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写整合引领语言运用 思维能力统整语言学习
2017-03-02葛炳芳
摘 要:“读写整合引领语言运用,思维能力统整语言学习”是浙江省英语新高考首考带来的重要启示,给予高中英语教学“指向思维的教学反拨”。教师在教学中要注意强化阅读教学的过程性,重视语言学习的综合性,训练阅读写作的微技能,并关注备考思路的系统性。
关键词:英语新高考;结构;立意;反拨
2016年10月16日下午,浙江省作为高考综合改革试验省份首次实施了改革后的英语高考。本次英语新高考首考试卷的整卷难度与往年持平,但读后续写等新题型的出现意味着阅读和写作将是高中英语教学的核心任务。试卷的稳中有变聚焦阅读的能力立意,更给予高中英语教学“指向思维的教学反拨”。
一、稳中有变的试卷结构
教育部考试中心的命题历来稳定、科学,难度适中,且有创新。相对于浙江省近年的高考英语试题而言,本次考试中的传统题型(听力、阅读理解、完形填空)的难度相对较易。本次考试增加了非选择题的比重,用语篇型填空替换了原有的单项选择和短文改错,考查考生的语法知识和语法能力。应用文写作不难,但由于试题仅以提纲(介绍自己、告知到达时间、询问应做何准备)提示,并没有提供具体的内容,加之其话题是“出国留学前给住家写电子邮件”,所以部分考生也感到不易写好。当然,试卷中难度最大的当属在大规模考试中首次使用的写作题——读后续写,考生得分普遍不高。浙江省英语新高考首考试卷结构见表1。
二、聚焦阅读的能力立意
新高考首考英语试卷没有基于单句的考查试题。包括听力和写作第一节在内,全卷均基于语篇命制试题,而与语篇阅读直接相关的试题达105分之多,其中阅读理解和完形填空的考查占了65分,语篇型填空和读后续写占了40分。
阅读理解部分由叙事文、新闻报道、议论文和说明文四个语篇组成,完形填空是一则夹叙夹议的故事。除了阅读理解和完形填空以传统的选择题考查阅读理解能力以外,试卷又以一个叙事型语篇为基础测试考生的语言知识运用能力。同时,“读后续写”题自然指向考查学生的写作能力,但读是其基础。写也反映了考生的阅读能力——理解能力强的考生才有可能写出好的作文,但理解不到位或者有偏差的,则一定无法写出好作文。在读后续写中,考生须读懂故事的情节、叙事文体的语言特点、情节发展的基本逻辑等,以便正确把握故事发展的基本走向。而续写的过程中,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得到充分的考查。内容的銜接与连贯、语言的丰富程度、对情节发展的逻辑和创造性思维、对语篇的整体把控,都得到了全面的考查。
《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英语科考试说明(高考综合改革试验省份试用)(第一版)》提供的信息显示,浙江省英语新高考中将出现全新的写作题型——读后续写和概要写作,两种题型将在不同考次不定期交替使用。首考选用读后续写大概是命题者更多地考虑了难度问题。相对于读后续写,概要写作对阅读和概括能力的要求更高。
三、指向思维的教学反拨
高考试题的命制思路不可避免地反拨日常教学。从英语新高考首考试卷来看,除了考查英语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外,阅读理解题考查信息直接筛选和简单理解的试题仅有半数,而推断、概括等试题占了“半壁江山”。新增的读后续写对思维能力的要求更高,它考查“创造性思维能力”[1]。但是,思维能力的培养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教师在设计“语言运用”型学习活动中,基于语篇加以训练。学习的过程就是学生体验语言重构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习的语言知识得以运用,作者的思想得以理解,读者(学生)的思想得以表达,教师还可以在这个过程中指导学生提升自己的语言和思维能力。
