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教育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四维透视:逻辑、内涵、路径及保障
2017-03-05张旭刚
摘 要:高职教育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经济转型发展、产业结构调整升级“新常态”的迫切需要和逻辑必然。推进高职教育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必须要把握质量、效率和创新三个核心内涵,主动对接经济转型发展新常态、积极承接产业结构调整升级新使命、构建高职教育供给结构新生态,从供给侧入手,针对当前高职教育结构性、体制性、制度性等痼疾,加强政策制度供给,变革管理体制机制,完善现代学校制度,激发高职教育创新发展活力动力,为满足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个体个性发展需求提供高质量、高效率的精准供给。
关键词:高职教育;供给侧改革;质量;效率;创新
作者简介:张旭刚(1978-),男,安徽无为人,安徽工业经济职业技术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高等教育管理、职业教育、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中圖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7518(2016)28-0057-05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作为当前我国经济改革的关键词,既是高职教育改革的时代背景也是高职教育改革的指导思想。职业教育作为我国国民教育体系的主要组成部分和重要教育类型,与经济社会发展联系最紧密、贡献最直接,肩负着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型人才供给的重任,是形成人力资本、释放人口红利的最主要途径,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人力资源的供给结构、生产方式以及资源配置形式,这一特征决定了职业教育体系的供给水平,直接影响整个国家供需结构的质量与效率,对推进当前我国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和产业转型升级具有重要的作用。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背景下,高职教育既是供给侧改革的对象,又是承担供给侧改革的主体,是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力量。
一、高职教育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逻辑必然
从高职教育供给侧结构角度看,我国高职教育长期与需求侧存在明显脱节、错位,供给结构不优、供给质量不高、供给效率低下等问题。随着“新常态”向纵深推进,高职教育“供给侧”、“需求侧”两端均已发生深刻变化,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型人才紧缺的现实与社会对高职教育与日俱增的诉求之间的矛盾构成了需求侧的巨大张力。
(一)高职教育需求结构已发生明显变化
一是需求结构加快转型升级。“新常态”持续发力正推动着我国三大产业深刻调整,传统落后产业、产能过剩产业必将加速退出市场,现代服务业、新兴产业的比重将会不断提升。随着恩格尔系数持续下降、居民消费水平普遍提高、人口政策调整和人口老龄化加快,健康、旅游、教育、养老和医疗等生活服务产业需求快速增长。受土地要素改革、城镇化建设影响,现代农业、建筑设计、家居装潢等产业必将得到加速发展。创新要素、技术要素、金融领域的改革正促进一大批中小微、科技型、创新创意产业孕育兴起。[1]二是需求对象在悄然发生变化。人口政策调整、农村城镇化改革、产业调整、技术升级必然伴随着各类人员岗位变动、转岗培训需求等。三是“新常态”战略增长极对高职教育提出了新任务、新要求。“一带一路”、“中国制造2025”、“互联网+”、“双创”等“新常态”战略增长极迫切需要与之相适应的高素质、技能型和创新型专业人才服务国家战略需要。同时,产业价值链提升对研发、设计、标准、营销网络、物流配送等生产性服务对高职教育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综上所述,产业结构调整升级正引发人才需求结构的深刻变化,高职教育提供的教学产品与服务,必须要随着产业调整升级而重新进行结构性规划、随着服务对象的不断变化而调整。
(二)高职教育供给侧明显不适应需求结构的变化
