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腔镜子宫肌瘤摘除术麻醉中应用右美托咪定效果评估
2017-03-04王锦卓
王锦卓,姚 宇
(1.长春市妇产医院 麻醉科,吉林 长春130042;2.长春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麻醉科)
*通讯作者
腹腔镜子宫肌瘤摘除术麻醉中应用右美托咪定效果评估
王锦卓1,姚 宇2*
(1.长春市妇产医院 麻醉科,吉林 长春130042;2.长春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麻醉科)
右美托咪定是一种高选择性的ɑ2-肾上腺素能受体激动剂,可以抑制去甲肾上腺素的释放和交感神经活性,产生镇静、镇痛及抗交感作用,以维持气腹建立后的血流动力学稳定[1,2]。通过对长春市妇产医院拟行全麻下腹腔镜子宫肌瘤摘除术120例患者,观察和分析选用右美托咪定两种不同麻醉的给药方式对患者围气腹期血流动力学、不良反应及麻醉复苏的影响。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本研究取得长春妇产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试验前与患者签署知情同意书。诊断标准:第八版卫生部“十二五”规划教材《妇产科学》中关于子宫肌瘤的诊断标准。纳入标准:手术时间在2 h之内,ASA Ⅰ-Ⅱ级,年龄20-63岁,BMI<30 kg/m2,育龄女性须除外妊娠。排除标准:宫颈脱落细胞学检查宫颈恶性病变者;或诊刮术示子宫内膜恶性病变者;或合并肝肾功能严重障碍者。严格按照上述标准,选择120例全身麻醉下择期行子宫肌瘤剔除术的患者,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右美托咪定单次静脉注射组(DS组)、右美托咪定持续静脉泵注组(DC组)和对照组(C组)3组,每组各40例。三组患者年龄、病程等一般情况比较无统计学差异,具有可比性。
1.2 右美托咪定应用及麻醉方法
三组患者术前均无用药,入手术室后常规开放外周静脉,桡动脉穿刺测动脉压,监测脑电双频指数(BIS)、心电图、血氧饱和度、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七氟烷浓度;同时予以乳酸林格液10 mL/kg补液。对照组材用常规麻醉诱导;DS组于麻醉诱导前单次静脉注射右美托咪定0.6 μg/kg,15 min内缓慢注射;DC组于麻醉诱导前15 min持续泵注右美托咪定0.3 μg/(kg·h)至手术结束前20 min。三组患者均按照常规要求麻醉维持。
1.3 观察指标
分别记录3组患者以下各时间点气腹建立之前(T0)、气腹压力达到10-12 mmHg即刻(T1)、及5 min(T2)、10 min(T3)、20 min(T4)、40 min(T5)的平均动脉压、心率;观察气管导管拔除时间、定向力恢复时间及患者在麻醉恢复室(PACU)停留时间;观察术后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三组患者手术一般情况分析
三组患者手术时长(均<2h)、各时间点七氟烷浓度相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均>0.05)。
2.2 三组患者血流动力学情况分析
三组患者各时间点心率、平均动脉压变化情况见表1。经统计学分析,C组心率、平均动脉压在T1-T5明显增加,DS组平均动脉压在T2-T5显著升高,DC心率在T3-T5显著加快、平均动脉压在T0-T5显著升高(P均<0.05)。与C组相比较,DS组和DC组心率在T1-T5显著降低;DS组平均动脉压在T1-T5、DC组平均动脉压在T1和T3-T5明显降低(P均<0.05)。
2.3 三组患者术后情况分析
三组患者术后情况见表2和表3。与C组相比较,DS组和DC组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降低,DS组PACU停留时间缩短(P均<0.05)。与DC组相比较,DS组拔管时间缩短,术后心动过缓的发生率降低(P均<0.05)。
3 讨论
伴随现代医学的不断进步,临床医生对女性生殖功能、子宫内分泌等有了更深入的认识,而广大群众对子宫的生理、结构功能及美观效果有了更多的
表1 三组各时间点心率、平均动脉压比较±s)
注:与同时间C组比较,*P<0.05;与同组T0比较,○P<0.05
表2 三组术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
注:与C组比较,*P<0.05;与DC组比较,#P<0.05。
表3 三组拔管时间、定向力恢复时间及PACU停留 时间比较
注:与C组比较,*P<0.05;与DC组比较,#P<0.05
关注与重视。腹腔镜技术不断成熟,其因创伤小、恢复快、对患者自身免疫力影响不大、发生感染与盆腔粘连等的概率小、可以完整保留女性生殖器官及功能的优点,得到医患双方的认可,在妇科手术治疗中应用日益增多。
腹腔镜技术一般常规采用全身麻醉,需建立气腹,易引起机体应激反应,导致体内儿茶酚胺、血糖以及二氧化碳分压升高,引起回心血量减少,心排血量随之减少,反射性兴奋了交感神经内分泌系统,导致患者心率增快,血压升高,从而对患者的生命安全和术后恢复造成严重影响[3]。
