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傳統訓詁學與古漢語語法

2017-03-05

国学 2017年2期

向 熹

一、引 言

中國傳統語文學叫做“小學”。“小學”包括文字學、音韻學和訓詁學。文字學主要研究漢字的形、音、義及其關係,如《説文解字》《玉篇》《類編》。音韻學主要研究漢語的聲、形、調結構及其演變,如《廣韻》《集韻》《中原音韻》。音韻學著作往往也要解釋字義。訓詁學主要研究古書字句的意義。19世紀以前,其著作可分為兩類。一類是訓釋某一古書的字詞句,如《毛詩傳箋》《論語注疏》《春秋左傳集解》;一類是匯集詞語分類編次進行詮釋,如《爾雅》《方言》《釋名》《廣雅》。這是傳統的訓詁學。20世紀先後出版了多種訓詁學專著,如胡樸安《訓詁學史》、齊佩瑢《訓詁學概論》、洪誠《訓詁學》、許威漢《訓詁學導論》等。這些專著大都能比較全面地介紹訓詁知識,闡述訓詁源流,列舉訓詁方法,歸納訓詁條理。有的還將訓詁學與語義學、語法學結合起來,使訓詁學成為古籍研究和語文教學的有力武器,實在是一個很大的進步。

傳統訓詁學中没有專列語法部分。但語法是語言三要素(語音、訓彙、語法)之一,訓詁學要準確訓釋古書詞語的意義,不可能不涉及語法問題。事實上,早在先秦時期,已有學者對漢語句子的構成進行過分析。《春秋·僖公十六年》:“春王正月,戊申朔,隕石于宋五。是月,六鷁退飛過宋都。”《穀梁傳》解釋説:“先隕而後石,何也?隕而後石也。于宋,四境之内曰宋。後數,散辭也。耳治也。是月也,決不日而月也。六鷁退飛過宋都,先數,聚辭也,目治也。”晉范甯《集解》進一步分析説:“隕石,記聞也。聞其磌然,視之則石,察之則五。六鷁退飛,記見也,視之則六,察之則鷁,徐而察之則退飛。”[注]《十三經注疏》,第2398頁。《穀梁傳》和范甯《集解》對《春秋》這一段話分析得很正確,可以説開啓了漢語句法分析的先河。

唐代開始出現“語法”一詞。《左傳·昭公二十年》:“爾其勉之,相從為愈。”孔穎達《疏》:“服虔云:‘相從愈於共死。’則服意‘相從’,使員從其言也。語法,兩人相交乃得稱‘相’,獨使員從己語,不得為相從也。”[注]同上,第2091頁。金王若虚《論語辨惑》:“故凡解經,其論雖高,而於文勢語法不順者,亦未可遽從,況未高乎!”[注](金)王若虚:《滹南遺老》,《四庫全書·集部·别集類》。唐代開始傳入古印度的“聲明”,就是文法聲韻之學。玄奘譯《大唐西域記·印度總述》時説:“七歲之後,漸受五明大論:一曰聲明,釋古訓字,詮目疏别。”[注](唐)釋玄機撰,(唐)玄奘譯:《大唐西域記》,《四庫全書·史部·地理類》。不過聲明之學主要是玄奘這樣的佛學大師所研究探討的,廣大民衆並没有多少人去學習瞭解。

19世紀末到20世紀初,我國開始了漢語語法學的系統研究。中國第一部完整的古代漢語語法專著是馬建忠的《馬氏文通》[注]馬建忠(1845—1900),江蘇丹徒人。通經史,會英、法、拉丁、希臘文。曾赴法國留學、考察,通游西歐各國。馬氏積二十年之力,撰成《馬氏文通》十卷,分上下兩册。上册六卷出版於1898年,下册四卷出版於1899年。。本書共分十卷。第一卷正名。給語法術語下了二十三條界説(即定義)。第二至六卷討論實字(即實詞)。包括名字(名詞)、代字(代詞)、靜字(形容詞、數詞、量詞)、動字(動詞)、狀字(副詞)共五類。第七至九卷討論虚字(即虚詞)。包括介字(介詞)、連字(連詞)、助字(助詞)、嘆字(嘆詞)共四類。第十卷討論句讀。《文通》管句子成分叫“詞”。有起詞(主語)、語詞(謂語)、表詞(名詞或形容詞謂語)、止詞(賓語)、司詞(介詞賓語)、轉詞(間接賓語)、加詞(介詞詞組或同位語)共七類。《馬氏文通》創建了一個完整的古代漢語語法體系,第一次揭示了古代漢語的語法特點,對古代漢語語法進行了全面的分析論述。正如王力先生所説:“他開創中國語法學的功勞是很大的,正所謂‘不廢江河萬古流’。”[注]王力:《中國語言學史》第四章,第175頁。

歷代訓詁學著作以及筆記隨筆中記有不少有關古代漢語語法的材料。元代開始還有不少研究漢語虚詞的專書問世。本文的目的就是全面收集這些語法資料,分門别類進行研究整理,真實地反映傳統訓詁學者對古漢語語法的認識和研究成果。全文共分:引言、實字虚字、靜字動字、代字、連字、助字、嘆字、句讀、倒句倒文、句子歧義、其他共十一個小節進行討論。拙著《簡明漢語史》下册系統介紹了上古、中古、近代各個時期漢語詞類和句法的發展,可以參考。

二、實字虚字

現代語法學把漢語裏的詞分為實詞和虚詞兩大類。實詞是表示人或事物及其動作變化、性狀等概念的詞,能够獨立充當句子成分。實詞包括名詞、動詞、形容詞、數詞、量詞和代詞。虚詞没有實在意義,衹有語法意義,不能獨立充當句子成分。虚詞包括副詞、介詞、連詞和助詞。《馬氏文通》有狀字一類,相當於副詞,《文通》歸入實詞。傳統訓詁學從宋代開始,就有實字、虚字的分類,但和現代所説的實詞、虚詞不是一回事。

彙釋虚字的訓詁著作 漢代以來,許多訓詁著作都收集了一些虚字進行解釋,如《爾雅·釋詁》:“愛、粤、于、那、都、繇,於也。”“伊、維,侯也。《詩》曰:‘侯誰在矣。’”《説文》:“乎,語之餘也。”“只,語氣詞也。”《廣雅·釋詁》:“曰、欥、惟、每、雖、兮、者、其、各、而、烏、豈、也、乎、些、只,詞也。”《五篇》:“但,語辭也。”“夫,又音扶,語助也。”

元代以後,更出現了一些專門彙釋虚字的專書。如元盧以緯《助語辭》[注](元)盧以緯撰,王克仲集注:《助語辭集注》,北京:中華書局,1988年。,全書收録66組虚詞或與虚詞有關的詞組,共計136個詞條。其中單音詞68個,複合詞和詞組68個。書後附有魏維新的《助語辭補》和王鳴昌等的《助語辭補義附録》,共計200條。清袁仁林《虚字説》[注](清)袁仁林:《虚字説》,豐城熊氏校刊本。,全書分51組、141條,某些條目下涉及多個虚詞。共計收虚詞155條,其中單音詞80條,複音詞(二合音、三合音)75條。劉洪《助字辨略》[注](清)劉淇:《助字辨略》,北京:中華書局,2004年。,共收虚詞476個,依平、上、去、入四聲編排,逐一解釋,收材廣泛、考證、辨析也較詳備。王引之《經傳釋詞》[注](清)王引之:《經傳釋詞》,長沙:嶽麓書社,1985年。10卷,收虚詞160個,主要取材于周秦兩漢古書,按喉、牙、舌、齒、唇五音排列。從一聲之轉、互文、異文判斷虚詞的詞義關係,列舉大量書證歸納虚詞義,對後世語法研究頗有啓發作用。吴昌瑩《經詞衍釋》10卷,補遺一卷[注](清)吴昌瑩:《經詞衍釋》,北京:中華書局,1956年。,共收183個虚詞。其中160個是補充《經傳釋詞》的例證,增加義項,追溯本字,或對《經傳釋詞》略而未釋的虚詞加以解釋。補遺虚詞23個。這些著作都是採用傳統的訓詁方法來注釋虚詞的意義,很少涉及語法特點,所以還不能説是語法著作。

三、靜字動字

《馬氏文通》説:“靜字,所以肖事物之形者。”靜字又分象靜、滋靜。“象靜者,以言事物之如何也;滋靜者,以言事物之幾何也。”象靜就是形容詞,滋靜就是數詞。現代語法學把形容詞和數詞分為兩個詞類。

傳統訓詁學所説靜字動字,其所謂靜字與《馬氏文通》不同,包括名詞和形容詞。例如諸侯之長為伯,寫成霸,是靜字,就是名詞。宋黄震《黄氏日抄》:“‘霸諸侯’,注云:‘霸與伯同,愚意諸侯之長為伯,指其定位而言。王政不綱,而諸侯之長自整齊其諸侯,則伯聲轉而為霸,乃有為之稱也。正音為靜字,轉音為動字。’”[注](宋)黄震:《黄氏日抄》,《四庫全書·子部·儒家類》。

一字可以兼有動、靜兩種詞性,即一個字可以既是動詞,又是名詞或形容詞。其中有的意義分動靜而語音不變。袁仁林《虚字説》云:“先儒分别動靜字,蓋從人意驅使處分之也 。同一字也,用為勉强著力者則為動,因其自然在者則為靜。如‘明明德、尊尊、親親、老老、賢賢、長長、高高、下下,俱是上動下靜;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夫夫、婦婦’之類,又是上靜下動。止至善之止為動,知止之止為靜。格物之格為動,物格之格為靜。動靜相因,舉無窮當盡之事,即以本字還之,使意無餘見,此驅使之妙也。凡此之類,意分而音不轉。若其轉音者,勞者勞之,來者來之,雖分動靜,畢竟其音先轉,自有界限矣。”

有的音隨義轉,動靜有别。學者大都以為起於六朝以後。清袁枚《隨園隨筆·音義繁重》:“古無平上去入之分,可以通讀,自齊梁間四聲譜出,而後之編韻書者以一字分數音,而訓詁亦異,所謂動靜音是也。今按《康熙字典》‘上’字注如上聲,時掌切,為升上之上,屬動;去聲,時亮切,為本在物上之上,屬靜。”[注](清)袁枚:《隨園隨筆》,上海著易堂書局印本。明吕維祺《音韻日月燈》卷首《音辨》記録了形同而動靜音異的字例。如“中、重、空、風”都是靜平動去,“枕、種、女、好”都是靜上動去,“縫、知、分、吹”都是靜去動平,“使、吐、掃、守”都是靜去動上[注](明)吕維祺:《音韻日月燈》,崇禎六年刊印,有志清堂本傳世。《四庫全書》有存目。,等等。清代大學者段玉裁《説文解字注》指出,同一個字因為具有兩種不同的詞性而讀成兩個音,於古無據。如《四部》:“盛,黍稷在器中以祀者也。”段注:“盛,實於器中之名,故亦呼器為盛。如《左傳》‘旨酒一盛’,《喪大記》‘食粥于盛’是也。引申為豐滿之稱。今人分平去,古不分也。”《心部》:“惡,過也。”段注:“人有過曰惡 ,有過而人憎之亦曰惡。本無去入之别,後人强分之。”[注](清)段玉裁:《説文解字注》,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06年,第511頁。

肖事物之形的靜字,即形容詞。歷代訓詁中往往以“××貌”的形式來表示。如《詩·周南·葛覃》:“維葉萋萋,維葉莫莫。”《毛傳》:“萎萎,茂盛貌。莫莫,成就之貌。”《大雅·韓奕》:“爛其盈門。”《鄭箋》:“爛其,爛爛,粲然鮮明且衆多之貌。”《説文·羽部》:“翯,鳥白肥澤貌。《詩》曰:‘白鳥翯翯。’”《山部》:“嶢,山高貌。”《論語·鄉黨》:“朝,與下大夫言,侃侃如也。與上大夫言,誾誾如也。君在,踧踖如也,與與如也。”何晏集解:“孔曰:侃侃,和樂之貌。誾誾,中正之貌。馬曰:踧踖,恭敬之貌。與與,威儀中適之貌。”《禮記·檀弓下》:“文子其中退然如不勝衣,其言呐呐然如不出其口。”鄭玄《注》:“退,柔和貌。呐呐,舒小貌。”

形容詞是現代語法學術語。清代訓詁著作中有“形容之詞”“形容之字”“形容之辞”“形容字”“形況字”多種名稱。清王筠《菉友蛾術編》上:“鄭司農注《考工記》引《上林賦》‘紛容揱參’,《漢書》作‘紛溶萷蔘’,《文選》作‘紛溶萷蔘’。司農又引‘倚移從風’,《文選》作‘猗狔從風’。偏旁務令齊同,不知形容之詞在聲不在義也。”[注](清)王筠:《菉友蛾術編》,《鄂章遺書》本。阮元《揅經室集》:“《尚書·虞書》:‘思日贊贊襄哉。’贊贊為疊字,凡疊字皆形容之字。以贊贊形容襄字,猶‘浩浩滔天’,以浩浩形容滔字。‘蕩蕩懷山襄陵’,以蕩蕩形容懷字、襄字也。”[注](清)阮元:《揅經室集》,《四部叢刊》本。王引之《經義述聞》卷六:“《詩》:‘依其在京,侵自阮疆。’引之按:依,兵盛貌。依其者,形容之辭,言文王之衆,依然其在京地也。依之言殷也。馬融注豫卦曰:‘殷,盛也。’《毛傳》曰:‘依,茂木貌。’木盛謂之依,猶兵盛謂之依也。……‘有嗿其饁’,‘思媚其婦’,‘有依其士’,‘有略其耜’,皆形容之辭。”[注](清)王引之:《經義述聞》,鴻文書局石印本,第52頁。王筠《説文釋例》卷六二:“委蛇,疊韻形容字也。凡形容之詞,倒皆借用,無專字。”[注](清)王筠:《説文釋例》,上海:世界書局,1936年,第240頁。朱駿聲《説文通訓定聲·假借》:“《説文解字》有單辭形況字,如‘率爾’原非畢網,‘幡然’豈是觚巾。有重言形況字,如‘朱朱’狀夫雞聲,‘關關’用為鳥語。”[注](清)朱駿聲:《説文通訓定聲》,上海:世界書局,1928年,第13頁。

“乎、其、然、焉、有、爾、如”衹是形容詞的詞頭詞尾,傳統訓詁學也有稱作狀事之詞或狀物之詞的。如王引之《經傳釋詞》:“乎,狀事之詞也。若《易·乾文言》‘確乎其不可牧也’之屬是也。”(卷四)“其,狀事之詞也。有先言事而後言其狀者。若‘擊鼓其鏜’‘雨雪其霧’‘零雨其濛’之屬是也。有先言其狀而後言其事者,若‘灼灼其華’‘殷其靁’‘淒其以風’之屬是也。”(卷五)“然,狀事之詞也。若《論語》‘斐然’‘喟然’‘儼然’之屬是也。”(卷七)“焉,狀事之詞也。與然同義。若《詩·小弁》曰‘惄焉如擣’,《書·秦誓》曰‘其心休休焉’之類是也。”(卷二)“有,狀物之詞也。若《詩·桃夭》‘有蕡其實’是也。”(卷三)“爾,猶然也。若《論語》‘卓爾、率爾、鏗爾、莞爾’之屬是也。”(卷七)“如,猶然也。若《論語·鄉黨》‘恂恂如’‘踧踖如’‘勃如’‘躩如’之屬是也。”(卷七)其實這些字是形容詞詞尾或詞頭,或如劉淇《助字辨略》所説,“並是語辭”(卷五),不是狀事或狀物之詞。

四、代 字

代字即代詞。包括人稱代詞、指示代詞、疑問代詞。傳統訓詁學没有代詞的名稱,但對各種代詞都有所討論。

人稱代詞第一人稱有“我、吾、予、余、朕、台、姎、卬”等。王夫之以為自稱之詞。

我、吾《説文》:“我,施身自謂也。”《詩·邶風·谷風》:“毋逝我梁,毋發我筍。”孔穎達《正義》:“我,己所自專之辭。”《廣韻·哿韻》:“我,己稱也。”《説文·口部》:“吾,我自稱也。”《爾雅·釋詁下》:“吾,我也。”明張自烈《正字通》:“吾,我自稱也。吾、我一也,古互用之。《左傳》‘我張吾三軍’,又‘我食吾言’;《莊子》‘吾麥我’,又‘吾無糧,我無食’。”以為“吾”、“我”兩字用法上没有差别。宋趙悳《四書箋義》:“吾、我二字,就己而言則曰吾,因人而言則曰我。”[注](宋)趙悳:《四書箋義》,《叢書集成初編》。項安世《項氏家説》:“换字之法,雖賢聖之文亦然,蓋語勢當然,非必有意也。以吾、我二字言之,先言我字,則以吾繼之。‘我以吾仁’、‘我善養吾浩然之氣’是也。先言吾字,則以我繼之,‘使吾二婢子夾我’、‘吾喪我’是也。孔子曰:‘吾有知乎哉……有鄙夫問於我’,‘予不得觀猶子也,非我也’,此以‘我’繼‘吾’與‘予’也 。‘太宰知我乎?吾少也賤’,‘二三子以我為隱乎?吾無隱乎爾’,此以‘吾’繼‘我’也。”[注](宋)項安石:《項氏家説》,《四庫全書·子部·儒家類》。項氏以為吾、我换用是為使文章錯綜變化。清段玉裁《説文解字注》“我”下:“《論語》二句而我、吾互用,《毛詩》一句而卬、我雜稱。蓋同一我義而語音輕重緩急不同,施之於文,若似其口出。”段氏以為我、吾或卬、我换用是語音輕重緩急不同。《楚辭·九章·涉江》九用“余”而八用“吾”字,朱熹注云:“此篇多以余、吾並稱,詳其文意,‘余’嚴而‘吾’倨也。”[注](宋)朱熹:《楚辭集注》,《四庫全書·集部·楚詞類》。似亦未必。

予、余《詩·周頌·小毖》:“予又集于蓼。”《毛傳》:“予,我也。”《玉篇》:“予者,我也。”王夫之《説文廣義》:“予,借為自我之辭。與吾、我通。予者,推之自己,繇己及人意。對人而言也。”《爾雅·釋詁下》:“余,我也。”邵正涵正義:“余,猶予也。”邢昺《疏》:“此皆我之别稱也。”王夫之《説文廣義》:“余自《楚辭》始以為自稱之詞,世習用之,蓋南楚方言耳。”《説文·八部》段玉裁注:“余之引申訓為我。《詩》《書》用予不用余,《左傳》用余不用予。”按《左傳》用余多達175次,左丘明為春秋時魯人,王夫之謂余為南楚方言詞,似不足信。

朕《爾雅·釋詁下》:“朕,我也。”郭璞注:“古者貴賤皆自稱朕。”《説文·舟部》:“朕,我也。闕。”《書·堯典》:“朕在位七十載。”蔡沈《集傳》:“古人自稱之通號。”《公羊傳·宣公十二年》:“寡人無良。”何休注:“諸侯自稱曰寡人,天子自稱曰朕。”蔡邕《獨斷》卷上:“朕,我也。古者尊卑共之,貴賤不嫌,則可同號之義也。至秦,天子獨以為稱,漢因而不改也。”[注](清)蔡邕:《獨斷》,《百子全書》第6册,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84年。唐玄宗《孝經序》:“朕聞上古其風樸略。”邢昺《疏》:“朕者,我也,古者尊卑皆稱之。至秦始皇二十六年,始定為天子之稱。”[注]《十三經注疏》,第2540頁。《廣韻·寑韻》:“朕,我也,秦始皇二十六年始為天子之稱。”

台(yí) 《爾雅·釋詁上》:“台,我也。”《書·湯誓》:“非台小子。”蔡沈《集傳》:“台,我也。”宋王觀國《學林》卷六:“《尚書》凡言台考,‘其如台’之類,皆訓我也。”王夫之《説文廣義》:“台,和悦也。古以為自稱之詞,夏商間方言。”

姎、卬《説文·女部》:“姎,女人自稱,我也。”段玉裁注:“‘姎我’連文,如吴人自稱阿儂耳。”《廣韻·蕩韻》:“姎,女人自稱姎,我也。”《詩·邶風·匏有苦葉》:“人涉卬否。”《毛傳》:“卬,我也。”馬瑞辰《通釋》:“卬、姎聲近通用,亦為我之通稱。”《爾雅·釋詁下》:“卬,我也。”郭璞注:“卬猶姎也。”陸德明《釋文》引《説文》曰:“女人稱我曰姎。”

儂《大廣益會玉篇》:“儂,吴人自稱我。”[注]《大廣益會玉篇》,《四部叢刊初編·經部》。《廣韻·冬韻》:“儂,我也。”《集韻·冬韻》:“儂,吴語我也。”王觀國《學林》卷四:“江左人稱我、汝皆加儂字,詩人亦或用之。孟冬野詩云:‘儂是拍儂兒’是也。”

第二人稱代詞。傳統訓詁著作中或名為“稱人之詞”。有“爾、女、汝、而、乃、若、你、戎”等。

爾《小爾雅·廣詁》:“爾,汝也。”《詩·小雅·天保》:“天保定爾。”鄭玄《箋》:“爾,女也。”《論語·季氏》:“無乃爾是過與。”皇侃疏:“爾,汝也。”《説文·叕部》段玉裁注:“爾,後人以其與汝雙聲,假借為汝字。”清黄生《字詁》云:“爾,語辭也。……借為稱人之謂。古或借爾,或借汝,或借乃,或借者,或借而,方土不同,各取其聲之相近者耳。或疑諸聲略近,獨若聲差遠。不知若之上聲即汝也。古人詞緩,故無四聲之别。”[注](清)黄生:《字詁義府合按》,北京:中華書局,2006年,第3頁。

