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企业融资困境分析
2017-03-05晏江兰
晏江兰
【摘要】中小企业是中国经济发展的不竭动力,是构造市场经济的主体,是促进社会稳定的基础力量。但是融资问题一直是困扰和制约中小企业发展的难题。在金融市场的影响下,融资环境不断恶化,中小企业融资能力持续下降,甚至出现了大批中小企业由于资金链断裂,纷纷倒闭的现象。因此本篇论文的研究不仅对中小企业解决融资困境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还对中小企业的生死存亡有着现实意义。
【关键词】中小企业 融资 困境 信用体系
在我国经济发展的进程中,中小企业所起到的作用是不容忽视的,然而它融资的情况却并不理想。因此,在这个进程中,中小企业所起的作用和受到的待遇是极其不协调的。资金紧缺加之融资困难使得大部分中小企业的发展都被不同程度的制约了,融资困难成为中小企业的主要问题。
中小企业的融资渠道从来源方面可分为内源融资和外源融资。外源融资又分为直接性融资和间接性融资。通过企业内部融资的渠道称之为内源融资,通过发行股票和债券融资的渠道称之为直接融资。间接融资是指企业向银行或其他机构贷款。
在国内,导致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出现的原因存在多方面因素,不仅是企业自身因素,也有来自金融机构以及政府机构的原因。如何能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使中小企业能持续稳定的发展,需要各个方面共同努力。
一、解决企业自身问题的对策
1、规范内部管理,提高综合素质
如果中小企业希望得到银行等金融机构的扶植,就需要改善自身形象。首先需要建立市场经济意识,推动企业产品结构以及经营理念的转变,实现企业发展的经营的集约化,将自身的优势产品和独特优势充分发挥,对产品市场进行科学设置,实现与其他之间的良性竞争,更加重视与大型企业建立科学的协作体系,强化与大企业之间的业务联系;其次需要重视科技研究,加大这方面的投入,实现企业技术的进步和创新,提高中小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再次需要加强企业的内部制度建设,强化内部管控,维持企业的正常经营运转;最后需要建立科学的会计和财务体系,加强企业的会计数据管理,增加对企业资金的利用效率。
2、创建信用小企业,正确处理银企关系
历史上,部分企业在改制和破产的改革过程中采取逃废债务的措施,导致银行等金融机构面临较大损失,此外部分中小企业诚信意识不足,存在只借不还的情况,导致小企业的信用形象受到严重影响,银行很难放心进行贷款,金融市场的诚信环境受到破坏。因此,企业需要充分认识诚实守信对于自身以及整个经济社会所具有的影响,坚守诚信的底线,自觉抵制逃债、骗贷以及赖债等现象,理顺与银行之间的合作关系,使银行对于企业的信心增强,推动中小企业自身经营环境与发展环境的改善,获得更好的经济效益。对于有着高信用度的企业,银行将会更加积极主动地提供信贷支持,从而改善整体经济环境。
二、完善金融机构融资机制
1、建立信誉评价和风险评估标准,完善信用评级制度
通过对商业银行的信用评级制度进行修订和完善,减少企业资产、资本以及销售额等指标大小在企业评级中的影响力,使得那些规模不大但是有着良好发展前景的中小企业能够获得更加公平的信贷条件。为优质的中小企业提供更加有利的发展环境以及资金支持,推动这类企业更快的发展壮大。对于一些常规项目,银行需要设置统一的标准,实现相同企业在不同银行具有相同的信用等级。同时以发展的眼光去对待企业,按照企业的实际情况进行信用等级的评定,尤其是有着良好经济效益和长期发展潜力的企业可以适当调整评级等级。对调查内容进行完善和充实,研究无形资产作为抵押贷款抵押品的可行性,完善相关抵押制度和标准。
2、变“存款立行”观念为“存款与贷款并重”全新理念
当前,银行业对于存款的重要性有着十分深入的认识,为了获取存款不但加大了银行员工的负担,而且耗费了员工大量的精力,导致银行损失很多的盈利机会,因为贷款对于银行来说是十分重要的盈利来源。对于商业银行而言,获取发展机会并拓展业务范围需要对中小企业进行贷款。但是任何市场都是存在风险和不确定性的,如果过于惧怕风险,不敢进行市场的拓展,那么将会制约自身的发展與壮大,也导致许多具有发展潜力的中小企业难以成长壮大。所以,银行需要坚持贷款与存款并重的经营理念。
三、创造良好的融资环境
1、建立健全社会信用体系
当前,需要将建立企业信用体系作为突破口,将银行贷款等级咨询系统作为着力点,利用社会信用体系这一基础,实现社会信用体系在企业与个人中的全面覆盖。通过在社会信用体系中收录相关的信用数据与信息,并向企业或者银行提供付费查询的接口,推动整个社会信用体系的完善。此外,通过行政部门与司法部门在信用体系方面的合作管理,对存在失信行为的企业或者个人进行合理的处罚与惩治,维护信用体系的权威性。
2、完善社会服务体系
首先是通过学习和借鉴国外的经验教训,各级政府需要树立为中小企业服务的理念,向中小企业提供更加完善和科学的服务,帮助中小企业更加健康和快速的发展壮大,使之成为中小企业与政府部门之间的重要桥梁,发挥纽带作用,实现对中小企业评估和担保问题的解决。其次需要完善和健全中小企业融资担保制度,帮助中小企业更有效的进行融资活动。通过设立专门的担保部门,实现其帮助中小企业进行贷款活动的主要功能,推动相关业务的科学开展。同时采取多种措施来获取担保机构的资金来源,强化担保机构的资金实力,提高其为中小企业提供贷款担保的能力。通过对现有的担保机构运行方式进行改进和完善,实现市场化的运转,推动整个市场活力的进一步释放。
参考文献:
[1]魏如清. 中小企业融资困境与渠道创新[J]. 山东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01:63-68.
[2]肖顺武. 刍议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原因及法律对策[J]. 西南政法大学学报,2010,03:71-80.
[3]于洁. 对北京市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业的浅析[J]. 商场现代化,2010,34:199.
[4]王静亨,叶岚. 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研究[J]. 中国商界(上半月),2010,11:16-17.
[5]樊永生. 浅议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原因与对策[J]. 时代金融,2012,05:84-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