(一)强化阅读教学的过程性
常态的阅读教学中,许多教师用一个课时处理一则较长文本的理解,聚焦文本内容,而用另一个课时讲解语言知识,总以为这样既做到了整体理解,又关注了基于文本的语言学习。但常态的学习是,语言与内容是同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两个方面的有机结合,就是思维训练。只有慢下来,让学习者体验阅读的过程,才能自主获取相关信息,不仅仅关注文本内容(What is said),也关注语言(How it is said),更关注思维(Why it is said)。
就考试而言,阅读理解试题对查找表层信息的考查题量呈下降趋势,而需要做出一定推断的试题明显增多。虽然语篇本身难度不大,题材也不陌生,但阅读理解不仅仅测试理解文本信息。因而,在阅读教学中强化阅读过程,教师就要深入解读阅读文本,对“可教的”内容进行取舍平衡,形成课堂教学的主线,设置基于阅读体验的学习任务,保证学生无干扰阅读的时间。“倘若阅读忽视过程、体验,幻想学生有了语言知识就自然而然有了阅读能力,那就是无视阅读教学的本真。”[2]51只有过程,学生才有机会体验语言的意义、语境的作用和意义的表达方式,从而拓展思维;只有过程,词汇、语法、结构、文本结构、修辞、逻辑的学习才有生命力;只有过程,每个学习个体才能体验个性化的阅读和思考。
(二)重视语言学习的综合性
正在研制的英语课程标准列出了未来英语教学需要关注的四大核心素养——语言能力、思维品质、文化品格和学习能力。理论上讲,新的课程标准同时也将是以后考试的纲要。本着四大核心素养的培养,教师需要改进课堂教学。语言教学要充分重视语篇的作用,重视语境的创设,重视语用这一要素。语篇、语境和语用三者的有机整合,是重要的语言教学理念,它有利于帮助学习者更好地理解语言形式与承载的意义之间的联系。
就英语阅读教学而言,“综合意识”“包括了文本意识、思维意识、语言意识、策略意识等多个方面”[2]47。语言是思维的外壳,思维是语言的内核。文本所承载的信息是连接语言与思维的桥梁。英语教学中活动任务的设计,必须既有核心的关注点(如语言、信息理解、听力或阅读技能的训练等),又要有综合的视野(任何任务都涉及内容、思维和语言等多个方面的综合活动,不可能单独存在)。
就考试评分而言,英语新高考写作第二节交替使用的“读后续写”和“概要写作”,读后续写或许首先考虑内容,即故事情节的发展,但语言的准确性(包括词汇和语法的准确性、语言风格的一致性等)和思维的流畅性(包括情节发展的逻辑性和创造性等)都是评判标准的组成部分。同样,概要写作的评分首先也一定关注信息筛选的合理性。但是,如果考生只照抄文本中的语言而不用自己的语言去表达,则无法得分。这些评分标准无不体现了“综合”的重要性。
(三)训练阅读写作的微技能
鉴于英语新高考中读后续写和概要写作的引入,读写整合的课型得到了更多的关注。这一课型有利于贯彻“用中学”的教学原则,“学以致用”。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并非每一个文本都需要或者可能按考试的要求进行概要写作或者读后续写。某个文本中的某个段落适合学生用自己的话概括,或者某个故事的情节发展到某个阶段,适合学生用自己的话说说故事后续可能发生的事,也是很值得让学生去尝试的。“重视语篇,读写整合”体现在平时的阅读和写作微技能的训练中。这些微技能都由两个部分组成,一是具有普遍意义的微技能,二是对读后续写或概要写作特别重要的甚至是独特的微技能。
阅读的微技能有略读、浏览、预测、理解主旨大意、理解主要细节、区别事实与观点、理解词义、做出推断、理解文本结构与体裁、解读图表、理解指代、理解逻辑联系、理解作者意图、评价文本内容、理解衔接与连贯、理解隐喻等等。其中区别事实与观点、理解作者意图等,虽是通用的阅读技能,但对读后续写或者是概要写作特别重要。