女(rǔ)、汝段玉裁《古文尚書撰異》:“女者,對己之詞。假借之字,本如字讀,後人分别讀同汝水,非也,因改為汝字,則更非也。女、乃、爾雙聲,爾古音近禰,今俗用你字。”[注](清)段玉裁:《古文尚書撰異》,《皇清經解》卷五六七,上海:上海書局石印本。《漢書·朱買臣傳》:“女苦日久,待我富貴報女功。”顔師古注:“女,讀曰汝。”《詩·鄭風·揚之水》:“維予與女。”朱熹《集傳》:“予、女,男女自相謂也。”《豳風·九罭》:“于女信處。”朱熹《集傳》:“女,東人自相女也。”《論語·為政》:“誨女知之乎?”劉寶楠《正義》:“女者,平等之稱。”《廣韻·語韻》:“汝,尒也。”《正字通·水部》:“汝,本水名,借為爾汝字。”《詩·大雅·崧高》:“戎有良翰。”鄭箋:“戎,猶女也。”孔穎達《正義》:“汝者,相於之辭。”

而《小爾雅·廣詁》:“而,汝也。”《書·洪範》:“而康而色。”孔安國《傳》:“汝當安汝顔色,以謙下人。《左傳·宣公十五年》:“余,而所嫁婦人之父也。”杜預《注》:“而,女也。”《吕氏春秋·報更》:“而名為誰?”高誘注:“而,汝也。”

乃《廣雅·釋言》:“乃,汝也。”《小爾雅·廣詁》:“而、乃、爾、若,汝也。”胡承珙義證:“而、乃、爾、若四字不獨訓女,字亦皆通作女,蓋四字以聲轉而變,其實猶一字耳。”[注](清)胡承琪:《小爾雅義證》,《四部備要·經部·小學類》。《左傳·僖公十二年》:“余嘉乃勳。”孔穎達《疏》:“乃,女也。”《書·舜典》:“乃言底可績。”孔安國《傳》:“乃,汝也。”

若《小爾雅·廣詁》:“若,汝也。”《史記·張儀列傳》:“始吾以若飲。”司馬貞索隱:“若,汝也。”《考工記·梓人》:“惟若寧侯。”鄭玄《注》:“若,猶女也。”

你這是一個後起的人稱代詞,本作“伱”,後寫作“你”。《玉篇·人部》:“伱,尒也。”《廣韻·止韻》:“伱,秦人呼旁人之稱。”《正字通·人部》:“伱,汝也。俗作你。”《周書·異域傳下·突厥》:“你能作幾年可汗?”《廿二史考異·北史·李密傳》:“共你論相殺事。”錢大昕按:“你,齊隋人語也。”

戎《詩·大雅·民勞》:“戎雖小子。”鄭箋:“戎,猶女也。”朱熹《集傳》:“戎,汝也。”馬瑞辰通釋:“戎、女一聲之轉,故箋以戎為汝之假借。”朱駿聲《説文通訓定聲·豐部第一》:“按戎、汝、若、而皆一聲之轉。”

指示代詞傳統訓詁著作中稱為指示語、指示辭或指辭。有“夫、此、是、斯、兹、之、其、彼、者、所、攸”等。

夫常在句首出現,往往被稱為發語詞,同時又是指示代詞。郭璞《爾雅序》:“夫爾雅者,所以通訓詁之指歸。”邢昺《疏》:“夫者,發語辭,亦指示語。”清朱孔彰《經傳虚字義説》:“夫字用為虚字者,如《左傳》‘公嗾夫獒焉’,夫為實指之詞。”丁守存《四書虚字講義》:“夫,又曰有指辭。如‘逮夫身’類是。”

此近指代詞。劉淇《助字辨略》卷三:“此,是也,兹也。彼之對也。《禮記·禮運》:‘如此乎禮之急也。’……又指物之辭。《左傳·莊公二十二年》:‘陳衰,此其昌乎。’此,謂敬仲也。”《吕氏春秋·貴生》:“彼且奚以此之也。”高誘注:“此,此物也。”《爾雅·釋詁下》:“兹、斯,此也。”邢昺《疏》:“此者對彼之稱,言近在是也。”

斯義同“此”。《詩·召南·殷其靁》:“何斯違斯。”毛傳:“斯,此。”朱熹《集傳》:“‘何斯’,斯,此人也。‘違斯’,斯,此所也。”《論語·子罕》:“天之將喪斯文也。”劉寶楠正義:“斯、兹同義。”謝鼎卿《虚字闡義》:“斯蓋訓此,而為指物詞。”清黄生《義府·斯與》:“《論語》中有斯字,無此字。斯者,此字之轉音而借用者也。”

兹《書·大禹謨》:“念兹在兹。”孔安國《傳》:“兹,此也。”《爾雅·釋詁下》:“兹,此也。”邢昺《疏》:“此者,對彼之稱,言近在是也。”《論語·子罕》:“文不在兹乎?”劉寶楠《正義》:“兹者,有所指之詞。”王引之《經傳釋詞》卷八:“兹,猶斯也。《書·酒誥》‘祀兹酒’。昭七年《左傳》‘三命,兹蓋共’,二十六年《傳》‘兹無敵矣’。”

是《論語·學而》:“夫子之至於是邦也。”皇侃疏:“是,此也。”《荀子·禮論》:“人有是,士君子也。”楊倞注:“是,猶此也。”《史記·鄭世家》:“子亹曰:‘齊强而厲公居櫟,即不從,是率諸侯伐我。内厲公,我不如往。’”劉淇《助字辨略》卷三:“此是字謂齊,指物之辭也。”

時《爾雅·釋詁下》:“時,是也。”郝懿行《義疏》:“古人謂是為時,今人謂時為是。”《書·湯誓》:“時日曷喪,予及汝皆亡。”《史記·殷本紀》作“是日何時喪,予與汝皆亡”。《詩·秦風·駟驖》:“奉時辰牡。”毛傳:“時,是也。”

之《詩·周南·桃夭》:“之子于歸。”朱熹《集傳》:“之子,是子也,此指嫁者而言也。”王引之《經傳釋詞》卷九:“之,指事之詞也。若‘左右流之’之屬是也。”劉淇《助字辨略》卷三:“之,又指事之辭。如《論語》‘學而時習之’,之謂其所學;‘老者安之’,之謂老者也。”《説文·之部》段玉裁注:“之有訓為此者,如之人也,之德也,之條條,之刀刀。《左傳》:‘鄭人醢之三人也。’《召南》毛《傳》曰:‘之事,祭事也。’《周南》曰:‘之子,嫁子也。’此等之字,皆訓為是。”袁仁林《虚字説》:“之字指物,運用有四:一是句尾倒拍,所指在上。‘學而時習之’,指學。‘聞斯行之’,指聞。一是句尾虚指,聯字見意。《詩·裳裳者華》篇:‘左之左之,君子宜之。右之右之,君子有之。維其有之,是以宜之。’六句八之字,憑空虚指,意元不該。一是句中停泊,有上文則指上,有下文則指下。‘祀之以禮,葬之以禮,祭之以禮’,指上所孝之親;‘語之而不惰者,其回也歟’,此之字指下者。”

其王引之《經傳釋詞》卷五:“其,指事之詞,常語也。”劉淇《助字辨略》卷一:“《易·繫辭》:‘其旨遠,其辭文。’《禮記·月令》:‘其日甲乙。’‘其帝太皞,其神句芒。’其,指物辭也。”

吴昌瑩《經詞衍釋》卷五:“其,指事之詞,猶言此也、是也。《孟子》‘求其放心而已矣’,《左傳·襄八年》‘孤世與其二三臣,不能禁止’之類。”

王鳴昌《辨字訣》:“其,有所指之辭。凡指事、指人、指物、指理,皆用之。”

彼遠指代詞。《玉篇·彳部》:“彼,對此之稱。”《説文·彳部》王筠句讀:“彼,與此對文。”王鳴昌《辨字訣》:“彼,他有所指之詞。”劉淇《助字辨略》卷三:“俗謂此曰者個、曰這樣,謂彼曰那個、曰那樣。”《吕氏春秋·本味》:“道者,在彼在此。”高誘注:“彼,謂他人。”《詩·曹風·候人》:“彼其之子。”毛《傳》:“彼,彼曹朝也。”《後漢書·崔駰傳》:“彼採其華。”李賢注:“彼,彼衆人也。”

某指代不肯定的人物時地。傳統訓詁學或謂之為無所指明之辞。《玉篇·木部》:“不知名者云某。”《廣雅·釋詁三》:“凡言某者,皆所以代名也。”《書·金縢》:“惟爾元孫某。”孔安國《傳》:“某,名。臣諱君,故曰某。”《儀禮·士冠禮》:“永受保之,曰伯某甫。”賈公彦《疏》引鄭玄云:“某甫,且字。以臣不名君且為某之字呼之。”劉淇《助字辨略》卷三:“愚按:伯某甫者,無所指名之辭。凡無所指名及泛言事物與不知姓名者,皆云某也。如《儀禮·士聘禮》‘及命曰:以君命聘於某君,某君受命於某宫,某君再拜以享某君,某君再拜’,《漢書·項籍傳》‘某時某喪,使公主某事,不能辦’,又《成許后傳》‘設妾欲作某屏風,張於某所’之類是也。”

者置於别的字後,構成“者”字結構。《説文·白部》:“者,别事詞也。”王引之《經傳釋詞》卷九:“者,或指其事,或指其物,或指其人。”袁仁林《虚字説》:“者字尾句,乃倒指頓住之辞。用法有二:一是頓住起下,與俗語‘這個’二字相似。若云某某這個非他,乃是如此也。如‘仁者,仁也。義者,宜也’。一是頓住縮上,此等者字與俗語‘的’字相類,如《史記》‘願以諸侯王擊楚之殺義帝者’。”丁守義《四書虚字講義》:“者,又實指其人之辭。書中者字,大約指人指事。大約上加虚字多指事,上不加虚字多指人,乃虚字中較實之字。”

所放在動詞或動詞性詞組前,表示行為所及的對象。傳統訓詁學稱“所”為指事、指物之詞。或以為助詞。元盧以緯《助語辭》:“所,亦指事為而言,如‘所能’‘所學’之類。‘所’是活字,若曰‘所學’,是明指其習學之而為其事也。”[注]《助語辭集注》,第31頁。王引之《經傳釋詞》卷九:“所者,指事之詞。若‘視其所以,觀其所由’之屬是也,常語也。”又“所,語助也。《書·九逸》曰‘嗚乎,君子所其無逸’,言君子其無逸也。君子,人君也。所,語助也”。劉淇《助字辨略》卷三:“所,處所也,借為語助。然凡所云‘所’,皆有所在。雖不為義,要自與‘而’‘以’之屬别。如《論語》‘視其所以,觀其所由,察其所安’,‘所以’‘所由’‘所安’皆有方嚮,故云所也。《大學》‘其所厚者薄,而其所薄者厚’,‘所厚’‘所薄’,皆據其人而言也。《中庸》‘舟車所至,人力所通,天之所覆,地之所載’,此為‘所至’‘所通’,所覆載之處而為言也……凡此所字,皆有所指目,非空為助句者也。”劉淇所舉例句,所字都是指事之詞。清丁守存《四書虚字講義》:“所,指物之辭。此字之虚而實者,若‘居其所’‘得其所’之類。”[注](清)丁守存:《四書虚字講義》,退補齋藏本。這兩個“所”字乃是名詞,不是虚字,丁氏之説是錯誤的。

疑問代詞傳統訓詁學稱為問詞,計有“誰、疇、孰、何、曷、盍、害、胡、奚、惡、烏、焉、安”等,前人都有過討論。

誰、疇問人之詞。《説文》《玉篇》並云:“誰,何也。”《詩·召南·行露》:“誰謂雀無角?”陳奂《傳疏》:“誰,孰也。”《小雅·無羊》:“誰謂爾無羊?三百維群。”孔穎達《正義》:“‘誰謂’是發問之辭,‘三百維群,九十其犉’是報答之語。”《爾雅·釋詁下》:“疇,誰也。”《史記·司馬相如列傳》:“疇逆失而能存?”裴駰《集解》引韋昭曰:“疇,誰也。”王昌瑩《經詞衍釋》卷六:“疇、誰一聲之轉,故疇昔之轉為誰昔也。”

孰問人,誰也。《爾雅·釋詁下》:“孰,誰也。”郝懿行《義疏》:“孰、誰聲轉義通。”《公羊傳·隱公元年》:“王者孰謂?”何休注:“孰,誰也。”“孰”又問事物,何也。《楚辭·九章·哀郢》:“孰而東門之可蕪?”蔣驥注:“孰,何也。”王引之《經傳釋詞》卷九:“孰,猶何也。家大人曰:孰、誰一聲之轉,誰訓為何,故孰亦訓為何。《晉語》曰:‘孰是人斯,而有是臭也。’言何是人而有是臭也。”劉淇《助字辨略》卷五:“孰,誰也,何也。如《論語》‘孰不可忍也’,《公羊傳·哀公十四年》‘孰為來哉,孰為來哉’。此孰字,何也,曷也。如《論語》‘君孰與不足’,此為誰何之辭也。”

何問事物、時地、方式、原因之辭。《文選·張平子·西京賦》:“忘《蟋蟀》之謂何?”李善注引何休曰:“謂據疑問所知者曰何也。”又潘岳《射雉賦》:“何調翰之喬桀。”李善注:“何,疑問之辭也。”魏維新《助語辭補》:“何,奚也、孰也、曷也。又詰問之辭,如俗語‘為什麽’意。《史記》‘莫敢誰何’之類。”[注]《助語辭集注》附,第31頁。

曷《説文》:“曷,何也。”《詩·小雅·四月》:“曷云能穀?”鄭《箋》:“曷之言,何也。”魏維新《助語辭補》:“曷,猶何也。《易·損·象》:‘曷之用?’陶潛《歸去來辭》:‘曷不委心任去留?’而語氣較何享稍振。”[注]同上。王引之《經傳釋詞》卷四:“曷,何也,常語也。……《爾雅》曰:‘曷,盍也。’《書·湯誓》曰:‘時日曷喪?’《詩·有杕之杜》曰:‘中心好之,曷飲食之?’曷,皆謂何不也。説者訓為何,失之。”陳奂《毛詩傳疏》:“曷、盍聲同,故何謂之曷,又何不謂之曷。《釋詞》云:‘曷,何不也。’説者訓為何,失之。”

害(hé) 《小爾雅·廣言》:“害,何也。”《詩·周南·葛覃》:“害澣害否。”毛《傳》:“害,何也。”鄭《箋》:“我之衣服,今者何所當見澣乎?何所當否乎?”陳奂《傳疏》:“古害、曷聲同,故曷謂之何,害亦謂之何矣。曷者本字,害者假借字。”《書·湯誓》:“時日害喪?”江聲《集注音疏》:“害,讀為曷,何也。”劉淇《助字辨略》卷五:“害、曷音近,故得轉為何也。”

盍《左傳·成公六年》:“子盍從衆?”杜預《注》:“盍,何不也。”又《襄公二十一年》:“子盍詰盜?”孔穎達《疏》:“鄭玄、服虔皆以盍爲何不也。”劉淇《助字辨略》卷五:“盍云何不者,辭之急者也,緩言之,則為何不也。”又《廣雅·辭詁》:“盍,何也。”劉淇《助字辨略》卷五:“盍,猶何也。王褒《聖主得賢臣頌》:‘盍令不行?’此盍字,猶何也。”王引之《經傳釋詞》卷四:“盍為何不而又為何,曷為何而又為何不,聲近而又義通也。”

胡《廣韻·模韻》:“胡,何也。”《禮記·中庸》:“君子胡不慥慥爾?”孔穎達《疏》:“胡猶何也。”《詩·大雅·桑柔》:“胡斯畏忌?”鄭《箋》:“胡之言何也。”《書·大甲下》:“弗慮胡獲。”孔穎達《疏》:“胡之與何,方言之異耳。”

奚《廣韻·齊韻》:“奚,何也。”《書·仲虺之誥》:“奚獨後予。”蔡沈《集傳》:“奚,何也。”《文選·左太沖·魏都賦》:“奚遽不能與之踵武而齊其風?”吕延濟注:“奚,猶何也。”王夫之《説文廣義》:“奚,詰詞也。”劉淇《助字辨略》卷一:“《孟子》:‘奚而不知也?’奚而不知,言奚為而不知,省文也。”

惡(wū) 《莊子·德充符》:“惡用德?”成玄英《疏》:“惡,何也。”《穀梁傳·定公九年》:“惡得之?”范甯注:“惡,於何也。”《左傳·桓公十六年》:“惡用子矣。”杜預《注》:“惡,安也。”《孟子·梁惠王上》:“天下惡乎定?”焦循《正義》:“惡,猶安也,何也。”王引之《經傳釋詞》卷四:“惡,猶安也,何也。‘惡乎’猶言‘何所’,不必訓為‘於何’也。”

烏《漢書·匡衡傳贊》:“烏能勝其任乎?”顔師古注:“烏,何也。”《吕氏春秋·明理》:“烏聞至樂?”高誘注:“烏,安也。”《漢書·司馬相如傳》:“又烏能已?”顔師古注:“烏,猶焉也。”王引之《經傳釋詞》卷四:“惡,字亦作烏。高注《吕氏春秋·本味》篇曰:‘惡,安也。’又注《明理》篇曰:‘烏,安也。’”

安《漢書·劉向傳》:“若其無知,又安用大?”顔師古注:“安,焉也。”《論語·先進》:“安是方六七十如五六十而非邦也者?”劉寶楠《正義》引盧文弨曰:“古焉、安二字通用。”王夫之《説文廣義》:“安字,安往,何所往而安也;安能,豈能之而不待勉强也。求其所安而不得,故為語詞。”王引之《經傳釋詞》卷二:“安,焉也,亦何也,互文耳。”劉淇《助字辨略》卷一:“《禮記·檀弓》:‘吾將安仰?’漢文帝詔:‘其咎安在?’愚按:安亦訓為何,安得為焉者,聲相近也。”

焉《廣韻·仙韻》:“焉,何也。”《論語·為政》:“人焉廋哉?”皇侃疏:“焉,安也。”朱熹《集注》:“焉,何也。”《詩·衛風·伯兮》:“焉得諼草。”孔穎達《疏》:“何處得一忘憂之草。”李富孫《詩經異文釋》:“安、焉聲相近,義同。”[注](清)李富孫撰:《詩經異文釋》,(民)王先謙編:《皇清經解續編》,上海:上海書局石印本。

五、連 字

連詞又可分為並列、選擇、承接、遞進、轉折、假設、讓步、因果等多個小類。訓詁著作中没有連詞的名稱,不過對連詞亦有討論。

並列連詞有“與、及、暨、而、以、於”等,或稱為從同之詞。

與《論語·子罕》:“子罕言利與命與仁。”邢昺《疏》:“與,及也。”《詩·邶風·擊鼓》:“平陳與宋。”陳奂《傳疏》:“與者,及也,為從同之詞。”

及《爾雅·釋詁下》:“及,與也。”《詩·小雅·谷風》:“維風及雨。”陳奂《傳疏》:“及,與也。”《春秋·隱公元年》:“公及邾婁儀父盟于眛。”《公羊傳》:“及者何?與也。”又表示連及。《史記·五帝本紀》:“東至於海,登丸山及岱宗。”劉淇《助字辨略》卷五:“此及字,連及詞也。”

暨《爾雅·釋詁下》:“暨,與也。”《小爾雅·廣言》:“暨,及也。”《書·堯典》:“咨汝羲暨和。”孔安國《傳》:“暨,與也。”蔡沈《集傳》:“暨,及也。”《文選·王仲宣·贈士孫文始》:“我暨我友,自彼京師。”李善注引《爾雅》曰:“暨,與也。”

而王引之《經傳釋詞》卷七:“而,猶與也,及也。《墨子·尚同》篇曰:‘聞善而不善,皆以告其上。’言善與不善也。《韓子·説林》篇曰:‘以管子之聖,而隰朋之智。’言管仲與隰朋也,而、與聲之轉。”

以《廣雅·釋詁》:“以,與也。”《詩·大雅·皇矣》:“不大聲以色,不長夏以革。”馬瑞辰《通釋》:“聲以色,猶云聲與色也。夏以革,猶云夏與革也。”[注](清)馬瑞辰:《毛詩傳箋通釋》,北京:中華書局,1989年。王引之《經傳釋詞》卷一:“襄二十年《左傳》曰:‘賦《常棣》之七章以卒。’言賦七章與卒章也。”

于王引之《經傳釋詞》卷一:“于,猶越也,與也。連及之詞。《書·大誥》曰:‘大誥猷爾多邦,越爾御事。’王莽仿《大誥》,作‘大告道諸侯王三公列侯,于女卿大夫元士御事’。是連及之詞曰越,亦曰于也。……《多方》曰:‘時惟爾初,不克敬于和,則無我怨。’于,與也,言不能敬與和也。”

選擇連詞有“抑、且、將、亡其”等。傳統訓詁學或以為雙折之詞,或以為轉語詞。

抑清伍兆鼇《虚字淺解》:“《論語》:‘求之與?抑與之與?’韓文:‘抑不知天將和其聲而使鳴國家之盛耶,抑將窮餓其身,思愁其心腸,而使自鳴其不幸耶?’此兩條(抑字)是雙折之辭。”[注](清)伍兆鼇:《虚字淺解》。《左傳·宣公十一年》:“抑人亦有言曰。”杜預《注》:“抑,辭也。”又《昭公八年》:“抑臣又聞之。”杜預《注》:“抑,疑辭。”王引之《經傳釋詞》卷四:“抑,詞之轉也。”

將王引之《經傳釋詞》卷八:“將,猶抑也。《楚辭·卜居》:‘將送往勞來斯無窮乎?’《楚策》:‘將以為楚國妖乎?’將字並與抑同義。”劉淇《助字辨略》卷二:“《楚辭·卜居》:‘吾寧悃悃款款,樸以忠乎?將送往勞來,斯無窮乎?’此將字,亦是抑辭,然是轉語。”吴昌瑩《經詞衍釋》:“將,猶抑也。《孟子》:‘將戕賊杞柳而後以為桮棬也?’言戕賊也。《史記·孟嘗君列傳》:‘將受命於户耶?’此類將,又並同抑。”

