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发性输卵管癌早期腹膜后广泛转移1例
2017-03-04谢占玲刘爱民
谢占玲,姚 广,曲 波,祝 贺,李 丹,刘爱民*
(1.吉林大学第二医院 妇产科,吉林 长春130041;2.甘肃省人民医院 妇产科,甘肃 兰州730000)
*通讯作者
原发性输卵管癌早期腹膜后广泛转移1例
谢占玲1,姚 广1,曲 波2,祝 贺1,李 丹1,刘爱民1*
(1.吉林大学第二医院 妇产科,吉林 长春130041;2.甘肃省人民医院 妇产科,甘肃 兰州730000)
原发性输卵管癌(primary fallopian tube carcinoma,PFTC)简称为输卵管癌,起源于输卵管黏膜上皮,是女性少见的生殖道恶性肿瘤。其发病高峰年龄为52-57岁,超过60%的输卵管癌发生于绝经后妇女,在美国平均年发病率3.6/10万人群,列居妇科恶性肿瘤末位。目前发病病因尚不明确,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 主要是阴道排液、阴道出血、下腹痛及盆腔肿块。临床分期、病理 类型、转移途径与卵巢癌相似,在临床上容易与卵巢癌发生混淆,而造成临床和病理诊断上的困难,术前正确诊断率很低。治疗以手术为主,术后辅以化疗、 放疗。输卵管癌早期易发生淋巴结转移,淋巴结转移对输卵管癌分期、预后有明显影响。本文结合我院2015年4月收治1例输卵管癌早期腹膜后淋巴结广泛转移病例,从原发性输卵管癌淋巴结转移情况、诊治及预后等方面进行相关讨论。
1 临床资料
患者女性,46岁,主因:“下腹部隐痛1个月”入院。行妇科阴道彩超检查提示:盆腔双侧髂窝区可见多发低回声影,肿瘤标志物检查:CA125:>500 u/ml(0-35 u/ml),HE4:>860 PM(0-150 PM)。全腹CT(平扫+增强):盆腔及腹膜后见多发结节状软组织密度影,较明显强化,部分融合呈团块状,髂血管走行其中。肝、胆、脾、胰腺、双肾、膀胱、双侧输尿管未见明显异常。直肠未见明显异常,盆腔未见液体密度影。影像诊断:盆腔及腹膜后淋巴结增大,考虑转移癌。肠镜及胃镜:未见异常。肺部CT检查未见明显异常。经多学科讨论及请北京协和医院妇科肿瘤医生会诊,考虑妇科恶性肿瘤,行剖腹探查术,术中探查腹腔见:子宫大小约6.0 cm×5.0 cm×5.0 cm,双侧卵巢及输卵管表观未见明显异常,腹膜光滑,探查大网、阑尾、肠管及肝脏表面均未见明显异常。但盆腹腔腹膜后的整个髂血管区、骶前区和腹主动脉旁均可见多个明显凸向盆腹腔的肿物,直径大小均介于6-8 cm之间,质韧,无活动度,考虑为肿大淋巴结。为明确肿物性质,打开右侧髂外血管区腹膜,见该处增大的肿物确为淋巴结,取一小块增大的淋巴结送快速病理检查。快速病理回报:淋巴结内见癌,分化差。为明确原发病灶,术中再次仔细探查盆腹腔,发现右侧输卵管伞端粘膜面有一直径约0.3 cm菜花样病灶,盆腹腔其他器官未见异常。决定切除双侧输卵管再次送检快速病理。切除双侧输卵管后又切除异常增大右侧闭孔淋巴结,大小约6.0 cm×5.0 cm×4.0 cm,再次送检快速病理。结果回报:(右侧输卵管、右闭孔)内见低分化癌浸润,(左侧卵管)未见著变。术中诊断:输卵管癌。继续行全子宫、双卵巢、大网膜、阑尾切除术,盆腔淋巴结、骶前淋巴结、腹主动脉旁淋巴结清扫术。手术较困难,术后常规病理回报:(右侧卵管)粘膜固有层及肌壁内见高级别浆液性癌,最大直径2 mm,(左侧卵管)未见著变。(腹主动脉旁、骶前、盆腔各组淋巴结)内均见高级别浆液性癌浸润,淋巴结周围脉管见癌浸润(肿瘤可能来源于输卵管),增生型宫内膜,慢性宫颈炎,(双侧卵巢)内见囊性滤泡,(大网及阑尾)未见癌。手术病理分期(FIGO,2006年)为:输卵管癌ⅢC期。由于原发性输卵管癌的组织学特性、生物学行为和预后相关因素与卵巢上皮性恶性肿瘤相似,因此原发性输卵管癌的处理原则参照卵巢上皮性恶性肿瘤。术后辅助治疗首选紫杉醇联合卡铂的静脉化疗。术后共静脉化疗6个疗程(3周疗法),化疗期间行影像学评估未见明显异常。每次化疗后3周监测肿瘤标志物,其中CA125及HE4的变化如表1。
