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肺康复训练对有创机械通气重症肺炎患者的影响
2017-03-06陈根
陈根
射洪县人民医院呼吸科,四川遂宁 629200
重症肺炎也叫做爆发性肺炎或是中毒性肺炎,会并发其他系统受累与呼吸衰竭,又是因为各类感染所致的毒血症或是菌血症,容易引起昏迷、血压下降以及休克等症状。目前主要采取有创机械通气治疗,然而有创机械通气需要完成绝对卧床,患者不能运动,容易造成褥疮与肺不张等问题。因此,需要进行早期肺康复,旨在对患者症状进行控制与缓解,维持患者独立生活的能力与个体社会的功能。该次研究将2014年9月—2017年9月在该院行有创机械通气治疗的重症肺炎患者88例作为对象,探究了在有创机械通气重症肺炎患者中心早期肺康复训练的有效性,现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2014年9月—2017年9月在该院行有创机械通气治疗的重症肺炎患者88例,依据康复方式不同分成常规组与早期康复组,每一组44例,常规组采取常规训练方式,早期康复组主要进行运动训练与呼吸训练。常规组男性24例,女性20例;年龄是43~78岁,均值是(58±2.64)岁。早期康复组男性23例,女性21例;年龄是 42~78 岁,均值是(57±2.59)岁。 该次所选患者均对此次研究知情,签署了知情同意书,并且获得医学伦理委员会的批准。两组研究对象基础资料经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比较。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效果对比(±s)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效果对比(±s)
组别 时间 呼吸频率(次/min)呼吸困难评分步行距离(m)生活质量评分常规组早期康复组治疗前治疗后治疗前治疗后24.7±2.3 22.4±1.4 24.8±2.2 20.5±1.2 8.2±1.5 7.3±1.1 8.4±1.3 6.0±0.8 235.7±27.8 311.5±34.8 240.2±28.4 418.4±40.8 118.5±10.6 101.4±9.8 117.9±10.9 90.3±7.0
表2 常规组与早期康复组的指标比较(±s)
表2 常规组与早期康复组的指标比较(±s)
疾病类型APACHEⅡ评分(分)CU住院的时间(d) 气管插管的留置时间(d) 吸痰次数(次) 血清蛋白(g/L)常规组早期康复组18.79±3.84 11.07±1.84 19.04±3.26 12.94±3.17 12.84±1.76 7.06±0.84 34.85±4.75 13.78±2.04 22.49±2.74 31.87±4.57
1.2 方法
常规组采取常规训练方式,主要是医务人员引导患者进行适当的训练,让患者机体功能得以康复。
而早期康复组主要进行运动训练与呼吸训练,具体方法为:现阶段,临床上比较常用的早期肺康复训练方式包含排痰方式、呼吸肌的训练、有效咳嗽以及运动锻炼等。其中,运动训练与呼吸肌训练属于非空腹核心的内容,而呼吸肌的训练主要指的是对呼吸道进行清洁,保证呼吸道的通畅性,提升肺部的顺应性,同时需要进行全身呼吸的体操、翻身拍背、简易肺功能的锻炼、振动排痰以及缩唇呼吸等。其中,缩唇呼吸是指护理人员教患者练习在嘴唇半闭时呼气,与吹口哨的嘴型类似。这个方法可在气管支气管内产生压力夹,防止细支气管由于失去放射牵引和胸内高压引起的塌陷。此过程每日进行3次训练,20 min/次;全身呼吸的体操则是采用本科室专业人士所制定的呼吸操进行训练,并将呼吸操的形式以图片方式给予患者,让患者能够清楚呼吸操中的各项内容。呼吸操主要以缩唇呼气配合肢体动作为主,让患者用鼻吸气,用嘴呼气,持续20~30 min,每日进行1次训练,持续6个月。
运动训练的内容主要包含床旁行走、主动抬头、床旁站立、由平卧位到坐位、端坐床边以及床上活动等,同时包含关节活动度训练、肌力阻力的训练以及负重锻炼等。康复的活动训练主要包含被动训练与主动训练两种,其中,主动训练一般是引导意识清醒的患者进行训练,实施多种器械辅助的训练。被动训练则是采取相应的方式来训练一些重症肺炎患者,即存在意识障碍的患者,通过他人辅助实施肌肉与关节训练。在患者处在神经功能的障碍、镇静状态以及病危下,无法实施主动的康复训练之时,需要实施被动关节活动度的训练,避免患者发生关节挛缩,保持关节灵活性。伴随患者病情好转以后,逐渐实时主动康复训练。另外,在患者实施康复训练以前,需要采取彩超诊断患者有没有形成深静脉血栓,并且康复训练强度与时间需要按照患者的病情变化实施相应的调整。
1.3 指标的观察
观察并记录患者治疗前后的呼吸频率、步行距离(6 min)以及呼吸困难评分、生活质量评分等。其中生活质量评分将启用成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生存质量评分表进行评价后,将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同时记录患者APACHEⅡ评分、ICU住院的时间、气管插管的留置时间、吸痰次数、血清蛋白、肺功能评分以及急性加重次数。
1.4 统计方法
实验所得数据经SPSS 19.0统计学的数据分析统计软件处理、分析,通过[n(%)]描述计数的资料,通过标准差±的平均数(±s)描述计量的资料,并且计数资料经χ2检验,计量资料经t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效果对比
