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卓越教师:学校文化的核心和标尺

2017-03-06刘炜杰

江苏教育·职业教育 2016年10期
关键词:卓越教师学校文化师资队伍

【摘要】许多学校、教育行政部门将学校文化建设视作“亮点工程”,不同程度地忽视了教师的发展以及卓越教师发展对学校文化建构的意义。探寻卓越教师的文化意义,审视、反思当下学校文化建设繁华景象背后的缺失,有助于学校更新发展理念,重构校园文化,发挥教师群体的巨大能量,真正提高教学质量。

【关键词】卓越教师;学校文化;教师文化建构;师资队伍

【中图分类号】G71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16)47-0027-04

【作者简介】刘炜杰,江苏省宜兴丁蜀中等专业学校(江苏宜兴,214221)副校长,正高级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为职业技术教育。

一、繁华背后的缺失

当下,学校文化建设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说起学校文化建设,校长们眉飞色舞、如数家珍,从理念独到的学校标识到步步见景的育人环境,从区域特色的校本课程到以人为本的管理制度,不断推陈出新,几乎“校校有特色”“一校一品牌”,甚至“年年有创新”“年年新特色”,让人惊叹不已。只是将这许许多多的“特色”“品牌”逐一见识下来,总觉繁华之余却缺少些什么。

不只是校长们重视学校文化建设,教育行政部门的管理者们也认识到学校文化建设的意义不只停留在学校文化建设的研讨上,更有先行者们系统地规划学校文化建设,从“校园文化建设年”“校园文化发展年”到“学校文化提升年”,要实现“文化立校、文化兴校、文化强校”。其目标明确、任务具体、措施有力,但学校文化建设是否能够如其规划所要求的“每年一大步”?

也许我们需要拨开繁华,回归文化的原点,思考一下什么是文化。爱德华·泰勒认为,文化是一个复杂的总体,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风俗以及人类在社会里所有一切的能力与习惯。[1]这是一个最早的较为科学的定义,也是最流行的、最具有代表性的定义。人类学家梅尔福特·E·斯皮罗认为,文化主要是一种符号系统,人类必须有能力发明、创造、流传和获得文化符号。因此,符号也可看作人性的特征。中国学者杨宪邦认为,文化是人类创造社会历史的发展水平、程度和质量的状态。而张汝伦则认为,文化是人与自然、人与世界全部复杂关系的总和。文化的定义林林总总,但无论是爱德华·泰勒还是梅尔福特·E·斯皮罗,无论是杨宪邦还是张汝伦,其“文化”均未离开“人”。所以,有哲人云:人即文化,文化即人;人之道,文化之道也。反之,没有人,没有人的意义世界……文化世界就不可能存在。[2]那么,没有了教师和学生的学校文化呢?

学校是什么?学校是教育的组织机构。教育具有双重文化属性,即传递和深化文化与构成文化本体。[3]那么,作为传递和深化文化与构成文化本体的组织机构,学校的文化如何传递和深化?先进的学校文化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关键要依靠谁?答案是教师。谁能承担起文化的传递和深化?答案依然是教师。所以,没有了教师,纵使学校标识如何理念独到、育人环境怎样步步见景、校本课程如何具有特色、管理制度如何以人为本,都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试想一下,如果一所学校,数学老师是华罗庚,物理老师是吴大猷,化学老师是张青莲,语文老师是闻一多,即使宿舍、教室是土块砌墙,茅草覆顶,这样的学校怎么样?是否能够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是否能够承担起文化的传递和深化?而这,就是流亡中的西南联大,物质条件极其简陋的西南联大,却是让人肃然起敬的西南联大!正是在这一大批大师级的卓越教师带领下,全校师生在土墙茅草顶的宿舍、教室中建构起中国教育史上爱国、进步、奉献的不朽丰碑!所以,西南联大校长梅贻琦先生说:“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在梅贻琦先生眼里,“大师”是大学文化的核心和标尺。

不只是大学需要“大师”,所有的学校都需要“大师”,因为所有的学校都需要“传递和深化文化”。也许大学所需的“大师”和其他学校所需的“大师”存在某些差异,但他们都是教师中的卓越教师。然而,我们现在的许多学校,却只见“大楼”,不见卓越教师,更不用说大师级的卓越教师。教育行政部门抓学校文化建设的目的是什么?答案是“文化立校、文化兴校、文化强校”。“立校、兴校、强校”为何?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学生全面发展的水平反映的是什么?学校教育的质量。所谓“文化立校、文化兴校、文化强校”,最终还是为了学校教育的质量。那么,我们的学校文化历经“建设年”“发展年”和“提升年”,“每年一大步”,正在向着“校校有特色”“一校一品牌”目标不断迈进的同时,我们学校教育的质量怎么样?今天,如果我们需要进行学校教育质量的反思,不妨坐下来做一些比较,缘何有昔年的教育高质量?