一是高职教育供给相对过剩。一方面,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的周期性、内涵质量发展的滞后性难以适应因快速变化的市场需求而引发的企业战略转变、地区转移、服务转化,造成人才供给相对过剩。二是低端供给过剩、高端供给不足。高职教育人才供给不能适应经济发展需求,当前我国大学生“就业难”与企业“用工荒”的结构性矛盾凸显就是例证。与此同时,中高级经营管理、高端技术技能应用型及通晓国际规则的外向型人才“荒”。三是传统体制机制束缚。高职教育供给侧在体制变革、制度创新等方面表现出明显的黏性和迟滞。高职院校在办学自主权、经费投入、校企合作、双师队伍建设等关键要素上缺乏强有力的法律、制度供给,僵化的体制制约着高职院校难以释放发展活力和供给潜力。
(三)高职教育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供需结构再平衡的内在要求
供需结构错配是我国当前高职教育发展中的突出矛盾,而主要矛盾是高职教育人才供给相对过剩,矛盾的主要方面在供给侧。主要体现在高职教育专业性、地域性供需结构失调、高职院校间发展不均衡;专业设置、人才培养与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不匹配;高职院校同类化、人才培养同质化严重。相对过剩的本质是结构性过剩,解决高职教育供需错配、相对过剩等难题,需要大力推进高职教育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匹配经济转型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的需求,才能实现更高水平的供需平衡。
二、高职教育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核心内涵
供给侧原本是经济术语,是相对需求侧而言的。需求侧主要依靠投资、消费、出口“三驾马车”生产要素的持续供给和有效利用实现短期内的经济增长率;供给侧主要通过充分配置劳动力、土地、资本、技术、管理、创新这六大要素实现中长期的潜在经济增长率,注重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率。[2]可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诸多核心要素与职业教育密切相关,其改革的理念思路对当前高职教育深化改革具有重要的引领作用。笔者认为:高职教育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核心内涵就是要遵循职业教育本质属性和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规律,从供给侧入手,针对结构性、体制性、制度性矛盾的病根,以提高供给质量、效率及创新性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用改革的办法推进职教资源要素的合理配置和高效利用,去除供给约束,释放潜力、增强活力,为满足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个体个性发展需要提供高质量、高效率的精准供给。而此关键在于把握质量、效率以及创新三个核心要素。
(一)高职教育供给侧改革提升供给质量是核心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等纲领性文件明确提出:“坚持以提高质量为核心,推进内涵式发展”。[3]十八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提高教育质量”。可见,党和政府把提高教育质量提升到前所未有的战略高度,这既是基于我国教育现状的准确判断,也为各类教育改革指明了方向。因此,提升质量是高职教育供给侧改革题中要义。首先,严格高职院校准入制度,建立退出机制,控制数量规模,促使高职教育由外延型(规模与数量)发展真正转向内涵型(质量与特色)建设的轨道。其次,对缺乏特色、缺乏竞争力、办学条件差的高职院校进行战略性整合,压缩“平原”,多建“高峰”。再次,全面实施教学改革与教学质量工程、信息化校园建设、管理能力提升行动计划等,全面推进高职院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最后,要促进改革重心下移,既要着眼高职教育理念、政策、体系、制度等宏观层面的问题解决,更要注重专业课程、双师队伍、人才培养模式等微观层面的改革建设,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唯有学生综合素质和能力的全面提升,才能真正提升高职教育的供给质量。
(二)高职教育供给侧改革提高供给效率是关键
