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惊厥的诊断与治疗
2017-03-06范甜
范 甜
(郑州儿童医院,河南 郑州 450000)
新生儿惊厥是指新生儿出现的大脑皮质功能暂时紊乱导致脑细胞异常放电的疾病,也称作新生儿抽风,其是由多种因素所致的中枢神经系统功能失常的一种症状,是新生儿期常见急症之一,同时惊厥也可造成脑损伤,是新生儿围生期最重要死亡原因之一,部分患儿也可能出现永久的神经系统后遗症,严重危害其生命安全[1]。通常情况下,新生儿惊厥症状为新生儿局部或者全身的骨骼肌群突发肌肉强直以及阵挛性抽搐,而其病因一般为异常分娩导致新生儿颅内出血、低血糖、低血钙以及出生后窒息,因诊断不明确治疗不及时而导致患儿出现后遗症甚至死亡[2]。所以,提升对新生儿惊厥的病因诊断以及及时治疗,对减少病死率和后遗症有着重要意义。现对我院新生儿内科收治的48例新生儿惊厥患者的诊断与治疗方法进行探索与研究。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6年1月~2017年1月间新生儿内科收治的新生儿惊厥患者48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30例,女18例;早产儿24例,足月儿16例;异常分娩21例,产出后窒息22例;体重大于2500 g的18例,小于2500 g的22例。
1.2 诊断
首先通过对新生儿的体征观察,看其是否有突然出现面色异常、肌肉僵硬、身体活动异常的症状,对患儿是否患上新生儿惊厥进行初步判断。然后根据需要对患儿进行血清生化检查、脑电图、磁共振、头颅CT等具体检查,依据检查结果发现,48例患儿中,低血糖低血钙的有13例,不同程度的缺氧缺血性脑病23例,颅内出血15例。经医生诊断后根据国内新生儿惊厥发作形式确定为微型惊厥26例,多灶性阵挛型12例,局灶性阵挛型6例,强直型4例。
1.3 治疗方法
在确诊之后,及时予以治疗。通常使用药物为苯巴比妥,对患儿首次使用苯巴比妥剂量为每公斤体重10~20 mg,在首次使用后患儿如果仍有惊厥症状发生,可追加使用,但是24小时之内的最大使用量为每公斤体重30 mg,当使用12小时以后,立即改成每公斤体重5 mg的维持剂量。对其并发症采取对症治疗,如发生缺氧缺血性脑病要进行综合治疗;颅内出血需使用止血药;低血钙使用10%葡萄糖酸钙,使用量为每公斤体重2 mL,用5%的葡萄糖注射液稀释一倍后进行缓慢静脉滴注;低血糖使用25%葡萄糖注射液,使用量为每公斤体重3 mL,同样进行缓慢静脉滴注;如有出现感染的患儿,给予抗生素治疗。
2 结 果
在对48例新生儿惊厥患者进行诊断治疗后,有40例治疗后痊愈,7例好转,1例治疗无效死亡。死亡病例的主要原因为患儿颅内出血量大,压迫中枢神经及脑组织引发脑水肿。经过治疗有效的47例患者,均未见后遗症发作症状。
3 讨 论
3.1 诊断总结
从本次选取的48例新生儿惊厥患者诊断方法中可以看出,血清生化检查、头颅CT、核磁共振等几项查体方法对新生儿惊厥诊断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在新生儿惊厥的诊断中有着重要意义,另外根据有关新生儿惊厥发病原因的统计发现,出生72小时内患新生儿惊厥的发病原因主要为原发性颅内病变,如缺氧缺血性脑病、颅内出血等,出生72小时至1周患新生儿惊厥的发病原因主要为继发代谢性疾病,如低血糖、低血钙等,出生大于一周患新生儿惊厥的发病原因主要为感染性疾病,如脑膜炎等。所以,医务人员需迅速了解患儿情况,以便能够准确使用相应的查体方法对患儿进行及时诊断,以免耽误治疗,导致患儿出现后遗症或者死亡情况。
3.2 治疗总结
在临床中,通常使用苯巴比妥对新生儿惊厥进行治疗,而且大量临床实践证明,苯巴比妥在治疗新生儿惊厥上疗效较好,从本次研究患儿治疗结果也可以看出,48例患者除1例死亡外,47例患者使用疗效明显。所以,在新生儿惊厥的治疗中,目前首选药物为苯巴比妥,但实际使用过程中,应注意药物使用方法,严格控制剂量[3,4]。同时针对性的对其他并发症进行治疗处理,能更好的促进患儿康复,提升疗效。
综上所述,新生儿惊厥对新生儿危害重大,发病原因繁多,医务人员要详细了解新生儿惊厥的常见病因以及临床症状,以便能够对其迅速且准确的诊断,并及时采取治疗,对提高新生儿惊厥的治愈率,降低后遗症的发生率有着重要的意义。
[1] 王 静,陈 晨,郑 茂.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后遗症发生情况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海南医学.2014(08):1199-1200.
[2] 孟 燕,陈贻骥.新生儿惊厥的药物治疗进展[J].中国新生儿科杂志.2014(03):203-206.
[3] 姚大洲.新生儿低血糖引起脑损伤的临床特征及危险因素分析[J].重庆医学.2014(19):2505-2507.
[4] 彭 希,刘瀚旻.脑电图在新生儿惊厥诊断与治疗中的运用[J]. 中华妇幼临床医学杂志(电子版).2015(04):527-5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