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自媒体环境下大学生媒介素养的提升策略

2017-03-02陈孝柱�オ�

山东青年 2016年12期
关键词:媒介素养自媒体大学生

陈孝柱�オ�

摘要:自媒体以覆盖广、社会动员能力强等特点,具有强大的社会影响力。而当代大学生又是自媒体使用最为活跃的群体,他们走在时代的前沿,发出的声音某种程度上引领着舆论场,也建构着一个特殊的网络生态环境。因此,如何有效的提升大学生的媒介素养,就成为当前十分急迫的一个命题。本文拟从公众自身的能动提升、公共环境的引导、媒介素养教育的普及三方面共同来引导提升。

关键词:大学生;自媒体;媒介素养

高校学生群体被称为“全面拥抱互联网媒体的一代”[1],他们重度依赖网络,“每日必网”、“无网不在”成为现代大学生的一种基本生活方式。由于自媒体“把关人”的缺失,一旦经过网络的发酵,就有可能引发舆论浪潮,如果危机事件不能得到及时恰当处理,极易造成舆情工作的滞后和被动,影响高校的社会形象,并对社会和谐稳定造成严重的威胁。因此,提升大学生媒介素养就成为当务之急。

一、大学生自身媒介素养的提升

在当前高度信息化的社会中,媒介素养已成为当代大学生必备的一项素养。如果大学生的媒介素养的整体情况较高的话,无疑对推进民主进程,改造和完善媒介的传播环境,营造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活有积极的促进作用。此外,媒介素养是大学生自身在媒介化社会中生存和发展不可或缺的基本素养。可见,大学生获取、解读和使用媒介信息的能力不但是社会发展的需求,也是个人发展的需要,媒介素养的提升是大学生的必然选择。

1、培养媒介信息敏感度

批判性是媒介素养中的重要内涵。在面对当下海量的信息时,不管消息来自于权威媒体亦或普通民众,具有质疑的精神无疑是十分重要的。虚假信息充斥在我们生活中的各个角落,甚至媒体的从业人员也有可能成为虚假信息的传播者。在自媒体碎片化环境下,如果大学生缺乏怀疑和批判性思维,就会导致误读或误信直至盲目传播。大卫·伯金汉所曾经说过,媒介素养让人们有能力以媒介消费者的身份去诠释媒介内容,并作出具有充分了解的判断,也使得人们本身成为媒介内容的制作者。故此,缺乏媒介素养的大学生很有可能还会沦为虚假信息或者谣言的制造者。面对汹涌的海量的信息,当代大学生如何去准确的处理不妥信息,批判性的进行思考和筛选,不断提高对媒介信息敏感度的培养十分必要。

2、提高媒介知能

媒介知能的概念是由学者波特提出的,他将媒介知能概括为认知、情感、道德、和美学鉴赏、这四个阶段。一般而言,合格的媒体传播者需要有一个客观公正的精神,传递有意义的信息。但是在信息的再传播过程中所应具有的能力恰恰是他们所缺乏的。但是现实中,有大量的用户在传播着毫无意义的信息。从而造成了不经过思考以及不顾后果转发和传播。所以,培养自媒体用户的媒介知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3、提升法律与道德意识

目前,对大学生媒介信息的传播进行法律与道德监管是合理和有益的。另外,法律与道德意识也是公众在自媒体时代必须要提高的素养。道德素养缺乏的人,就会在互联网匿名性和虚拟性环境中将自己与社会道德相违背的一面暴露出来,将人性中的阴暗面、丑陋面放大,如果加之大学生法律意识淡薄,他们就会在自媒体使用中经常有意无意触碰到法律的红线,不仅对媒介环境造成破坏,还会给自身带来麻烦和伤害。因此,大学生在使用自媒体时,要提高自控力和自律性,不断提升自己的法律和道德意识。

二、公共领域的引导与宣传

社会公共领域是另一个实施公众媒介素养教育的重要途径。通过社会公共领域这一教育途径来提高公众的媒介素养,有许多工作可以做。

其一,传统媒体应该努力融入新的媒体环境,利用现有的资源和权威等优势,传播具有公信力的信息和言論,进行正确的舆论引导,主动参与大学生媒介素养的教育,从而培养大学生媒介素养。其二,加强政府在自媒体平台上的影响力。不断提高新媒体活跃度,丰富更加多元化的内容,发布权威信息、加强政民互动、引导网络舆论。这对促进公民媒介素养的提升有着重要的意义。其三,建立自媒体平台舆情控制与引导机制。让自媒体人形成的自我约束机制和国家监管形成良性互动,推动我国自媒体的健康发展。另一方面,政府、社会应该在技术方面加强攻坚克难,对自媒体平台上的信息进行过滤,让虚假信息无处传播。同时,对自媒体平台之上的用户进行实名认证,加强媒介立法和监督,对自媒体信息进行把关,落实责任,加强对利用自媒体进行犯罪的打击,营造一个健康的自媒体环境。其四,完善法律法规。自媒体的发展,释放了普通公众的话语权,为普通公众架起了和社会沟通的一种方式。

三、推动媒介素养理论发展,普及媒介素养教育

媒介素养研究自上世纪90年代被提出后,就受到了中国学者广泛的关注。[2]其媒介素养理论在吸收中学习成长,经历了从无到有的过程,通过多年的发展和探索,已初步建立起了学科框架和理论基础。但媒介教育却未跟得上媒介的快速发展。伴随着信息时代的来临,各种新媒介无论在硬件还是软件平台上都获得了长足发展,对社会、对公众的影响都远远超出了人们的预期。在硬件上,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的普及让公众与新媒介接触的机会愈加的频繁。在软件上,即时通讯、社交平台呈现爆发式的发展,尤其近几年来,微博、微信得到了极大的普及甚至已经成为公众日常生活中的一部分。

四、结语

媒介素养具有跨学科的性质,在自媒体时代,公众媒介素养存在诸多问题并参差不齐,这就决定了公众媒介素养的提升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它需要公众自身、社会公共领域的引导以及媒介素养教育的普及和媒介素养理念的更新几个方面相互协调、相互促进、协同提升。

[参考文献]

[1]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第33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EB/OL].http://www.cnnic.net.cn/hlwfzyj/hlwxzbg/hlwtjbg/201403/,2014.

[2]杨希.2010年媒介素养研究综述[J],新闻世界,2011(10).

注:1、本文系2016年度安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行动的边界:自媒体环境下大学生政治参与的规范与引导——基于安徽高校的实证分析”,项目编号:SK2016A0278。

2、本文系“2016年度安徽省高校共青团新媒体工作研究重点项目”资助,项目编号:2016xmtzd04。

(作者单位:安徽理工大学 外国语学院,安徽 淮南 232001)

猜你喜欢

媒介素养自媒体大学生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大学生之歌
新媒体背景下中学生媒介素养现状与应对
网络负面热点事件对大学生社会心态的影响
“互联网+”时代高职学生媒介素养的培育路径研究
大学生媒介素养调查研究
自媒体时代下普通高校思政课改革路径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
他把孤儿院办成大学生摇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