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网络语言在新闻中的利与弊
2017-03-02马辰龙李秋�オ�
马辰龙++李秋�オ�
摘要:近年来,网络语言频频出现在新闻当中,这对于新闻来说是一种进步。但网络语言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网络语言有诸多优势,有利于新闻;另一方面,网络语言也有新闻绝不能触碰的“雷区”。本文对网络语言进入新闻进行利弊分析,希望网络语言在新闻中能得到更好的利用。
关键词:网络语言;现实语言;新闻报道;使用规范
语言是人类社会的产物,是人类在生活中所运用的重要的交际工具。语言要与社会相适应:社会的发展进步产生新的技术、新的事物,为人类带来新的生活方式、新的价值观念,这些新的东西必定会带来语言的演变。互联网,被誉为二十世纪最伟大的发明,因为九十年代飞速的技术发展而进入千家万户,为适应网络沟通的需要,网络语言产生了。随着互联网的普及,网民数量猛增,网络语言以不亚于网络技术发展的速度迅猛发展起来,随着网民在国民中所占据的比例的不断上升,网络语言对人类生活的影响也越来越大。近些年,网络语言已经不再局限于网民内部交流,开始慢慢渗入到人们的现实语言中,从日常交流到综艺娱乐、商业广告,甚至一向严肃的新闻报道中也有使用。本文通过分析网络语言的优点和缺点,结合新闻的需求,探讨在新闻中如何更好的运用网络语言。
2010年,网络语言“给力”出现在人民日报的头版头条中(《江苏省给力“文化强省”》),轰动一时。此后,越来越多的网络语言被新闻使用,多数产生了良好的效果,网络语言如此“给力”,它在新闻中的优势是很明显的:
语言简练。网络语言能够提高网上交流效率,它的一大优势就是简洁,这符合新闻语言追求精简的需求。如“驴友”(户外运动爱好者的简称)、“AA制”(指现场所花费用由参加者平均分担或各付各的)、“BBS”(“Bulletin Board System”的缩写)等网络语言,在新闻中已经很常见:“假新闻泛滥影响选情?美国社交媒体被批‘不给力”(《京华时报》)、“深圳大鵬八小时营救7名迷路驴友”(《网易新闻》)、“三个朋友聚餐说好AA制吃完却因费用起争执”(《重庆时报》)等,简化了语言且不影响理解,使新闻报道更为简明。
有时代特点。近些年,网民越来越关注社会热点事件,很多网络语言是网民根据社会热点创造的,而新闻关注的就是社会热点。如前些年出现的“躲猫猫”、“蒜你狠”、“糖高宗”、“豆你玩”、“姜你军”、“煤超疯”、“楼脆脆”等网络语言,已经成了某种社会现象的代表,不止当年的新闻使用了,今年的新闻遇到同样的现象还会使用:“蒜价11元/斤‘蒜你狠时隔6年卷土重来”(《沈阳晚报》)、“怕小区住宅楼变“楼脆脆”业主们反对隔壁建地下停车场”(《现代金报》)。
幽默、讨喜。新闻一向严肃,网络语言时尚、生动、幽默、活泼,使用网络语言能够拉近与阅读者间的距离。另外,网民数量的逐年增加,使用网络语言的人也越来越多,在新闻中使用网络语言能吸引他们阅读或点击。
但网络语言在新闻中也有不可忽视的弊端:
不规范的表达。网络语言为追求效率和有趣,创造过程比较随意,有缩略日常用语的,有用各种符号、数字、字母相互组合的,还有些是方言的发音、将错就错的错别字等,如“偶”、“叫兽”、“9494”、“QAQ”、“@-@”、“等待ing……”、“酱紫呐”、“港道理哦”、“你造么,不造”等等。如果新闻中使用了这些不规范的网络语言,会破坏新闻的严肃性,还会对社会造成不好的引导,影响一些判断能力不强的读者,让他们以为在正式场合也可以肆无忌惮的使用网络语言。
受众范围较窄。网络语言流行于年轻的网民中,而新闻是面向社会所有人员的,对中老年人、不常上网的、根本不会使用网络人来说,很多网络语言难以理解,除了新创造出来的“洪荒之力”、“蓝瘦,香菇”之类,还有旧词新意的“打酱油”、“白骨精”、“电灯泡”一类,如果新闻使用不当的网络语言,会对部分读者造成阅读障碍。
部分网络语言粗俗、暴力。网络语言的产生环境不受明确的时间、地点、场合与身份背景的限制,使用也较缺乏管制,网民很大程度上不必为自己的言语负责,甚至专门上网发泄不良情绪,因此网络语言中难免会有一些阴暗的成分。这部分网络语言拉低人民素养、不利于社会的精神文明建设,在网上使用都该受到限制,在新闻中绝不能出现。
网络语言层出不穷,新闻中使用网络语言不能单纯地说好与不好,关键看如何运用是否得当,在新闻中应用适当的网络语言能起到画龙点睛的效果,但应用不适当,就会画蛇添足。想要在新闻中运用好网络语言,应该对网络语言有足够的熟悉:熟悉它的意义、来源、使用范围,再结合需要,筛选出合适的网络语言,努力将网络语言与新闻的优势都发挥到最大。
(作者单位:中国计量大学现代科技学院,浙江 杭州 310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