且王引之《經傳釋詞》卷八:“且,猶抑也。《齊策》:‘王以天下為尊秦乎?且尊齊乎?’且字與抑同義。”吴昌瑩《經詞衍釋》卷八:“且,猶折也。《史記·酈生列傳》:‘足下欲助秦攻諸侯乎,且欲率諸侯破秦也?’言抑欲破秦邪也。”

亡其抑或,還是。《莊子·外物》:“抑固寠邪?亡其略弗及邪?”《戰國策·趙策三》:“秦亡攻趙也?倦而歸乎?亡其力尚能進,愛王而不攻乎?”《史記·范雎蔡澤列傳》:“意者臣愚而不概於王心邪,亡其言臣者賤而不可用乎?”王念孫《讀書雜志·史記四》:“亡,讀如無,或言亡,或言亡其,皆轉語詞也。”

承接連詞傳統訓詁學或稱承上之辭,或承上起下之辭。有“故、是故、是以、則、是則、則是、然則、肆、兹(滋)、亦越”等多個。

故、是故《禮記·曲禮上》:“故君子戒慎,不失色於人。”孔穎達《疏》:“故,承上起下之辭。”劉淇《助字辨略》卷四:“故,承上之辭,猶云是以、是故。《國語》:‘故能保世以滋大。’毛《詩·周南召南譜》曰:‘是故二國之詩,以后妃夫人之德為首,終以《麟趾》《騶虞》。’《正義》云:‘是故者,緣上事生下勢之稱。’《易·繫辭上》:“是故聖人以通天下之志。”李鼎祚《集解》引六家《易注》:“凡言是故者,承上之辭也。”

是以《詩·關雎序》:“是以一國之事,係一人之本。”孔穎達《正義》:“是以者,承上生下之辭。”《左傳·僖公十五年》:“三施而無報,是以來也。”劉淇《助字辨略》卷三:“是以,猶云所以。”王引之《經義述聞》卷九:“是故、是以,皆承上起下之詞,常語也。”

則王引之《經傳釋詞》卷八:“則,承上起下之詞。”《論語·學而》:“行有餘力,則以學文。”《孟子·告子上》:“思則得之,不思則不得也。”劉淇《助字辨略》卷五:“則,語辭也,承上趣下,辭之急者也。”

則是、是則《孟子·梁惠王下》:“則是方四十里為阱於國中。”唐駱賓王《上司刑太常伯啓》:“側聞魯澤祥麟,希委質於宣父;吴阪逸驥,實長鳴於孫陽。是則所貴在乎見知,所屈伸乎知己。”劉淇《助字辨略》卷三:“則是、是則,其義並同,承上文為斷辭也。”

然則,然而《詩·周南·關雎序》:“然則《關雎》《麟趾》之化,王者之風。”孔穎達《疏》:“然者 ,然上事,則者,則下事,因前起後之勢也。”《漢書·鄒陽傳》:“淮南連山東之俠,死士盈朝,不能還厲王之西也。然而計議不得,雖諸賁不能安其位,亦明矣。”劉淇《助字辨略》卷一:“此‘然而’,猶云‘然則’,承上之辭,非轉語也。”

肆《爾雅·釋話下》:“肆,故、今也。”邢昺《疏》:“肆,因上起下之語。”“《書·太甲上》:“肆嗣王丕承基緒。”孔安國《傳》:“肆,故也。”《詩·大雅·抑》:“肆皇天弗尚。”朱熹《集傳》:“肆,故也,猶言遂也,承上起下之詞。”又《綿》:“肆不殄厥愠。”毛《傳》:“肆,故、今也。”陳奂《傳疏》:“凡肆者,皆承上起下之詞,肆兼故、今兩義。”

兹(滋) 《左傳·昭公元年》:“勿使有所雍閉湫底,以露其體,兹心不爽,而昏亂百度。”又《昭公二十六年》:“若可,師有濟也,君而濟之,兹無敵矣。”王引之《經傳釋詞》卷八:“此兩兹字,皆承上起下之詞,若今人言致令如此也。……兹,字或作滋。昭五年《左傳》曰:‘君若驩然好逆使臣,滋敝邑休怠,而忘其死,亡無日矣。滋亦承上起下之詞。’”

遞進連詞傳統訓詁學或稱為更進之辭、更端之辭。有“矧、況、皇”等。

矧《爾雅·釋言》:“矧,況也。”《詩·小雅·伐木》:“相彼鳥矣,猶求友聲。矧伊人矣,不求友聲?”毛《傳》:“矧,況也。”清謝鼎卿《虚字闡義》卷二:“矧,借為更進語詞。”俞樾《群經平議》卷十一:“按矧字之義,承上文而進一説也。”

況《廣韻·漾韻》:“況,矧也。”劉淇《助字辨略》卷四:“義轉而益進,則云況也。”王鳴昌《辨字訣》:“況者,更進之辭。正意已是,而意外尚有可言,則用之。”《左傳·定公九年》:“思其人猶愛其樹,況用其道,而不恤其人乎?”《孟子·公孫丑下》:“管仲且猶不可召,而況不為管仲者乎?”

皇義同“況”。《尚書大傳·甫刑》:“君子之於人也,有其語也,無不聽者,皇於聽獄乎?”鄭玄《注》:“皇,猶況也。”《書·秦誓》:“俾君子易辭,我皇多有之。”《公羊傳·文公十二年》作“而況乎我多有之”。王引之《經傳釋詞》卷四:“況、皇古多通用。”朱駿聲《説文通訓定聲·壯部》:“皇,假借為況。”

轉折連詞連接前後不同或相反的兩事。傳統訓詁學或稱轉語,或稱反折之辭。有“而、然、然而、抑、顧、乃、乃若、能”等。

而《書·舉典》:“直而温,寬而栗,剛而無虐,簡而無傲。”蔡沈《集注》:“而,轉語辭也。”《論語·季氏》:“而謀動干戈於邦内。”劉淇《助字辨略》卷一:“此而字是轉語。”張文炳《虚字注釋》:“句首著而字,亦是承上轉下意,‘而謀動干戈於邦内’是也。”伍兆鼇《虚字淺解》:“而,反折之辭。《論語》:‘而謀動干戈於邦内。’”又云:“而,句中轉折之辭。《論語》‘君子周而不比’是也。”王夫之《説文廣義》:“本訓頰毛也,借為語助辭,動轉詞也。”

然、然而《左傳·僖公三十年》:“然鄭亡,子亦有不利焉。”《漢書·高帝紀》:“吕后問曰:‘陛下百歲後,蕭相國既死,誰令代之?’上曰:‘曹參可。’問其次。曰:‘王陵可,然少戇,陳平可以助之。陳平智有餘,然難獨任。周勃厚重少文,然安劉氏者必勃也。’”劉淇《助字辨略》卷二云:“諸然字,並轉語也。”袁仁林《虚字説》:“然字之聲,承上轉下,别申一意。”伍兆鼇《虚字淺解》:“《左傳》‘然故不可誣也’(襄公九年),此然字,反折之辭。”《論語·子張》:“吾友張也,為難能也,然而未仁。”清課虚齋主人《虚字注釋》:“然而,反上意而圓轉之詞,一頓一轉,如‘然而未仁’之類。”

抑王引之《經傳釋詞》卷三:“抑,詞之轉也。”《左傳·昭公元年》:“子皙信美矣,抑子南,夫也。”《論語·子張》:“子夏之門人小子,當灑埽應對進退則可矣,抑末也。”何晏《集解》引包咸曰:“然此但是人之末事耳。”劉淇《助字辨略》卷五:“此抑字,猶云‘然而’。”

顧王引之《經傳釋詞》卷五:“顧,猶但也。”《史記·趙世家》:“彼非不愛其弟,顧有所不能忍者也。”劉淇《助字辨略》卷四:“顧,但也。”《史記·刺客列傳》:“吾每念痛於骨髓,顧計不知所出耳。”

乃、乃如、乃若《書·康誥》:“有厥罪小,乃不可不殺。”《詩·邶風·日月》:“乃如之人兮,逝不古處。”《孟子·離婁下》:“乃若所憂則有之。”王引之《經傳釋詞》卷六二:“乃,轉語詞也。乃如,亦轉語詞也。乃若,亦轉語詞也。”

能同“乃”。《詩·衛風·芄蘭》:“雖則佩觿,能不我知。”馬瑞辰《通釋》:“能即乃也,乃猶而也。”王引之《經義述聞》卷五:“能,乃,語詞之轉,亦非才能之能也。能當讀為而。言童子雖則佩觿,而實不與我相知。”

假設連詞傳統訓詁學稱為設辭、假設之辭。有“假(假令)、借、藉、若、如、設、使、為、苟、且”等多個。

假劉淇《助字辨略》卷三:“假是設辭。”曹操《與王修書》:“假有斯事,亦庶鍾期不失聽也。”《史記·管晏列傳》:“假令晏子而在,余雖為之執鞭,所忻慕焉。”王引之《經傳釋詞》卷九:“之亦若也,互文也。《荀子·正名》篇曰:‘假之有人欲南而惡北。’《性惡》篇曰:‘假之有弟兄資財而分者。’假之,皆謂假若也。”

借《詩·大雅·抑》:“借曰未知,亦既抱子。”毛《傳》:“借,假也。”鄭箋:“假令人云王尚幼少未有所知,亦已抱子長大矣。”

藉《史記·陳涉世家》:“藉第令弗斬,而戍死者固什六七。”裴駰《集解》引服虔曰:“藉,假也。”劉淇《助字辨略》卷四:“藉與借同,設辭也。”

若《儀禮·士相見禮》:“君若降送之,則不敢顧,辭遂出。”賈公彦《疏》:“若者,不定之辭也。”劉淇《助字辨略》卷五:“愚按:若,設辭也。”《左傳·隱公元年》:“若闕地及泉,隧而相見,其誰曰不然。”又《隱公十一年》:“寡人若朝于薛,不敢與諸任齒。”劉淇《助字辨略》卷五:“諸若字,並假設之辭也。”

如《廣韻·魚韻》:“如,若也。”清王鳴昌《辨字訣》:“如,假設之辭。”[注](清)王鳴盛:《辨字訣》,《助語辭集注》附録,北京:中華書局,1988年。《詩·秦風·黄鳥》:“如可贖兮,人百其身。”朱熹《集傳》:“若可貿以他人,則人皆願百其身以易之矣。”《史記·李將軍列傳》:“如令子當高帝時,萬户侯豈足道哉?”劉淇《助字辨略》卷一:“《論語》‘如不可求’、‘如有用我者’,此如字,脱或之辭也 。《史記·魏世家》:“有如强秦亦將襲趙之欲,則君且奈何?有如,亦脱或辭也。”

設《史記·魏其武安侯列傳》:“此特帝在,即録録,設百歲後,是屬寧復有可信者乎?”司馬貞《索隱》:“設者,脱也。”劉淇《助字辨略》卷五:“愚按:脱,儻或也,假如也。”揚雄《法言·重黎》:“設秦得人,如何?”李軌注:“設,假。”課虚齋主人《虚字注釋》:“設,假設之辭。如‘設言富若可求’之類。”

使《國語·吴語》:“使死者無知,則已矣。”曹操《請增封荀彧表》:“嚮使臣退軍官渡,紹必鼓行而前。”劉淇《助字辨略》卷三:“《論語》‘使驕且吝’,《後漢書·仲長統傳》‘使居有良田廣宅’,使,假設之辭也。”

為《戰國策·秦策》:“為我葬,必以魏子為殉。”《史記·宋微子世家》:“為死終不得治,不如去。”王引之《經傳辭詞》卷二:“為,猶如也,假設之詞也。”《史記·商君列傳》:“為私鬥者,各以輕重被刑。”劉向《説苑·君道》:“齊桓公曰:筦子今年老矣,為棄寡人而就世也,吾恐法令不行。”吴昌瑩《經詞衍釋》卷二:“以上為字,並訓假如之如。”

苟《論語·里仁》:“苟志於仁矣,無惡也。”何晏《集解》:“孔曰:苟,誠也。”《禮記·中庸》:“苟無其德,不敢作禮樂焉。”劉淇《助字辨略》卷三:“此苟字,猶言如也,若也。”

且《莊子·盜跖》:“且子正為名,我正為利。”陸德明《釋文》:“且,假設之辭也。”《左傳·隱公元年》:“且如桓立,則恐諸大夫不能相幼君也。”何休注:“且如,假設之辭。”

則《左傳·成公九年》:“德則不競,尋盟何為?”《史記·天官書》:“占,則為天下候,竟正月。”劉淇《助字辨略》卷五:“若為天下占,則以盡一正月為驗也。此則字,假設之辭,猶云若也。”

讓步連詞連接兩個有讓步關係的詞組或分句,傳統訓詁學仍稱為設辭或兩設之詞。有“縱、自、雖、饒、每、就、即、使”等。

縱《詩·鄭風·子衿》:“縱我不往,子寧不嗣音?”《論語·子罕》:“且予縱不得大葬,予死于道路乎?”《史記·項羽本紀》:“縱江東父老憐而王我,我何面目見之?”劉淇《助字辨略》卷四:“縱,設辭,猶云即也。”

自《史記·平準書》:“自天子不能具鈞駟,而將相或乘牛車。”《漢書·周昌傳》:“昌為人强力,敢直言,自蕭(何)曹(參)等皆卑下之。”吴昌瑩《經詞衍釋》卷八:“自猶雖也。自訓為若,若與雖同義。故《吴越春秋·勾踐二十一年》:‘吾愛士,雖吾子不能過也。及其犯誅,自吾子亦不能脱也。’自與雖對文,自實雖義也。”

雖、雖使、雖則、雖然《書·召誥》:“有王雖小,元子哉。”《詩·小雅·鴻雁》:“雖則劬勞,其究安宅。”鄭箋:“女今雖病苦,終有安居。”《墨子·節葬下》:“厚葬久喪,雖使不可以富貧衆寡,定危治亂,然此聖王之道也。”唐于鵠《題鄰居》詩:“雖然在城市,還得似樵漁。”劉淇《助字辨略》卷一:“雖者,兩設之辭也。《禮記·少儀》:‘問日之蚤暮,雖請退可也。’疏云:‘雖,假令也。’愚按:假令者,即使如何也。”《玉篇·虫部》:“雖,詞兩設也。”元盧以緯《助語辭》:“雖然,承上文義,固是如此,又别發一段議論。”王鳴昌《辯字訣》:“雖然,頓住前文,另轉下文之詞。”[注](清)王鳴盛:《辨字訣》,《助語辭集注》附録。

饒杜牧《猿》詩:“三聲欲斷疑腸斷,饒是少年須白頭。”陳陶《隴西行》詩:“縱饒奪得林胡塞,磧地桑麻種不生。”歐陽修《鼓笛慢》詞:“便直饒、更有丹青妙手,應難寫,天然態。”劉淇《助字辨略》卷二:“‘饒是少年須白頭。’楊龜山云:‘外邊用計用數,假饒立得功業,衹是人欲之私。’此饒字,縱也,任也。假饒,猶云縱令,設辭也。”

每《爾雅·釋訓》:“每有,雖也。”郭璞注:“辭之雖也。”《詩·小雅·皇皇者華》:“每懷靡及。”毛《傳》:“每,雖。”《小雅·常棣》:“每有良朋,況也永嘆。”鄭《箋》:“每有,雖也。”王引之《經傳釋詞》卷十:“每有,猶雖有也。”

就《三國志·魏書·荀彧傳》:“其子弟念父兄之恥,必人自為守,無降心。就能破之,尚不可有也。”《蜀書·法正傳》:“亮嘆曰:‘法孝直若在,則能制主上,令不東行。就復東行,必不傾危矣。’”劉淇《助字辨略》卷四:“此就字,設辭,猶云縱也。”

即宗臣《報劉一丈書》:“即饑寒毒熱不可忍,不去也。”《三國志·魏書·陳思王植傳》裴松之注引《魏略》:“丁掾,好士也。即使其雙目盲,尚當與女,何況但眇。”劉淇《助字辨略》卷五:“即,又假設之辭,猶云縱令也。即得為縱者,若之轉也。”

便、便是杜甫《送鄭十八虔貶台州司户》詩:“便與先生應永訣,九重泉路盡交期。”陸叡《瑞鶴仙》詞:“便行雲都不歸來,也合寄將音信。”王充《論衡·儒增》:“便是熊渠、養由基、李廣主名不審,無害也。”劉淇《助字辨略》卷四:“便,又假令之辭,猶云縱也。”

六、助 詞

助詞没有實義,附著於詞、詞組或句子,表示音節、語氣或某種語法結構。唐劉知幾《史通·浮詞》:“夫人樞機之發,亹亹不窮,必有徐音足句為其始末。是以‘伊、惟、夫、蓋’,發語之端也,‘焉、哉、已、兮’,斷句之助也,去之則言語不足,加之則章句獲全。”元盧以緯《助語辭》:“聲隨語發,意不加重,且不訓本字義,此等字多有之,亦語助之類也。”清王鳴盛《辯字訣》:“蓋一句中,必用虚字以為補貼,或用於句首,或用於句中,皆曰襯語,先輩所謂助語是也。”古代漢語中有助詞“阿、安(案)、薄(薄言)、不、誕、迪、而、爾、耳、夫、否、蓋、句、侯、乎、忌、謇、近、居、且、來、其、慶、羌、然、如、若、式、逝、噬、誰、思、斯、些、維(惟、唯)、為、无(毋)、兮、胥、許、焉、言、邪(耶)、也、伊、抑、繄、矣、已、亦、有、於、聿(遹)、與(歟)、越、粵、云(員)、哉、載、者、止、只、諸”等60餘個。傳統訓詁學先後用了“詞、辭、語詞、語辭、助字、助辭、助語、助語之辭、語助辭”等各種名稱。句首助詞又叫“發語辭、發辭、發語之辭”,句末助詞又叫“語已辭、語末辭、語終辭、句絶之辭”,表示疑問的又叫“疑辭、疑句之辭”,表示肯定語氣的又叫“決辭、決定辭、決定之辭”,很不統一。下面分别舉例説明。

阿放在單音名詞或代詞等前面,表示稱謂。《三國志·吴書·吕蒙傳》裴松之注引《江表傳》:“至於今者,學識英博,非復吴下阿蒙。”《古詩為焦仲卿妻作》:“阿母謂阿女,汝可去應之。”古詩《十五從軍征》:“道逢鄉里人,家中有阿誰?”顧炎武《日知録》卷三十二:“阿者,助語之辭。”

安(案) 《荀子·榮辱》:“俄則屈安窮矣。”楊倞注:“安,語助也。猶云屈然窮矣。”王引之《經傳釋詞》卷二:“安,焉也,然也。”又《禮論》:“故先王聖人,安為之立中制節。”郝懿行《補注》:“此云‘安為之立中’,下云‘安以此象之’,又云‘按使倍之’、‘案使不及’。此二‘案’一‘安’,《禮記·三年問》俱作‘焉’,皆語辭也。鄭注‘焉猶然’,亦語辭。”又《勸學》:“安特將學雜識誌順《詩》《書》而已耳。”楊倞注:“安,語助,猶言抑也。或作安,或作案。蓋當時人通以安為語助,或方言耳。”或以此“安”為承接連詞。王引之《經傳釋詞》卷二:“‘識’‘誌’二字,當衍其一。安,猶則也。言既不能好其人,又不能隆禮,則但學雜識,順《詩》《書》而已也。”

薄、薄言《詩·周南·葛覃》:“薄汙我私,薄澣我衣。”王引之《經傳釋詞》卷十:“薄,發聲也。”又《芣苢》:“薄言采之。”毛《傳》:“薄,辭。”劉淇《助字辨略》卷五:“薄,辭也。言,亦辭也。薄言,重言之也。《詩》凡云‘薄言’,皆是發語之辭。”馬瑞辰《通釋》:“《後漢書·李固傳》‘薄言震之’注引《韓詩》亦曰:‘薄,辭也。’今按‘薄言’二字皆語詞,單言‘薄’者亦語詞。”

不《玉篇·不部》:“不,詞也。”《集韻·尤韻》:“不,辭也。”《詩·小雅·桑扈》:“不戢不難。”馬瑞辰《通釋》:“兩不字皆語詞。”《大雅·思齊》:“肆戎疾不殄,烈假不瑕。”馬瑞辰《通釋》:“兩不字皆句中助詞。又‘不聞亦式,不諫亦入’。”王引之《經傳釋詞》卷十:“不,語詞。不聞,聞也。不諫,諫也。”又《商頌·長發》:“不震不動,不戁不悚。”王筠《説文句讀》“戁”下云:“不字乃發語詞,猶《清廟》之‘不顯不承’。”《左傳·成公八年》:“遐不作人。”杜預《注》:“不,語助。”《詩·大雅·抑》:“不遐有愆。”陳奂《傳疏》:“不,發聲也。”

誕句首、句中助詞。《詩·大雅·皇矣》:“誕先登于岸。”鄭箋:“誕,大。”馬瑞辰《通釋》:“誕者,語詞。訓大亦語詞也。”又《大雅·生民》:“誕彌厥月。”朱熹《集傳》:“誕,發語辭。”馬瑞辰《通釋》:“《詩》中凡言‘誕’者,皆語詞。”《書·多方》:“須暇之子孫,誕作民主。”王引之《經傳釋詞》卷六:“誕,發語詞也。”又《大誥》:“肆朕誕以爾東征。”王引之《經傳釋詞》卷六:“誕,句中助詞也。”

迪句首、句中助詞。《書·盤庚中》:“迪高后不乃崇降不祥。”王引之《經傳釋詞》卷六:“迪,發語詞也。言高后乃崇降不祥也。”又《酒誥》:“又惟殷之迪諸臣惟工。”王引之《經傳釋詞》卷六:“迪,句中助詞也。”

