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价值观教育:基于项目任务和任务群的尝试
2017-03-07雷建平
雷建平
摘 要 当前高中生德育工作中存在着诸多重智轻文、重规范轻说理、重眼前轻长远等功利性的倾向,为此借鉴新课标理念下的“项目任务”“任务群”等学科教学范式,尝试改变高中生价值观教育方式,促发体验感悟,帮助德性建构,以期改善价值观教育在观念、行动与实效等方面的偏差。
关 键 词 价值观教育;项目任务;任务群
中图分类号 G41
文獻编码 A
文章编号 2095-1183(2017)02-00-02
对学生进行价值观引导不仅是“立德树人”的时代命题,更是生命教育的迫切课题。然而,对高中生进行的价值观教育当前仍存在诸多功利性倾向,处于极其无奈、尴尬与迷惘的困境之中。因此,学校尝试借鉴新课标理念下学科教学项目任务及任务群的做法,并将之作为突破点,对高中学生进行价值观教育,收效明显。
一、项目任务使价值观教育从课堂延伸到课外,促发体验感悟
项目任务是指班主任和班级同学基于某一特定的与价值观教育相关的任务,在具体真实的社会行为事件中,进行深入地体验感悟、有目的地观察思辨与研究梳理,让学生从外界的道德教化中获取价值观认知,从自觉意识到事物或事理的对错中实现价值观自觉。但这种对事物或事理对错的意识不是靠教育者的灌输,而是将问题呈现出来,让学生自己在思考中作出价值判断推理,自己得出对错的结论,即给予学生判断的能力和思考的土壤,在学生充分参与和积极思考中,将价值观内化到学生的品行结构中。西方各国运用最广、影响最大的“价值观澄清”“价值判断推理”就是这样的教育方法。这种方法之所以有效,是因为它符合高中学生特有的心理状态和思维方式:经过自己用心思考作出的判断,对于一个独立意识渐强且思想受到启蒙的高中学生来说,远比老师家长的说教更让他心服口服。由此产生的行为也必将完全出于学生内心,效果与强迫接受不可同日而语。这种价值观教育强调把完成任务的过程看作体验的过程、感悟的过程、内化的过程,从而使价值观教育不仅突出了受教者的主体性,还展示了教育真实的魅力。
如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友善”这一主题的教育时,学校就改变传统课堂说教方式,利用周末或假日时间,定期、系统、分批次组织学生深入德育实践基地,如孤儿院、福利院、敬老院等,让学生了解孤儿、残疾智障儿童、年迈体衰的老人等不同人群的生活状况,在对话交流中去感同身受不同生命个体的故事,甚至在深切的体悟中,力所能及地做一些有意义的事情,最后围绕“友善”这一项目任务进行总结交流、宣传表扬,形成生命影响。如:第一步项目任务是组织学生到敬老院,让学生帮助老人打扫卫生、与老人聊天、帮助老人锻炼身体,聆听他们的故事等,排解老人的孤独与忧愁,活动后教师组织学生交流讨论并写下感悟;第二步项目任务是组织学生到福利院,陪伴交流、为他们讲故事、唱歌,甚至辅导他们学习等,活动后教师再组织学生交流讨论、写下自己的感悟;第三步项目任务则是结合“友善”这一主题,通过纵横向比较与交流讨论,得出“友善”的不同对象、行为表现、付出与收获等,进而提升到“友善”之于生命的意义和作用的研讨。通过这些活动,学生真正体会到“尊老爱幼”不再是一个抽象的道德概念,而是生命的内在需要,进而使珍惜生命、珍惜青春等深切体悟融入自己的情感世界和灵魂深处。这是“友善”这一价值观教育项目任务复合而深远的意义。
二、任务群使价值观教育由单一走向综合,帮助德性建构
任务群则是指通过若干项目任务来形成学习的综合体与系统工程,实现价值观教育的整体建构,促进灵魂的真正觉悟。以任务群的形式进行价值观教育时,不仅冲破了课堂的樊篱、跨越了学科的壁垒,而且融入到社会生活的丰富性和复杂性中。这样必然使得学校的价值观教育与流行的价值观在“呈现——思辨——澄清——内化——实践”过程中,不仅产生冲突、博弈,还历经思辨、判断和选择,最后形成正确价值观并自觉践行。这种价值观教育模式的最大特点在于设计了“思考——判断——内化——践行”的道德素养的螺旋式上升发展通道,使价值观教育得以持续、深入、系统地影响高中学生的身心发展。
近几年来,学校德育工作的开展非常注重通过综合考察活动、社团或学科大型综合活动、暑期游学等实践性的任务群来落实。如苏元山综合考察活动、应元班重走“古丝路”考察、每年的创音、戏剧节及世界名校游学等,其鲜明特点就是以综合实践性活动为载体,突破学科壁垒、课堂樊篱,不断以新颖的形式来开拓学生视野、增长学生知识,以自我教育与发展的途径来实现价值观的教育目标,真正做到了寓教于乐。如参加苏元山综合考察活动,无论带队的老师还是学生,都进入到了真正的学习状态:如饥似渴的求知欲望,积极主动的探索精神,融入自然与生命的在场感,团队合作的协调分工……这项综合考察活动,正好在任务群目标上凸显了多元化的价值取向,在任务群内容上则将蕴涵在地理、生物、化学乃至数学等学科中的价值观念、审美情趣、思维方式和行为规范等加以挖掘与提升,实现了学科德育的交叉渗透;更为重要的是,活动尝试不断突破时空局限,形成立体、动态的发展性课程结构体系,体现任务群结构的灵活性、多样性和选择性,努力寻求基础教育课程与德育面向生活实际问题、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结合与双向拓展问题;最为核心的意义是真正实现了在课程改革中为高中生价值观教育带来了价值理性对工具理性的超越,实现了个体的“人”的真正意义上的发展。
综上可见,借鉴新课标理念下项目任务与任务群等方式对高中学生进行价值观教育,教师从学生生活实际出发,选择一些贴近学生实际生活的例子作为教育主题,并积极创设有意义的教育情境,时刻关注学生情感体验;在学生的自我理解和活动陶冶中,进行必要的价值引导,实现积极的价值选择,以此提高学生的价值判断能力,激发学生追求更高的人生价值和理想。当然,教师在面向学生生活的同时,还必须施以必要的思想文化陶冶,用能体现整个人类、民族信念与精神的精华文化来熏陶感染学生,启迪他们的心灵,丰富他们的灵魂,不让回归生活的德育走向另一个贫瘠的极端 [1]。
参考文献:
[1]刘铁芳.面向生活引导生活——回归生活的德育内涵与策略[J].教育科学研究,2004(8):21.
(作者单位:广州市第二中学广东广州 510530)
责任编辑 余志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