表1 CA125及HE4的动态变化
注:CA125参考范围(0-35 u/ml),HE4参考范围(1-150 PM)
第6次化疗结束后3周进行综合评估,盆腹腔CT(平扫加增强)未见腹膜后大于1 cm的肿大淋巴结,盆腹腔未见可疑病灶,肺部CT检查未见明显异常。辅助治疗后患者达临床缓解,停止静脉化疗,定期随访,目前仍在随访中,未见复发和转移。
2 讨论
原发性输卵管癌发病率极低,输卵管癌约占妇科恶性肿瘤的0.1%-1.8%[1]。输卵管癌在临床表现、转移途径上等与卵巢上皮性癌相似,但较卵巢癌更易发生淋巴、腹膜和远处转移,盆腔淋巴和腹主动脉旁淋巴是最主要的淋巴转移部位,且临床预后与淋巴结转移相关[2]。近年来已注意到淋巴结转移的重要性,输卵管癌淋巴结转移率很高,甚至病变局限于输卵管而腹主动脉淋巴结已有转移,本文报道该病例早期输卵管伞端病灶极小,而发生腹膜后淋巴结广泛转移。
输卵管癌的淋巴结转移途径主要有三条[1,3]:输卵管癌可循髂部、腰部淋巴结至腹主动脉旁淋巴结,也常转移至大网膜,偶可沿阔韧带及圆韧带至腹股沟淋巴结。因子宫与输卵管间有密切的淋巴管沟通,故常被累及,癌细胞充塞输卵管的淋巴管后,淋巴回流将癌细胞带到对侧输卵管形成双侧输卵管癌。晚期病例可有体表淋巴结转移。
输卵管癌淋巴结转移的治疗:输卵管癌的组织学类型、生物学行为、预后与卵巢癌相近,治疗方案参照卵巢上皮性恶性肿瘤,输卵管癌的手术目标是最大程度的肿瘤减灭及全面的分期手术,子宫、双附件、大网膜、阑尾切除、腹腔冲洗脱落细胞检查、腹膜活检及盆腔及腹主动脉旁淋巴结的清扫是其手术的基本方式[3]。因输卵管癌腹膜后淋巴结转移率高,所以系统淋巴结清扫对分期或降低淋巴结肿瘤负荷均有重要意义[4]。腹膜后淋巴结内转移灶的肿瘤细胞对放化疗不敏感,系统的淋巴结清扫可提高患者无瘤生存率[5]。因此考虑到输卵管癌更易发生淋巴结转移,转移率高且转移时间早,因此早期患者进行淋巴结清扫术不仅能准确分期而且也是一种治疗手段,进行系统盆腔、腹主动脉淋巴结、大网膜及阑尾切除手术,既提高了5生存率又降低转移灶体积,更利于术后放化疗。
总之,输卵管癌患者早期易发生腹膜后淋巴结转移,对于早期患者进行系统淋巴结清扫,以达到治疗及准确分期的目的。对于晚期患者由于化学药物对于大的肿瘤也许无效或疗效甚微,尽可能地进行肿瘤减灭术以延长患者的生存期,切除已经受累的淋巴结既可减轻肿瘤负荷也可增加术后化疗的疗效,提高生存期。
[1]姜 洁,孔北华.输卵管肿瘤[A].华克勤,丰有吉.实用妇产科学[C].第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592-593.
[2]Gadducci A,Landoni F,Sartori E,et al. Analysis of treatment failures and survival of patients with fallopian tube carcinoma: a cooperation task force(CTF) study[J]. Gynecol Oncol,2001,81(2): 150.
[3]曹泽毅,中华妇产科学.第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4.
[4]Klein M,Rosen A,Lahousen M,et al. The relevance of adjuvant therapy in primary carcinoma of the fallopian tube,stagesⅠ and Ⅱ: irradiation vs. chemotherapy[J]. Int J Radiat Oncol Biol Phys,2000,48(5): 1427.
[5]杨孝军,王文福.卵巢癌淋巴结转移的解剖基础与临床意义[J].解剖与临床,2002,7(1/2):52.
1007-4287(2017)02-0336-02
2016-04-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