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分析护理干预对急性酒精中毒患者护理安全的效果

2017-03-02王怀东

中外医疗 2016年33期
关键词:不良反应护理干预临床效果

王怀东

[摘要] 目的 分析急性酒精中毒患者实施护理干预效果,为临床护理提供参考。方法 随机选取该院在2013年2月—2016年2月收治急性酒精中毒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4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组患者实施护理干预,记录护理中出现的不良事件发生率,并比较两组患者护理效果和护理满意度。结果 护理后,干预组患者总有效率(94.4%)显著高于对照组(77.5%)(P<0.05)。护理期间出现不良反应包括致死、坠床、跌倒等,干预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5.0%)显著低于对照组(27.5%)(P<0.05)。干预组患者护理总满意度(100.0%)显著高于对照组(85.0%)(P<0.05)。结论 急性酒精中毒患者实施护理安全干预能够提高护理效果,降低安全隐患,具有使用价值。

[关键词] 急性酒精中毒;护理干预;不良反应;临床效果

[中图分类号] R4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0742(2016)11(c)-0158-03

[Abstract] 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effect of nursing intervention in patients with acute alcoholism, provide reference for clinical care.Methods Random selected in our hospital in February 2013 to February 2016 were acute alcohol poisoning patients 80 cases as the object of study,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intervention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each group had 40 cases, two groups of patients were given conventional treatment, control group were given routine nursing, the intervention group received nursing intervention, the incidence of adverse events in nursing records, and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 effect of nursing and patient satisfaction with nursing care.Results After treatment, the total efficiency of the intervention group patients(94.4%)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control group(77.5%) (P <0.05). Adverse reactions occurred during treatment include death, falling out of bed, falls, etc, the intervention group were incidence of adverse reactions (5.0%)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 (27.5%) (P <0.05). Intervention group patient care overall satisfaction (100.0%)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control group(85.0%) (P <0.05).Conclusion The implementation of acute alcoholism intervention can improve patient care and safety care effect, reduce security risks, use value.

[Key words] Acute alcoholism; Nursing interventions; Adverse reactions; Clinical effect

急性酒精中毒是急診科常见中毒性疾病,是指一次性饮酒过量引起中枢神经系统抑制状态,患者出现兴奋、幻觉等症状,存在很大安全隐患。患者在临床治疗期间,由于自身自理能力有限,对周围事物认知能力下降[1],容易出现各种不良事件,影响治疗,护理安全干预有重要价值。为分析护理干预对急性酒精中毒患者的护理效果,以该院2013年2月—2016年2月收治酒精中毒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该院收治急性酒精中毒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年龄16~58岁,26例昏迷期,34例共济失调,20例处于兴奋期。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40例,干预组男29例,女11例,年龄(36.4±4.9)岁,18例轻度中毒,14例中度中毒,8例重度中毒。对照组男27例,女13例,年龄(37.6±5.2)岁,15例轻度中毒,14例中度中毒,11例重度中毒,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治疗,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决定给药剂量,注射盐酸纳洛酮(国药准字H20023755)注射液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无呕吐症状患者,取平卧位,头部偏向一侧,注意刺激患者喉部,及时清除胃内容物,及时清理呕吐物,避免患者误吸。同时严密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变化,观察意识状态和瞳孔大小。观察患者呕吐物,确定患者是否出现胃黏膜损伤,严密监视并观察患者意识状态和生命体征。遵照医嘱给予适量纳洛酮治疗,维持水电解质平衡,重度中毒患者进行急救,同时记录患者清醒时间,注意保暖。干预组患者实施护理干预,在护理工作中,早期护理及时评估患者护理中可能出现的不安全因素,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包括生命体征、瞳孔、临床症状等,并有针对性的开展预防措施。建立静脉通路,遵照医嘱实施药物治疗,同时给予其他对症治疗,维持电解质平衡,给予保胃保肝治疗。在护理期间,严密观察患者临床症状、瞳孔大小等,必要时行常规尿检、CT检查等,同时观察患者是否存在嗜睡、躁动、昏睡等不良情况,重点观察存在危险因素的患者,避免患者出现不安全因素。护理中注意降低患者周围环境的危险因素,住院后,及时检查患者周围环境,针对兴奋期酒精中毒患者,清除地面以及通道障碍物,给予保护性约束,并安排专人看护。针对存在步履蹒跚等异常情况患者,护理中及时搀扶患者,保持地面的干燥,及时清理过道中的障碍物,避免患者出现跌倒情况。针对伴随攻击行为的患者,将患者安排在人少治疗环境中,并安排家属看护,注意观察患者意识和状态,必要时及时告知医师处理。根据患者临床症状特征给予相应的处理措施,每15 min观察1次患者瞳孔变化,发现患者瞳孔变大,及时告知主治医师处理。患者入院时检查酒精浓度,避免出现漏诊、误诊等异常情况,引起医疗纠纷。

1.3 观察指标

分析两组患者护理效果。记录患者护理后疗效,根据患者体征、症状等进行评价,患者3 h内恢复神志,临床症状消失为显效,患者6 h内神志有所恢复,生命体征比较稳定为有效,患者6 h内临床症状无明显改善为无效。记录护理期间患者出现不良反应情况,包括自伤、坠床、跌倒、投诉、窒息等。患者护理满意度采用该自制护理满意度评分表,分为四个等级,总满意度=满意度+非常满意度+比较满意度。

