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护理干预在老年髋关节置换术围手术期的应用分析

2017-03-02戴志琴

中外医疗 2016年33期
关键词:髋关节置换术围手术期老年

戴志琴

[摘要]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在老年髋关节置换术围手术期的应用。方法 整群选取2014年10月—2016年6月该院收治的老年髋关节置换66例,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為两组(对照组和干预组),每组33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手术前的心理护理、手术前的准备工作、术中的护理、术后护理,康复护理以及出院指导,进行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 干预组的临床疗效优良率达90.9%,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0.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围手术期对老年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实施护理干预,能够提改善患者的临床疗效,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价值。

[关键词] 髋关节置换术;围手术期;护理干预 ;老年

[中图分类号] R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0742(2016)11(c)-0152-03

[Abstract] Objective Explore the application of nursing intervention to elder patients with hip joint replacement on the perioperative period. Methods Group selection the 66 elder patients with hip joint replacement from our hospital between October 2014 and June 2016 were selected as the research object. These patients were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control group and intervention group), 33 cases in each group, by a random number table method. Control group was only given routine nursing while intervention group was given the mental health care before operation, preoperative preparation, operative nursing, postoperative nursing, rehabilitation nursing and discharge guidance as nursing intervention on the basis of routine nursing. Then, the clinical effects in two group patients were compared. Results In intervention group, the clinical curative effect was 90.9%, which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compared with the control group (60.6%),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5). Conclusion In perioperative period, the nursing intervention on elderly patients with hip replacement can improve the patients joint swelling and pain, improve the patient's quality of life, and has high clinical value .

[Key words] Hip joint replacement; Preoperative period; Nursing intervention;Elderly

髋关节置换术是指利用人造髋关节置换所有或部分髋关节以重建关节运动功能的一种修复手术,目前已经成为治疗髋关节疾病老年患者的最常用手段之一[1]。该手术对于解除患者的痛苦,最大程度地恢复患者髋关节的生理功能具有很好效果[2]。然而老年患者的机体器官功能有所下降、体质偏差,很多同时患有其他疾病如心血管、肝肺功能疾病等,又因为此手术创伤较大,导致老年患者在髋关节置换术后往往恢复较慢,还可能会出现手术并发症[3]。护理干预是基于一定科学理论,在护理诊断的指导下,按事先预订的干预方法从事的一系列护理活动,其对患者的恢复有很好的促进作用。针对老年髋关节置换术恢复较慢以及容易引发各种并发症的问题,整群选取2014年10月—2016年6月该的收治的老年髋关节置换66例,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和干预组),每组33例,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整群选取该院收治的老年髋关节置换66例,其中全髋关节置换男性6例,年龄60~83岁,女性22例,年龄60~75岁;人工股骨头(半髋)置换男性10例,年龄69~91岁,女性28例,年龄65~88岁。患者中股骨颈骨折的有60例,股骨头无菌性坏死的有6例。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将66例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33例,干预组33例),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等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两组基本资料之间的均衡性保持良好,可进行对比研究。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标准护理。在围手术期,给予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在手术前,为患者仔细讲解手术方法、围手术期需要注意的事项,为手术做好准备工作;在手术过程中,对患者的生命体征进行严密的监测,积极配合医生进行手术操作;在手术结束后,对患者进行精心严密的观察,并仔细告知患者及其家属手术后需要注意的事项。观察组在采用常规标准护理的基础上进行护理干预。具体措施为以下几点。

①心理护理:老年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往往患病致伤较为突然且病情较为严重,在得知病情以及手术通知后,患者通常会产生担忧、焦虑、紧张、甚至恐惧等一系列负面的情绪。护理人员需要加强与患者之间的沟通,进行心理疏导。针对患者的具体情况,护理人员需要了解患者的心态和家属对患者的态度,及早制定合理的护理计划,同时要向患者及其家属介绍髋关节置换术手术的必要性和安全性,加强他们对手术的了解和信心,消除他们对手术的疑虑,从而使患者能够保持一个乐观的心情来接受和配合手术治疗。让患者知道通过医护人员的治疗,疾病是可以治愈的,家属是积极配合的,通过治疗是可以重返社会,恢复在家庭的地位[4]。

②术前护理:老年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往往还患有其他一些老年疾病,因而护理人员在手术之前需要进行详细完善的生理指标检查,积极治疗基础疾病,增强免疫力。指导患者在床上进行下肢功能锻练和正确的咳痰方法,练习床上大小便,术前备皮,保持皮肤清洁。术前12 h禁食禁水。

③术中护理:护理人员在手术过程中密切观察患者意识,面色,血氧饱和度和生命体征保持静脉通路通畅,术中注意减少暴露,避免电极板灼伤患者,密切观察受压部位的皮肤情况。

④术后护理:术后去枕平卧6 h,禁食禁水6 h,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监测观察伤口渗血情况,定时更换敷料,防止感染。观察患肢有无肿胀,保持患肢外展30°中立位。合理饮食,给予高蛋白、高维生素、富含纤维素的易消化饮食,多食水果、蔬菜。协助患者勤翻身及拍背,鼓励咳痰,防止压疮和肺部感染,多饮水防止尿路感染。对于老年髋关节置换术患者,手术后容易发生深静脉血栓,护理人员需抬高病人的患肢,促进其血液循环,并鼓励患者进行肌肉收缩锻炼。