右美托咪定[4]是一种半衰期为2 h的高选择性ɑ2肾上腺素受体激动剂,具有较大的分布容积(1.33 L/kg)和较高的蛋白结合率(94%)的优点,主要通过与广泛存在于中枢、外周神经系统及全身各重要脏器ɑ2肾上腺素受体结合,发挥抑制交感神经及镇静、镇痛作用。临床上,应用右美托咪定麻醉[5-7]可减轻气管插管、外科刺激、拔管等引起的心血管反应,是麻醉用药的热门之选。
本研究结果表明,与常规麻醉诱导比较,气腹建立后予右美托咪定患者的心率、平均动脉压均较为稳定,其中与持续泵注给药途径比较,麻醉诱导前单次静脉注射右美托咪定者心率稳定性最好。这与右美托咪定可以兴奋孤束核突触后的ɑ2肾上腺素受体,加强了心脏迷走神经反射;还可以兴奋交感神经末梢突触前的ɑ2肾上腺素受体,抑制了去甲肾上腺素的释放,从而稳定血流动力学有关[8]。至于给药途径不同,效果有所差异,与2 h手术内右美托咪定血药浓度是否达到峰值有关,持续静脉泵注给药,患者血浆药物浓度2 h内无法达到稳态。
学者们普遍认同应用右美托咪定镇静的不良反应以心动过缓最为常见,心跳骤停最为严重[9]。这可能与其过度抑制交感神经,甚至抑制心脏窦房结活动有关。故当患者术中及术后出现心率下降超过基础值30%时,发生严重心动过缓,甚至心脏骤停的风险将大大增高。本研究表明,应用右美托咪定麻醉的部分患者的确出现上述不良反应,但与常规麻醉诱导相比较,不良反应发生率降低,且在降低术后心动过缓发生率方面,单次静脉注射给药途径明显优于持续泵注给药者。另外,本研究显示三组患者寒颤的发生率无差异,与报道[10]不相符,考虑与本研究所选择的术种耗时短、对机体刺激比较小有关。
本研究结果还发现,接受右美托咪定单次静脉注射者拔管时间明显短于持续泵注给药者,且较常规麻醉诱导PACU停留时间明显缩短,提示右美托咪定静脉注射给药的途径对患者术后复原具有积极的意义。
综上,采用右美托咪定全麻下行腹腔镜子宫肌瘤摘除术,可以保障围术期患者血流动力学的稳定,其中手术麻醉诱导前单次静脉注射途径,术后不良反应更少,更有利于术后恢复。
[1]Goyal R.Dexmedetomidine: The game changer or a team player?[J].Anaesthesiol Clin Pharmacol,2016,32(02): 144.
[2]静广建,王耀岐,王 颖,等.右美托咪定两种给药方式在妇科腹腔镜手术中的麻醉效果观察[J].山东医药,2013,53(47): 40.
[3]Hoiland RL,Bain AR,Rieger MG,et al.Hypoxemia,oxygen content,and the regulation of cerebral blood flow[J].Am J Physiol Regul Integr Comp Physiol,2016,310(05): 398.
[4]Bloor BC,Ward DS,Belleville JP.Effects of intravenous dexmedetomidine in humans[J].Anesthesiology,1992,77(06): 1134.
[5]Piao G,Wu J.Systematic assessment of dexmedetomidine as an anesthetic agent: a meta-analysis of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s[J].Arch Med Sci,2014,10(01): 19.
[6]Abdallah FW,Abrishami A,Brull R.The facilitatory effects of intravenous dexmedetomidine on the duration of spinal anesthesia: 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J].Anesth Analg,2013,117(01): 271.
[7]Bilgi KV,Vasudevan A,Bidkar PU.Comparison of dexmedetomidine with fentanyl for maintenance of intra operative hemodynamics in hypertensive patients undergoing major surgery: A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J].Anesth Essays Res,2016,10(02): 332.
[8]王德明,林慧艳,陈艳清,等.右美托咪定和咪达唑仑持续泵注用于区域麻醉下显微外科手术中镇静效果的比较[J].国际麻醉学与复苏杂志,2014,35(05): 388.
[9]斯妍娜,张 勇,王宏宇,等.不同剂量右美托咪定对术后吗啡镇痛的影响[J].中华临床医师杂志,2012,6(14): 4119.
[10]廖瑞哲,冯宇峰,孙彩虹.右美托嘧啶预防七氟醚吸入全麻下老年患者胃肠肿瘤术后寒战的临床效果[J].中国实用医药,2013,8(27): 4.
1007-4287(2017)02-0264-03
2016-0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