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培养幼儿园小班打击乐活动的兴趣

2017-03-02马微

新教育时代·教师版 2016年45期
关键词:小班兴趣幼儿园

马微

摘 要:音乐教育不仅能培养和提高幼儿的音乐能力,增强幼儿的审美能力,幼儿能够在音乐活动中感受美,体验美,表现美而逐步获得身心发展的和谐美,并得以健康成长。

关键词:幼儿园 小班 打击乐活动 兴趣

小班的音乐活动往往带有很强的情绪性,幼儿常常是在兴趣的驱使下自发的进行各种活动,因此,教师要注意激发幼儿的兴趣。同时,因为小班幼儿年龄小,控制能力差,对音乐的感受能力比较弱,给打击乐活动带来了困难。那如何通过打击乐器演奏活动促进小班幼儿音乐能力的发展,使孩子的自由敲打变得有意义,有秩序,富有节奏呢?

一、引发自由敲打兴趣,引导有意打击乐器

一次幼儿在建筑区玩盒子,阳阳用他的小手敲打不同的盒子,有纸盒,有铁盒,敲得时候他的小脚还跟着打节拍。幼儿天性喜欢敲敲打打,对能发出响声的物品特感兴趣,每次敲响任何一件物品,他们就会发出一阵惊奇而欢快的笑声。于是,我引导孩子们寻找周围的声音,可以是原发的,也可以是自己敲击的,让孩子们注意倾听,然后进行比较。渐渐的幼儿的无意注意得到巩固,有意注意慢慢持续。在此基础上,我为幼儿提供了多种乐器,引发其对这些乐器的打击产生了兴趣。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采用游戏的口吻:“我们听听圆舞板是怎样说话的?”以激发幼儿玩弄乐器的欲望,让幼儿在愉快的玩乐器的活动中,初步学习乐器的演奏方法。接着我又带幼儿玩听辨游戏,如游戏“听听找找”、“听听做做”,让幼儿在比较中进一步感知不同乐器的不同音色,帮助幼儿了解乐器的音色等特点与情感表达的关系,让幼儿在认知感受的基础上学习表达。如玩大鼓和小铃游戏中,敲小铃时,他们就做小鸟飞、小兔跳等灵巧的动作;而听到大鼓时,他们做大象、老虎、熊等笨重、凶猛的动物的动作。孩子在整个活动过程中不断获得成功的体验,情感上得到满足,这样更有利于引发幼儿对乐器的兴趣,提高了活动的注意力。

二、日常生活中寻找节奏,激发兴趣

节奏是将长短和强弱不同或相同的音,按一定的规律组合起来,这一概念比较抽象,幼儿难于理解,但幼儿对节奏却是最敏感的,而自然界、生活中,处处充满着节奏,因而要让幼儿理解节奏,对节奏感兴趣,必须从幼儿现实生活入手,挖掘节奏,寻找节奏。如:动物的叫声:如小鸡叫叽叽叽叽、叽叽叽叽,小老鼠叫吱吱吱吱,吱吱吱吱,小羊叫咩——咩——。小狗叫汪汪汪,汪汪汪,小猫发出喵——喵——青蛙发出呱呱呱;自然界的声音:下小雨了滴滴答答,滴滴答答,下大雨了哗啦,哗啦;吹风了“呼啦,呼啦”,流水声“哗啦哗啦”等;交通工具的声音:火车:“呜——呜——”,汽车“嘀嘀嘀嘀”等。我们引导幼儿从这充满声音的世界中不断的倾听、感受,慢慢地,孩子们发现这些声音是变化着的,是有规律的:有的快些、有的慢点,有的密集、有的舒缓,有的清脆、有的沉闷……我们告诉孩子,这些有规律的声音就叫做节奏。我们发动幼儿去大自然中、生活中寻找节奏、倾听节奏,模仿简单的节奏,让幼儿逐渐形成节奏意识。

