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路径

2017-03-04耿茹牛伟郭晓波

教育教学论坛 2017年6期
关键词:高校校园文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耿茹 牛伟 郭晓波

摘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思想基础和核心,高校校园文化又是社会核心价值观的重要载体。通过社会氛围的营造、制度建设、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网络积极影响等路径,能够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有效融入高校校园文化建设。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高校校园文化;路径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7)06-0036-02

大学校园历来是各种思想、文化、价值观激烈碰撞的场所,青年学生一直是各种思想和文化思潮争夺的对象。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大学生价值观出现了多元化趋势,而高校对培养大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负有义不容辞的责任。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战略任务,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和文化建设指明了方向。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应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核心和灵魂。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高校校園文化建设的重要意义

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思想基础。现代大学是学术前沿的先锋、真理知识的带头人、批判精神和科学精神的诞生地,承担着培养人才、服务社会、改造社会、引领社会先进文化的重要使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集中体现,是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思想基础,其为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指明了方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有利于社会主义凝聚力的形成;有利于高校精神文明建设水平的提高;有利于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传播;有利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

2.高校校园文化是社会核心价值观建设的重要载体。高校校园文化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建设提供了广阔的平台,成为其传播的重要载体。(1)高校是大学生成长成才的摇篮,要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和践行的重要基地。高校承担着培育高等人才的重要使命,理应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中承担主力军的作用。①充分发挥教学主渠道作用,做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阐释,提升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论认识水平;②充分利用社会实践活动,做好核心价值观的情感内化和行为外化,使之成为学生价值观的自觉选择。(2)高校以文化育人,要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播者和践行者。①高校充分利用自身教育资源,向全社会、广大群众广泛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科学内涵、基本内容,阐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性,使广大民众在实践中准确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②高校师生通过学习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科学内涵和基本内容内化为自身文化素质,在日常生活学习中自觉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播者和践行者。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1.不良社会风气对校园文化建设产生消极影响。大学阶段是大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建立的关键期,然而在复杂多元的社会中,大学生容易受到社会上功利主义和实用主义等不良社会风气的影响。具体表现为一些大学生将经济利益置于首位,并作为判断事物价值的标准,校园里功利主义、享乐主义、实用主义滋长,“一切向钱看”等行为准则泛滥,相互攀比、入党动机不纯、社会实践活动走过场等风气弥漫,这些不良风气对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形成具有消极作用,不利于校园文化建设的开展。

2.网络对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的负面影响,阻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校园的传播。网络内容丰富庞杂、良莠不齐,是一把“双刃剑”。(1)网络成为大学生查找优质学习资源、接收最新信息的便捷工具,为当今大学生放眼世界、了解古今提供了最便捷的途径,增强了大学生认识世界的能力,便于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2)网络信息的内容存在着大量的糟粕,大学生信息鉴别能力较弱,容易受到这些不良信息的蛊惑。一些极端思想披上民主、自由的外衣,利用网络传播速度快、影响范围广、隐秘性强等特点,快速占领大学生思想阵地,对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提出了挑战,不仅优秀传统文化、民族精神的传承受到侵蚀,而且造成主流价值取向的紊乱和动摇。

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效融入校园文化建设的路径

1.积极营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社会氛围,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的实效性。(1)加大理论宣传广度和力度,广泛开展由各界人士参与的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知、认同、践行的讨论交流会,运用多种教育活动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高全社会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论认知水平。(2)不断创新和实践各种传播方式,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大众化传播。既要依靠传统媒体,报刊、杂志、广播、电视等,更要充分利用现代传播媒介,互联网、微信、微博等,通过丰富多彩的形式,开展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传教育,使广大社会成员真切感受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自己生活、工作、学习中存在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从而能够在内心中积极主动的去接受它。

2.完善学校规章制度,科学规划校园文化建设。在校园文化制度上,建立实践保障机制,充分开展多种实践活动,形成有利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和践行的校园文化和生活场景,使之成为广大师生的价值目标。在校园思想道德建设上,建立学习榜样、争当榜样的制度,注重学生文明行为习惯的养成,让学生成为社会主义道德风尚的自觉实践者。高校要科学规划校园文化建设,积极创建文明单位,加大美丽校园建设力度。从倡导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开始,号召广大师生从自身所起,从点滴做起,积极参加各种公益活动,教育和引导广大师生传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弘扬社会主义时代风尚,让不文明现象销声匿迹。高校要充分发挥服务地方发展的作用,使学生的文明行为成为地方城市建设的靓丽风景。高校要充分利用自身的文化资源,以文化育人,推动精神文化、制度文化、环境文化建设,推动社会主义文化、传统文化、地方文化和大学文化多种文化形态交流融合;通过知行合一的行为文化建设,推动文化意识与文化实践紧密衔接,引导师生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为支配自身行动的文化自觉。

3.充分发挥大学生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主体性作用。中央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指出:“社会实践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环节,对于促进大学生了解社会、了解国情,增长才干、奉献社会,锻炼毅力、培养品格,增强社会责任感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校园文化建设要始终如一地贯彻学生是主体的原则。(1)学生是校园文化建设的主人,从校园文化建设的规划到实施,要充分尊重学生意愿,采纳学生意见,符合学生需要。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到学生的日常生活学习中,积极鼓励学生参与校园文化建设的日常活动。(2)主题实践活动要以学生为中心。学校通过指导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如座谈、主题演讲比赛、知识讲座、图片展览、视频播放、公益活动、社会实践等,充分满足大学生的精神文化的需要,大力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用正确的价值观引领大学生。只有学生亲身参与,切身体会,才能从内心真正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只有学生体验生活,了解社会,才能增强社会责任意识,真正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4.充分发挥网络的积极作用,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网络为校园文化建设提供了新的平台,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提供了新的方法和路径。高校可以开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专题网站,通过鲜活的内容和多样的形式,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用正确的舆论导向,引领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开设相关论坛,与学生进行交流讨论,针对社会热点难点进行答疑解惑,用正确的理论澄清学生的错误认识,深化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解,使其积极投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中。

参考文献:

[1]邓卓明,姜华.社会实践在推进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中的作用[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1,(12).

[2]王晓晖.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J].求是,2012,(23).

[3]冯刚.关于大学生核心价值观培育问题的思考[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2,(5).

[4]王永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培育的目标指向和实现路径[J].思想理论教育,2013,(2).

猜你喜欢

高校校园文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校史与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研究
IP影视剧开发中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构建
高中政治教学中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机融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