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一流大学建设看教授治校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2017-03-04杨佳婷

无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7年1期
关键词:治校办学学术

杨佳婷 林 欣

从一流大学建设看教授治校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杨佳婷 林 欣

教授治校作为建设一流大学的战略选项,有其内在的必要性和可行性。现今由于大学发展趋同模式和个性化、特色化的冲突,政府主导和学术自由的矛盾越来越突出,建设一流大学需要改变陈旧的管理制度、创新管理理念。中西方一流大学关于教授治校的实践为我国教授治校提供了例子和可参考的经验,为我国教授治校的进一步深化和变革起着先导性、基础性的作用,为这一管理理念在高校实施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一流大学; 教授治校; 必要性; 可行性

“教授治校”作为一种大学管理理念,最初起源于中世纪的巴黎大学,纵观西方大学的历史发展轨迹,“教授治校”制度在其中发挥的作用不可忽视。我国早在民国时期,蔡元培主持判定的《大学令》以教育部法令的形式在全国颁布,在之后,又将其运用于北京大学改革的实践中。然而,这一制度的发展却并非一帆风顺。是否实行这一制度,在今天仍是一个有争议性的话题。我国现代意义的大学自诞生之日起,就处于政府的干预和控制之下,大学的产生完全出于当时特殊社会背景的需要。大学管理体制完全沿袭政府管理模式,我国大学既无教授治校传统,也无现实机制的需要。因而,这一制度备受争议。虽然,一些“教授治校”的大学管理体制改革实践已经取得了一定成果,但由于缺乏孕育这一制度发展的土壤和机会,更与中国传统的官本位的“政教合一,官师合一”相违背,我国要由“行政化”到“教授治校”制度的转变任重而道远。在如今大力倡导创建世界一流大学的趋势下,可以看出,“教授治校”是重要的战略选择,是建设世界一流大学不可或缺的制度。

1 一流大学视角下教授治校的必要性

从高等教育和世界一流大学的成长史来看,高等教育进步之因是国家的发展和过程,一流大学崛起之因是新的大学制度和模式。“教授治校”是在今天民主程度备受关注背景下大学管理体制转变的基本趋势,也是我国建设一流大学的必然路径。所谓“教授治校” 其意指通过大学宪章或规程以及一定的组织形式,由教授执掌大学内部的全部或主要事务,尤其是学术事务的决策权,并对外维护学校的自主与自治[1]。“教授”二字指的是一个集体概念,而非指某一个人,更准确地说应该是教授集体,而教授治校并不意味着所有事务都由教授这一团体来处理,这里更加强调的是对学校的大政方针具有发言权和决策权,教授集体不仅拥有参与学术事务的权利,也拥有参与行政事务的权利。

1.1 教授治校遵循建设一流大学的内在规律,是建设一流大学的前提和基础

(1)现今高等教育状况。近年来,我国一流大学建设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仍有一些悬而未解的问题制约着学校的发展。1995年,我国开始实施“211重点学校建设计划”,主要是重点建设100所左右的高等学校和一批重点学科。1999年,从建设的“211院校”里选取39所进行世界一流大学建设,其内容为:建设若干所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一流大学,主要以建设科研平台为主。这一计划实施后使我国的高等教育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但仍有一些问题需要我们去解决。例如:大学发展趋同模式和个性化、特色化的冲突,政府主导和学术自由的关系等。

(2)政府主导和学术自由的关系。大学是帮助学生获得知识与能力、探究高深学问、从事科学研究的场所。这些活动的进行不仅需要理智的思维,更需要不受外部权力干预的运用学术的权力,而学术自由正是学术权力的集中体现和最好的证明。耶鲁大学就是学术自由的最好的例子。三百年来,一直重视传统科学和人文科学,尤以人文科学的成就享誉全世界,教授们潜心研究,很少受国家部门的管束,坚守学术的正统性,整个学校充斥着自由的思想和自由的学术氛围,多种思想流派共存,百家争鸣,迸发出浓浓的生机与活力。我国由政府主导的“一流大学建设计划”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功利主义倾向严重影响了学术自由的发展。不仅大学的自主办学权受到干扰,高校的学术研究也受到国家战略和政府需求的影响。如日本的“COE计划”仅仅选择了11个学科领域进行重点投入,中国“985工程”的地方政府配套经费中政府也仅仅对该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相关的相关专业和学科情有独钟,甚至有些地方政府还以具体项目“戴帽”的形式下达项目建设资金[2]。这样的选择投资完全违背了学术自由的原则。“教授治校”赋予教授更多的权力,以确保教授学术自由、研究自由、教学设置、课程安排和培育学生等的自由。这一制度充分尊重教授的主体意识、发挥人才专业特长和学科带头的作用,在自由的学术氛围中,促进教师和学生共同发展。

