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分割与增强方法的红外与微光图像融合
2017-03-06徐敏
徐敏
摘要摘要:为更好地保留原始红外图像的目标信息,挖掘更多微光图像的细节信息,提出一种结合分割红外图像与增强微光图像的融合方法。首先对原始红外图像进行二维最大熵法分割以提取红外目标信息,对原始微光图像进行Zadeh变换以增强其细节信息,依据红外分割图,将增强后的微光图像与原始红外图像进行一次融合;然后,在非下采样contourlet变换(NSCT)域,对原始红外图像、微光图像和一次融合后的图像进行二次融合,得到最终融合图像。通过试验对比,所提出的二次融合方法得到的融合图像视觉效果明显优于其它方法。最后,利用多个指标进行客观评价。结果显示,该方法可有效突出目标信息,提高图像清晰度与对比度,挖掘更多细节信息。
关键词关键词:红外图像;微光图像;二维最大熵;zadeh 变换;二次融合;NSCT
DOIDOI:10.11907/rjdk.162352
中图分类号:TP317.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文章编号:16727800(2017)001017004
图像融合就是利用多传感器提供的冗余数据与互补信息进行处理,获得一幅对同一场景目标更为准确与细节更具视觉效果的图像[1]。红外与微光图像融合作为图像融合中的一个重要分支,尽可能地保留原始数据信息,不产生臆造虚假信息,以对目标与场景进行合理的综合描述。目前,该技术在智能交通、安全监控、人类视觉辅助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24]。
任何一种传感器都有其自身的局限性,不能全面捕捉场景信息,红外或微光传感器也不例外。为了较好的结合两者成像优势,许多学者做了大量研究,提出了很多融合方法,如拉普拉斯融合法、小波变换法、curvelet变换法、contourlet融合法、非下采样contourlet法、shearlet等[58],这些方法均属于多尺度分解的方法,将原始图像分解为低频系数与高频系数,并分别对其采用不同的融合规则进行融合,均能实现较好的融合,但未能较好地保留图像的原始信息,尤其针对光照不足或者目标隐蔽等情况,容易出现目标丢失或不明顯,不能较好理解场景。为此,近年来,人们提出了其它融合方法[911],以较好提取目标或挖掘更多深度细节信息。文献[12]结合压缩感知原则进行融合,缩短了融合时间且融合图像较具视觉效果,但目标突出不明显。李树涛等[13]提出了基于平均滤波器,将原始图像分解为基层与细节层,并利用引导滤波器构造权重图,依权重图加权融合,该方法可以实现快速融合,具有较好细节表现力,但针对红外与微光的融合图像对比度较差。文献[14]提出结合引入了局部直方图均衡化增强红外与微光图像,并用中值滤波进行去噪,融合较快且细节突出,但目标不显著。邢素霞等[15]提出了Renyi熵分割红外图像提取目标,采用非下采样 contourlet 变换(NSCT)域增强微光图像低频分量方法进行融合,亮度较好,但其增强过程中图像的细节信息稍弱。
以上方法均能实现不同图像信息之间的冗余互补,对比度或清晰度得到了一定程度提高,但不能较好兼顾对比度与清晰度。为了同时达到对比度增强与提高清晰度的目的,本文提出一种分割红外图像,增强微光图像,将分割目标图像与增强后的微光图像进行融合,本文称为一次融合。为有效防止图像分割不完整与过增强,在NSCT域将一次融合图像与原始红外和微光图像进行融合,本文称为二次融合,以保留较多原始信息,视觉效果更好的目的。
2分割红外图像与增强微光图像
2.1二维最大熵分割红外图像
热目标是红外图像的重要信息,为较好突出红外目标,本文引用二维最大熵阈值[16]分割红外图像,提取目标信息。
由于待分割红外图像目标域与背景域概率分布都不相同,采用灰度—区域灰度均值的后验概率对各区域的发生概率进行归一化处理。设初始图像的分割值为(s,t)、 背景区域概率与目标区域的概率分别为pB和pO,则有:
2.2Zadeh变换增强微光图像
微光图像含细节纹理信息,其场景较暗,对比度不明显,为使融合有更多细节信息,对微光图像进行增强。传统方法有直方图均衡化、灰度拉伸等,但处理后动态效果不明显,且过多增强了图像的噪声。本文选取Zadeh变换[17]进行增强。
该算法引入了生物特性,以考虑人眼接收图像信息为出发点,具体实现如下:
4试验结果与分析
为验证本文融合算法的有效性和正确性,实验基于MATLAB平台,对两组已完全配准的红外与微光原始图像(其大小均为256×256)选至图片库。图2(a)、(b)为第一组,图2(a)红外图像中可看到清晰的人物,微光图像图2(b)中可以清晰看到道路、山坡、灌木和栅栏等景物;如图3(a)、(b)为第二组,图3(a) 红外图像中可以辨识人物、船体及其它细小目标,微光图像图3(b)可清晰看到船体、天空等景物。4.1融合步骤