康复训练前,两组患者的呼吸频率、呼吸困难评分,步行6 min距离以及生活质量评分经过对比以后,数值比较接近,组间数据在比对以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康复训练以后,两组患者的呼吸频率、呼吸困难评分,步行6 min距离以及生活质量评分均发生显著改善,与康复训练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早期康复组改善幅度比较大,数值与常规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2.2 观察常规组与早期康复组的指标
常规组中APACHEⅡ评分、ICU住院的时间、气管插管的留置时间、吸痰次数、血清蛋白与早期康复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 比较两组肺功能评分与急性加重的次数
两组患者急性加重次数经过对比以后,数值比较接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早期康复组患者肺功能评分明显高于常规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如表3 所示。
表3 两组患者各项生理指标对比(±s)
表3 两组患者各项生理指标对比(±s)
组别 肺功能评分 急性加重次数早期康复组(n=44)常规组(n=44)29.15±5.07 22.36±4.42 4.26±1.07 4.35±1.23
3 讨论
重症肺炎属于医院常见的一种肺炎,有较高的病死率,有其中重症医学科中的一些老年患者危险系数比较大[1]。近几年,重症肺炎逐渐变成威胁人类健康的常见疾病之一,在现阶段的临床治疗中,治疗过后的患者往往会出现不同程度的肺功能下降。尤其是在极重症肺炎患者当中,不但会影响患者的身体健康,同时还会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当重症肺炎患者采取呼吸机的机械通气治疗时,需要将气管切开,构建人工的呼吸道,这样容易破坏到患者的呼吸道黏膜,并且病原菌会沿着气管插管浸入下呼吸道,引起肺部的感染。所以需要相关人员深入研究重症肺炎患者危险因素,以便进行针对性处理,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同时还要配合早期肺康复,促进患者各项指标的改善,提高临床治疗的效果[2]。
此外,就患重症肺炎的老年患者而言,大多有其他疾病合并存在,这可致使肺氧合障碍发生的可能性增大,引发呼吸衰竭,使患者死亡。对此,我院对此类患者展开了早期肺康复训练,对患者展开全面性的肺康复训练,具有多个优势。首先,早期肺康复训练可使照顾半径得以缩小,可使患者得到更为专业、规范的训练。其次,分管相关人员全程对某一个或几个患者进行负责,与患者有较多相处时间,可使患者熟悉感、配合度增强,从而确保各项训练操作能够高效进行。最后,医务人员与患者之间的沟通更为有效,注重患者生活、心理方面的干预,使患者在相对轻松的状态下安心养病[3]。
并且早期肺康复训练则是针对患者肺功能的一种训练方式,其能够有效改善患者肺功能的各项指标,增强患者的运动能力与健康生活质量,并减少患者的住院天数,同时通过护理人员的专业指导与监督,也能够有效避免患者出现急性加重的情况,提高患者的康复效果。该次研究中显示,治疗前,两组患者的呼吸频率、呼吸困难评分,步行6 min距离以及生活质量评分经过对比以后,数值比较接近,组间数据在比对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康复训练以后,两组患者的呼吸频率、呼吸困难评分,步行6 min距离以及生活质量评分均发生显著改善,与康复训练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早期康复组改善幅度比较大,数值与常规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常规组中APACHEⅡ评分、ICU住院的时间、气管插管的留置时间、吸痰次数、血清蛋白与早期康复组相比,数值有显著的差异,组间对比以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急性加重次数经过对比以后,数值比较接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早期康复组患者肺功能评分明显高于常规组,组间比较显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在有创机械通气重症肺炎患者中心早期肺康复训练能够改善患者肺功能评分、APACHEⅡ评分、ICU住院的时间、气管插管的留置时间、吸痰次数、血清蛋白、呼吸频率、呼吸困难评分、步行距离、生活质量评分等指标,提高患者临床治疗的效果,可推广。
[1]刘晓丽,蒋延文,张捷.长期家庭氧疗联合肺康复训练对慢阻肺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的疗效观察[J].临床肺科杂志,2016,21(5):850-853.
[2]曾华志,刘洪涛,罗细玲.肺康复训练对肺结核结构性肺病患者肺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护理学杂志,2015,30(9):88-90.
[3]徐艳丽,刘双群.肺康复训练联合家庭氧疗对老年COPD稳定期患者运动能力、生活质量的影响[J].西南军医,2014,23(5):554-5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