而語氣詞。《廣韻·之韻》:“而,語辭也。”《左傳·宣公四年》:“若敖氏之鬼,不其餒而。”杜預《注》:“而,語助,言必餒。”《論語·微子》:“已而已而,今之從政者殆而。”邢昺《疏》:“而,語辭也。”朱熹《集注》:“而,語助辭。”《漢書·韋賢傳》:“我雖鄙耇,心其好而,我徒侃而,樂亦在而。”顔師古注:“而,絶句之辭。”劉淇《助字辨略》卷一:“愚按,而,語已辭,如兮、只之類。”“而”又為形容詞詞尾。《詩·召南·野有死麕》:“舒而脱脱兮。”陳奂《傳疏》:“舒而者,狀物之辭,舒而即舒如也。”王引之《經傳釋詞》卷七:“而,猶然也。《書·皋陶謨》曰:‘啓呱呱而泣。’言呱呱然泣也。”

爾句末語氣詞。《説文·八部》:“尒,詞之必然也。”段玉裁注:“後世多以爾字為之。”(P48)劉淇《助字辨略》卷三:“辭之必然者,語已之辭,義無可疑;如‘也’‘已’之類也。”《孟子·公孫丑下》:“是何足與言仁義云爾。”趙岐注:“云爾者,絶語之辭也。”《禮記·檀弓上》:“爾毋從從爾。”鄭玄《注》:“從從,謂高大。爾,語助。”《詩·周頌·噫嘻》:“既昭假爾。”鄭《箋》:“其德已昭著矣。”王引之《經傳釋詞》卷七:“爾,猶矣也。”陳啓源《稽古編》引錢氏云:“爾,語詞。”“爾”又表示疑問語氣。《左傳·隱公元年》:“然則何言爾?”二年《傳》:“何記爾?”三年《傳》:“何危爾?”王引之《經傳釋詞》卷七:“爾,猶焉也。”“爾”又為形容詞詞尾。《論語·子罕》:“如有所立卓爾。”何晏《集解》:“卓然不可及。”王引之《經傳釋詞》卷七:“爾,猶然也。若《論語》‘卓爾’‘率爾’‘鏗爾’‘莞爾’之屬是也。”

耳語氣詞。表限止。《論語·陽貨》:“前言戲之耳。”王引之《經傳釋詞》卷七:“耳,猶而已也。”《説文·耳部》段玉裁注:“凡語云而已者,急言之曰耳。”也表肯定。《史記·陳涉世家》:“壯士不死即已,死則舉大名耳。”劉淇《助字辨略》卷三:“耳,語已辭也。《漢書·賈誼傳》‘逐利否耳’,‘以為是適然耳’。又云‘主耳忘身,國耳忘家,公耳忘私’並與‘而已’相近。‘主耳忘身’者,言所念唯主而已,不及身也。”

夫句首助詞。《集韻·虞韻》:“夫,發端詞。”《易·乾》:“夫大人。”陸德明《釋文》:“夫,音符,發端之字。”《禮記·樂記》:“夫武之備,戒之已久。”孔穎達《疏》:“夫是發語之端。”元盧以緯《助語辭》:“夫字在句首者,發語之端也。”又為語中助詞。《易·比》:“後夫凶。”孔穎達《疏》:“夫,語辭也。”又為句末語氣詞。《左傳·隱公三年》:“命以義夫。”杜預《注》:“夫,語助也。”《論語·子罕》:“逝者如斯夫。”皇侃《疏》:“夫,語助也。”《禮記·檀弓上》:“終無已夫。”孔穎達《疏》:“夫是助語也。”《文選·馬融·長笛賦》:“忽而不贊,悲夫!”吕向注:“夫,助辭也。”

否助詞。《詩·小雅·何人斯》:“還而不入,否難知也。”陳奂《傳疏》:“否,古作不。《釋詞》云:‘不,語詞。’否難知,難知也。言其心孔艱,不可測也。”馬瑞辰《通釋》:“否,猶不也,蓋語助辭。否難知,言難知也。”

蓋句首、句中助詞。王夫之《説文廣義》一:“發語之端,用一蓋字,即是大凡之意。”《漢書·郊祀志》:“有黄白雲降,蓋若獸為符。”顔師古注:“蓋,發語辭也。言甘泉之雲,又若獸形,以為符瑞也。”《漢書·高帝紀》:“蓋聞王者莫高於周文,霸者莫高於齊桓。”劉淇《助字辨略》卷四:“此蓋字,發語辭也。”又《禮樂志》:“神夕奄虞蓋孔享。”顔師古注:“蓋,語辭也。”劉淇《助字辨略》卷四:“愚按:此蓋字在句中,語助辭也。”

句(gōu) 古東夷語助詞。《漢書·地理志下》:“號曰句吴。”顔師古注:“句,夷俗語之發聲也。”《左傳·成公二十八年》:“吴句餘。”清武億《群經義證》卷四:“句,發語詞。亦如句吴、於越之屬。舉‘餘(祭)’一字不成文故也。”[注](清)武億:《群經義證》,《皇清經解續編》。

侯助詞。《廣韻·侯韻》:“侯,辭也。”《詩·大雅·下武》:“玄侯順德。”陳奂《傳疏》:“侯為句中語助,無實義。”《爾雅·釋詁下》:“伊、維,侯也。”邢昺《疏》:“侯,發語辭也。”《史記·樂書》:“高祖過沛詩,三侯之章,令小兒歌之。”司馬貞《索隱》:“過沛詩即《大風歌》。侯,語辭也,沛詩有三兮,故云三侯。”劉淇《助字辨略》卷二:“侯、兮義既同,則侯亦將為語已辭也。”

乎句末語氣詞。表疑問。《語文》:“乎,語之餘也。”王筠《句讀》:“乎,助句辭也。”《禮記·檀弓上》:“其大功乎?”孔穎達《正義》:“乎是疑辭。”《孝經·諫諍章》:“可謂孝乎?”刑昺《疏》:“疑而問之,故稱乎也。”《論語·子罕》:“執御乎?執射乎?”邢昺《疏》:“乎者,疑而未定之辭。”表感嘆。《老子》三十七章:“非乎!”河上公注:“乎,嗟嘆之辭。”劉淇《助字辨略》卷一:“乎有兩義,一是詠嘆之辭。如《論語》‘必也正名乎’,‘如其示諸斯乎’,‘以與爾鄰里鄉黨乎’之類是也。一是不定之辭。如《論語》‘信乎夫子不言不笑不取乎’,《孟子》‘亦將有以利吾國乎’之類是也。”又為狀事之詞。《論語·泰伯》:“焕乎其有文章。”王引之《經傳釋詞》卷四:“乎,狀事之詞也。若《易·乾·文言》‘確乎其不可拔’之屬是也。”

忌句末語氣詞。《詩·鄭風·大叔于田》:“叔善射忌,又良御忌。抑磬控忌,抑縱送忌。”毛《傳》:“忌,辭也。”朱熹《集傳》:“忌、抑皆語助辭。”陳奂《傳疏》:“辭當為詞。己、忌讀聲相似,故並為語詞。”

近(jì) 語氣詞。“邁”的誤字。《大雅·崧高》:“往近王舅。”毛《傳》:“近,已也。”鄭箋:“近,辭也。聲如‘彼記之子’之記。”馬瑞辰《通釋》:“邁者,己之假借,己為語詞。”陳奂《傳疏》:“往近王舅,猶言王舅往矣。”

謇句首助詞。《楚辭·離騷》:“謇吾法夫前修兮。”王逸注:“謇,辭也。”又《九歌·湘君》“謇誰留兮中洲。”王逸注:“謇,詞也。”張銑注:“謇,語詞也。”又《九辯》:“謇淹留而無成。”朱熹《集注》:“謇,語詞也。”李白《酬岑勳見尋就元丹丘對酒相待以詩見招》:“謇余未相知。”王琦《輯注》:“謇,詞也,蓋發語聲也。”

居助詞。《詩·邶風·柏舟》:“日居月諸。”孔穎達《正義》:“居、諸者,語助也。”朱熹《集傳》:“居、諸,語辭。”《禮記·檀弓》:“何居?我未之前聞也。”鄭玄《注》:“居,讀如姬姓之姬,齊魯之間語助也。”《易·繫辭下》:“則居可知矣。”陸德明《釋文》引王肅云:“居,辭也。”清黄生《義府》卷上:“《禮記·檀弓》曰‘何居’,與《詩·小雅》‘夜如何其’,《書·微子》之‘何其’,皆常其字之濁音,音在基其之間,該語辭之有音無字者。”(P104)

且(jū) 助詞。《詩·鄭風·山有扶蘇》:“乃見狂且。”毛《傳》、朱熹《集傳》並云:“且,辭也。”陳奂《傳疏》:“且為語已之詞。”《易·夬·象傳》:“臀無膚,其行次且。”陸德明《釋文》引馬融云:“且,語助也。”《詩·唐風·椒聊》:“椒聊且,遠條且。”孔穎達《疏》:“聊、且,皆助語也。”朱熹《集傳》:“且,嘆辭。”今人高亨《詩經今注》:“且,猶哉,語氣詞。”

來助詞。《晉書·石勒載記》:“吾幼來在家,恒聞如是。”《莊子·人間世》:“雖然,若必有以也,嘗以語我來。”劉淇《助字辯略》卷一:“來,語助辭。”王引之《經傳釋詞》卷七:“來,句中語助也。《莊子·大宗師》篇:‘嗟來桑户乎。’嗟來,猶嗟乎也。……來,句末語助也。《孟子·離婁》篇曰:‘盍歸乎來。’《莊子·人間世》篇曰:‘嘗以語我來。’來字皆語助。”“來”又用於複指前置賓語,與“是”相同。傳統訓詁學亦以為語助詞。王引之《經義述聞》卷五《詩·谷風·伊予來塈》:“凡《詩》中來字,如此篇中之‘伊予來塈’,及《四牡》之‘將毋來諗’,《采芑》之‘荆蠻來威’,《桑柔》之‘反予來赫’,《江漢》之‘淮夷是求’,‘淮夷來鋪’,‘王國來極’,皆是語詞。”《詩·小雅·車舝》:“德音來括。”陳奂《傳疏》:“來,語詞。”

其、期助詞。放在單音詞前後。《廣雅·釋詁四》:“其,詞也。”《玉篇·丌部》:“其,辭也。”《詩·邶風·擊鼓》:“擊鼓其鏜。”毛《傳》:“鏜然,鼓聲也。”《邶風·北風》:“北風其涼,雨雪其雱。”王引之《經傳釋詞》卷八:“其,狀事之詞也。”《王風·中谷有蓷》:“中谷有蓷,暵其乾矣。有女仳離,嘅其嘆矣。”胡承珙《後箋》:“暵其、嘅其、條其、啜其,四其字皆聯上一字作形容之詞,非以其乾,其修、其濕相連也。”又為句中助詞。《書·召誥》:“曷其奈何弗敬?”蔡沈《集傳》:“其,語辭也。”《詩·邶風·緑衣》:“心之憂矣,曷維其已?”陳奂《傳疏》:“維、其,句中語助。”元盧以緯《助語辭》:“其,凡在句中為助語辭。如‘誰其尸之’。”又為音節助詞,音jì。《詩·王風·揚之水》:“彼其之子,不與我戍申。”鄭《箋》:“其,或作記,或作己,讀聲相似。”陸德明《釋文》:“其,音記,《詩》皆放此。或作己,亦同。”陳喬樅《毛詩改字説》:“其、記、己三者,皆為語辭。”[注](清)陳喬樅:《毛詩鄭箋改字説》,《皇清經解續編》。又為疑問語氣詞。音jī。《魏風·園有桃》:“彼人是哉,子曰何其?”毛《傳》:“夫人謂我欲何為乎?”朱熹《集傳》:“其,語辭。”《小雅·庭燎》:“夜如何其?”朱熹《集傳》:“其,語辭。”《書·微子》:“今爾無指,告予顛隮,若之何其?”孫星衍注引鄭康成曰:“其,語助也。齊魯之間聲如姬,記曰何居。”[注](清)孫星衍:《尚書今古文注疏》,上海:商務印書館,1929年,第92頁。字亦作“期”。《詩·小雅·頍弁》:“有頍者弁,實維何期?”鄭《箋》:“何期,猶伊何也。期,辭也。”陸德明《釋文》:“期,本亦作其,音基,辭也。”王引之《經傳釋詞》卷五:“其,問詞之助也。或作期,或作居,義並同也。”

羌句首助詞。《廣韻·陽韻》:“羌,發語端也。”《楚辭·離騷》:“羌内恕己以諒人兮。”王逸注:“羌,楚人語詞也。”洪興祖《補注》:“羌,楚人發語端也。一曰嘆聲也。”又“羌中道而改路。”蔣驥注:“羌,發語辭也。”《後漢書·馮衍傳》:“羌前人之所有。”李賢注:“羌,發語聲也。”

慶(qiāng) 句首、句中助詞。《漢書·敘傳》:“恐罔蜽之責景,慶未得其云已。”顔師古注:“慶,發語辭。”又《揚雄傳上》:“厥高慶而不可虖强度。”顔師古注:“慶,讀曰羌。”唐李賀《上之回》:“天高慶雷齊墮地。”王琦注:“慶,發語聲也。”

然形容詞詞尾。唐玄宗《孝經序》:“義則昭然。”邢昺《疏》:“然,辭也。”《詩·邶風·終風》:“惠然肯來。”王先謙《集解》:“然,詞也。”王引之《經傳釋詞》卷七:“然,狀事之詞也。若《論語》‘斐然’、‘喟然’、‘儼然’之屬是也。”謝鼎卿《虚字闡義》卷二:“然字借為形容如是語詞。《論語》‘望之儼然’是也。”

如助詞。王引之《經傳釋詞》卷七:“如,語助也。”《易·屯·六二》:“屯如邅如。”陸德明《釋文》引子夏傳曰:“如,辭也。”《漢書·敘傳下》:“榮如辱如。”顔師古注引張晏曰:“如,辭也。”《史記·孟荀列傳》:“自如淳子髡以下。”劉淇《助字辨略》卷一:“此如字,語助辭,不為義也。”又為語氣詞,表嘆美。王引之《經傳釋詞》卷七:“如猶乎也。《禮記·祭義》:‘善如,爾之問也,’《吕氏春秋·孝行》篇作“善乎而問之”,“是善如即善乎也”。又為形容詞詞尾。《詩·邶風·旄丘》:“裦如充耳。”毛《傳》:“裦然有盛服之尊。”王引之《經傳釋詞》卷七:“如猶然也。若《論語·鄉黨》篇‘恂恂如’‘踧躇如’‘勃如’‘躩如’之屬是也。”

若形容詞詞尾。《易·觀》:“有孚顒若。”孔穎達《疏》:“顒是嚴正之貌。若為語辭。”《易·離》:“出涕沱若。”孔穎達《疏》:“若是語辭也。”《詩·齊風·猗嗟》:“抑若揚兮。”孔穎達《疏》:“若,猶然也。”又為語氣詞。《易·節》:“不節若,則嗟若,無咎。”王弼注:“若,辭也。”江藩《述補》:“若,語辭。”[注](清)江藩:《周易述補》,《皇清經解》。《禮記·禮器》:“有美而文而誠若。”朱彬《訓纂》引吴功清曰:“若者,句末之助辭。”[注](清)朱彬:《禮記訓纂》,《四部備要·經部》。

式語首助詞。《詩·邶風·式微》:“式微式微,胡不歸。”鄭《箋》:“式,發聲也。”孔穎達《疏》:“不取式為義,故為發聲也。”朱熹《集傳》:“式,發語辭。”《小雅·節南山》:“式夷式己,無小人殆。”馬瑞辰《通釋》:“兩式字與下章‘式月斯生’皆語詞。”

逝、噬語首助詞。《詩·邶風·日月》:“乃如之人兮,逝不古處。”朱熹《集傳》:“逝,發語辭。”《唐風·有杕之杜》:“彼君子兮,噬肯適我。”朱熹《集傳》:“噬,發語辭。”《孟子·離婁上》:“逝不以灈。”朱熹《集注》:“逝,語辭也。”王引之《經傳釋詞》卷九:“逝,發聲也。字或作噬。《詩·日月》曰‘逝不古處’,言不古處也。《碩鼠》曰‘逝將去女’,言收去女也。《有杕之杜》曰‘噬肯適我’,言肯適我也。逝皆發聲,不為義也。”

誰語首助詞。《爾雅·釋訓》:“誰昔,昔也。”郭璞注:“誰,發語詞。”《詩·陳風·墓門》:“知而不已,誰昔然矣。”鄭《箋》:“誰者,昔也。”俞樾《群經平議》:“昔之為久,常訓也。誰乃語辭。誰昔然矣,猶云由來久矣。”[注](清)俞樾:《群經評議》,《皇清經解續編》。(P1025)

思助詞。用於句首。《詩·大雅·文王》:“思皇多士。”毛《傳》:“思,辭也。”孔穎達《疏》:“思,語辭,不為義。”朱熹《集傳》:思,語辭。陳奂《傳疏》:“思,發語之辭。”《魯頌·泮水》:“思樂泮水。”朱熹《集傳》:“思,發語辭。”《周頌·載芟》:“思媚其婦,有依其士。”陳奂《傳疏》:“思,詞也。蓋此篇‘思媚’與‘有依’對文,思猶有也。”用於句中。《詩·大雅·文王有聲》:“無思不服。”王引之《經傳釋詞》卷八:“思,句中語助也。”用於句末。《詩·周南·漢廣》:“南有齊木,不可休思。漢有游女,不可求思。漢之廣矣,不可泳思。江之永矣,不可方思。”毛《傳》:“思,辭也。”孔穎達《正義》:“以‘泳思’、‘方思’之等皆不取思為義,故為辭也。”朱熹《集傳》:“思,語辭也。”陳奂《傳疏》:“思,語已之辭。”劉淇《助字辨略》卷一:“凡思字在句端者,發語辭也,如伊、維之類;在句尾者,語已辭也,如兮、而之類。”

斯助詞。用於句中。《詩·小雅·小弁》:“鹿斯之奔。”孔穎達《正義》:“此‘鹿斯’與‘鸒斯’、‘柳斯’,斯皆辭也。”《小雅·瓠葉》:“有兔斯首。”馬瑞辰《通釋》:“斯乃句中語助。”用於句末。《詩·小雅·小弁》:“弁彼鸒斯。”朱熹《集傳》:“斯,語辭也。”《豳風·鴟鴞》:“恩斯勤斯,鬻子之閔斯。”孔穎達《正義》:“斯字,《傳》、《箋》皆以為辭耳。”《禮記·玉藻》:“二爵而言言斯。”鄭玄《注》:“斯猶耳也。”孔穎達《疏》:“斯,耳也。耳是助句之辭。”劉淇《助字辨略》卷一:“愚按:斯,語已辭也。”

些(suò) 語末助詞。《廣雅·釋詁四》:“些,詞也。”《楚辭·招魂》:“何為四方些。”洪興祖《補注》引《説文》:“些,語詞也。”《説文新附·此部》:“些,語辭也。”宋沈括《夢溪筆談》卷三《楚方言小考》:“《楚詞·招魂》尾句皆曰些。今夔峽、湖湘及南北江獠人,凡禁咒句尾皆稱些,此乃楚人舊俗。”劉淇《助字辨略》卷四:“些,《廣韻》云:‘楚語辭。’方氏《通雅》云,‘些云助辭,猶斯也。’愚按:些,語已之辭,猶云兮也。”

維、惟、唯句首、句中助詞。《詩·小雅·出車》:“王事多難,維其棘矣。”陳奂《傳疏》:“維,發聲。凡言維其,其也;維以,以也;維此,此也;維彼,彼也;維何,何也。維皆發聲。”《漢書·張良傳》:“唯無復立者。”顔師古注:“唯,發語之辭。”《左傳·僖公四年》:“唯是風馬牛不相及也。”又僖公三十三年《傳》:“唯是脯資餼牽竭矣。”劉淇《助字辨略》卷四:“諸唯字,並發語辭也。”《書·皋陶謨》:“惟帝其難之。”《洪範》:“惟十有三年。”《左傳·哀公六年》引《夏書》:“惟彼陶唐。”王引之《經傳釋詞》卷三:“惟,發語詞也。……其在句中助語者,《皋陶謨》‘百工惟時’,《大誥》曰‘予維小子’,《召誥》曰‘無疆惟休,亦無疆恤’,是也。”宋孫奕《示兒編》卷一:“六經有‘惟、唯、維’三字皆通作助辭。《尚書》皆從心,乃盡為助辭。如‘我則未惟成德之彦’、‘洪維我幼沖人’是也。《詩》皆從糸,亦多是助辭。《左氏傳》亦皆以‘唯’為助語,《論語》乃‘惟’字亦助辭。”

為助詞。王引之《經傳釋詞》卷二:“為,語助也。昭二十八年《左傳》曰:‘三代之亡,共子之廢,皆是物也,女何以為哉?’以,用也。言女何用是物哉?為,語助。定十年《穀梁傳》曰:‘何為來為?’下‘為’字語助。《論語·顔淵》篇曰:‘何以文為?’皇侃疏曰:‘何必用於文華乎?’是‘為’為語助也。《子路》篇曰:‘雖多,亦奚以為?’以,用也,為,語助。……《趙策》曰:‘君何以疵言告韓魏之君為?’皆是也。”《荀子·子道》:“無此三者,則何以為而無孝之名也。”劉淇《助字辨略》卷一:“何以為,即何以,復云為者,語辭也。”

无、毋助詞,無義。《詩·大雅·抑》:“无競維人。”毛《傳》:“无競,競也。”馬瑞辰《通釋》:“無,發聲語助。”《墨子·尚賢中》:“古之聖王,唯毋得賢人而使之,般爵以貴之,裂地以封之,終身不厭。賢人唯毋得明君而事之,竭四肢之力以任君之事,終身不倦。”王念孫《讀書雜志》卷九:“毋,語詞耳。本無意義。唯毋得賢人而使之者,唯得賢人而使之也。……其字或作毋,或作无,皆是語詞,非有實義也。”(P40)《漢書·貨殖傳》:“寗爵无刁。”孟康注:“无,發聲助也。”