三、选择适宜教材,增强打击兴趣,延长有意注意

《纲要》强调:教育内容的选择要“贴近幼儿的生活”,“选择幼儿感兴趣的事物和问题”。因此在打击乐活动中我注意选择幼儿熟悉的、感兴趣的、节奏鲜明的、合适的音乐材料,让幼儿愉快地随着乐曲的旋律进行打击乐演奏,以此来调动、延长幼儿的有意注意。如:在进行《大鼓小鼓》的乐器演奏时,我先请幼儿进行随意的演奏,并没有给幼儿过多的要求,但在他们尝试了几次后,发现,大鼓咚咚咚的时候声音比较大,那么敲击的力度就打,小鼓嗵嗵嗵的时候声音小,敲击的力度就相对小一点;在进行《什么乐器在歌唱》教学的时候,孩子们可以用小耳朵分辨什么乐器发出的声音,并能够较好的控制乐器,当听到自己的乐器发出声音时再敲击。这些歌曲幼儿不仅熟悉,而且爱唱,配上乐器伴奏,让幼儿产生一种新的感受和体验,这种新的感觉增强了幼儿打击乐的兴趣。在唱唱打打的活动中,幼儿乐中学、学得乐,进一步体会到自由敲打与随音乐较有规律敲打的不同。幼儿逐步学习注意倾听音乐旋律,让自己敲打乐器的节拍与歌曲节奏保持一致,也逐步学会关注同伴的活动,同伴间的配合有了默契,由此延长注意的时间,也提高打击乐活动的持久性。

四、利用图谱,吸引幼儿

小班幼儿以无意注意为主,一切新奇多变的事物都能吸引他们,尤其是对视觉刺激更为有效。依据孩子的这一特点,我在打击乐的教学活动中,根据音乐形象、乐曲的起伏、节奏的快慢设计图谱,把音乐节奏变为可视的节奏图谱,让幼儿直觉图谱的变化,从而感受乐曲的节奏。这种由浅到难,由形象到抽象的教学方式,深深吸引幼儿的注意力,同时也帮助幼儿理解、分辨音乐,根据图谱的变化进行乐器演奏的变化。如《小星星》设计不同的星星形状和颜色,☆~表示铃鼓要扬起,贴在手心上的星星让幼儿感受星星一闪一闪的节奏;《大猫小猫》设计两种大小不同的猫图谱,让幼儿探索铃鼓和碰鈴的音响效果。强化视觉刺激,最直观最有效地保持了幼儿活动的注意力及参与活动的积极性。

五、满足动感,提高幼儿注意的持久性

人体是一个天然的节奏乐器,目前,幼儿园最常用的人体节奏活动就是节奏模仿,即幼儿模仿教师的人体节奏动作,或幼儿之间相互模仿。大家较为熟悉的有节奏的说“请你跟我这样做”,幼儿有节奏的回答“我就跟你这样做”,随后教师做一个动作幼儿模仿。绝大多数幼儿都有一种天生的节奏感,他们可以用它“奏”出许多好听的节奏乐,如拍手、拍肩、拍腿、跺脚、点头、动口等等。幼儿生性好动,情绪外露,喜欢用动作来表现他们内心的喜悦,再加上小班幼儿认识节奏的特点是边唱歌边做动作。因此,在教学活动中我注意引导幼儿用形象、合拍的动作,边唱边表演或边念歌谣边做动作,自觉地通过自身的身体动作去感知节奏,准确地再现丰富多彩的节奏,自然地反映他们的情绪,提高幼儿活动的持久性。如《拍拍踏踏》要求幼儿按歌词的内容合拍地做拍手、拍腿、踏脚的动作,培养幼儿手脚协调、合拍做动作的能力;《小老鼠》要求幼儿在说儿歌的同时加上按节拍跺脚。通过一系列的肢体动作练习,幼儿积极参与,注意的持久性也延长了。

幼儿在打击乐活动的自主探索过程中,不仅提高了幼儿的音乐能力,而且使幼儿能够创造性的进行打击乐演奏活动,主动的利用乐器去表达他们的某种感受,总是,让幼儿成为学习的主人是幼儿自主表现得最终目的。因此让我们共同探索,充分发挥音乐教育的功能,促进幼儿身心的全面和谐的发展。

猜你喜欢

小班兴趣幼儿园
小班教学 有效交流
我爱幼儿园
如何在幼儿园小班开展区域活动
欢乐的幼儿园
爱“上”幼儿园
智力因素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研究
试论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低年级识字教学中游戏的设计与研究
巧用多媒体技术, 让语文课堂更精彩
小班幼儿语言交往能力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