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腔镜胃肠肿瘤手术特有并发症分析及防治探讨
2017-03-06于立书
于立书
(内蒙古包头市肿瘤医院胃肠肝胆外科,内蒙古 包头 014030)
临床上治疗胃肠肿瘤的方式多为手术切除为主,腹腔镜手术具有疼痛轻、切口小、胃肠功能恢复快等优点,已逐渐广泛应用于临床[1]。但腹腔镜手术与传统开腹手术一样均存在术后并发症,且比传统开腹手术更具特殊性[2]。本文着重探讨腹腔镜胃肠肿瘤手术术后并发症的特征及防治方法,现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3年10月~2016年10月收治的150例腹腔镜胃肠手术患者临床资料作回顾性分析,其中,男80例,女70例;年龄48~82岁,平均(69.24±12.85)岁;体质量46~70 kg,平均(60.25±12.31)kg。
1.2 方法
对所有胃肠肿瘤患者术后特有并发症的发生率及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并设定防治措施,旨在降低手术风险性,并发症包括穿刺相关并发症和气腹相关并发症。本次探究均由我院科室副主任医师以上职称且有3年以上手术经验者组成专家组,由专家组对各项指标观察、数据统计、制定防治措施等方面进行探讨,相关方案均经专家组共同确认其安全性与可操作性。
2 结 果
150例胃肠肿瘤患者相关特有并发症发生情况如下:腹腔镜胃癌手术:穿刺相关并发症3例,气腹相关并发症4例;腹腔镜结肠癌手术:穿刺相关并发症4例,气腹相关并发症4例;腹腔镜直肠癌手术:穿刺相关并发症4例,气腹相关并发症5例。在以上特有并发症中,穿刺相关并发症共11(7.33%)例,多为瘀斑、皮下血肿、脂肪液化及穿刺部位感染等。气腹相关并发症共13(8.67%)例,多为术后肩膀疼痛(非手术切口性疼痛)、恶心呕吐、局部皮下气肿等。
3 讨 论
穿刺相关并发症中,穿刺性内脏器官损伤因素可能为:进行腹腔镜手术时,腹壁建立首次穿刺孔以及穿刺过程均非在直视下进行,具有一定盲目性,容易导致血管及肠管损伤。防治措施:第一穿刺前,提起腹壁使其与腹部脏器保持一定距离,在脐下缘进针,紧贴皮组织,直视到达脐底部之后再垂直进针,此时可感觉到一种突破感,表示穿刺已成功,建立人工气腹后再穿刺入其他鞘管。另外,穿刺孔肿瘤种植转移发生,主要包括以下几种因素:①手术过程中直接引起的种植;穿刺部位血源性转移;气腹穿刺孔烟囱作用所导致的散播等[3]。防治措施:严格遵循无瘤操作,术中尽量不推挤肿瘤,避免对肿瘤组织直接钳夹;所用穿刺套管均使用螺纹防滑套管或使用缝线加以固定,避免气腹漏气;用塑料膜将小切口保护好,避免取标本拖出时造成切口种植;术后撤消CO2气腹时先打开套管阀门,待气体放尽后再拔除套管。首先,皮下血肿出现原因为手术时间过长、腹内压过高和建立气腹时气体进入腹壁软组织等均可形成皮下气肿,多发生于肥胖患者中[4]。防治措施:注入CO2前确定气腹针是否已进入腹腔,排除脏器损伤后再灌注CO2,若穿刺口渗血可予以缝合或使用纱布加压;手术切口及穿刺孔大小合理,尽量减少手术时间,以此避免腹内高压时间过长。不对腹壁松弛者进行特殊处理,但需向患者及家属说明原因。鼓励患者尽早下床活动、多翻身,促进血液循环、增加气体吸收。其次,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腹腔镜直肠癌手术游离范围较广,术野暴露需调整患者体位,再加上气腹压力时间过长,可增加腔静脉回流阻力,导致下肢静脉扩张,血液瘀滞迫使血管压力增加,进而诱发血栓形成[5]。防治措施:术中维持适中压力,术中尽可能避免直接挤压或刺激血管;术后鼓励患者进行下肢运动训练或穿弹力袜等方式促进血液回流;对于血液高凝者可合理使用抗凝药物;对于已发生血栓的患者进行溶栓治疗。此外,胃肠道症状及非切口性疼痛:原因可能是由于碳酸刺激到膈神经、气腹高压对膈肌造成损伤以及炎性反应等。
综上所述,腹腔镜胃肠肿瘤手术特有并发症与手术种类、手术难度及医师经验有关,腹腔镜胃肠手术对专业水平及技术操作的要求较为严格,提高医师腹腔镜手术技能及手术操作技巧可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1]魏 俊,李胜文,肖 莎.腹腔镜手术治疗胃肠肿瘤的效果观察[J].微创医学,2016,11(3):411-412,322.
[2]董 栋.对比开腹与腹腔镜下手术治疗对胃肠肿瘤患者的营养状况及术后并发症的影响[J].临床医学,2016,36(12):17-19.
[3]汪 洋.腹腔镜胃肠肿瘤手术特有并发症分析及防治探讨[J].河南大学学报(医学版),2017,36(1):41-45.
[4]袁成浩.腹腔镜在胃肠肿瘤患者手术中的应用观察[J].中国民康医学,2015,27(17):29-31.
[5]蔡安庆.腹腔镜应用于胃肠肿瘤手术的临床价值探[J].现代医药卫生,2015,31(20):3122-3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