我们犹记得昔年学校里一批老教师,他们不看教科书或讲稿,从四书五经到诸子百家,从容不迫,娓娓道来;他们的粉笔字,一横一竖一捺,工整而又舒缓,让孩提时代的我们不由地模仿;他们不带直尺和圆规,徒手在黑板上作的直线或画的圆,让我们咂舌不已。再看看我们今天的教师专业水平、精神状态,没有教科书,没有PPT,是否能够轻松自如地将课文娓娓道来,带领学生徜徉在课文的“文化”之中?是否能够写一手漂亮的粉笔字?是否能够随手作直线或画圆?也许,有人说时代不同了,对教师的要求也不一样了。那么,我们的教师是否能够进行课程的二次开发,实现系统的情境教学?是否能够组织“微课”,实现“翻转课堂”?笔者相信,有很大一部分教师还需要提高自身的专业能力。

今天,我们应该思考:做了这么多的学校文化建设,为什么学校教育的质量还滞步不前,甚至不如昔年?为什么当下的学校缺少卓越教师?或者,为什么只有极少数卓越教师?是因为,十年树木,百年树人。百年所树的人,不只是学生,也是教师。卓越教师的培育需要“百年树人”,学校文化的建设也只有在“百年树人”的实践中积淀、升华。而我们,“一百年太久,只争朝夕”,我们只试图做倚马可待的“每年一大步”“校校有特色”“一校一品牌”的“学校文化”。不着力教师的专业发展,看似系统的学校文化建设规划,其实是建在一片流沙之上;沒有卓越教师,所谓的“省内一流、全国知名”的“学校文化建设品牌”,看似花团锦簇,最终只能是一曲《空城计》。

二、卓越教师的文化意义

有人或许关心,卓越教师有何标准?学科带头人、教学名师、特级教师是不是卓越教师?限于研究的侧重,本文无意于卓越教师评价指标体系的建构,本文关注的是卓越教师有何基本特征、在学校文化建设中的意义如何等。

何为卓越?“卓”是会意字,本义为以网罩鸟。以网罩鸟,网需要高举,故引申泛指高而直立,又引申指超出一般。以网罩鸟,还需要高明的技巧方能罩住,故又引申指高明;[4]“越”是形声字,本义为跨过、跳过。跨过一定界限,就意味着超出、超过。[5]何为“卓越”?就是“非常优秀、超出一般”。从这个意义上理解,卓越教师就是非常优秀、超出一般的教师。但无论是“卓”还是“越”,都不是一个静态的字意,“卓”有“超出”之意,“越”有“跨过、跳过”之意,都可以视作动态的过程,从这个意义上讲,“卓越”字意中的“非常优秀”,是不断發展、不断超越的“非常优秀”。因此,“卓越”还被引申指“卓然独立,越而胜己”。

卓然独立,不仅意指非常优秀,还意指非常优秀的异质化。记得高中时候的两位数学教师史久一先生和张嘉瑾先生,一教代数,一教几何,教学风格迥异:史老师重于互动建构的教学法,鼓励我们参与研讨,课堂上的氛围异常热烈,甚至在他老人家评特级教师的那次公开课上,我们讲话的时间都远远超过他说话的时间;张老师重于教学内容的解构与重构,他第一节课就宣称,上课时只能听到他的声音,其他人只能竖起耳朵。上课时只见他老人家手无片纸,施然而入,而后从裤袋里掏出一支粉笔,从一道题引出一道题,题题相扣,并由此引出数学的对称美、韵律美等等,听者欲罢不能,课堂鸦雀无声。两位老师都是卓越教师,不仅超出一般,而且是有个性的、不一样的超出一般,为“卓然独立”做出了很好的解释。“卓然独立”不苛求同一标准下的超出一般,“卓然独立”更倡导个性化的多元发展。因此,“卓越教师”的意义不是在同一标准下日趋同质化的“学科带头人”“教学名师”“特级教师”等能够替代的。正是因为教师的卓然独立,才可能有卓然独立的学校文化。

