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兰东老师治疗带状疱疹新思路

2017-03-06马丽华

临床医药文献杂志(电子版) 2017年97期
关键词:龙胆草丝瓜络丹皮

马丽华,兰 东⋆

(1.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社区医疗部中医科,北京 100043;2.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西院皮肤科,北京 100043)

1 病因病机

带状疱疹是由水痘一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常见急性疱疹性皮肤病,以正气虚为本,肝胆湿热,湿热内蕴为标,多兼有脾失健运,湿浊内停,郁而化热,湿热搏结,兼感毒邪而发病。兰东老师根据多年的临证经验,一般给予中西医结合治疗,效果显著。本病多与风、湿、热等邪气有关,病变则多涉及心、肝、脾诸脏。兰东老师认为正虚是本病发生的基础与内因,感受风湿热毒邪气是发病的外因和直接因素,二者缺一不可,治疗上,在清热解毒时,要注意固护脾胃正气。从临床上看本病青壮年多为肝胆湿热型,老年人在肝胆湿热型基础上,多兼有正气虚弱。

2 治疗原则关于带状疱疹的治疗记载

兰老师在治疗过程中也经常用龙胆泻肝汤。随证加减,以清利肝胆湿热治疗,同时多以口服泛昔洛韦片抗病毒治疗,同时口服营养神经药,辅以重楼解毒酊及氧化锌软膏外用,效果较好。

3 病案举例

兰老师在辨证论治的原则指导下治疗带状疱疹,随证加减运用龙胆泻肝汤。有的需要用活血止痛,有的需要清肝胆实火,有的需要清热利湿,有的需要健脾除湿,酌证加减。其中龙胆草泻肝胆之火,去湿热之毒;柴胡疏肝解郁清热,可解郁结之痛;做到益气养阴、扶正固本与活血化瘀、行气止痛并重,使经络疏通,气血流畅,疼痛得止。板兰根、大清叶清热解毒。黄芩、栀子清内热,从而缩短病程,明显降低遗留神经痛的发生率。

案例1:患者王某,男,60岁。初诊2017年5月18日,主诉:左臀部簇集性丘疱疹、疱疹基底潮红斑片。舌质暗红,苔白腻,脉弦数。西医诊断:带状疱疹;带状疱疹伴神经痛。建议:清淡饮食,变化随诊

给予此患者外用重楼解毒酊,一日两次。中药内服,处方为:板蓝根15 g,赤芍10 g,大青叶12 g,丹皮10 g,甘草6 g,车前草15 g,黄芩12 g,龙胆草6 g,生地10 g,丝瓜络12 g,元胡12 g,栀子10 g,当归12 g,水煎服七剂,每日两次,注射用腺苷钴胺1 mg维生素B1注射液0.1 g肌肉注射,一日一次;泛昔洛韦片0.25 g口服每日三次。2017年5月25日第一次复诊,治疗后疱疹多数干涸、结痂。疼痛明显。体检:左臀部簇集性丘疱疹、疱疹基底潮红斑片多数干涸、结痂。舌质暗红,苔白腻,脉弦数。继续给予中药内服,处方为丹皮10 g,甘草6 g,大青叶12 g,丝瓜络12 g,车前草15 g,板蓝根15 g,黄芩12 g,龙胆草6 g,生地10 g,赤芍10 g,元胡12 g,栀子10 g,当归12 g,水煎服七剂,一日两次,布洛芬缓释胶囊0.3 g一日两次,怡神保片0.5 mg口服一日三次,泛昔洛韦片0.25 g一日三次。2017年6月1日复诊,治疗后疱疹局部干涸、结痂。疼痛减轻。体检:左臀部簇集性丘疱疹、疱疹基底潮红斑片已基本干涸、结痂。舌质暗红,苔白腻,脉弦数。继续给予中药内服,处方为车前草15 g,赤芍10 g,大青叶12 g,丹皮10 g,当归12 g,党参15 g,甘草6 g,黄芩12 g,龙胆草6 g,生地10 g,生芪30 g,丝瓜络12 g,元胡12 g,栀子10 g,板蓝根15 g,水煎服六剂,一日两次,患者未再来诊,随访已经痊愈。

案例2:患者张某,男,61岁。初诊日期2017年5月18日。主诉:右腹、腰背簇集性丘疱疹、疱疹,伴疼痛,10天。患者既往高血压病,前列腺增生症。体检:右腹、腰背簇集性丘疱疹、疱疹,基底潮红斑片。舌质暗红,苔白腻,脉弦数。西医诊断:带状疱疹;带状疱疹伴神经痛

给予此患者外用重楼解毒酊,一日两次。(重楼解毒酊成分为重楼、草乌、艾叶、石菖蒲、大蒜、天然冰片,有清热解毒,散瘀止痛的作用)中药内服,处方为大青叶12 g,赤芍12 g,丝瓜络12 g,板蓝根15 g,甘草6 g,车前草15 g,黄芩12 g,生地10 g,当归12 g,元胡12 g,泽泻10 g,丹皮10 g,水煎服七剂一日两次。泛昔洛韦片0.25 g口服一日三次

注射用腺苷钴胺1 mg维生素;B1注射液0.1 g。肌肉注射一日一次。一周后复诊皮损消退,疼痛明显减轻,不影响工作、生活。临床痊愈。

案例3:患者苏某,女,72岁,2017年5月4日主诉左腹背部蔟集性疱疹,基底潮红,伴疼痛,2天。处方:赤芍12 g,厚朴12 g,当归12 g,党参15 g,甘草6 g,板蓝根15 g,黄芩12 g,鸡血藤15 g,龙胆草6 g,生芪30 g,丝瓜络15 g,茯苓12 g,丹皮12 g,水煎服7剂一日两次怡神保片0.5 mg口服一日两次盐酸环丙沙星凝胶2 g外用一日两次治疗后疱疹多已干涸、结痂,仍感疼痛。体检:左腹背部蔟集性疱疹多已干涸、结痂,基底潮红,舌质暗淡,苔薄白腻,脉弦滑。西医诊断:带状疱疹;带状疱疹伴神经痛;建议清淡饮食,变化随诊。处方:赤芍12 g,厚朴12 g,当归12 g,党参15 g,甘草6 g,板蓝根15 g,黄芩12 g,鸡血藤15 g,龙胆草6 g,生芪30 g,丝瓜络15 g,元胡15 g,茯苓12 g,丹皮12 g,水煎服7剂一日两次,怡神保片0.5 mg口服一日两次,盐酸环丙沙星凝胶2 g外用一日两次,一周后复诊皮损消退,疼痛明显减轻,不影响工作、生活。临床痊愈。

猜你喜欢

龙胆草丝瓜络丹皮
滇龙胆草对肺纤维化小鼠肺组织NF-κB和CTGF表达的影响
丝瓜络改性方法及其对水中痕量多环芳烃的吸附特征
龙胆草山地无公害栽培技术要点
龙胆草喂猪可提高食欲
痛经,喝丝瓜络汤
凤丹愈伤组织中丹皮酚含量的测定
3种丹皮酚凝胶经皮渗透性能的比较
浅析丝瓜络不同炮制品在医学止血方面的研究
丝瓜络临床药用验方
加味桂枝茯苓汤I中丹皮酚的含量测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