教育效率就是教育的生产效率,简言之,即教育资源消耗与教育产出之比[4]。从宏观层面上看,目前我国高职教育以规模、数量和投入为主的“外延式”发展道路显然已不适应经济转型发展需要,必须要走提高教育投入要素的质量和效率的“内涵式”发展道路。因此,当前从高职教育供给侧来研究教育效率,提高有限职教资源综合使用效率尤为必要。首先,在理论上要积极开展职业教育总效率、技术效率、规模效率系统评价和比较研究,查找教育效率的薄弱环节,采取有针对性措施合理有效配置资源。其次,整合统筹教育、经济、劳动三个领域的职教资源,建立大职教新格局,改变当前职教资源条块分割、多头管理、供给效率低下现状,优化权力资源配置;再次,高职院校必须要矫正以前过多依靠行政配置资源,寄希望用政府、企业、行业“快钱”充实硬件设施的“需求侧”惯性思维,更加注重优化内部结构,科学规划、合理配置使用各项资源,提高投入产出效率。
(三)高职教育供给侧改革创新是灵魂
创新发展是供给侧改革最为重要的改革要素之一。高职教育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需要创新来促发“新动力”。任何改革都是求变求新的过程。高职教育供给侧改革既需要“自上而下”的深刻变革更需要职业院校“自下而上”的创新实践。面对产业结构调整升级新挑战,高职院校必须要自觉强化创新意识,主动谋划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一方面,积极探索科学有效的创新机制,完善“以校企合作为主体、市场需求为导向、项目为载体、产学研训为支撑”相结合的技术技能创新体系,激发自身发展的更大活力;另一方面,增加科技创新的投入,增加产业技术技能领军人员的引进,注重加强自身创新人才队伍的培养,使职业教育真正做到引领经济社会发展质量的全面提升。
三、高职教育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实践路径
就高职教育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而言,“供给侧”是改革切入点,“结构性”是改革内容,“改革”才是核心命题,内在地体现出实现精准供给是主要目标、提高供给质量效率是核心任务、改革创新是方法手段的逻辑关系和实践路径。
(一)主动对接经济转型发展新常态,实现人才供给精准化
随着“新常态”向纵深推进,“一带一路”、“中国制造2025”等“新常态”的战略增长极倒逼着高职教育必须要通过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自身转型升级提质、扩大有效供给、实现精准供给。一是对接产业变化,优化高职专业结构布局。针对专业供给“结构性浪费”和“结构性缺失”难题,做好专业建设“加、减、乘、除四则运算”。第一,淘汰落后专业,停办不符合市场与民众需求的“僵尸”专业;第二,改造传统专业,注重设置跨界复合型专业,以适应“互联网+”传统行业转型新业态;第三,孵化新专业,面向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和新兴行业职业以及国家重大发展战略、重大工程项目新需求,培育市场急需的新专业。第四,打造优势专业,对能够促进产业技术革新的专业加大投入重点建设,提升专业服务产业结构转型升级能力。二是配合“一带一路”战略诉求,助力优质产能走出去。“一带一路”沿线大多是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职业教育需求旺盛,这为我国职业教育“走出去”提供了重要机遇。一方面,依据世界范围内新兴产业的发展、新技术的掌握、传统产业的新突破、相关职业资格标准的变化不断调整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培养具有国际视野、通晓国际规则的技术技能人才和服务中国企业“走出去”所需的海外生产经营本土人才。另一方面,扩大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职业教育合作,对接“一带一路”建设项目,探索在沿线国家设立“鲁班工坊”,配合“走出去”企业面向当地员工开展技术技能培训和学历职业教育。三是重拾“工匠精神”,推动中国制造转型升级。将工匠精神技术理念和价值理念贯穿于人才培养始终,推进现代学徒制改革,着力培养学生精益求精、一丝不苟、专注执着、爱岗敬业的工匠精神,为社会培养出具有素质优良、技艺精湛的创新型技术技能人才,为推动中国制造转型升级提供人才支撑。
(二)积极承接产业结构调整升级新使命,实现服务社会精准化