(3)一流大学对学校个性化的要求。虽然民主化不断加深,大大提高了学校办学的自主权,但高等教育办学趋同模式却愈演愈烈,这与世界一流大学的建设道路明显背道而驰,大家公认的一流大学并不都是按照一种模式发展起来的,都经历了各自的个性化发展历程。田长霖给一流大学定位为:既要求卓越,又不失个性。由此可知个性之于一流大学的重要性。而想要打造个性化的一流学府,教授治校和学术独立必不可少。

办学理念通俗来说就是办学的出发点、办学的价值观,是对大学发展的展望。办学理念是学校的灵魂,它包括学校的办学宗旨、办学目标、办学策略,体现在校训、校风、校规、校歌、建校原则、办学宗旨、育人取向、培养目标、育人途径、学风建设、教师形象、校园文化等方面。先进的办学理念对内是凝聚力、向心力,对外就是核心竞争力和品牌。一流大学离不开具体办学理念的激励,这种办学理念深深地烙印在师生的心底,成为做人做事的人生指南。在这一办学理念的指导下,大学在自己的学科建设、教师培养、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专业设置、科研服务等方面独具特色,这些独特性构成了个性化的学府。大学个性主要是大学独立精神和教授治校制度的产物,而这种大学精神和大学制度也正是大学教授群体个性得以发展的内在机制,是产生群体张力的重要因素,大学文化个性的形成说到底是以教授群体为核心的大学主体的文化构建活动,所以它必然与教授群体的个性相联系[3]。

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我国的高等教育在办学理念、专业设置、管理体制等方面趋同化严重,虽有研究性、应用型大学之分,其实质差距不大。这种毫无个性的高等教育缺乏生机与活力,制约着一流大学的建设。而我国大学内部由于行政权力与学术权力的失衡,导致行政化愈演愈烈,当人们遇到问题时,习惯性地运用行政权力去解决,长此以往,高校内部学术权力行政化严重,当教授们想做什么时,却不得不受行政部门的制约,学术权力没有发挥其应有的作用,严重影响到教授学术自由,从而教授的个性没有施展的空间,也就不会形成大学的个性,即使侥幸形成,因为没有孕育它的土壤,也会被扼杀于摇篮中。要建设一流大学,特色的办学理念是基础,“教授治校”的管理体制是保障,个性化发展是目标。大学作为一个相对独立的组织,学术是其发展的核心,想要保证这一点,需要给予拥有这一工具的人赋予一定的权利和自由,只有达到教授群体的民主,让其在自由的体制和空间里尽情施展才能,在教授个性化基础上的大学个性才有可能形成。

1.2 一流大学建设呼吁大学管理体制的变革:教授治校

(1)至今为止,我们对世界一流大学仍没有一个明确的定义, 中国科学评价研究中心(RCCSE)从2005年开始做世界一流大学及学科科研竞争力评价,它认为“世界一流大学”是世界高水平大学和世界高水平著名大学的总称。世界高水平大学是指位居全世界前千分之五的大学,世界顶尖大学是世界高水平大学的前100名。这十多年来RCCSE根据世界世界一流大学的发展、指标适切性和数据的可获得性等因素进行评价指标的微调,“十二五”规划期间的评价指标见表1。

表1 世界一流大学科研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4]