越而胜己,意指不断地自我超越。这对于普通教师、年轻教师更有意义,他们也许不能一下子实现卓然独立,但每一个人都可以越而胜己。如果能够持续不断地越而胜己,每一位教师都可能实现卓然独立,每一位教师都可能成为卓越教师。问题是,如何越而胜己?于漪老师说,教学是一门遗憾的艺术。如何知道教学的遗憾?答案是反思。只有在实践、反思、学习的循环中不断改进,才有可能不断地越而胜己。只有在不断的越而胜己的实践、反思、学习中,才有可能形成卓然独立的教育教学理论与实践体系,甚至步入教育之道。越而胜己,不只局限在教育教学方面的提升,还可以在专业学科方面进行更深入的实践与研究,这未必是大学教师独有的“专利”,如江苏省靖江中等专业学校的朱照红老师,利用专业知识不断进行技术开发与创新,取得了丰硕的成果。越而胜己,方能卓然独立。越而胜己,不只是教师的卓然独立,更有学校文化的不断积淀。

卓越教师是学校文化的标尺,不是学校文化的标签。学校文化的卓然独立,不只需要卓越教师,而且需要卓越教师成为教育教学理论与实践体系的实践者、倡导者、领导者。从这个意义上讲,学校教育的领导者应该是卓越教师。学校教育的领导者如果经过不断的越而胜己的实践、反思、学习,能够形成卓然独立的教育教学理论与实践体系,甚至教育之道,就绝不可能出现运动式的学校文化建设规划,以及教育质量下降时“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式的“临时抱佛脚”。

卓越教师成为教育教学理论与实践体系的实践者、倡导者、领导者,还说明学校文化的卓然独立,不只需要有卓越教师,还需要建构卓越教师团队。卓越教师的团队是以卓越教师为核心,形成学习共同体,通过共同的实践、反思、学习,让卓然独立的教育教学理论与实践体系更丰富,融入学校文化并推动学校文化的建构。卓越教师的团队更要形成卓越教师的群体,即学校中不同学科有卓越教师作为带头人,同学科有不同个性、不同专长的卓越教师,还有交叉学科的卓越教师。独木不成林,不仅要有卓越教师团体的组合,更需要营造追求卓越、尊重平等、和而不同的团队氛围,才能如西南联大一般,将来自不同学校,有各自不同学术风格、来自不同学术流派的名师大家融为一体,创造出“殊途而同归、一致而百虑”的民主和谐的学校文化。倘若如此,学校文化不仅卓然独立,而且意蕴深远。

三、卓越教师文化的建构

西南联大之所以人文荟萃,是源自于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南开大学的文化积淀。但是,不是每一所学校都能有如此深厚的文化积淀。很多偏远学校、农村学校、外来民工子弟学校以及一些转型的学校,师资力量、办学条件非常薄弱,谈不上卓越教师的存在,那么,卓然独立的学校文化是不是就无从建起?

本文所论述的卓越教师,是发展中的教师,不局限于“学科带头人”“教学名师”“特级教师”等称谓,是个性发展、多元发展的教师。不仅如此,本文所论述的卓越教师,是在实践、反思、学习中越而胜己,不断突破既有的深度和宽度,从而建构属于自己的教育之道的教师。每一位教师都可以在实践、反思、学习中越而胜己,因此,每一位教师都可能成长为卓越教师。

合抱之木,起于微末。如果把卓越教师比作一棵根深叶茂的大树,那么卓越教师的起初,也是一株苗芽。对于学校教育的领导者而言,就是要培育优质的“土壤”,让这些未来的、潜在的卓越教师能够更好更快地破土成长。对于那些偏远的、农村的以及刚刚转型的师资力量弱、办学条件差的学校领导者而言,卓越教师难以引进,因此更要培育优质的“土壤”,培养自己的卓越教师。