随着供给侧改革政策加码落地,高职教育供给侧改革正面临着落后产业、产能过剩企業加速淘汰带来的下岗、转岗职工以及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进程中的就业创业培训等历史使命,同时,“精准扶贫”也为高职教育提出了新任务、新要求。因此,当前高职教育供给侧改革,一是创新办学模式,开辟服务社会新渠道。政府要鼓励支持高职院校在落后产能的工业园区、大型产业聚集区、进城务工农民相对集中的地方以及待安置分流下岗人员的企业开设集中教学点,采用夜校、周末课堂等灵活弹性的方式为以上人员提供精准的职业教育与培训。建议政府将“去产能”、“去库存”过程中清出的国有闲置厂房、土地、设施、设备用于职业教育与培训;凡是涉及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定制式、大规模、成建制的专项培训经费,不计入教育经费总量,而计入国家与地方供给侧改革成本。同时,可以采用政府购买职业院校培训服务形式,向特定群体例如进城务工人员发放“教育券”,这也是落实教育公平均衡、优化配置资源的一项惠民工程。二是构建“互联网+”职业教育与培训新业态,助力扶贫脱困。当前,高职教育并没有在扶贫攻坚中充分发挥“最后一公里”的作用,每年超过百万农村初中毕业生、高中毕业生无技傍身走上社会,回乡几年后便成为扶贫对象,甚至可能成为“问题青年”。职业教育主要面向成年人,“互联网+”模式更易于被年轻人所接受。同时,在线教育模式能有效缓解资源配置不均、降低教育成本,适合扶贫群体消费需求。因此,高职教育供给侧改革,要深入研究“互联网+”职业教育与培训新模式、新业态,加快推进数字资源开发和共享,扩大优质网络资源覆盖面,缩小校际和区域资源配置差距,助力精准扶贫。
(三)构建高职教育供给结构新生态,满足消费需求多元化
面临传统高职教育模式、教育资源已经“产能过剩”以及学生成长路径受阻、教学形式单一、教学过程封闭、考试评价僵化的现状,高职教育亟待构建丰富、多元、可选择的教育资源、教育环境和服务模式的新供给侧结构。因此,高职教育供给侧改革应当将贯通思维、“互联网+”思维充分融入人才培养、服务社会全过程,构建共享、绿色、协调、持续的高职教育发展“新生态”,为各类服务对象提供多元化的成长成才路径。一是融入贯通思维,为各类人员开发多元化的成长成才路径。加快建设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推动地方普通高校向应用型高校转型,打通职业教育“断头路”。探索建立学分银行和学分互认制度,搭建各层次职教与普教、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及职业培训通过学分银行实现互认的多层次的、体现终身学习的职业教育“立交桥”,畅通职业人才成长渠道。二是运用“互联网+”思维,为学生提供个性化的学习需求。探索“互联网+”在职业教育教学、实训、管理、服务等方面的全方位应用,开发慕课、微课、虚拟仿真实训等优质网络教育资源,利用微博、微信、教学APP随时随地开展教育教学,增强学生学习的吸引力,激发学生的发展潜能。三是运用创新思维,为学生搭建多渠道的创业平台。一方面,积极开展创新、创意、创业教育并将其贯穿于专业学习、实习实训、创业实践等环节,为学生创造力的提升提供“软”资源。另一方面,要整合行业、企业等资源,构建大学生创新创业联合机制和创业实践及项目孵化平台,并给予相应的激励措施,比如设置合理的创新创业学分,建立创新创业学分积累与转换制度以及创业效益分红等,为学生创业提供“硬”条件。
四、高职教育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保障机制
高职教育供给侧改革并非简单地增加或减少供给,关键是矫正职教资源要素配置的扭曲状态,核心是激活生产要素。[5]同时,高职教育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职业教育教学改革方方面面,既有体系内部问题,也有体系外部问题。推进高职教育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需要科学合理的顶层设计、制度供给以及机制创新予以保障。因此,高职教育结构性改革对内应当激发教育主体与受教育主体的主动性;对外需要激活企业、行业的积极参与性,以提高高职教育资源的“全要素生产率”,这既是高职教育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内容也是推进高职教育供给侧改革的重要保障。
(一)宏观层面要加强制度供给,凝聚共促高职教育改革合力
校企合作、产教融合、工学结合是职业教育发达国家培养技术技能人才的成功实践和共同规律。但目前,我国职业教育校企合作只停留在松散的结合面上、仅满足于部分专业实训、少数学生就业需要,究其根源,在于缺乏国家层面的法律制度供给。高职教育校企合作作为跨界合作是一种新型的生产关系和社会关系,尤其需要相应的法律法规来调解、规范和推动。因此,一是加快校企合作法律法规体系建设,调动企业主动参与的积极性。当前迫切需要修订《职业教育法》,尽快出台诸如《校企合作促进法》等,并制定相应的配套政策及实施细则,从财政资助、税收优惠、社会荣誉等方面充分调动企业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为促进校企合作、产教融合提供制度保障。二是完善职业教育与培训制度,调动社会力量参与办学的积极性。一方面,通过推行统一严格的就业准入制度、完善职工在职培训和继续教育制度,积极发展规范职业教育与培训市场,培育壮大“第三方”教育服务机构,多形式调动和保障社会力量参与办学积极性,提升职业教育结构整体供给水平;另一方面,围绕社会经济发展及区域协同发展战略,建立基于“第三方”的职业教育人才需求和预测制度、毕业生跟踪调查制度、质量监测和评价制度等基础性服务支撑系统,为高职教育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供精准服务。[6]