融合算法流程,以图2(a)、(b)作为原始图像如图1所示。其中,图1(c)为利用最大熵分割得到的背景图,可以看到清晰的人物;采用Zadeh变换得到的增强后的图像图1(d),对比度提高,可见更多细节信息,如可清晰看到人物旁边的栅栏;图1(e)为图1(c)与图1(d)融合得到的一次融合图像,其对比度明显提高,而且看到确定的人物目标以及更为清晰的细节信息;图1(f)为图1(a)、图1(b)与图1(e)三者在NSCT域下融合得到的二次融合图像,它是对图1(e)进行一个二次处理,虽然与图1(e)相比,其对比度有所下降,但其细节更为清晰,包含更多有用信息。
为加强对照试验,本文采用4种方法对一次融合、二次融合得到的图像进行效果验证。图2(c)~(d)与图3(c)~(d)分别为采用bior97小波变换、NSCT的图像融合结果,融合规则均为低频加权平均与高频绝对值取大,分解层数均为4层,称为小波方法、NSCT方法;图2(e)与图3(e)为文献[13]中方法,简称GF方法;图2(f)与图3(f)为文献[15]中方法,简称Renyi熵法;图2(g)与图3(g)为对红外最大熵分割,微光图像zadeh变换增强,融合得到的融合图像,简称一次融合;图2(h)与3(h)为二次融合算法,简称二次融合。
4.2实验结果与主客观评价
由图2分析可知,图2(c)中栅栏模糊,细节丢失严重;图2(d)清楚看到细节信息,但对比度较差;图2(e)图像目标明显,但细节信息不清晰,整体不自然; 由图3分析可知,图3(c)目标船只周围重影明显,整体效果较为模糊;图3(d)整体效果较好,但对比度一般;图3(e)中船只不自然,细节信息不突出;图3(f)图像亮度过亮,淹没了一些细小目标;图3(g)有较好的视觉效果,但细小目标丢失严重;图3(h)细节信息较为清晰,目标明显,整体效果较好。可以看出,本文提出的方法得到的融合图像具有更好的视觉效果。
为了进一步验证本文所提方法的有效性,本文采用清晰度(C)、平均梯度(AG)、空间频率(SF) 3个评价指标对各种方法进行评价,评价结果如表1。从表1可以分析出,本文所提方法得到更大的清晰度值、平均梯度值与空间频率值,这与主观评价结果相一致,本文提出的方法最优。
参考文献:
[1]潘瑜,郑钰辉,孙权森,等.基于PCA和总差变模型的图像融合框架[J].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图形学学报, 2011, 23(7): 259266.
[2]JAMAL S, KARIM F. Infrared and visible image fusion using fuzzy logic and populationbased optimization[J]. Applied Soft Computing, 2012(12):10411054.
[3]BAI X Z, ZHOU F G, XUE B D. Fusion of infrared and visual images through region extraction by using multi scale centersurround tophat transform[J]. Optics Express, 2011,19(9): 84448457.
[4]BRANDON M,ISMAIL B A,MAX W,et al.Spine image fusion via graph cuts[J]. IEEE Transaction on Biomedical Engineering, 2013,60(7): 18411850.
[5]JEESE S, MICHAEL A PUSATERI. Laplacian based image fusion[C]. Applied Imagery Pattern Recognition Workshop(AIPR), 2010:17.
[6]YONGHYUN K, CHANGNO L, DONGYEOB H,et al.Improved additivewavelet image fusion[J]. IEEE Geoscience and Remote Letters, 2011,8(2): 263267.
[7]XIONG J T,TAN R J,LI C L,et al.Image fusion algorithm for visible and pmmw images based on curvelet and improvedPCNN[J]. IEEE 11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Signal Processing(ICSP),2012(2):903907.
[8]LIU K, GUO L, CHEN J S. Contourlet transform for image fusion using cycle spinning[J]. Journal of Systems Engineering and Electronics, 2011,22(2): 353357.
[9]路雅寧,郭雷,李晖晖.基于曲波活性测度的SAR与多光谱图像融合[J].计算机应用研究,2012,29(11):436043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