兮語氣詞。《説文·兮部》:“兮,語所稽也。”《廣雅·釋詁四》:“兮,詞也。”《廣韻·齊韻》:“兮,語助。”《禮記·大學》:“斷斷兮,無他技。”孔穎達《疏》:“兮是語辭。”《詩·周南·螽斯》:“螽斯羽,詵詵兮。”王先謙《集疏》:“兮,語助。”《楚辭·離騷》:“不吾知其亦已兮,苟余情其信芳。”劉勰《文心雕龍·章句》:“詩人以兮字入於句限,《楚詞》用之,字出句外。尋兮字承句,乃語助餘聲,舜詠《南風》[注]《孔子家語·辨樂解第三十五》:“昔舜彈五弦之琴,造《南風》之詩,詩曰:‘南風之薰兮,可以解吾民之愠兮。南風之時兮,可以活吾民之財兮。’”,用之久矣。”清黄生《字詁》:“兮,歌之曳聲也。凡《風》《雅》《頌》多曳聲於句末,如‘葛之覃兮’、‘螽斯羽,詵詵兮’之類,《楚辭》多曳聲於句中,如‘吉日兮良辰’、‘穆將愉兮上皇’之類。”

胥語氣詞。《詩·小雅·桑扈》:“君子樂胥。”朱熹《集傳》:“胥,語辭。”《大雅·韓奕》:“侯氏燕胥。”蘇轍《集傳》:“胥,辭也。”朱熹《集傳》引或説:“胥,語辭。”劉淇《助字辨略》卷一:“愚按,語已辭也。”

許助詞。用於句末。古樂府《讀曲歌》:“奈何許,石闕生口中,銜碑不得語。”韓愈《感春》詩:“三杯取醉不復論,一生長恨奈何許!”辛棄疾《賀新郎·賦滕王閣》詞:“空有恨,奈何許!”劉淇《助字辨略》卷三:“許者,語之餘聲,不為義也。”清張德瀛《詞徵》卷三:“李太白詩:‘相去復幾許’,賀方回詩:‘試同閑愁知幾許’。許,助辭也。”[注](清)張德瀛:《詞徵》,《詞話叢編》。

焉助詞。用於句首。《禮記·三年問》:“焉始用之。”陸德明《釋文》:“焉,一云發聲也。”《荀子·非相》:“焉廣三寸。”王先謙《集解》引盧文弨云:“焉字,古多以為發聲。荀書或用‘焉’,或用‘案’,或用‘安’,字異語同,皆以為發聲。”[注]《荀子集解》,《諸子集成》。《管子·兵法》:“無形無為,焉無不可以化也。”戴望《校正》引《經傳釋詞》:“焉,發語詞。”[注]《管子校正》,《諸子集成》。用於句中。《楚辭·離騷》:“覽民德焉措輔。”洪興祖《補注》:“焉,語助。”用於句末。《論語·學而》:“就有道而正焉。”劉寶楠《正義》:“焉,語助之辭。”《禮記·檀弓上》:“勿之有悔焉耳矣。”孔穎達《疏》:“焉耳矣者,助句之辭。”《公羊傳·宣公六年》:“則無人焉。”何休注:“但言焉,絶語辭。”《玉篇·鳥部》:“焉,語已詞。”又為形容詞詞尾。王引之《經傳釋詞》卷二:“焉,狀事之詞也。與‘然’同義。若《詩·小弁》‘惄焉如擣’,《書·秦誓》‘其心休休焉’之類是也。”

言助詞。《詩·周南·葛覃》:“言告師氏,言告言歸。”朱熹《集傳》:“言,辭也。”《邶風·柏舟》:“靜言思之,寤辟有摽。”陳奂《傳疏》:“全《詩》言字在句首者,為發聲,若《漢廣》之‘言刈其楚’之類是也;有在句中者,為語助,若《柏舟》‘靜言思之’之類是也。”

邪、耶語氣詞。表疑問。《廣韻·麻韻》:“邪,俗作耶,亦語助。”《集韻·麻韻》:“邪,疑辭。或從耳,俗。”《莊子·逍遙游》:“天之蒼蒼,其正色邪?”陸德明《釋文》:“邪,助句不定之辭。”《易·繫辭下》:“其衰世之意邪?”孔穎達《正義》:“凡云邪者,是疑而不定之辭也。”也表示詠嘆。《易·繫辭下》:“乾坤其易之門邪!”劉淇《助字辨略》卷二:“凡邪、乎、與、哉,並有兩義:一疑而未定之辭,一詠嘆之辭。如‘乾坤其易之門邪’是詠嘆辭也。”又表示反詰。《漢書·翟義傳》:“欲令都尉自送,則如勿收邪?”楊樹達云:“此乃反詰之辭。”

也語氣詞。在句末。表肯定。《廣雅·釋詁四》:“也,詞也。”黄生《字詁》:“也,語已辭也。”《論語·泰伯》:“君子人與?君子人也。”朱熹《集注》:“與,疑辭。也,決辭。”《孟子·梁惠王上》:“未有仁而遺其親者也,未有義而後其君者也。”劉淇《助字辨略》卷三:“語輕,但為也,語重,則為者也,亦語已辭也。”王夫之《説文廣義》:“也字借為語助,句止意盡而云也者,明上文説已終也。以下釋上而云也者,其義止於此也。”在句中,表停頓或延緩。《詩·召南·江有汜》:“不我以,其後也悔。”《禮記·經解》:“其為人也温柔敦厚。”劉淇《助字辨略》卷三:“此也字在句中,但為助句而已。”

伊助詞。在句首。《爾雅·釋詁下》:“伊,維也。”郭璞注:“發語辭。”《詩·小雅·小旻》:“伊于胡底。”陳奂《傳疏》:“伊,發語詞。”《周頌·我將》:“伊嘏文王。”王引之《經傳釋詞》卷三:“伊,有也,發語詞也。‘伊嘏文王’,‘思文后稷’、‘於皇武王’,上一字皆發語詞。猶言‘有嘏文王’耳。”在句中。《詩·小雅·都人士》:“匪伊垂之。”鄭《箋》:“伊,辭也。”《儀禮·士冠禮》:“嘉薦伊脯。”鄭玄《注》:“伊,維。”賈公彦《疏》:“伊維也者,助句辭,非為義也。”劉淇《助字辨略》卷一:“愚按:在句端者,發語辭。在句中者,助辭也。”

猗語氣詞。《書·秦誓》:“斷斷猗無他技。”蔡沈《集傳》:“猗,語辭。”《禮記·大學》作“斷斷兮”。《詩·魏風·伐檀》:“河水清且漣猗。”孔穎達《疏》:“猗,辭也。”朱熹《集傳》:“猗與兮同,語辭也。”劉淇《助字辨略》卷一:“猗猶兮,語已辭也。”

抑、噫句首助詞。《詩·鄭風·大叔于田》:“抑磬控忌,抑縱送忌。”朱熹《集傳》:“抑、忌皆語助辭。”《論語·子路》:“抑亦可以為次矣。”刑昺《疏》:“抑,辭也。”皇侃疏:“抑,語助也。”《孟子·梁惠王上》:“抑王興甲兵,危大臣,構怨於諸侯。”趙岐注:“抑,辭也。”朱熹《集注》:“抑,發語辭。”《文選·舞賦》:“天下之至妙,噫又以進乎?”王念孫《讀書雜志》卷十六《餘編下》:“噫,讀為抑,語詞也。抑字或作意,又作億,又作噫。”

繄句首助詞。《説文·系部》段玉裁注:“繄,假借為語詞。”朱駿聲《通訓定聲》:“繄,發聲之詞。”《左傳·隱公元年》:“爾有母遺,繄我獨無。”杜預《注》:“繄,語助。”洪亮吉注引服虔曰:“繄,發聲也。”劉淇《助字辨略》卷一:“此繄字是發語辭。”李白《贈徐安宜》詩:“繄君樹桃李。”王琦輯注:“繄,發語聲。”

已句末語氣詞。表肯定。《禮記·檀弓上》:“生事畢而鬼事始已。”盧植注:“已者,辭也。”又《祭統》:“弗可得已。”孔穎達《疏》:“已是語辭。”《漢書·宣帝紀》:“其德弗可及已。”顔師古注:“已,語終辭也。”又《張良傳》:“濟北穀城山下黄石即我已。”顔師古注:“已,語終之辭。”《史記·太史公序》:“皆失其本已。”司馬貞索隱:“已者,語終之辭也。”王引之《經傳釋詞》卷一:“已為語終之詞,則與矣同義。”

矣句末語氣詞。表肯定。《説文·矢部》:“矣,語已詞也。”《論語·學而》:“雖曰未學,吾必謂之學矣。”《微子》:“是知津矣。”劉淇《助字辨略》卷三:“此矣字,辭氣定,抑子厚所謂決辭者也。”表疑問。《詩·小雅·六月》:“侯誰在矣?張仲孝友。”《論語·季氏》:“則將焉用彼相矣?”劉寶楠《正義》:“矣與邪同。”又為起下之詞。《論語·里仁》:“其為仁矣,不使不仁者加乎其身。”劉寶楠《正義》:“矣者,起下之詞。”王引之《經傳釋詞》卷四:“矣在句末,有為起下之詞者,若《詩·漢廣》曰:‘漢之廣矣,不可泳思。江之永矣,不可方思。’矣字皆起下之詞。《斯干》曰:‘如竹苞矣,如松茂矣。兄及弟矣,式相好矣,無相尤矣。’第三矣字為起下之詞。《角弓》曰:‘爾之遠矣,民胥然矣。爾之教矣,民胥傚矣。’第一、三矣字,皆為起下之詞。”

亦助詞。無義。清朱駿聲《説文通訓·定聲·豫部》:“亦,又語助之辭。”《詩·周頌·有客》:“有客有客,亦白其馬。”朱熹《集傳》:“亦,語辭也。”《小雅·采菽》:“亦是率從。”陳奂《傳疏》:“亦,發聲。”王念孫《讀書雜志》卷十六《餘編下·文選》:“念孫按:班固《述成紀》:‘炎炎燎火,亦允不陽’。亦,發語詞。”[注]李善本《文選》卷五十五《述成記》作“炎炎燎火,先允不陽”(第705頁),五臣本及《漢書敘傳》《漢紀》皆作“亦允不揚”。王氏認為“後人但知‘亦’為連及之詞,而不知其為發語詞,故妄改為‘先’。不知此謂火之不揚,非謂其先也。”王引之《經傳釋詞》卷三:“‘亦’有不承上文而但為語助者。若《易·井·彖辭》曰:‘亦未繘井。’《書·皋陶謨》曰:‘亦行有九德。’《詩·草虫》:‘亦既見止。’是也。”

有音節助詞。在名詞前,如《詩·大雅·文王》:“有周不顯。”毛《傳》:“有周,周也。”孔穎達《正義》:“以‘周’文單,故言‘有’以助之。”陳奂《傳疏》:“有為語詞。”王引之《經傳釋詞》卷三:“一字不成詞,則加有字以配之。如虞、夏、殷、周皆國名,而曰有虞、有夏、有殷、有周是也。”在形容詞前,如《詩·邶風·擊鼓》:“憂心有忡。”毛《傳》:“憂心忡忡然。”陳奂《傳疏》:“有,狀物之詞。”王引之《經傳釋詞》卷三:“有,狀物之詞也。若《桃夭》‘有蕡其實’是也。”《大雅·常武》:“有嚴天子。”陳奂《傳疏》:“有,發聲。”

于助詞。無義。《詩·周南·葛覃》:“黄鳥于飛。”王先謙《集疏》:“于飛,猶聿飛。”《小雅·六月》:“王于出征。”鄭《箋》:“于,曰。”陳奂《傳疏》:“于,語詞。”王引之《經傳釋詞》卷一:“王于出征,王聿出征也。于疆于理,聿疆聿理也。于、聿皆語詞。”《魯頌·有駜》:“于胥樂兮。”陳奂《傳疏》:“于,發聲。”

於助詞。無義。《廣韻·魚韻》:“於,語辭也。”《集韻·魚韻》:“於,一曰語詞。”《易·繫辭下》:“於稽其類。”焦循《章句》:“於,語辭。”[注](清)焦循:《易章句》,《皇清經解》。《書·堯典》:“黎氏於變時雍。”又曰:“於予擊石拊石。”王引之《經傳釋詞》卷一:“於,語助也。”《左傳·定公五年》:“於越入吴。”杜預《注》:“於,發聲也。”孔穎達《正義》:“夷言有此發聲。”

聿、遹、欥、曰語助詞。音近義同。《詩·大雅·文王》:“聿修厥德。”朱熹《集傳》:“聿,發語辭。”又《文王有聲》:“遹駿有聲,遹求厥寧,遹觀厥成。”朱熹《集傳》:“遹,疑與聿同,發語辭。”馬瑞辰《通釋》:“聿、遹、欥、古並通用,皆語詞。”陳奂《傳疏》:“全《詩》多言、曰、聿、惟,惟此篇四言遹。遹,即曰、聿,為發語之詞。”《左傳·昭公十四年》:“曰義也夫。”劉淇《助字辨略》卷五:“此曰字在句首,發語辭也。”錢大昕《十駕齋養新録》卷一[注](清)錢大昕:《十駕齋養新録》,上海:商務印書館,1937年。:“(《七月》)‘曰為改歲’,《漢書·食貨志》曰作聿。‘見晛曰消’,《荀子》、《漢書·劉向傳》並作‘聿消’。‘予曰有奔走’,‘予曰有先後’,王逸《楚詞》注曰作聿。‘曰喪厥國’,《韓詩》作聿。是曰與聿通也。《説文》:‘欥,詮詞也。’引《詩》‘欥求厥寧’,今《毛詩》作遹。遹、聿同音,曰即欥之省文。”

與(yú),歟句中助詞。《廣韻·魚韻》“與,同歟。”《國語·周語上》:“其與能幾何?”韋昭注:“與,辭也。”《論語·公冶長》:“於予與何誅?”皇侃疏:“與,語助也。”邢昺《疏》:“與亦語辭。”《禮記·雜記下》:“非為人喪,問與?賜與?”孔穎達《疏》:“與,語助也。”《史記·孝文本紀》:“朕之不明與嘉之。”裴駰《集解》引如淳曰:“與,發聲也。”又為句末語氣詞,表疑問或不肯定。《論語·學而》:“孝弟也者,其為人之本與?”朱熹《集注》:“與者,疑辭也。”又“與之與,抑與之與?”皇侃疏:“與,語不定之辭也。”《史記·屈原賈生列傳》:“子非三閭大夫歟?何故而至此?”《説文·欠部》段玉裁注:“歟,今用為語末之辭。亦取安舒之意,通作與。”

越句首助詞。無義。《漢書·王葬傳上》:“越若翊辛丑。”顔師古注:“越,發語辭也。”《詩·陳風·東門之枌》:“越以鬷邁。”陳奂《傳疏》:“越,讀同粵。”劉淇《助字辨略》卷五:“越,發語辭也。”《大戴禮記·夏小正》:“越有小旱。越,于也。”孔廣森《補注》:“于、越皆發語詞。”[注](清)孔廣森:《大戴禮記》,《叢書集成初編·社會科學類》。

粵助詞。無義。在句首。《漢書·翟方進傳》:“粵其聞曰。”顔師古注:“粵,發語辭也。”《文選·王延壽·魯靈公殿賦》:“粵若稽古,帝漢祖宗。”李周漢注:“粵,語辭也。”《史記·周本紀》:“粵瞻雒伊,毋遠天室。”劉淇《助字辨略》卷五:“此粵字在句首,發語辭也。”在句中。《漢書·敘傳》:“尚粵甚畿,淪神域兮。”劉淇《助字辨略》卷五:“此粵字在句中,助語辭也。”

云、員助詞。在句首。《詩·周南·卷耳》:“云何籲矣。”陳奂《傳疏》:“云為語詞。凡全《詩》云字,或在句首,或在句中、句末,多用為語詞,無實義。”《小雅·何人斯》:“云不我可。”《大雅·雲漢》:“云我無所。”王引之《經傳釋詞》卷三:“云,發語詞也。”在句中。《詩·大雅·瞻卬》:“人之云亡,心之憂矣。”王引之《經傳釋詞》卷三:“云,句中語助也。”在句末。《漢書·成帝紀》:“乃著令,令太子得絶馳道云。”王念孫《讀書雜志》卷三《漢書第一》:“云猶焉也,足句之詞,本無意義。”《大戴禮記·夏小正傳》:“蓋記時也云。”《禮記·樂記》:“故聖人曰禮樂云。”王引之《經傳釋詞》卷三:“云,語已詞也。”字又作“員”。《詩·魏風·出其東門》“縞衣綦巾,聊樂我云。”孔穎達《正義》:“云、員古今字,助句辭也。”朱熹集傳:“員與云同,語辭也。”

哉語氣詞。表疑問。《禮記·曾子問》:“祭哉。”孔穎達《正義》:“哉者,疑而量度之辭。”《孟子·萬章上》:“不識此語誠然乎哉?”劉淇《助字辨略》卷一:“愚按:哉,疑辭也。”《詩·邶風·北門》:“天實為之,謂之何哉?”王引之《經傳釋詞》卷八:“哉,問詞也。”表感嘆。《論語·泰伯》:“大哉堯之為居也!”劉淇《助字辨略》卷一:“此嘆辭也。”王引之《經傳釋詞》卷八:“哉,嘆詞也。或為嘆美,或為嗟嘆,隨事有義也。”

載助詞。無實義。《詩·鄘風·載馳》:“載馳載驅,歸唁衛侯。”毛《傳》:“載,辭也。”陳奂《傳疏》:“辭當為詞。載者,發語詞也。《載驅》‘載驅薄薄’,言驅薄薄也。《傳》不釋載字,凡句首載字無意義者放此。載者,語助詞也。”《詩·周頌·載見》:“載見辟王。”朱熹《集傳》:“載,則也。發語辭也。”《爾雅·釋詁下》:“載,言也。”郝懿行《義疏》:“載,則聲相轉,亦皆語辭也。”

者句末語氣詞。表肯定。《玉篇·老部》:“者,語助也。”《集韻·姥部》:“者,語辭。”《左傳·隱公元年》:“公將如棠觀魚者。”劉淇《助字辨略》卷三:“此者字,語已辭也。”唐李德裕《謝恩不許讓官表狀》:“不要更引故事辭讓者。”韓愈《論變鹽法事宜狀》:“右奉敕將變鹽法,事貴精詳,宜令臣等各陳利害可否聞奏者。”劉淇《助字辨略》卷三:“唐人疏狀,凡引敕旨訖,則以者字足之。此者字,亦語已之辭。當時體例如此也。宋人亦多用此式。”又表祈使。《史記·商君列傳》:“秦惠文王車裂商君以殉”,曰:“莫如商君反者。”

之助詞。表音節。《孟子·離婁下》:“庾公之斯學射於尹公之他。”朱熹《集注》:“之,語助也。”《禮記·射義》:“又使公罔之裘、序點楊觶而語。”鄭玄《注》:“之,發聲也。”陸德明《釋文》:“之,語助。”《左傳·僖公二十四年》:“介之推不言禄。”杜預《注》:“介推,文公微臣。之,語助。”清陳僅《捫燭脞存》卷三:“古人聲緩,多用語助,人名亦然。石之紛如、舟之僑、介之推、佚之狐、燭之武、上之登、夏之禦寇、燭庸之越、孟之側、庾公之斯……凡之字皆語助。”[注](清)陳僅:《捫燭脞録》,繼雅堂活字版。結構助詞。用於偏正結構、主謂結構之間。《禮記·檀弓上》:“南宫縚之妻之姑之喪。”孔穎達《疏》:“之,並是語辭也。”《詩·周南·關雎》:“在河之洲。”王引之《經傳釋詞》卷九:“之,語之間也。”劉淇《助字辨略》卷一:“《詩·國風》‘葛之覃兮’,又云‘公侯之事’,《小雅》‘之屏之翰’……以上之字,並語助辭。”張文炳《虚字注釋》:“之作助語詞,‘喜怒哀樂之未發’是也。”句中助詞。無實義。《詩·鄘風·君子偕老》:“玼兮玼兮,其之翟也。”陳奂《傳疏》:“之為句中語助。其之翟,其翟也。”《小雅·蓼莪》:“鮮民之生,不如死之久矣。”王引之《經傳釋詞》卷九:“‘不如死之久矣’,言‘不如死久矣’也。”

止句末語氣詞。《詩·召南·草虫》:“亦既見止,亦既覯止。”毛傳:“止,辭也。”朱熹集傳:“止,語辭也。”《周頌·閔予小子》:“陟降庭止。”陳奂《傳疏》:“止,詞也。”《齊風·南山》:“既曰歸止,曷又懷止。”朱熹集傳:“止,語辭。”劉淇《助字辨略》卷三:“止與只同,語已辭也。”

只、軹、旨語氣詞。《詵文·只部》:“只、語已詞也。”《詩·鄘風·柏舟》:“母也天只,不諒人只。”朱熹集傳:“只,語助辭。”《左傳·襄公二十七年》:“諸侯歸晉之德只。”杜預《注》:“只,辭。”楊伯峻注:“只,語末助詞。無義。”《王風·君子陽陽》:“其樂只且。”陳奂《傳疏》:“只、且皆語詞也。”《楚辭·大招》:“青春受謝,白日昭只。”洪興祖補注:“只,語已詞。”王引之《經傳釋詞》卷九:“只,字亦作軹。《莊子·大宗師》篇曰:‘而奚來為軹?’《楚辭·大招》句末皆用只字。”又句中助詞。《詩·周南·樛木》:“樂只君子。”朱熹集傳:“只,語助辭。”陳奂《傳疏》:“只,詞也。凡只,或在句中,或在句末,皆為語詞。”馬瑞辰通釋:“只,經傳通用為語助辭。”又《左傳·襄公十一年》引《采菽》云:“樂只君子,殿天子之邦。”《昭公二十四年》引《南山有臺》云:“樂旨君子,邦家之基。”馬瑞辰通釋引胡承珙云:“旨者,皆只字之假借。”