不同的人对“大学”有不同的解读,伯顿·克拉克认为,大学本质上是围绕学科和行政单位组织的矩阵组织,作为学科内容的知识将一切学术活动串联在一起;洪堡认为大学作为一个高等学术机构应该是“研究形式的学校……它总是把科学当作一个没有完全解决的难题来看待。它因此总是处于研究探索之中。”[5]纽曼认为大学是学问的中心,致力于保存知识、增进知识,并在中学之上培养人才。还有人明确地提出大学是一个专业性强的学术组织。种种提法可以看出,学术性是大学的根本属性,而体现学术性的方式主要是科学研究和学科知识,表1世界一流大学科研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正是这一点的最好证明。在大学内部,知识和权利对等,只有拥有知识,才拥有最大的发言权,教授作为大学的核心,是学术权力的拥有者,承担着保存、传承、创造知识并服务社会的使命,想要彰显大学的学术性,必须尊重教授的主体性,将教授的学术权力置于行政权力之上。行政权力是附属于学术权力而存在的,切不可本末倒置。解放教授的学术生产力,提升大学的学术生产力,必须有精通某种专业知识的教授。赋予教授主人翁意识,保障教授的学术地位,可以有效地激发学者的创新意识;赋予教授发言权、决策权,学术造诣高深的学者了解高等教育的内在逻辑和规律,他们会用高教的视角来看问题,想对策,做出最利于大学发展的明智决定。可见,“教授治校”的种种优势均符合建一流大学的要求,且有助于大学更好、更快地发展。

(2)一流大学人才培养的要求。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是高等教育最重要的功能。大学作为高等教育培养人才的主要途径,是高等教育职能的主要承担者。《田长霖的一流大学观探析》中提到,未来是人才的竞争,没有人才大学是办不成的,而这些都要求大学要有一流的教师、一流的学科和一流的学术观。黎志华在《一流大学建设综述》认为一流大学要有学科齐全的高水平学科、拥有高水平和在国际上有威望的大师、培养一批高质量有国际竞争力的人才。顾秉林在《一流大学建设若干热点问题探析》中提到一流大学是高层次、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摇篮。世界著名一流大学大都拥有骄人的人才培养业绩,一流大学是学术进步与科技创新的基地,一流大学聚集着全国乃至世界的学术精英,具有强大的知识创新能力,这是一流大学的实力所在,也是一流大学为国家和民族服务、为人类文明和社会发展做贡献的重要方面[6]。从以上可以看出,众多学术工作者一致认为,建设一流大学,一流的教师、学科和人才必不可少。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高新科技的不断出现,社会给大学赋予了更多的责任和义务,教育者不能随波逐流,应时刻提醒自己,大学最主要的职能是什么,核心使命是什么,只有保持清醒的认识,才能坚守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的重要使命。“教授治校”由掌握知识这一工具的教授集体来拥有重大事务的决策权力,保证了教授主体的主人翁地位。教授作为知识的拥有者、教学和科研的主要承担者,是大学的主力军,他们可以决定开设哪些科目及如何讲授这些知识,决定培养哪种类型的人才、了解哪些学生适合理论研究、哪些学生适合应用实践。在建设一流大学的过程中,应不断地创新、探索和尝试,“教授治校”在一定程度上是使大学拥有一流教师、一流学科和一流人才的可行性制度。

2 一流大学视角看教授治校的可行性

2.1 教授治学的成果为教授治校的实现提供了准备

“教授治学”是在讨论“教授治校”的研究中出现的一个新的概念,“教授治学”中的“学”指的是学术,也就是说教授要参加学术活动,行使对学术事务的管理权。而“教授治校”指的是教师集体拥有对大学事务的参与权和决策权。从这两个概念中可以看出,“教授治学”的核心内容是学术事务,“教授治校”核心内容是大学事务,这一内涵将学术和非学术均包含其中,不难得出“教授治学”是“教授治校”的一部分,治校比治学包含的内容也更广。在“教授治校”进程中,部分专家学者认为在我国实行教授治校过于艰难,可以先进行教授治学,进而一步步过渡到教授治校。