⑤康复护理:手术结束后,应及时向患者反馈手术情况,鼓励患者积极进行康复训练。护理人员需结合患者康复情况,按照循序渐进的原则,制定详细的康复锻炼计划。术后1周帮助病人坐在床边进行髋关节功能锻炼,动作要缓慢,活动范围由小到大,活动幅度和力量逐渐加大,直到病人借助吊架和床栏更换体位。2~3周允许下床后,指导病人在有人陪伴下正确使用助行器和拐杖行走。

⑥出院指导:由于老年患者功能恢复较慢,出院时护理人员需嘱咐患者掌握正确的锻炼方法,不能操之过急,需要逐渐增加活动量,在日常生活中防止关节过度弯曲,不内收、不盘腿,避免关节负重,定期到医院复查。

1.3 观察指标

应用Harris评分法,评价髋关节功能,及总分100分=功能评分47分+疼痛评分44分+关节活动评分5分+畸形情况评分4分,优:90~100分,良:80~89分,尚可:70~79分,差:<70分[5]。

1.4 统计方法

该次研究采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数资料采用[n(%)]表示,进行χ2检验。当P<0.05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按照Harris评分标准对所有患者的临床疗效情况进行评价,对照组达到优者15例,良者5例,尚可者9例,差者4例,对照组临床疗效情况优良率为60.6%;干预组达到优者22例,良者8例,尚可者2例,差者1例,干预组临床疗效情况优良率为90.9%。干预组临床疗效情况优良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如表1所示。

3 讨论

人工关节早在40年代已在国外开始,到了60年代以后中国也逐步开展起来,而人工髋关节置换被认为是人工关节置换中效果非常好的治疗方法。髋关节置换是指用生物相容性和机械性能良好的陶瓷、金属以及高分子聚乙烯等材料制成的一种类似人体骨关节的假体,利用手术方法将人工关节置换被疾病或损伤所破坏的关节面。手术之后能够切除病灶,清除疼痛,恢复关节的活动与原有的功能。该方法具有关节活动较好,可早期下地活动,减少老年病人长期卧床的并发症等优点。髋关节置换术的治疗效果经过几十年的临床实践,已经得到充分的肯定并已经发展成为一种可靠的治疗手段。利用髋关节置换术进行治疗的患者以老年患者为主,而老年患者由于生理功能和抵抗力下降明显,增加了该手术的风险性,并且还容易产生并发症[6]。

老年髋关节置换术后的恢复不但与及时有效的治疗相关,同时也与适当的护理密不可分,常规的标准护理往往只能应付一般的手术患者,而对于老年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常规护理并不能得到患者的肯定和满意。此外,常规护理时,护理人员往往因为忙于完成各项医嘱等常规护理工作,忽视了患者的心理疏导和手术之后康复训练,通常只是在口头上给予心理指导、健康宣教和康复训练指导等嘱咐,未形成护理制度、责任未落实到人,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护理工作需要不断满足治疗、护理中患者的全身心需求[7]。老年髋关节置换術患者常常因疼痛刺激、担心恢复不好产生心理恐惧,导致心理压力过大。而护理干预十分重视患者的心理护理,针对患者的心理状态采取有效的疏导,从而缓解患者的心理压力,有利于患者手术的进行和术后的康复,因此护理干预对老年髋关节置换术患者手术的顺利进行以及术后关节功能的恢复至关重要[8]。任改芝研究报道,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针对围手术期进行护理干预,观察组的临床疗效优良率达到85.0%,相对于对照组的临床疗效优良率72.5%有明显提高。该研究也显示干预组在给予患者系统性护理干预后,取得了显著效果,其临床疗效优良率达到了90.9%,和对照组临床疗效优良率60.6%相比得到了显著提高。

综上所述,对老年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实施护理干预,能够提高患者的临床疗效,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 何永萍, 陆建嫦, 徐少欢. 老年髋关节置换术患者的综合护理干预分析[J]. 医学前沿,2014(9):346-347.

[2] 项娟萍, 朱忠, 褚夏芳. 综合护理在老年髋关节置换术患者中的应用[J].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2015, 21(4):454-457.

[3] 岳丹. 老年髋关节置换术围手术期护理干预[J]. 生物技术世界, 2015(6):123.

[4] 杨琛.老年髋关节置换术围手术期护理干预43例分析[J]. 中国当代医药,2011,18(31):121-122.

[5] 任改枝.优质护理服务在老年人全髋关节置换术围手术期的应用观察[J]. 内蒙古医学杂志,2014,46(7):876-878.

[6] 陈艳芳. 老年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围术期实施护理干预效果评价[J]. 中国卫生产业, 2014, 11(33): 98-100.

[7] 康志敏, 孙启才.老年股骨颈骨折人工髋关节置换术的综合护理干预效果[J]. 中国现代医生, 2015, 53(12):147-149.

[8] 任喜荣, 王华. 综合护理干预在老年髋关节置换术的应用探讨[J]. 陕西医学杂志, 2015(8):1100.

(收稿日期:2016-08-27)

猜你喜欢

髋关节置换术围手术期老年
应用氨甲环酸对髋关节置换术出血量的影响
阶段式康复护理对髋关节置换术患者术后关节功能恢复的影响
老年帕金森病非运动症状与日常生活自理能力的关系及护理分析
创伤骨科下肢骨折手术围手术期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与护理
文拉法辛联合米氮平治疗老年抑郁症的效果及安全性
喉罩全麻在老年下腹部短小手术中的应用
人工关节置换和内固定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效果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