諸助詞。《小爾雅·廣訓》:“諸,乎也。”《詩·邶風·柏舟》:“日居月諸,胡迭而微。”孔穎達《正義》:“居、諸者,語助也。”朱熹集傳:“居、諸、語辭。”劉淇《助字辨略》卷一:“日居月諸之諸,語已辭也。”《論語·學而》,“其諸異乎人之求之與。”邢昺《疏》:“諸、與皆語辭。”《助字辨略》卷一:“其諸異乎之諸,語餘聲也。”

七、嘆 詞

嘆詞是表示贊美、哀嘆、驚奇、痛恨、不滿、應答等感情的虚詞。其特點是大都獨立於句子之外,不與其他詞組合。同一嘆詞在不同語境裏也可以表示不同的感情。傳統訓詁書中多有注釋。

唉表痛恨嘆息。《史記·項羽本紀》:“亞父受玉斗,置之地,拔劍撞而碎之曰:‘唉,豎子不足與謀!’”司馬貞《索隱》:“唉,嘆恨發聲之辭。”表應答。《莊子·知北游》:“狂屈曰:‘唉,予知之。’”陸德明《釋文》引李(頤)曰:“唉,應聲。”

都表嘆美。《書·堯典》:“驩兜曰:‘都,共工方鳩僝功。’”孔安國《傳》:“都、於,嘆美之辭。”又《皋陶謨》:“皋陶曰:‘都,慎厥身,修思永。’”孔安國《傳》:“嘆美之重也。”“王引之《經傳釋詞》卷六:‘都,嘆辭也。《皋陶謨》:‘皋陶曰:都’,《史記·夏本紀》‘都’作‘於’。”

咄表叱責。《史記·滑稽列傳》:“郭舍人疾言罵之曰:‘咄,老女子,何不疾行!’”《漢書·東方朔傳》:“咄!口無毛!”顔師古注:“咄,叱咄之聲也。”劉淇《助字辨略》卷五:“此咄字,戲弄之聲,非怒斥之也。”

嚇表示拒絶。《莊子·秋水》:“夫鵷鶵,發於南海而飛於北海,非梧桐不止,非醴泉不飲。於是鴟得腐鼠,鵷鶵過之,仰而視之,曰:‘嚇!’陸德明《釋文》:‘司馬云:怒其聲,恐其奪己也。’《玉篇·口部》:“嚇,以口拒人謂之嚇。”

嚄表示驚訝。《類編·口部》:“嚄,又驚怛聲。”《史記·外戚世家》:“武帝下車泣曰:嚄,大姊何藏之深也!”司馬貞《索隱》:“嚄,蓋驚怪之辭耳。”《集韻·陌韻》:“嚄,驚怛聲。”

呼表示憤怒。《左傳·文公元年》:“江羋怒曰:“呼!役夫,宜君王之欲殺汝而立職也。”杜預《注》:“呼,發聲也。”《釋文》:“呼,好貨反。”《集韻·個韻》:“呼,許個反,發聲也。”王引之《經傳釋詞》卷四:“呼,與籲同,嘆恨之聲也。”又驚嘆聲。《禮記·檀弓上》:“曾子聞之,瞿然曰:‘呼!’鄭玄《注》:‘呼,虚憊之聲。’劉淇《助字辨略》卷一:呼,嘆辭也。”

嗟、嗟嗟表示命令,招呼。《書·費誓》:“公曰:‘嗟,人無嘩,聽命。’”《詩·周頌·臣工》:“嗟嗟臣工。”毛《傳》:“嗟嗟,敕之也。”孔穎達《正義》:“嗟嗟,嘆聲。”朱熹集傳:“重嘆以深敕之也。”表示哀嘆,憐憫。《吕氏春秋·知化》:“嗟呼!吴朝必生荆棘矣。”高誘注:“嗟,嘆辭也。”《漢書·匈奴傳》:“嗟,土室之人,顧為喋喋佔佔。”顔師古注:“嗟者,嘆憨之言。”表示贊美。《詩·商頌·烈祖》:“嗟嗟烈祖。”鄭箋:“重言嗟嗟,美嘆之深。”《文選·何晏·景福殿賦》:“嗟瓖瑋以壯麗。”吕延濟注:“嗟,嘆美之辭。”表示憤怒。《戰國策·趙策》:“齊威王勃然怒曰:“叱嗟、而母,婢也!”王引之《經傳釋詞》:“叱嗟、猝嗟,皆怒聲也。“

惡(wū) 表示反對。《孟子·公孫丑上》:“曰:惡!是何言也。”趙岐注:“惡者,不安事之嘆辭也。”朱熹《集注》:“惡,嘆辭也。”《荀子·法行》:“惡,賜,是何言也。”王引之《經傳釋詞》卷四:“惡,不然之詞也。”

於(wū) 表示感嘆,嘆美。《書·大禹謨》:“於,帝念哉:”孔穎達《疏》:“於,嘆辭。”《詩·周頌·清廟》:“於穆清廟。”毛《傳》:“於,嘆辭也。”朱熹集傳:“於,嘆詞。”《史記·夏本紀》:“皋陶曰:於。”張守節《正義》:“於,嘆美之辭。”宋王質《詩總聞》:“《詩》稱文王,多以‘於’為辭。於,嘆聲也。亦見一唱三嘆遺産之意。”[注](清)王質:《詩總聞》,《叢書集成初編》。盧以緯《助語辭》:“於字音烏,為語中嘆辭。”劉淇《助學辨略》卷一:“於又音烏。嘆美辭也。《書·堯典》:‘僉曰:於,鯀哉。’疏云:‘於即嗚字,嘆之辭也。’”

於(wū)乎、於(wū)戲表嘆美。《詩·周頌·維天之命》:“於乎不顯。”王先謙集疏:“於乎,嘆辭。”《荀子·仲尼》:“於乎!夫齊桓公有天下之大節焉。”楊倞注:“於乎,讀為嗚呼,嘆美之聲。”表哀嘆。《詩·大雅·雲漢》:“王曰:於乎,何辜今之人。”鄭箋:“王憂旱而嗟嘆。”王觀國《學林》卷五:“《詩》曰‘於乎,前王不忘’、‘於乎小子’之類,皆嘆辭也。”王引之《經傳釋詞》卷四:“於,嘆詞也。一言則曰於,下加一言則曰於乎,或作於戲,或作烏呼,其義一也。”《史記·三王世家》:“皇帝使御史大夫湯廟立子閎為齊王,曰:‘於戲,小子閎,受兹青社。’”司馬貞索隱:“於戲,音烏呼。戲或音羲。”

嗚呼、烏呼、烏乎義同“於乎”。《論語·八佾》“嗚呼!曾謂泰山不如林放乎!”朱熹《集注》:“嗚呼,嘆辭。”《左傳·襄公三十年》:烏夫,必有此夫。陸德明《釋文》:“烏呼,本又作嗚呼。”顔師古《匡謬正俗》卷二:“烏呼、嗚呼,嘆辭也。或嘉其美,或傷其悲,其語備在《詩》《書》,不可具載。但古文《尚書》悉為‘於戲’字,今文《尚書》悉為‘嗚呼’字。而《詩》皆云‘於乎’字。中古以來,文籍皆為‘嗚呼’字。文有古今之變,義無美惡之别。末代文字,輒為體例,若哀誄祭文,即為‘嗚呼’,其封拜册命,即為‘於戲’。‘於’讀如字,‘戲’讀為羲。謂‘嗚呼’為哀傷,‘於戲’為嘆美。非止新有綴屬,設此二端,乃亦諷讀舊文,分為兩義,妄為穿鑿,不究根本。”[注](唐)顔師古撰,秦選之校注:《匡謬正俗》,上海:商務印書館,1936年。

嘻、譆表示嘆息。《左傳·定公八年》:“從者曰:‘嘻,速駕。’”杜預《注》:“嘻,嘆聲。”《大戴禮記·少間》:“公曰:‘嘻,善之不同也。’”盧辯注:“嘻,嘆息之聲。”又表示贊美。《詩·周頌·噫嘻》:“噫嘻成王。”鄭箋:“噫嘻,有所多大之聲也。”孔穎達《疏》:“噫、嘻皆是嘆聲。……謂作者有所裒多美大而為聲以嘆之。”朱熹集傳:“噫嘻,亦嘆辭也。”《莊子·養生主》:“文惠君曰:‘譆,善哉!技蓋至此乎!’”陸德明《釋羲》引李云:“譆,嘆聲也。”劉淇《助字辨略》卷一:“此譆字,嘆美辭也。”表示遺憾。《禮記·檀弓上》:“伯魚之母死,期而猶哭。夫子聞之曰:‘誰與哭者?’門人曰:‘鯉也。’夫子曰:‘嘻,其甚也。’”鄭玄曰:“嘻,悲恨之聲。”《玉篇·言部》“譆,悲恨之聲也。”表示憤怒。《吕氏春秋·行論》:(楚)莊王方削袂,聞之曰:‘嘻!投袂而起。’”高誘注:“嘻,怒貌也。”

熙義同“譆”,表示嘆息。《漢書·翟方進傳》:“熙!我念孺子,若淵水。”顔師古注:“熙,嘆辭。”劉淇《助字辨略》卷一:“愚按:噫、懿、熙、譆古字通。”

吁(xū) 表示驚詫、懷疑。《廣韻·遇韻》:“吁,疑怪辭也。”《書·堯典》:“吁!囂訟,可乎?”孔安國《傳》:“吁,疑怪之辭。”蔡沈集傳:“吁者,嘆其不然之辭。”揚雄《法言·君子》:“吁!是何言歟?”李軌注:“吁者,駭嘆之聲。”[注](漢)揚雄:《法言》,《諸子集成》,北京:中華書局,1978年。又表示招呼。《書·吕刑》:“王曰:‘吁!來,有邦有土,告爾祥刑。’”孔安國《傳》:“吁,嘆也。”孔穎達《疏》:“吁,嘆聲也。”

吁嗟、于嗟表示贊美。《詩·周南·麟之趾》:“于嗟麟兮。”毛傳:“于嗟,嘆辭。”陳奂《傳疏》:“嘆美之詞也。”朱熹集傳:“于,音吁。”王先謙集疏:“于、吁,古今字。……于嗟二字合訓,是感嘆辭。”又表示感慨。《史記·伯夷列傳》:“吁嗟徂矣,命之衰矣。”司馬貞索隱:“吁嗟,嗟嘆之辭也。”《文選·謝朓·和王著作八公山詩》:“吁嗟命不淑。”李善注引薛君《韓詩章句》:“吁嗟,嘆辭。”

啞(yā) 表示嘆息或反對。《韓非子·難一》:“啞,是非君子之言也。”王先慎集解:“舊注:啞,嘆息之聲也。”[注](清)王先慎集解:《韓非子集解》,《諸子集成》,北京:中華書局,1978年。章炳麟《新方言·釋詞》:“今音轉如牙,或含不然意,或含驚意,俗作呀。”[注]章炳麟《新方言》十一卷(浙江圖書館刊《章氏叢書本》),收集方俗異語八百多條,為中國詞源學研究開闢了新的途徑。

噫表示悲痛。《論語·先進》:“顔淵死,子哭之慟,曰:‘噫!天喪予,天喪予。’”何晏集解引包咸曰:“噫,痛傷之聲。”《漢書·董仲舒傳》:“孔子曰:‘噫!天喪予!’”顔師古注:“噫,嘆聲也。”又表示心有不平。《書·金滕》:“二公及王乃問諸史與百執事。對曰:‘信。噫!公命我勿敢言。‘”孔安國《傳》:“噫,恨辭。”孔穎達《疏》:“噫者,心不平之聲。”《論語·子路》:“噫!斗筲之人,何足算也!”鄭玄《注》:“噫,心不平之聲。”皇侃疏:“噫,不平聲。”又《子張》:“子夏聞之曰:‘噫!’”何晏集解引孔氏曰:“噫,心不平之聲。”

猗、猗嗟表示贊嘆。《詩·商頌·那》:“猗與那與。”毛傳:“猗,嘆辭。”孔穎達《正義》:“謂美而嘆之也。”朱熹集傳同。陳奂《傳疏》:“嘆謂之猗,下加一字,則曰猗與。”[注](清)馬瑞辰:《通釋》:“按‘猗、那’二字疊韻,皆美盛之貌。通作猗儺、阿難。草木美盛曰猗儺,樂之美盛曰猗那,其文一也。”則“猗那”為形容之詞。與毛、孔、朱、陳異義。《齊風·猗嗟》:“猗嗟昌兮。”《毛傳》:“猗嗟,嘆辭。”朱熹集傳同。陳奂《傳疏》:“猗猶噫也。單言猗,絫言猗嗟。……此三句皆嘆美莊公之容貌。”馬瑞辰通釋:“猗者,美之之辭。嗟,語詞。”今人程俊英《詩經注析》:“猗嗟,猶吁嗟,贊嘆之辭。”孔穎達以為表示傷嘆。《正義》云:“猗是心内不平,嘆是口之喑啞,皆傷嘆之聲,故為嘆辭。”

咨、訾表示招呼。《書·堯典》:“帝曰:‘咨!爾羲暨和。’”孔安國《傳》:“咨,嗟。”《詩·大雅·蕩》:“文王曰咨,咨爾殷商。”毛傳:“咨,嗟也。”孔穎達《正義》:“咨是嘆辭。”《論語·堯曰》:“咨!爾舜。”朱熹集傳:“咨,嗟嘆聲。”《文選·王褒·四子講德論》:“夫子曰:咨。”劉良注:“咨,嘆辭也。”字亦作“訾”。《漢書·禮樂志》:“訾,黄其何不徠下?”顔師古注:“訾,嗟嘆之辭也。黄,乘黄也。嘆乘黄不來下也。訾,音咨。”

八、句 讀

句讀含義古人所謂句是指文辭中語意已完語氣可停的一個小語段,讀是語未完但語氣可停的一個更小語段。現在説句子是指用詞或詞組構成、能够表達一個完整意思的語言單位。口語中每個句子都有一定的語調,表示陳述、判斷、祈使、疑問、感嘆等不同語氣。書面語句末分别用不同的標點符號。古今劃分句子的標準是不同的。現在不説讀,但標點符號中有逗號,就是從古代的讀演變來的。

先秦一般稱言不稱句。《論語·為政》:“《詩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無邪。”孔穎達《正義》:“古者謂一句為一言。《詩》雖有三百篇之多,可舉一句當盡其理也。曰‘思無邪’者,此《詩》之一言,《魯頌·駉》篇文也。”[注]《十三經注疏》,第2461頁。《左傳·定公十年》:“臣之業,在《揚之水》卒章之四言矣。”唐孔穎達云:“左氏云:‘臣之業在《揚之水》卒章之四言’,謂第四句‘不敢告人’,也。及趙簡稱‘子大叔遺我以九言’,皆以一句為一言也。秦漢以來,衆儒各為訓詁,乃有句稱。《論語》注云:‘此《我行其野》之句,是也。”[注]《十三經注疏》,第274頁。

戰國開始稱句。《莊子·駢拇》:“駢於辯者,絫瓦結繩,竄句捶辭,游心於堅白異同之間。”陸德明辭文引司馬彪云:“竄句,謂邪説微隱,穿鑿文句也。”[注](唐)陸德明:《經典釋文·莊子音義》,第1460頁。《禮記·學記》:“一年視離經辨志。”鄭玄《注》:“離經,斷句絶也。”孔穎達《疏》:“離經,謂離析經理,使章句斷絶也。”[注]《十三經注疏》,第1521頁。《玉篇·句部》:“句,止也。言語章句也。”《文心雕龍·章句》:“位言四句。句者君也;局言者,聯字以分疆。”

漢代開始句讀連用。漢何休《公羊傳序》:“援引他經,先其句讀。”高誘《淮南子注序》:“自誘之少,從故侍中同縣盧君,受其句讀。”

自後學者對句讀討論甚多。宋毛晃《增修互注禮部韻略·候韻》:“讀,句讀。凡經書成文,語絶處謂之句,語未絶而點分之以便誦詠謂之讀。今秘書校書式,凡句絶則點於字之旁,讀分則微點於字之中間。”[注]《增修禮部韻略》五卷,宋仁宗景祐六年國子監頒行《禮部韻略》,作為科舉考試官韻。毛晃增入2655字,後毛居正又增入1402字,謂之《增韻》,明代官修《洪武正韻》,多依據《增韻》。元程端禮《程氏家塾讀書分年日程》卷二:“句讀二字,倒點為句,中點為讀。凡人名、地物名,並長句内小句,並以中點。”[注](元)程元禮:《程氏家塾讀書分年日程》,《四部叢刊》。讀又稱投、斷、逗。宋孫奕《示兒編》卷十二:“句讀字自漢有之。韓愈《師説》云:‘彼童子之師,授之書而習其句讀’者也。洪曰:‘讀音豆,其字從言從賣。’唯馬融《長笛賦》云:‘覩法於節奏,察度於句投。’注曰:‘句投,猶章句也。’”[注](宋)孫奕:《示兒編》,《四庫全書·子部·雜家類》。清郝懿行《證俗文》卷八:“古者,一字為一言,一句亦為一言。秦漢以來謂之句。句者,局也。句半而絶謂之讀,亦謂之投。投者酘也。詞未終而微絶之,俟再酘也。句竟謂之章,章竟謂之篇,章未竟而句竟者,點之為斷。”[注](清)郝懿行:《證俗文》,《郝氏遺書》。清黄以周《群經説》:“古離經有二法:一曰句斷,一曰句絶。句斷今語之句逗,古亦謂之句投。斷與逗、投皆音近字。句斷者,其辭於此中斷而意不絶,句絶則辭、意俱絶也。鄭注離訓斷絶,兼兩法言,云‘斷句絶也’者,欲句字兩屬之爾。‘離經’專以析句言。孔疏章句兼説,既非鄭義,俗本作‘章斷,句絶也’,更失鄭意。”[注](清)黄以周:《群經説》,《儆季雜著》,浙江局刻本。

句的字數最初提出句子字數的是南朝梁劉勰。《文心雕龍·章句》:“若夫筆句無常,而字有條數。四字密而不促,六字格而非緩,或變之以三五,蓋應機之權節也。至於《雅》《頌》,大體以四字為正。惟‘祈父’、‘肇禋’,以二字為句。尋二言肇於黄世,《竹彈》之謠是也。三言興於虞時,《元首》之詩是也。四言廣於夏年,《洛汭》之歌是也。五言見於周代,《行露》之章是也。六言七言,雜出《詩》《騷》,而雜體之篇,成於西漢,情數運周,隨時代用矣。

孔穎達《毛詩正義》探討了《詩》句的字數:“句者,聯字以為言,則一字不制也。以詩者申志,一字則言而不會。故詩之見句,少不減二,即‘祈父’、‘肇禋’之類也。三者‘綏萬邦,婁豐年’之類也。四字者,‘關關雎鳩’、‘窈窕淑女’之類也。五字者,‘誰謂雀無角,何以穿我屋’之類也。六字者,‘昔者先王受命,有如召公之臣’之類也。七字者,‘如彼築室於道謀’、‘尚之以瓊華乎而’之類也。八字者,‘十月蟋蟀入我牀下’、‘我不敢傚我友自逸’是也。其外更不見九字十字者。摯虞《流别論》云:《詩》有九言者,‘泂酎彼行潦挹彼注兹’是也。徧諸本,皆云《泂酌》三章,章五句,則以為二句也……字句之數,四言為多。唯以二、三、七、八者,將由言以中情,唯變所適,播之樂器,俱得成文故也。”

顧炎武認為《詩》有一字句。《鄭風·緇衣》:“緇衣之宜兮,敝予又改為兮,適子之館兮,還予授子之餐兮。”顧氏《詩本音》説:“《緇衣》舊作三章,章四句,今詳‘敝’字當作一句,‘還’字當作一句,難屬下文。當作三章六句。”[注](清)顧炎武:《音學五書》,北京:中華書局,1982年,第82頁。現代學者都同意顧炎武的看法,《詩》有一字句。

散文中有的句子字數更多。朱熹《朱子語類》説:“《尚書》句讀有長者,如‘皇天既付中國越厥疆土於先王’是一句。”[注]《朱子語類》,北京:中華書局,1986年,第2057頁。宋陳騤《文則》卷下:“《春秋》文句,長者逾三十餘言,短者止於一言。如‘季孫行父臧孫許叔孫僑如公孫嬰齊帥師會晉郤克衛孫良夫曹公子首及齊侯戰於鞌’之類,是長句也。如‘螽’,是短句也。”[注](宋)陳騤:《文則》,《四庫全書·集部·詩文評類》。

斷句不一陸德明《經典釋文序録》云:“(漢)承秦焚書,口相傳授,一經之學,數家競爽。章句既異,踳駮非一。”楊樹達先生説:“句讀不易,故前人往往誤讀。”[注]楊樹達:《古書句讀釋例》,北京:中華書局,1983年,第3頁。