现今,“教授治学”已经渗入我国大学管理中,从实际操作来看,虽无“教授治校”这个前提为“教授治学”作保障,但这一过程仍在艰难地推进。从科研上来看,教授是科研任务的主要承担者,教授本应按照自己的兴趣、需要及业务程度等来选择适合自己的科研项目,组建科研团队、得到相应科研经费的支持,然而教授申报各级各类课题时,必须根据管理部门颁布的课题和出资单位的要求来进行选择,完全不考虑学科发展的需要、研究本身的重要性和教授的意愿,教授们经常迫于升职等要求而进行自己不感兴趣的研究。现在这一现象已有很大改善,教授们拥有了一定的自主权,科研成果无论从质量和数量上都有很大提高。从学术决策上来看,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高校学术事务逐渐增多,大量的学术事务需要知识渊博的教授去参与。从现有的学术机构设置来看,高校一般都设有学术委员会、学位委员会、教师职务评定委员会、教学指导委员会、教材委员会、科研规划委员会等,越来越多的专家、学者参与其中的活动[7]。教授在学生录取、学术政策、学位授予等学术事务的参与和管理中体现了“教授治学”的精神。

一系列教授治学的成果证明,教授治学是高校改革发展的巨大推动力。教授治学的成果也为教授治校提供了基础。

2.2 中西方关于一流大学教授治校的实践为我国当前教授治校提供可参考的经验

(1)中西方对于教授治校的不断尝试和探索,为我国教授治校更全面地实施提供了了范例和可参考的经验。“教授治校”是西方大学最重要的教育理念,更是一种民主的大学管理体制。它在西方具有悠久的历史,作为世界一流大学的一般做法,这一制度经久不衰,历久弥新,经历了历史和实践的考验,其制度的合理性不言而喻。“教授治校”最早出现于中世纪大学,在神权至上的社会背景下,教师们为了维护自己的地位,防止政府和宗教对学校自主权的干预,巴黎大学仿照中世纪城市手工艺人自治的管理方式,结成学者社团和政府、宗教相斗争,成立了教师为主体的教师行会,大学权利掌握在教授团体手中,教授既是大学权利的决策者,也是执行和监督者,自此,世界上第一所“教师大学”诞生,西方教授治校的传统由此产生。之后,这一制度传到了英国的牛津大学、剑桥大学和北美殖民地的哈佛学院及一些其他学院,逐渐成了美国大学的主要管理模式。真正将这一理念制度发扬光大、遍布全世界的是德国,19世纪,德国柏林大学成立,洪堡提出学习自由、教学自由的理念并将其付诸实践,教授讲学、研究不受国家的干预,促进了柏林大学的发展。在德国大学的引领下,多国纷纷效仿以促进本国高等教育的发展。中国开始这一制度,始于20世纪初,蔡元培首次将“教授治校”的制度用于实践,北大改革作为“教授治校”的第一例,为以后的改革提供了经验和可供模仿的范式。新文化运动之后,国家对人才非常重视,大批留美人才归国,他们将美国的大学理念、制度、文化等引入我国,1924年,北洋政府颁布了《国立大学校条例》,他与蔡元培所提的《大学令》不同之处在于:大学董事会而非评议会,成为全校最高立法和决策机构。在这一时期影响最深的是梅贻琦在清华大学的改革。他在就职典礼上曾说过,“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明显可以看出,梅贻琦认为教授在大学中是不容忽视的重要部分,对教授、学者必须给予应有的尊重和权利。因此,他坚定地实施“教授治校”的改革。改革主要采取三级会议制度的形式,分别为评议会、教授会和校务会议。评议会作为教授治校体制的核心,以校长、教务长、秘书长、各学院院长及教授互选之评议员若干人组成,它的职权包括:议决大学的重要章制;审议预决算;议决基建及其他重要设备购置;议决学院、学系的设立与废止;议决选派留学生计划和经费分配;议决校长和教授会交议的事项。评议会是校内最高的决策、立法和审议机构[8]。教授会由教授和副教授组成,主要负责审定课程、互选评议员、评定公共事务等。由校长、教务长、院长们组成的校务会议,主要是处理日常行政事务。在梅贻琦的改革之下,提高了教授在学校的话语权,加强了教授对学校事务的参与度,为学生创造了一个自由、民主的学习环境,更重要的是将西方“教授治校”的理论与中国实际相结合,中国式的“教授治校”理论逐渐形成,并在实践中,确立了“教授治校”在大学管理制度中的地位。

