的服務品質下降,導致這一現象的根本原因,就是蔡政府不顧勞資雙方強烈反對,推行勞資雙方都是輸家的「一例一休」政策;因為民進黨把「反核四」當作神主牌,導致台灣今年多次拉閘斷電出現。蔡在2016年參選時不只一次大聲疾呼,只要廢核,她保證台灣不會缺電,當如今缺電成為事實時,她又提出希望台灣用愛發電……最終還是沒能解決台灣缺電問題,最後只能是台電董事長下台,以示「對缺電負責」。
表面上看,缺電影響了百姓的生活,實際上影響最大的還是企業——一個發達的經濟體竟然缺電,恐怕在全世界都很難找到,對企業來說,誰還敢加大對台灣的投資?
當「缺電」成為一個事實後,應該如何解決才是正道,迄今為止,蔡政府卻在「查找缺電原因上下功夫」,則遲遲拿不出因應和解決之道。這也是今次「台灣競爭力論壇」專家們感到最錯愕的地方。
為何拿不出解決辦法?因為台灣根本就沒有發展方向。「台灣競爭力論壇」執行長謝明輝慷慨激昂地列舉了大量的事實表明:不接受「一個中國原則下的九二共識」、不與大陸的「一帶一路」戰略融合,台灣經濟只能是一潭死水、陷入經濟邊陲化危機。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