对于学校教育的领导者而言,能够培育的“土壤”是什么?从作用的角度来看,这个“土壤”要能够促进教师的越而胜己,而越而胜己来自于实践、反思、学习。在教育情境中,学习是凭借经验产生的、按照教育目标进行的、比较持久的行为变化。[7]经验来自于实践,未能按照教育目标进行则需要反思,由此而言,实践、反思同样是学习的过程。所有的学习离不开特定的文化模式、社会规范和期望,这些情境以强有力的方式影响着学习和知识迁移。[8]因此,对于学校教育的领导者而言,能够建构的“土壤”,就是促进教师越而胜己的文化模式、社会规范和期望。狭义的文化主要体现在一种社会成员习得的、并为全体成员所共享的规范、价值观念、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的整合体。[9]由此看来,文化模式、社会规范和期望仍然属于文化的范畴。这种文化模式、社会规范和期望能够促进教师越而胜己,实现卓然独立,这就是卓越教师文化——卓越教师成长的“土壤”。

期望是一种价值,文化模式更多的是思维方式、行为习惯、语言符号等的组合,而社会规范是具有一定强制性的管理规范、管理制度等。从教育领导的角度而言,期望是卓然独立的价值追求,是卓越教师文化的顶层或内核;文化模式是越而胜己的思维方式、行为习惯、语言符号等,是卓越教师文化的中层或中圈;社会规范是制度、约束等,是卓越教师文化的底层或外圈。但是,就學校教育管理的现状来看,首先要建构社会规范,建构促进教师越而胜己的保障机制、激励机制,并由此凸显期望,形成文化模式。

理论的演绎可以信手拈来,文化的讲演可以口若悬河,但是,实践中如何践行卓越教师文化呢?以正在实行的学校岗位设置为例。学校的岗位设置,是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是一种社会规范。学校岗位设置实施方案的指导思想一般都是这样表述的:“按照……职务能上能下、待遇能高能低的改革方向,建立……岗位管理制度,逐步实现由身份管理向岗位管理转变,调动各类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促进教育事业的发展”。“职务能上能下、待遇能高能低”“调动……工作积极性”等表述,无不说明这是一种促进教师越而胜己的保障机制、激励机制。但是,具体是如何操作的呢?许多学校的岗位聘用是按照职龄、工龄、年龄来排序的:先看职龄,职龄长者为先;同职龄时,工龄长者为先;职龄工龄均同时,年长者为先。这些话语中的诸多“……为先”,无形之中为许多有志、有为的年轻教师设置了障碍。

社会规范的建构,需要倡导卓越。前文所提及的朱照红老师,利用专业知识进行技术创新以及探索创新教育,卓有成效,许多学校给出良好的待遇期望他加盟,但是朱照红老师未动心。一是因为靖江中等专业学校给予朱照红老师良好的工作环境,事业留人;二是因为泰州市人民政府对这些卓越的技术人才建有专门的激励机制,待遇留人。是倡导卓越,还是论资排辈?或许能够异口同声。是演绎、讲演,还是实践、践行?演绎可以信手拈来,讲演可以口若悬河,但是选择实践,就意味着问题和困难;选择践行,就需要职责和担当。避重就轻,畏避矛盾,终究建不起卓越教师文化。建不起卓越教师文化,也就谈不上学校文化。

【参考文献】

[1]爱德华·泰勒.原始文化[M].蔡江浓,译.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88:1.

[2]孙鹤娟.学校文化管理[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30.

[3][6]袁振国.当代教育学[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385,102.

[4][5]《新编说文解字大全集》编委会.新编说文解字大全集[M].北京:中国华侨出版社,2011:93,471.

[7]约翰·D·布兰思福特,等.人是如何学习的[M].程可拉,等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4.

[8]郑金洲.教育文化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8:8.

猜你喜欢

卓越教师学校文化师资队伍
园校一体,知行合 一
面向卓越教师的师范生实训课程评价研究
卓越教师培养背景下物理学专业师范生教学技能训练研究与实践
小学英语有效教学情境对促进学校文化建设的教学研究
关于推进实战化教学的思考
职业院校师资队伍建设研究
新媒体语境下高校新闻传播教育困境与革新路径
学校优质特色发展需要校园文化的浸润*
“多元教育”视阈下的学校文化建设探索
提高大学生学校认同感的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