(2)中国高校政策法规的逐渐完善为实践中的尝试探索做了铺垫。教授治校在多次实践中,诸多必要条件在一点点成熟。一流院校的建设有赖于教授治校管理体制的支撑,而这一管理体制又需要政策法规作为保障。教育部颁布的《高等学校章程制定暂行办法》于2012年1月1日起正式施行。《办法》主要包含落实高校办学自主权和规范高效管理体制这两部分的内容。《办法》在第十一条和第十五条分别强调学校相关学术组织要在学校的学科建设、专业设置、学术评价、学术发展、教学科研计划方案制定、教师队伍建设等方面充分发挥它的决策作用,保障学术活动的独立性和充分遵循以人为本的育人理念,保障教师和学生的权益。

《高等学校学术委员会规程》在2014年1月8日经教育部2014年第1次部长办公室会议审议通过,自2014年3月1日起施行。《规程》规定要加强学术委员会的建设,保证其在教学、科研等学术工作中发挥应有的作用。这一规定强调要尊重学术团体,即教授集体在自己精通的知识学问里的主人翁地位,在教学、科研、学科建设、学术评价、学术发展等相关学术事务里有一定的话语权,不完全受制于学校行政权力,自主地做出适合学科、学校发展的专业学术建议。《规程》还规定高校要结合实际,关于学术委员会的构成、职责及委员的产生程序、会议制度等都要考虑到我国现实状况,而不能照抄照搬。近年来,教育部频频出台关于高校科学管理的文件,表明民主治校是众望所归,这些政策的出台和落实为教授治校提供了土壤和契机。

[1] 马晓春.西方大学“教授治校”理念及其启示[J].全球教育望,2009,38(4):67-75.

[2] 陈武元,洪真裁.中国一流大学建设的关键因素探析[J].东南术,2008(1):159-164.

[3] 陈媛.教授治校:建设一流大学的战略选项[J].中国高教研究,2012(4):29-32.

[4] 邱均平, 欧玉芳.面向世界一流大学建设的985工程高校科研竞争力评价分析[J]. 中国高教研究,2016(4):57-63.

[5] 于玉.伦教授治校的可行性[D].重庆:西南大学,2009.

[6] 顾秉林.一流大学建设若干热点问题探析[J].清华大学教育究,2007,28(1):1-7.

[7] 张济洲.“高考工厂”背后的阶层焦虑与机会公平[J].中国高教研究,2015(9):33-36.

[8] 张金福, 论梅贻琦“教授治校”理念的文化意蕴[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2,20(4):90-95.

责任编辑 陈桂梅

(鲁东大学 教育科学学院,山东 烟台 264025)

Study on Necessity and Feasibility of Administration from Building Top Universities

YANGJiating,LINXin

Professors as a strategical option to build word-class universities is necessity and feasibility. Today the university development has the diversified trends with their own characteristics. The contradictory relations between the government and academic freedom is more prominent. To change the old management system in top universities is necessary. The western top university can provide the relative examples and experiences. These concepts play leading and fundamental roles for implementing professor system in universities of China.

top university; administration by protessors; necessity; feasibility

10.13750/j.cnki.issn.1671-7880.2017.01.003

2016-09-10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青年基金项目“基于教育治理现代化背景下高校学术委员会治理能力实证研究”(15YJC880141)

杨佳婷(1992— ),女,山西晋中人,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高等教育研究; 林 欣(1991— ),女,山东烟台人,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课程与教学论研究。

G 640

A

1671-7880(2017)01-0009-05

(School of Educational Science, Ludong University, Yantai 264025, China)

猜你喜欢

治校办学学术
在晋招生部分院校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梳理
在晋招生部分院校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梳理
学术是公器,不是公地
如何理解“Curator”:一个由翻译引发的学术思考
中外合作办学在晋招生录取情况一览表
网络平台补短板 办学质量稳提升
对学术造假重拳出击
浅论“教授治校”及其相关问题
培育法治文化是依法治校的基础
对依法治校的理解和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