有當讀而未讀者。《禮記·曲禮上》:“百年曰期頤。”鄭玄《注》:“期猶要也,頤,養也。不知衣服食味,孝子要盡養道而已。”“期頤”二字連讀。王念孫《廣雅疏證》卷一上:“按期之言極也。《詩》言‘思無期’、‘萬壽無期’,《左傳》言‘貪惏無厭,忿纇無期’,皆是究極之義。百年為年數之極,故曰百年曰期。當此之時,事事皆待於養,故曰頤。‘期頤’二字不連讀。……朱子云:‘十年曰幼’為句,‘學’字自為句;下至‘百年曰期’皆然。此説是也。”《左傳·哀公十六年》:“衛侯占夢嬖人求酒于太叔僖子,不得,與卜人比而告公曰……”杜預《注》:“以能占夢見愛。”以“占夢嬖人”連文。武億《經讀考異》:“‘衛侯占夢’直絶句。‘嬖人’下屬‘求酒于太叔僖子’為一句,‘不得’為一句。與卜人比而告公云云,情事自見,杜曲解,不可從。”[注](清)武億:《經讀考異》,《皇清經解》,上海:上海書局石印本。楊樹達《古書句讀釋例》:“樹達按:武説是也。”《淮南子·説山訓》:“文棄荏席,後黴黑,咎犯辭歸。”高誘注:“晉文公棄其臥席之下黴黑者。”王念孫《讀書雜志》卷十四引王引之曰:“高讀‘棄荏席後黴黑’為一句,非也。‘棄荏席’為句,‘後黴黑’為句。謂於荏席則棄之,人之黴黑者則後之也。《韓子外儲説左篇》云:‘文公反國至河,令籩豆捐之,席蓐捐之,手足胼胝面目黧黑者後之。咎犯聞之,再拜而辭。’是其證。”

有不當讀而讀者。《左傳·僖公二十三年》“夫有大功而無貴仕,其人能靖者與,有幾。”陸德明釋文:“‘其人能靖者與’絶句。”[注]《十三經注疏》,第1814頁。“有幾”二字别為一句。王引之《經傳釋詞》卷一:“與語助也。‘與有幾’三字連續。《釋文》曰:‘其人能靖與,音餘,絶句。’失之。”今人楊伯峻《春秋左傳注》:“《馬氏文通》謂‘與’本在句末,倒在前。是也。”《荀子·儒效》:“法後王,一制度,隆禮義而殺《詩》《書》,其言行已有大法矣。然而明不能齊法教之所不及聞見之所未至,則知不能類也。”楊倞注:“雖有大體,其所見之明猶未能齊言行,使無纖芥之差。”楊氏在“齊”字下斷句,俞樾認為是錯誤的。《諸子平議》:“此楊失其讀也。齊讀為濟,‘然而’以下十八字作一句讀,言法教所及,聞見所至,則明足以及之,而不能濟其法教所未及聞見所未至也。《韓詩外傳》正作‘明不能濟法教所不及聞見所未至’,無‘知不能類’句。”楊樹達《古書句讀釋例》:“樹達按,俞説是也。”

有字當屬上句而誤歸下句者。《書·君奭》:“弗昂,天降喪于殷。”[注]孔安國《傳》:“殷道不至,故天下喪亡於殷。”《十三經注疏》,第223頁。清武億《群經義證》卷一:“傳言‘殷道不至,故天下喪亡于殷’。按此當以‘弗弔天’為句,‘降喪于殷’為讀,若云‘天弗弔’也。”今人周秉鈞《尚書易解》云:“言紂王不善乎天,降喪于殷。”[注]周秉鈞:《尚書易解》,長沙:嶽麓書社,1984年,第43頁。又《酒誥》:“矧惟若疇圻父,薄違農父,若保宏父,定辟。”[注]《十三經注疏》,第207頁。朱熹《朱子語類》卷七十九:“人説荆公穿鑿,衹是好處亦用還他。且如‘矧惟若疇圻父薄違,農父若保,宏父定辟’。古注從‘父’字斷句,荆公則就‘違’‘保’‘辟’斷句,敻出諸人之表。”《荀子·榮辱》:“(詩書禮樂)以治情則利,以為名則榮,以群則和,以獨則足,樂意者其是耶?”唐楊倞注:“知詩書禮樂,群居則和同,獨居則自足也。樂意莫過於此。”王念孫指出“樂”字當屬上句。《讀書雜志》卷十:“念孫按,此當讀以‘獨則足樂’為句,言獨居則悦禮樂,敦詩書則致足樂也。以群則和,以獨則足樂,樂與和義正相承,則樂字屬上句明矣。”

有當屬下句而誤歸上句者。《書·盤庚上》:“盤庚五遷,將治亳殷,民盜胥怨。”孔傳:“自湯至盤庚凡五遷都,盤庚治亳殷。民不欲徙,乃咨嗟憂整,相與怨上。”[注]《十三經注疏》,第168頁。於“殷”字斷句,宋蔡沈《書集傳》同。《史記》以“殷”字屬下句。楊樹達《古書句讀釋例》云:“今按《史記·夏本紀》云:‘殷民咨胥皆怨,不欲走。’又云:‘乃遂涉河,南治亳。’是以‘治亳’為句,以‘殷’字屬下。《史記》讀是也。”《淮南子·俶真訓》:“孔墨之弟子,皆以仁義之術教導於世,然而不免於儡身,猶不能行也,又況所教乎。”高誘注:“儡身,身不見用,儡儡然也。”“儡身”連用,屬上句。王念孫《讀書雜志》卷十二:“念孫按:高説非也。‘儡’字上屬為句,不免於儡,謂躬行仁義,而不免於疲也。‘身’字下屬為句。《吕氏春秋·有度》篇曰:‘孔墨之弟子徒屬,充滿天下,皆以仁義之術教導於天下,然無所行教者,術猶不能行,又況乎所教?’句法正與此同。”《論語·八佾》:“夏禮吾能言之,杞不足徵也。殷禮吾能言之,宋不足徴也。”句中兩“之”字為動詞賓語。宋王楙《野客叢書》卷三:“《禮》云:‘吾欲觀夏道,是故之杞,而不足徵也,吾得夏時焉。吾欲觀殷道,是故之宋,而不足徵也,吾得坤乾焉。’讀此,知《論語》‘夏禮吾能言,之杞不足徵也。殷禮吾能言,之宋不足徵也。’蓋於‘之’字上點句。”[注](宋)王楙:《野客叢書》,北京:中華書局,1987年。“之”的位置變了,而且由代詞賓語變成了動詞。

句字衍脱古書中往往有錯增加的文字,叫做衍文,簡稱衍。也有錯誤脱落的文字,叫脱文,簡稱脱或奪。無論衍文還是脱文,都會影響對句意的理解,所以訓詁學者十分注意。

衍字之例。《左傳·文公十六年》:“道之以禮,則失毋失其土宜。”[注]《十三經注疏》,第1844頁。唐石經作“道之禮則”。惠棟《左傳補注》云:“道之以禮則,按唐石經無‘以’字,俗儒所加,後人遂以‘則’字屬下句。”[注](清)惠棟:《左傳補注》,《四庫全書·經部·春秋類》。今人楊伯峻《春秋左傳注》改為“道之禮則”,云:“此‘道’謂教導之。”

《墨子·號令》:“鄉黨者,又老豪傑之親戚父母妻子,必尊寵之。”“及勇士父母親戚妻子,皆時酒肉。”王念孫《讀書雜志》卷十:“引之曰:‘父母’二字,皆後人所加也。古者謂父母為親戚。故言親戚,則不言父母。後人不達,故又加父母二字耳。篇内言父母妻子者多矣,皆不言親戚,下文有親戚妻子,則但言親戚而不言父母,是親戚即父母也。”

《荀子·成相篇》:“己無郵人,我獨自美,豈獨無故。”楊倞注:“或曰:‘下無獨字。’盧文弨曰:‘無獨字,則與全篇句法合。’”

《淮南子·修務》:“禹沐浴霪雨,櫛扶風。”高誘注:“禹勞力天下,不避風雨,以乆雨為沐浴。”王念孫《讀書雜志》卷十五:“按沐下本無浴字,此涉高注沐浴而誤衍也。‘沐霪雨,櫛扶風’,相對為文,多一浴字,則句法參差矣。《藝文類聚·帝王部一》、《太平御覽·皇王部七》、《文選·謝朓·和王著作八公山詩》注引此皆無浴字。《莊子·天下篇》:‘禹沐甚雨,櫛疾風。’此即《淮南》所本。”

《漢書·高帝紀》:“由所殺蛇白帝子,所殺者赤帝子故也。”王念孫《讀書雜志》卷三:“下所字,涉上所字而衍。殺者謂殺蛇者也。則殺者上不當有所字。《文選·王命論》注,引此無所字。《史記》同。《郊祀志》曰:‘蛇,白帝子,而殺者赤帝子也。’‘殺者’上亦無所字。”

脱字之例。《管子·輕重戊》:“則是魯梁不賦於民,財用足也。”王念孫《讀書雜志》卷八:“按‘財用’上脱‘而’字,下文云:‘則是楚不賦於民而財用足也。’是其證。”

《晏子春秋·内篇雜下》:“晏子相齊,衣十升之布,脱粟之食。”王念孫《讀書雜志》卷九:“‘脱粟’上當有‘食’字。後第二十六云:‘食脱粟之食’即其證。今本脱‘食’字,則文義不明,且與上句不對。”

《荀子·王霸》:“若是則一天下,名配堯舜。”王念孫《讀書雜志》卷十一:“引之曰:‘一天下’上有‘功’字,而今本脱之,則與下句不對。下文‘功壹天下,名配舜禹’,是其證。”

《淮南子·主術》:“故民之化也,不從其所言,而從其所行。”王念孫《讀書雜志》卷十三:“按‘民之化也’,本作‘民之化上也’。下句‘其’字,正指‘上’而言,脱‘上’字則義不相屬。《文子·精誠篇》正作‘民之化上’。”

《淮南子·泰族》:“故大人者,與天地合德,日月合明,鬼神合靈,與四時合信。”王念孫《讀書雜志》卷十五:“按此用《乾·文言》語也。‘日月’、‘鬼神’上並脱‘與’字。《文子·精誠篇》正作‘與日月合明’,‘與鬼神合靈’。”

《淮南子·天文》:“戊子受制,則養老鰥寡。行稃鬻,施恩澤。”王念孫《讀書雜志》卷十二:“念孫按:‘養老鰥寡’,當作‘養長老,存鰥寡’,今本脱‘長’‘存’二字,則句法與上下文不合。《時節篇》曰:‘季夏,存視長老,行稃鬻,仲秋,養長老,行稃鬻飲食。’《開元占經填星占篇》引巫咸曰:‘填星受制,則養(長)老,存鰥寡,行饘粥,施恩澤。’皆其證。”

《漢書·徐樂傳》:“身非王公大人,名族之後,鄉曲之譽。”王念孫《讀書雜志》卷六:“念孫按:《史記·主父傳》作‘無鄉曲之譽’是也。此脱‘無’字,則文義不明。”

《漢書·佞幸傳》:“文帝嘗夢欲上天不能。有一黄頭郎推上天。”王念孫《讀書雜志》卷六:“念孫按:‘推’下有‘之’字,而今本脱之,則文義不暢。《太平御覽·人事部》十七及四十引此並作‘推之上天’,《史記》《漢紀》同。”

九、倒句倒文

漢語的詞序,一般是主語在前,謂語在後,動詞在前,賓語或補語在後;介詞在前,賓語在後;定語在前,中心詞在後。也有詞序倒置的。主謂、動賓、介賓、動補、偏正及其他詞語結構都有倒置的。如此者,或古人約定俗成,習以為常;或為詩歌押韻需要;或為突出重點、修辭需要。傳統訓詁著作中,多有注釋研究。

主謂倒裝,謂語置於主語之前。

《詩·小雅·無羊》:“三十維物。”毛傳:“異毛色者三十也。”孔穎達《疏》:“謂青赤黄白黑毛色别異者各三十也。祭祀之物,當用五方之色。”[注]《十三經注疏》,第438頁。“三十”,謂語前置。

《小雅·節南山》:“有實其猗。”王引之《經義述聞》卷六:“猗,疑當讀為阿……有實其阿者,言南山之阿實然廣大也。”《爾雅·釋地》:“大陵曰阿。”“有實”為謂語。

《大雅·桑柔》:“多我覯痻,孔棘我圉。”孔穎達《疏》:“言遇貧困之病多也。”……言己守邊之勞甚也。[注]同上,第559頁。“多”與“孔棘”為謂語前置。

《大雅·桑柔》:“大風有隧,有空大谷。”王引之《經義述聞》卷七:“言大風之狀則有隧矣,大谷之狀則有空矣。”俞樾《古書疑義舉例》卷一:“今作有空大谷,乃倒句也。”

《大雅·雲漢》:“何辜今之人?”孔穎達《疏》:“我何罪乎?我今時之人何罪而為天所罰?”[注]同上,第561頁。蘇轍《集傳》:“今之人何罪而罹此禍?”[注](宋)蘇轍:《詩集傳》,《三蘇全書》第2册,北京:語文出版社,2001年。“何辜”,謂語前置。

《大雅·崧高》:“往近王舅。”陳奂《傳疏》:“往近王舅,言王舅往耳。”“往”,謂語前置。

《左傳·昭公二十七年》:“王可弑也。母老子弱,是無若我何。”杜預《注》:“猶言我無若是何。”孔穎達《正義》:“古人言有顛倒。故杜以為‘是無若我何’猶言我無若是何。”[注]《十三經注疏》,第2166頁。楊伯峻注:“杜注甚合文意。然此種句法,經傳中實罕見。”“我”,主語後置。

《禮記·檀弓上》:“伯魚之母死,期而猶哭。孔子曰:‘誰與?哭者。’”清姜宸英《湛園札記》:“先問誰與,後云哭者,倒裝文法,恰似驚問情狀。”[注](清)姜宸英:《湛園札記》,《皇清經解》,上海:上海書局石印本。“哭者”,主語後置。

《孟子·盡心下》:“若崩,厥角稽首。”俞樾《古書疑義舉例》卷一:“‘若崩’二字乃形容‘厥角稽首’之狀。蓋紂衆聞武王之言,一時頓首至地,若山冢之崒崩也。當云‘厥角稽首若崩’,今云‘若崩厥角稽首’,亦倒句耳。”“若崩”,謂語前置。

動賓倒裝傳統訓詁著作已指明古代漢語代詞否定賓語大都置於動詞之前。

《詩·召南·行露》:“雖速我訟,亦不女從。”毛傳:“終不棄禮而從此强暴之男。”“女”,賓語前置。

《周南·汝墳》:“既見君子,不我遐棄。”孔穎達《疏》:“不我遐棄,猶云不遐棄我。古之人語多倒,《詩》之此類衆矣。”[注]《十三經注疏》,第282頁。朱熹集傳:“善其不遠棄我也。”“我”,賓語前置。

《小雅·巷伯》:“豈不爾受,既其女遷。”鄭玄《箋》:“王倉卒豈不受爾言乎?已則亦將復訕誹女。”[注]同上,第456頁。王先謙集疏:“言倉卒之間豈不受爾之譖言而增惡他人,既而知女言不誠,亦將遷憎惡他人之心轉而增惡女矣。”“爾”“女”,賓語前置。

《小雅·正月》:“天之扤我,如不我克。”鄭玄《箋》:“天以風雨動搖我,如將不勝我。”[注]同上,第443頁。“我克”即克我,賓語前置。

《大雅·雲漢》:“群公先正,則不我聞。”鄭玄《箋》:“不我聞者,忽然不聽我之所言也。”[注]同上,第562頁。“我”,賓語前置。

《大雅·瞻卬》:“瞻卬昊天,則不我惠。”鄭玄《箋》:“仰視幽王為政,則不愛我下民。”[注]同上,第577頁。“我”者,下民,實語前置。

《文選·陸機·辨亡論下》:“不恤人之我欺。”吕向注:“我欺,猶欺我也。”我,賓語前置。

傳統訓詁學指出,名詞賓語也有前置的。

《詩·邶風·日月》:“乃如之人兮,德音無良。”鄭玄《箋》:“無善恩意之聲於我也。”吴樹聲《詩小學》:“此為倒句法,猶言無甚德音也。必用無良者,趁韻耳。”[注](清)吴樹聲:《詩小學》,同治七年壽光官廨刊本。“德音”,賓語前置。

《小雅·節南山》:“武夷式已,無小人殆。”孔穎達《正義》:“無小人之近,猶言無近小人。”俞樾《群經平議》卷十一“無小人殆,與上句‘無罔君子’義同,猶言無殆小人,倒其文以協韻耳。”“小人”,賓語前置。

《商頌·長發》:“帝命不違,至于湯齊。”馬瑞辰通釋:“帝命不違,即不違帝命之倒文。詩總括相土以下諸君,謂商之先君不違帝命,至湯皆齊一。”“帝命”,賓語前置。

有在前置賓語與動詞之間加助詞“焉、之、是、實、來、於、云”的。

《左傳·隱公六年》:“我周之東遷,晉鄭焉依。”杜預《注》:“平王東遷,晉文侯鄭武公左右王室,故曰晉鄭焉依。”清朱亦棟《十三經雜記·左傳上》:“芹按:晉鄭焉依,猶云依晉鄭焉。”[注](清)朱亦棟:《十三經雜記》,光緒四年武林竹簡齋重刻本。又《襄公三十年》:“安定國家,必大焉先。”杜預《注》:“先和大族,而後國家安。”楊伯峻注:“必大焉先,必先大之倒裝句,焉是語中助詞,用於倒裝。”[注]楊伯峻:《春秋左傳注》,北京:中華書局,1981年,第1180頁。

《詩·邶風·燕燕》:“先君之思,以勖寡人。”鄭玄《箋》:“莊姜思先君莊公之故。”“先君”,賓語前置。孔穎達《疏》:“思先君之故,勸勉寡人以禮義也。”又《小雅·大東》:“維北有斗,西柄之揭。”朱熹集傳:“斗西揭其柄。”柄,賓語前置。

《小雅·小旻》:“哀哉為猶,匪先民是程 ,匪大猶是經。”鄭玄《箋》:“哀哉今之君臣,謀事不用古人之法,不猶大道之常。”“先民”“大猷”,賓語前置。《魯頌·閟宫》:“戎敵是膺,荆舒是懲。”鄭玄《箋》:“僖公與齊桓北當戎與狄,南艾(討伐)荆及群舒。”“戎敵”、“荆舒”,賓語前置。

《左傳·僖公五年》:“鬼神非人實親,唯德是依。”楊伯峻注:“鬼神非親人之倒裝結構。”[注]同上,第309頁。“人”,賓語前置。

《詩·大雅·江漢》:“匪安匪舒,淮夷來鋪。”鄭玄《箋》:“不自安,不舒行者,主為來討罰淮夷也。”“淮夷”,賓語前置。王引之《經傳釋詞》卷七:“來,詞之是也。《詩·谷風》曰:‘不念昔者,伊予來暨。’言君子不念昔日之情,而惟我是怒也。《桑柔》曰:‘既之阴女,反予來赫。’言我以善言蔭覆汝,而汝反於我是赫怒也。”

《詩·小雅·出車》:“玁狁于襄。玁狁于夷。”毛傳:“襄,除也。夷,平也。”孔穎達《正義》:“征玁狁于是而平除之。……赫赫顯盛之南仲,伐玁狁而平除之。”王引之《經傳釋詞》卷一:“于猶是也。‘玁狁于襄’、‘ 玁狁于夷’,言玁狁是攘,玁狁是夷也。”“玁狁”,賓語前置。

《詩·小雅·正月》:“有皇上帝,伊誰云憎?”鄭箋:“使王暴虐如此,是憎惡誰乎?”又《何人斯》:“伊誰云從?維暴之云。”鄭玄《箋》:“是言從誰生乎?乃暴公之所言也 。”王引之《經傳釋詞》卷二:“云猶是也。……言伊誰是增……伊誰是從也。”“誰”,賓語前置。

有用“唯(惟)……是(之)……動”句式表示賓語前置者。

《書·盤庚中》:“古我先後,罔不惟民之承保。”清江聲《尚書集注音疏》:“保,安也。言前後無不承安其民也。”[注](清)江聲:《尚書集注音疏》,《皇清經解》。“民”,賓語前置。

《詩·小雅·斯干》:“無非無儀,唯酒食是議。”鄭玄《箋》:“婦人之事,惟議酒食耳。”“酒食”,賓語前置。又《小旻》:“維邇言是聽,維邇言是爭。”鄭玄《箋》:“徒聽順近言之從者,爭言之異者。”“邇言”,賓語前置。

先秦典籍中,此類格式的句子甚多。例如《左傳》就有“唯力是視”(僖公二十四年)、“民不見德,而唯戮是聞”(僖公二十三年)、“唯吾子之怨”(文公七年)、“唯好是求”(成公十三年)、“唯吾子戎車是利”(成公二年)、“不唯衛國之敗”(成公十四年)、“余唯利是視”(成公十三年)、“唯敵是求”(宣公十二年)、“唯命是聽”(宣公十五年)、“唯具是視”(宣公三年)、“唯予馬首是瞻”(襄公十四年)、“唯其宗族是暴”(襄公十七年)、“唯無咎與偃是從”(襄公二十七年)、“唯鄰是卜”(昭公三年)、“唯躬是瘁”(昭公八年)、“唯命是從”(昭公十二年)、“唯子是聽”(定公元年)、“唯子是從”(哀公六年)等二十多處。直到現在,“唯……是……”的句式仍經常使用。訓詁學著作不必再作解釋了。

動補倒裝介賓詞組作補語,有時可以倒置於動詞之前。

《書·酒誥》:“人無於水監,當於民監。”徐幹《中論·貴驗》:《周書》有言:‘人毋鑒於水,鑒於人也。’[注](漢)徐幹:《中論》,《百子全書》,上海:掃葉山房,1919年,第5頁。劉寶楠《今文尚書經説考》:“民鑒之言,自古有之。”《國語·吴語》申胥諫吴王曰:‘王盍亦監於人,毋監於水。’《戰國策》蔡侯説應侯曰:‘監於水者,見面之容,監於人者,知吉與凶。’皆本於此誥之文也。”[注](清)劉寶楠:《今文尚書統説考》,《皇清經解續編》,第1098頁。王引之《經傳釋詞》卷一:“猶言無監於水,當監於民也。”

