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刺加中药热敷治疗混合型颈椎病
2017-03-06伍莉
伍 莉
(六盘水市第二人民医院,贵州 六盘水 553400)
临床中对于颈椎病的分类有多种,包括颈型、混合型、脊髓型、椎动脉型等等,其中混合型患病率相对其他类型较高[1]。颈椎病可引发肩、手等部位疼痛、麻木,影响病患日常生活。因而积极探讨治疗颈椎病具有现实意义。此次以2014年10月~2016年5月92例混合型颈椎病病例作研究,主要目的是探讨运用我国传统中药热敷方法、针灸方法来治疗该类病患的疗效,具体情况做如下报告。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92例混合型颈椎病病例,此次研究的起止时间为2014年10月~2016年5月,以随机法将两组分成2组并施与不同疗法,即参照组(46例,施与中医针刺疗法)和实验组(46例,施与针刺加中药热敷方法)。参照组46例病例中年龄最小42岁,最大87岁,均值(48.6±5.23)岁;性别构成:25例(男性;54.3%)/21例(女性;46.7%)。实验组46例中年龄最小43岁,最大89岁,均值(47.7±5.42)岁;性别构成:27例(男性;58.7%)/19例(女性:41.3%),对比检验两组病例信息,无显著差异(P>0.05),满足研究要求。
1.2 治疗方式
参照组仅施与中医针刺疗法,具体操作是取风池穴,以其作为主穴,双侧风池穴、颈外夹脊穴3对,使用30号2.5寸毫针进行针刺,其中风池穴进针方向向鼻尖,深度为1~1.5寸,并留针25~30 min,每日1次。若患者有麻木的情况,则加取合谷穴、曲池穴、中渚穴、外关穴、后溪穴、百会穴进行针刺。若患者伴有肩背不适,肩井穴、肩髃穴进行针刺。实验组在此基础上加用中药热敷方法,方药包括红花、桃仁、当归、川芎、灵仙、海藻、昆布、骨碎补、赤芍、独活、丹参、三菱、地龙。均按等分取1 kg后粉碎,加入陈醋、白酒各2 kg浸泡60天,取出放入棉布中包裹,加热40~50℃,放于颈部进行热敷20~30min,每日1次。
1.3 疗效标准
对两组混合型颈椎病病例症状体征进行观察,若患者混合型颈椎病相关症状、体征完全消失,则视为治愈。若患者混合型颈椎病相关症状、体征明显改善,可视为有效,若患者混合型颈椎病相关症状、体征无改善,则视为无效。若患者治疗后3-6个月,相关症状、体征加重,或治疗改善者再次出现相关症状、体征,则视为复发。100%-无效例数/组内例数作为总有效率的算法。
1.4 统计学软件
采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对本次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数(%),例(n)表示,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经治疗后,参照组46例混合型颈椎病病例治愈3.0%(6/46),有效67.4%(31/46);无效19.6%(9/46),总有效率80.4%。实验组46例混合型颈椎病病例治愈21.7%(10/46);有效73.9%(34/46);无效4.3%(2/46),总有效率95.7%。实验组优于对照组,P<0.05。随访3~6个月,参照组复发率17.4%(8/46)高于实验组的4.3%(2/46)。
3 讨 论
颈椎病在老年人群中较为多见,此病可引起肩、颈、背等部位酸痛、麻木等,不仅影响肩颈等部位功能,而且不适感会降低患者生活质量。混合型颈椎病在中医上称为“痹症”、“颈肩痛”等,属于本虚标实疾病。此病之本在于肝肾亏虚,其标为风寒邪湿所致。因而治疗中需祛湿、驱寒邪,针刺取风池穴为主,主要是因此穴位是治风的重要穴位,再取颈外夹脊穴等诸穴位,可加强局部循环[2-3]。辅以中药热敷,进一步促进局部血液流通,解除病灶部位疼痛、酸楚感。此次研究结果显示,实验组混合型颈椎病病例经针刺加中药热敷治疗后,总有效率高于单用针刺的参照组混合型颈椎病患者,证实了针刺加中药热敷方案的有效性。
综上,对于混合型颈椎病患者,临床采取中医针刺加中药热敷疗效好,可于临床推广。
[1]李华岳,黄明华.针灸配合推拿治疗交感神经椎动脉混合型颈椎病临床观察[J].四川中医,2016(1):184-186.
[2]李煜汉.混合型颈椎病患者中医针药合用的临床疗效[J].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2016,26(20):65-66.
[3]刘泽恩.杵针结合蜡疗治疗混合型颈椎病疗效观察[J].实用中医药杂志,2015,31(2):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