写作的目的,是向潜在的读者传递事实、观点、情绪情感、想象等。写作微技能包括布局信息、收集材料、确定结构、撰写提纲、撰写初稿、推敲语言、措辞、润色、编辑、语用问题、衔接与连贯、跨文化问题。在写前阶段,引导学生关注内容(信息、来源、目的)和语言(结构、体裁、潜在读者)、研读样例、列提纲;在写中阶段,提供多样化的训练形式,如模仿样例、连词成句、改写句子、填空练习、仿写结构、列写提纲或者整篇写作,聚焦语言、内容、思维的某个方面或者是综合性的写作任务;写后阶段,引导学生关注语言改进、编辑、互评、分享、教师反饋等。
教师可以结合特定的文本提供一些写作指导的方法。如概要写作的指导,可以尝试读写整合的“RIGOR五步法”。
阅读(Read):主要信息,主要支持性细节、行文风格;
辨析(Identify):主要观点,支持性细节、支持性手段;
收集(Gather):终稿中选用什么内容作为概要要点或者故事的延伸;
组织(Organize):在规定的词数内如何呈现相关内容;
反思(Reflect):从原文出发,结合终稿内容、思维、语言、策略的综合性,思考终稿的独立性、可理解性、表达性、目的性。
这里要特别强调的是,写作能力的提升只能通过不断积累得以实现,应试强化的训练往往事倍功半。阅读能力的提升是写作能力提升的基础。
(四)关注备考思路的系统性
本次首考时间处在高三伊始阶段,相对于以往的高考,提前了近一个学年,多数考生还没有学完高考所要求的教材模块数,复习也不可能是全面的。鉴于此,笔者建议教师对以后的教学要做好三年的统筹安排。
1.英语教学应按三年规划进行安排
虽然改革后的英语新高考给了学生两次考试的机会,但对于绝大多数学生来说,应该把重心放在高三第二学期的高考,而高三第一学期的高考可以当作一次练兵。在教学内容没有减少的情况下,如果孤注一掷,把重心放在高三第一学期的高考上,把原先三年的教学内容压缩到两年完成,一方面会加重学生的学习负担,另一方面,也无法做到充分复习,要学生考出好成绩的可能性不大。因此笔者认为,教师应该按照三年的时间来规划高中英语教学,根据实际课时数,踏实做好日常教学工作,切忌赶进度。新课学习阶段囫囵吞枣,会给学生带来无穷的后遗症。按合理进度组织教学,高三第一学期高考前最多用三个月的教学时间组织学生就重点知识和题型进行适度的复习和应考训练,就足够了。
2.高三第一学期高考后应当组织分层教学
高三第一学期高考后应根据考试成绩进行分层教学。对于高分段的学生,建议以扩大词汇量、提升人文素养和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为主,甚至可以以教授文学作品、经典美文为主,完全不必在意第二次高考,只要英语素养得到了全方位提升,考试就一定能考好。对于成绩还不够理想的学生,踏实上完剩余的模块数,选用新的语料组织复习,迎接第二次高考。
四、结语
高考首先是为高校选拔人才服务的,因而需要有一定的区分度。同时,高考对高中教学的反拨作用不可忽视。浙江省英语新高考的首考总体上平衡了两者之间的关系,又创新地使用了读后续写这一写作新题型。“读写整合引领语言运用,思维能力统整语言学习”是高考综合改革试验省份英语首考带给我们最重要的启示。我们相信,阅读和写作是高中英语教学的核心任务,听与说的教学是高中英语教学的必要补充。教师需要关注阅读和写作教学的微技能,并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加以培养。阅读能力的提升是提高写作能力的重要基础。
参考文献:
[1]刘庆思,陈康. 关于一年两考高考英语试卷中读后续写设计的研究[J]. 中小学外语教学(中学篇),2016(1):2.
[2]葛炳芳.英语阅读教学的综合视野:理论与实践[M]. 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