《詩·大雅·文王》:“上帝既命,侯于周服。”王引之《經傳釋詞》卷四:“言商子孫甚衆,而上帝玩命於文王之後,乃臣服於周也。”曾運乾《毛詩説》:“此倒文取韻例,順文當作‘侯服于周’。”[注]曾運乾:《毛詩説》,長沙:嶽麓書社,1990年。

介賓倒裝介賓詞組通常是介詞在前,名詞在後;也有介詞在後,名詞賓語置於前面的。如《左傳·昭公十三年》:“我之不共,魯故之以。”杜預《注》:“不共晉貢,以魯故也。”[注]《十三經注疏》,第2072頁。“魯故”置於介詞“以”之前。這種倒置的介賓詞組又常常置於動詞之前,形成一種雙重倒裝的結構。傳統訓詁學没有介詞的名稱,通常就稱之為語詞或助語詞。如劉淇《助字辨略》卷一:“《廣韻》云:‘於,語詞也。’《書·舜典》‘肆類於上帝,禮於六宗’,《論語》‘子禽問於子貢曰:夫子至於是邦也’,《孟子》‘王如知此,則無望民之多於鄰國也’。此‘於’字並為助語詞,不為義也。”儘管如此,傳統訓詁學對於介賓倒裝的結構特點,通常都作了注釋和説明。如:

《詩·大雅·崧高》:“申伯還南,謝于誠歸。”鄭玄《箋》:“謝於誠歸,誠歸於謝。”孔穎達《正義》:“言謝於誠歸,正是誠心歸於謝國。古人之語多倒,故申明之。”[注]《十三經注疏》,第567頁。“謝于”是介賓詞組倒裝,這一詞組置於“誠歸”之前又是動詞結構的倒裝。同詩一章:“四國于蕃,四方于宣。”王引之《經傳釋詞》卷一:“言蕃於四國,宣於四方也。”結構分析同上。

《左傳·僖公九年》:“入而能民,土于何有?”杜預《注》:“能得民,不患無土。”楊伯峻《春秋左傳注》:“地于何有,何有于土之倒裝句。又《昭公十九年》:“其一二父兄懼隊(墜)宗主,私族于謀,而立長親。”又“諺所謂室于怒,市于色者,楚之謂矣。”杜預《注》:“言靈王怒吴子而搶其弟,猶人忿於室家而作色於市人。”王引之《經義述聞》卷十九:“私族於謀而立長親者,私謀於族而立長親也。倒言之則曰私族於謀矣。諺所謂室於怒、市於色者,言怒於室、色於市也。”又《昭公十一年傳》:“王貪而無信,惟蔡于感。”杜預《注》:“蔡近楚之大國,故楚常恨其不服。”王引之《經義述聞》卷十九:“惟蔡於感,言唯憾於蔡也。”楊伯峻《春秋左傳注》:“感為憾之省,故杜以恨字解之。此句猶云‘唯恨於蔡。’”以上“土于何有”、“私族于謀”、“宣于怒,市于色”、“唯蔡于感”,其句法結構都與“謝于誠歸”相同。

《墨子·非樂上》:“啓乃淫溢康樂,野於飲食。”[注](清)孫詒讓:《墨子間詁》,《諸子集成》,北京:中華書局,1986年,第161頁。孫詒讓注:“‘野於飲食’,即下文所謂‘渝食於野’也。與《左傳》‘室于怒,市于色’文法正同。”

《大戴禮·用兵篇》:“古之於兵,何世安起。”[注](清)王聘珍:《大戴禮記解詁》,北京:中華書局,1983年,第209頁。王引之《經義述聞》卷十三:“家大人曰:安猶於也。此倒句也。何世於起,猶言起於何也。《墨子·非命篇》‘何書焉存’,文義與此同。”

詞語倒文或複音詞語,古今異序,或語氣詞位置有異,傳統訓詁著作也能注意指出。

有方位詞置於名詞之前的。《詩·周南·葛覃》:“葛之覃兮,施于中谷。”孔穎達《正義》:“中谷,谷中。倒其言者,古人之語皆然。詩文多此類也。”[注]《十三經注疏》,第276頁。《國語·吴語》:“乃命左軍右軍涉江,鳴鼓中水以須。”韋昭注:“中水,水中央也。”[注]《國語·吴語》,《國學基本叢書》,上海:商務印書館,1935年,第227頁。

有偏正詞語的修飾成分與中心成分倒置的。《書·禹貢》:“雲土夢作乂。”孔安國《傳》:“雲夢之澤在江南,其中有平土丘,水去可耕作畎畝之治。”又“厥篚玄纖縞。”孔安國《傳》:“玄,黑繒。縞,白繒。纖,細也。”[注]《十三經注疏》,第148-149頁。“雲土夢”即雲夢之土。“玄纖縞”即纖玄縞,纖細的黑繒、白縞。宋陳騤《文則上》:“用纖字不在玄上,土字不在夢下,亦一倒法也。”[注](宋)陳騤:《文則》,有正書店石印文學津梁本。

有名詞與動詞倒置的。《史記·伯夷列傳》:“盜跖日殺不辜,肝人之肉。”唐司馬貞索隱:“《莊子》云:‘盜跖方休卒太山之陽膾人肝而食之。’”清朱亦棟《群書札記》卷一:“此乃古人倒字法,猶云肉人之肝,謂以人肝當肉吃耳。”[注](清)朱亦棟:《群書札記》,光緒四年武林竹簡齋重刊本。句中“肝”與“肉”位置互移。

有句中物名與地名互置的。《史記·樂毅列傳》:“薊丘之植,植於汶篁。”唐司馬貞索隱:“薊丘,燕所都之地也。言燕之薊丘所植,皆植齊王汶上之竹也。”愈樾《古書疑義舉例》卷一二“此亦倒句。若順言之,當云:‘汶上之竹,植於薊丘’耳。”

有並列詞語位置顛倒使用的。“雖然”可以説成“然雖”。清袁枚《隨園隨記》卷二:“《晉書·八王傳序》:‘然雖克天權逼,尤足維翰王基’,是倒‘雖然’二字而用之。”陸敬安(以湉)《冷廬雜識》卷四:“《漢書》又多倒字,如妃后、子父、論議、失得、貴富、舊故、病利、病疾、併兼、悦喜、苦勤、懼震、柔寬、思心、候伺、激詭、諱忌、藁草之類。”[注](清)陸以湉:《冷廬雜識》,上海:掃葉山房石印本。

有句末語氣詞置於句中的。《左傳·僖公二十三年》:“其人能靖者與有幾?”[注]《十三經注疏》,第1814頁。語氣詞“與”在句中。劉淇《助字辨略》卷一引顧炎武《左傳杜解補正》:“鄒氏云:‘此倒語也。若曰:其有幾人能靖者與!’”俞樾《古書疑義舉例》卷一:“古人有倒成文者,順讀之則失其解矣。”亦舉此例。

十、句子歧義

古書没有標點,斷句不易。古書中某些語句,訓詁學者往往有不同的句讀和理解,産生歧義。

1.句讀不同,産生歧義。《禮記·大學》:“大學之教也時教必有正業退息必有居學不學操縵不能安弦。”這段話有兩種斷句。《十三經注疏》本依宋衛湜《禮記集説》標點為:“大學之教也,時教必有正業,退息必有居學。不學操縵,不能安弦。”今人姚淦銘譯成現代漢語:“大學的教學,依照時序進行(如春夏教學禮樂,秋教學詩書等),而且要正規的課業。退下來休息時,還要在學繼續鑽研。不學調琴的基本動作,就不能調好琴弦。”[注]姚金銘:《禮記注釋》,《白話十三經》,第164-166頁。看起來文從字順。但是鄭玄《注》:“有居,有常居也。”孔穎達《正義》:“大學三教也時者,言教學之道,當以時學習之。退息必有居者,退息謂學者疲倦而暫休息。有居謂學者退息必有常居之處。學,不學操縵,不能安弦者,此以下並正業積漸之事也。”這樣原文的標點當是:“大學之教也時,教必有正業,退息必有居。學,不學操縵,不能安弦。”清人張志祖《讀書脞録》評論説:“‘學’字自為一句,該總下諸目也。《集説》則以‘時’字屬下句,‘學’字屬上句。然解‘居學’為燕居之學,説究牽强,不如舊讀為安。”[注](清)張志祖:《讀書脞録》,嘉慶己未刊本。孫氏顯然不同意《禮記集説》的斷句。

《左傳·僖公二十五年》:“昔趙衰以壺飱從徑餒而弗食”,短短十一個字,有三種斷句解釋。杜預《注》:“言其不忘君也。徑,猶行也。”《十三經注疏》本依此於“徑”字下斷句:“昔趙衰以壺飱從徑,餒而弗食。”從徑就是隨行,連動結構。陸德明釋文:“一讀‘以壺飱從’絶句,讀‘徑’為‘經’。”孔穎達《正義》:“劉炫改‘徑’為‘經’,謂經歷饑餓,下屬為句。”“昔趙衰以壺從,徑餒而弗食。”“徑餒”,經歷饑餓,也是連動結構。楊伯峻《春秋左傳注》斷為三句。“昔趙衰以壺從,徑,餒而弗食。”徑,獨行小道也。楊先生説:“此謂趙衰為晉文攜帶飯食,隨之而行,有時晉文行大道,趙衰行小道,趙衰雖餓,亦弗食。”這是很有道理的。

《詩·魏風·陟岵》一章:“父曰嗟予子行役夙夜無已”十一個字,諸家訓詁無異義,卻有五種不同的斷句。孔穎達《正義》斷為兩句:“父曰嗟予子行役,夙夜無已。”[注]《十三經注疏》,第358頁。朱熹集傳斷為三句:“父曰嗟,予子行役,夙夜無已。”姚際恒《詩經通論》也斷為三句,但與朱熹不同,於“曰”及“子”字後點斷:“父曰:嗟予子,行役夙夜無已。”方玉潤《詩經原始》子“曰”“嗟”“役”後點斷,分為四句:“父曰:嗟!予子行役,夙夜無已。”吴運闓《詩義會通》斷為兩句,但在“於”字後點斷,與《正義》本不同:“父曰嗟予子,行役夙夜無已。”以上五種斷句,《詩義會通》分為兩句,與“《陟岵》三章章六句”的要求合。從韻律上看,一章“子、已、哉、止”押之部韻,二章“季、寐、棄”質物合韻,三章“弟、偕、死”押脂部韻,都很和諧。“役”是錫部字,《正義》本於“役”字斷句,不合韻律和諧的要求。

2.對句法結構認識不同,産生歧義。

《詩·齊風·雞鳴》三章:“會且歸矣,無庶予子憎。”“無庶予子憎”一句,訓詁學者有五種不同的分析解釋。(1)《毛傳》:“無庶予子嘆,無見惡於夫人。”陳奂《傳疏》:“古本當作‘無庶予子憎’。予,我也,夫人自謂也。庶,衆也,衆卿大夫也。言無使衆卿大夫見憎于我。”“庶”是主語,“予子”是倒裝的受事補語。意為莫使卿大夫討厭我。(2)鄭玄《箋》:“庶,衆也。無使衆臣以我故,憎惡於子。”“庶”是主語,“予子憎”,因我而憎子,是倒裝的複雜謂語。“於子”是受事補語。(3)孔穎達《正義》:“予子憎”定本作“與子憎”。馬瑞辰通釋:“‘無庶’即‘庶無’之倒裝。’‘庶無予子憎’即‘庶無貽子憎’。”“庶無”是狀語,‘予子憎’是動賓關係,“子憎”是雙賓語。(4)嚴粲《詩緝》:“無庶,猶庶無,古人辭彙倒用也。予子,吾子也,稱其所眤也。庶無為吾子所憎也。”是一個被動結構。“予子”是偏正詞組。(5)姚際恒《詩經通論》:“無庶予子憎,猶庶幾無使人憎予與子也。”“予子”是並列詞組作前置賓語。

《詩·豳風·鴟鴞》一章:“恩斯勤斯,鬻子之閔斯。”[注]《十三經注疏》,第394頁。訓詁學者至少有四種不同的分析解釋。(1)鄭玄《箋》:鴟鴞意殷勤於此,稚子當哀閔子。以喻諸侯之先臣亦殷勤於此,成王亦宜哀閔之。”依鄭説,這是一個承接複句,斯,此也,指周王室。(2)朱熹集傳:“以我情愛之心,篤厚之意,鬻養此子,誠可憐憫。”依此這是一個單句。“恩斯勤斯鬻子”是複雜主語,“閔”是謂語,“斯”是語氣詞。(3)馬瑞辰通釋:“公自言恩勤於王室,皆惟稚子是閔恤也。”依此,這是一個申説式的複句,前一分句敘事,後一分句申説原因。(4)程俊英《詩經注析》:“這二句意為雖我辛辛苦苦撫養孩子,可這孩子還是遭到病困。”依程説,這是一個讓步複句,雖然自己付出了辛苦,孩子還是受到病困。我個人認為馬瑞辰的觀點最為合理。

3.對單詞的意義認識不同,影響到句意的分析。

《易·震·六二》:“震來厲,億喪貝。”[注]同上,第62頁。王弼注:“億喪貝,億,辭也,貝,資貨糧用之屬也。”孔穎達《正義》:“億喪貝,喪其資財。”“億喪貝”衹是一個動賓結構,“億”是助詞,不算句子成分。陸德明《釋文》引鄭玄曰:“十萬曰億。”清王懋竑《讀書記疑》卷一:“億喪貝,十萬曰億,此言喪億貝也。億字在上,偶倒文耳。”“億”是數詞定語。今人黄壽祺、張善文《周易注譯》:“億喪貝,大失貨貝。億,大也。”[注]張善文:《周易注譯》,《白話十三經》,第51頁。“億”是狀語。

《詩·唐風·葛生》:“予美亡此,誰與獨處?”[注]《十三經注疏》,第366頁。鄭玄《箋》:“吾誰與居乎?獨處家耳。”嚴粲《詩緝》:“我其誰與乎?獨處而已。”陳奂《傳疏》:“誰與即獨處。”“與”是動詞,作“和……在一起講。戴震《毛鄭詩考證》:“與當音餘。誰與,自問也。‘誰與獨處’與《檀弓》‘誰與哭者’語同。”馬瑞辰通釋:“誰與説為自問之詞,與,語辭也。與《檀弓》‘誰與哭者’句法正同。”“誰”是謂語,“與”是疑問語氣詞。

《韓非子·外儲説左下》:“哀公問於孔子曰:‘吾聞夔一足,信乎?’曰:‘夔人也,何故一足?彼其無他異,而獨通於聲。堯曰:‘夔一而足,非一足也。’楊樹達《古書句讀釋例》卷一:“如孔子所言,則‘夔有一足’本當作二句讀‘夔有一’為一讀,‘足’字一字為一讀也,而哀公之所問,則直讀四字為一句,故疑夔衹有一足之意,句讀關係於文義者如此。”也是因為没有注意‘足’在句子裏的特定意義而産生的錯覺。”

十一、其 他

訓詁學討論過的語法問題,還有量詞、介詞、副詞、被動句等方面的内容。

量詞有表示度量衡的。如《説文·尺部》:“尺,十寸也。人手卻十分動脈為寸口,十寸為尺。周制寸、尺、咫、尋、常、仞諸度量,皆以人之體為法。”《禮記·月令》:“角斗甬。”鄭玄《注》:“丈尺曰度,斗斛曰量。甬,今斛也。”孔穎達《正義》引《漢書·律曆志》:“十合為升,十升為斗,十斗為斛。”[注]《十三經注疏》,第1362頁。《儀禮·既夕禮》:“朝一溢米,夕一溢米。”鄭玄《注》:“二十兩曰溢。”賈公彦《疏》:“斤為十六兩。”[注]同上,第1161頁。有表示個體單位的。如《儀禮·士虞禮》:“俎釋三個。”鄭玄《注》:“個,猶枚也。個,俗或名枚曰個,音相近。”[注]同上,第1169頁。《玉篇·木部》:“枚,個也。”又《竹部》:“個,數之一枚也。”《詩·齊風·南山》:“葛屨五兩。”孔穎達《疏》:“屨必兩隻相配,故以一兩為一物。”顔師古《匡謬正俗》卷七:“古者謂車一乘亦曰一兩。”《小雅·瓠葉》:“有兔斯首。”朱熹集傳:“有兔斯首,一兔也。猶數魚以尾也。”王質《詩總聞》卷十五:“兔以首言,猶今言一頭兩頭也。”郝懿行《證俗文》卷七列舉量詞甚多,如:“地曰弓,三百弓為一里。”“畝曰步,六尺曰步,步百曰畝。”“人曰頭,又曰口,又曰個。”“布帛曰幅,布帛廣二尺二寸為幅,長四丈為匹。”“馬曰蹏,又曰匹。”“牛羊曰足。”“錢曰貫。”“禽曰隻,亦曰乘;魚曰尾;豬曰口;羊曰腔。”“笔曰床,或曰枝,或曰隻,亦曰管。”“紙曰番,亦曰張。”“衣曰裁,又曰襲,亦曰稱;袈曰緣。”等等。

介詞介詞及其賓語合起來表示對象、方位、時間、處所、關係等。訓詁學中没有介詞之名,多以同義詞轉相訓釋。如《爾雅·釋詁》:“由、以,自也。”郭璞注:“自,猶從也。”邢昺《疏》:“自亦從也,轉相訓也。”《詩·齊風·東方未明》:“自公召之。”毛傳:“自,從也。”《大雅·文王有聲》:“自西自東,自南自北。”鄭玄《箋》:“自,由也。”《孟子·梁惠王》:“何由知吾可也。“劉淇《助字辨略》卷二:“諸由字,並訓從也。”《春秋·隱公元年》:“公及邾儀父盟于蔑。”《公羊傳》云:“及者何?與也。”《漢書·賈誼傳》:“陛下雖賢,誰與領此?”劉淇《助字辨略》卷三:“此與字,猶共也。”也有把介詞解釋為助語辭的。《廣韻·魚韻》:“於,語辭也。”又《虞韻》:“于,於也。”《書·舜典》:“肆類於上帝,禋於六宗。”《論語·學而》:“子禽問于子貢曰:‘夫子至於是邦也。’”劉淇《助字辨略》卷一:“此于(於)字,並語助辭,不為義也。”以上以同義詞互釋介詞,没有觸及介詞的語法特點;將介詞稱為不為義的助詞,也是錯誤的。

副詞傳統訓詁學也多用同義詞進行解釋。如《爾雅·釋詁》:“僉、咸、胥,皆也。”《釋言》:“孔,甚也。”《廣韻·泰韻》:“最,極也。”《廣韻·寢韻》:“甚,劇過也。”劉淇《助字辨略》卷二:“休,方言莫也。”卷三:“愈,益也。”卷四:“便,即也。更,復也,再也。”也有用“××之辭”表示副詞詞義所屬範圍的。如《禮記·檀弓》“壹似重有憂者。”孔穎達《正義》:“壹者,決定之辭也。”《廣韻·虞韻》:“毋,止之辭。”《皆韻》:“皆,俱辭也。”王夫之《説文講義》卷三:“勿,借為禁止之辭,與毋、弗相通。”魏維新《助語辭補》:“勿,毋也,莫也。禁止之辭。”劉淇《助字辨略》卷一:“初者,追原之辭也。”卷二:“多,凡言多如何者,强半之辭也。”卷三:“並,並者,同時相比之辭也。”卷四:“較,比量之辭。”卷五:“決,必辭也。必,決定之辭。煞,方言極也,太甚之辭。益,加甚之辭也。”這樣的解釋,能够較好地揭示不同副詞的語義特點。

被動關係古代漢語有多種表達被動關係的表達方式,傳統訓詁學有所解釋,但不用主動、被動的名稱。“于(於)”字式。《詩·邶風·柏舟》:“憂心悄悄,愠于群小。”朱熹集傳:“言見怒於衆妾也。”《論語·公冶長》:“御人以口給,屢憎於人。”孔安國《傳》:“佞人口辭捷給,數為人所憎惡。”[注]《十三經注疏》,第2473頁。“見”字式。如《論語·陽貨》:“言四十而見惡焉,其終也已。”鄭玄《注》:“年在不惑而為人所惡,終無善行。”[注]同上,第2326頁。《史記·蘇秦列傳》:“夫破人之與見破於人也,臣人之與見臣於人也,豈可同日而論哉?”張守節正義:“破人,謂破前敵也;破於人,為被前敵破。臣人,謂己得人為臣;臣於人,謂己事他人。”劉淇《助字辨略》卷四:“凡云見者,加於我之辭也。”“為”字式。《詐語·子罕》:“不為酒困。”孔穎達《疏》:“未嘗為酒亂其性也。”《漢書·趙充國傳》:“趙王武臣,為其將所殺。”劉淇《助字辨略》卷一:“此為字,猶云被也。”白居易《編集拙詩成一十五卷因題卷末戲贈元九李二十詩》:“每被老元偷格律,苦教短李伏歌行。”[注]《白居易集》卷十六,第349頁。劉淇《助字辨略》卷四:“被者,為其所如何也。”“所”字用在動詞前,表示動作所及的對象。《漢書·高帝紀》:“由所殺蛇白帝子,所殺者赤帝子也。”王念孫《讀書雜志》卷三指出:“‘殺者’上不當有‘所’字”,因為“殺者”赤帝子是主動者,不是行為所及的對象,所以不應用“所”字。

小結19世紀以前,中國還没有漢語語法體系的概念。傳統訓詁學的主要任務是從語義角度對古代文獻進行研究,其中也涉及語法問題。語法概念不太明確,系統性不太强是很自然的。儘管這樣,許多著名的訓詁學者在學術研究上用功極深,熟讀經史典籍,通曉約定俗成的古代漢語句讀規則。他們通過分析比較相關内容,能揭示古代漢語的虚詞用法和句法特點,很不容易。他們的著作是寶貴的學術遺産,後人應當認真學習體會,在前輩學者研究的基礎上做得更好一些。這就是我撰寫本文的初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