1.4 统计方法

采用 Microsoft Excel建立数据库,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数资料采用[(n)%]表示,比较采用χ2检验,以α=0.05作为检验标准,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临床疗效观察

护理后,干预组患者总有效率(94.4%)显著高于对照组(77.5%)(P<0.05)。详见表1。

2.2 不良反应情况比较

护理期间出现不良反应包括致死、坠床、跌倒等,干预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5.0%)显著低于对照组(27.5%)(P<0.05)。详见表2。

2.3 护理满意度比较

干预组患者护理总满意度(100.0%)显著高于对照组(85.0%)(P<0.05)。详见表3。

3 讨论

急性酒精中毒是急诊科常见危重症之一,是指患者一次性饮酒量过大导致乙醇无法及时代谢引起的乙醇急性中毒,患者由于中枢神经受到抑制,可能引发心血管疾病或者呼吸系统异常,甚至诱发患者死亡[2]。患者酒精中毒可以分为3个程度,在当前治疗中多根据患者具体情况给予纳洛酮静脉注射治疗[3]。在临床治疗中发现,患者容易出现自伤、窒息等异常情况,因此实施护理干预有重要现实意义。

护理安全实施护理过程中,患者不发生机体结构、功能、缺陷、死亡、心理等情况。急性酒精中毒患者及时开展正确的护理措施能够有效降低安全隐患,提高治疗效果。不少学者在急性酒精中毒患者治疗中[4-5],采用护理干预,指出不良事件发生率得到显著下降。在护理质量管理中,护理安全是第一因素,临床护理工作中,需要充分认识到可能出现的危险因素,包括躁动、昏迷、动作不协调等,在护理工作中,需要避免出现护理不及时、记录不准确等失误情况。针对存在昏迷的患者,颅脑外伤的神经系统症状很多都被掩饰,需要有针对性的采取防范措施,减少安全隐患。在药物应用方面,当前治疗急性酒精中毒首选治疗药物为纳洛酮,一般轻度中毒患者给予0.8~1.2 mg纳洛酮,重度中毒患者一般注射1.2~2.0 mg纳洛酮。在该组研究中重点分析急性酒精中毒患者护理干预的实施效果,在护理干预中除了常规护理之外,针对出现异常烦躁等患者,需要及时清理通道障碍物,必要下采用约束带约束患者行为,避免患者出现坠床、跌倒等意外事件[6]。针对存在攻击行为或者是幻觉等患者,尽可能将患者安排在独立诊所,并配备必要的护理人员,并安排专人看护,避免患者出现自伤。根据国内有关急性酒精中毒抢救护理效果,轻度、重度患者无死亡病例,护理中常见不良反应包括跌伤、窒息、坠床等,护理纠纷发生率在3.1%[7-8]。该组分析中研究结果中显示,护理后,干预组患者总有效率(94.4%)显著高于对照组(77.5%)(P<0.05)。护理期间出现不良反应包括致死、坠床、跌倒等,干预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5.0%)显著低于对照组(27.5%)(P<0.05)。干预组患者护理总满意度(100.0%)显著高于对照组(85.0%)(P<0.05),说明实施护理干预,能够降低不良事件發生率,并提高护理满意度。

总之,急性酒精中毒患者实施护理安全干预能够提高护理效果,降低安全隐患,具有使用价值,急性酒精中毒患者护理中除了积极治疗之外,还需要严密监视患者临床表现,加强护理安全管理,改善护理安全状况,促进患者酒精中毒的恢复。

[参考文献]

[1] 吴淑芳,赵彩红.19例急性酒精中毒患者的急救与护理[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5,32(11):1505-1507.

[2] 赵宝宁,杨丽艳.醒脑静注射液联合护理干预治疗急性酒精中毒75例[J].中国药业,2015(8):122-124.

[3] 刘军,李玲.护理干预对100例急性酒精中毒患者的护理安全效果观察[J].现代医药卫生,2015,46(3):427-429.

[4] 吴裕范.护理干预对急性酒精中毒患者护理安全的效果观察[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2016,16(21):212.

[5] 黄小芳.护理干预在急性酒精中毒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河南医学研究,2016,25(6):1135-1140.

[6] 王东林.纳洛酮抢救急性酒精中毒昏迷[J].中外医疗,2012, 31(18):110.

[7] 杨从和.急性酒精中毒急诊抢救254例临床分析[J].中外医疗,2012,31(4):34-35.

[8] 张利平,陈良芬,张锡华.针对性护理对急诊科酒精中毒患者临床依从性的影响研究[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3, 17(12):29-31.

(收稿日期:2016-08-26)

猜你喜欢

不良反应护理干预临床效果
综合护理干预对首次机采血小板献血者持续献血应用效果分析
老年帕金森病非运动症状与日常生活自理能力的关系及护理分析
护理干预对糖尿病患者遵医行为的影响评价
严重创伤患者的急诊急救护理干预分析
骨瓜提取物的不良反应分析
紫杉醇脂质体治疗妇科恶性肿瘤分析
兰索拉唑联合抗生素三联疗法治疗胃溃疡的临床疗效观察
替米沙坦不同给药时间治疗高血压的疗效分析研究
观察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治疗脑梗死的临床效果
成人腹腔镜疝修补术92例临床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