(二)中观层面要变革体制机制,释放高职教育创新发展活力
在我国高等教育集权式管理体制现状下,政府“一元管理”的体制机制障碍致使行业、企业、社会等其他利益主体难以深度参与高职教育治理,这已成为制约高职院校高水平发展的难题。高职教育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必须要重塑政府与高职教育利益相关方关系。而当前首当其冲的就是政府要简政放权,为高职教育“松绑”。一是“确权”,即明确行政权力归属,在涉及高职院校行政审批、人事任免、人员编制、职称评聘、资格认定、经费保障等关键问题上要理顺管理体制机制、建立权力清单、明确责权利,改变高职教育资源条块分割、多头交叉管理、管理效能低下等局面。二是“分权”,即将政府不该管也管不好的职能,如办学水平、人才培养、教育质量评估等转移给社会中介性评估机构等。三是“放权”,即将专业设置、招生考试、课程建设、“双师”评聘等职能归还高职院校,矫正高职院校过多依靠行政配置资源带来的要素扭曲状况,以保证高职院校教育教学活动的专业性和灵活性。四是“让权”,将一些专项教育决策、教育培训、重大教育项目等委托给有资质的专业教育服务机构或者行业协会;让用人单位、家长等利益相关方参与决策、监督和管理。总之,政府要始终牢记自己的职能,即“只掌舵,不划桨”。
(三)微观层面要完善现代学校制度,激发高职院校内生动力
要以当前学校章程建设与实施为契机和抓手,创新治理结构、提升治理能力、激发内生动力。一是建立健全现代职业学校制度。探索实践职业院校理事会或董事会制度等,探索混合所有制改革,构建校企利益相关体和命运共同体,真正实现校企无缝对接。二是激发教职员工的活力。一方面,打破铁饭碗和平均主义。要抓住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教师队伍这个“关键力量”深化人事管理改革,重构分配制度,重塑激励机制,引导教师注重提升自身双师素质和技能。另一方面,要探索创新教职员工以知识、技术、管理等入股办学,形成自我造血的良性机制,真正激发教职员工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三是要激发二级单位的活力。目前高职院校普遍采用院系两级管理体制,人财物相对集中、基层单位缺乏办学自主权,压抑了二级单位作为创新主体的积极性和灵活性。因此,要推动由传统管理向现代治理转型,简政放权,促进管理重心下移,突出对外职能需要,以便二级单位更加主动灵活地适应经济环境与产业结构快速变化。同时,建立健全目标监控、结果控制体系和奖惩机制,真正实现二级单位权责利相统一,激发二级单位自主管理、创新创造的活力。总之,要破除当前公办院校不适应市场经济规律的落后藩篱,让学校接地气。
“供給侧结构性改革”并不是什么时髦的概念和口号,而是改革深入推进的必然选择。“中国高校转型发展实质上是中国高等教育供给侧结构性改革”。[7]高职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一直是我国教育体系中的一块短板,补齐了这块短板,我国的人口红利才能真正充分释放出来。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2016-2020年)规划纲要[EB/OL].(2016-4-7).http://www.beijingreview.com.cn/shishi/201603/ t20160318_800052557.html.
[2]王一鸣,陈昌盛,李承健.人民要论:正确理解供给侧结构性改革[N].人民日报,2016-03-29.
[3]中共中央,国务院.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EB/OL].http://news.xinhuanet.com/2010-07/29/c_12388942.htm.
[4]方法林.高职教育供给侧改革:质量、效率和创新[J].教育现代化,2016(4):23-25.
[5]梁家峰,张洁.供给侧改革背景下高职教育新视角[J].中国高等教育,2016(10):22-26.
[6]吕景泉,马雁,杨延,刘恩专.职业教育:供给侧结构性改革[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6(10):15-19.
[7]袁贵仁.高校改革实质是中国教育供给侧结构性改革[EB/OL].http://www.china.com.cn/lianghui/news/2016-03/10/content_37990226.htm.
责任编辑 刘扬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