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水资源承载能力和监测预警体系建设探讨

2017-03-02孙淑文王文龙崔淑红

黑龙江水利科技 2017年7期
关键词:七台河市用水量用水

孙淑文,王文龙,崔淑红

(1.黑龙江省七台河市水政水资源管理办公室,黑龙江 七台河 154600;2.黑龙江省绥化市水利水电勘测设计院隆顺分院,黑龙江 肇东151100)

决策思考

水资源承载能力和监测预警体系建设探讨

孙淑文1,王文龙2,崔淑红1

(1.黑龙江省七台河市水政水资源管理办公室,黑龙江 七台河 154600;2.黑龙江省绥化市水利水电勘测设计院隆顺分院,黑龙江 肇东151100)

建立水资源承载能力监测预警机制,有利于清晰认识不同区域的水资源分布特点,科学评价不同区域水资源承载能力超载问题的根源,根据不同区域的水资源条件及其承载能力,明确水资源开发利用上限,科学制定并有效实施管控措施,形成按水资源承载能力谋划发展的长效机制,促进水生态文明建设,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因此,文章主要针对水资源承载能力和监测预警体系建设的途径和方法进行探讨,从而为研究完善水资源承载能力监测预警机制的技术、行政、管理工作提出建议。

水资源承载能力;监测预警体系建设;水资源管控措施;途径方法

七台河市是一座因煤而生、缘煤而兴的新兴工业城市,辖区总面积6221km2,人口92.7万人。现辖勃利县、新兴区、桃山区、茄子河区和金沙新区。开发建设50多年来,七台河共为国家贡献煤炭6亿多t,是全国重要的煤炭和电力生产基地,东北最大的优质焦煤和焦炭生产基地,黑龙江省唯一的无烟煤生产基地。

1 开展水资源承载能力和监测预警体系建设的必要性

七台河市位于低山丘陵地区,是倭肯河、挠力河的发源地。全市6221.4km2的面积中,山区面积4290km2,占69%。平原区面积1931.4km2,占31%。特定的地形地貌和水文气象条件,决定了七台河市水资源量的贫乏。七台河全市多年平均降水量535mm,多年平均水资源量8.36亿m3,人均占有水资源量857m3,不足全国人均水平的1/2、全省人均水平的2/5。其中市区多年平均水资源量2.38亿m3,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为466m3。缺水必将制约经济社会的跨越式发展,影响人民生活质量的改善和提高。为此在七台河市建立并逐步完善水资源承载能力监测预警机制十分重要。

建立水资源承载能力监测预警机制,有利于清晰认识不同区域的水资源分布特点,因地制宜地高效利用和有效保护水资源,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与水资源条件相协调;有利于科学评价不同区域水资源承载能力超载问题的根源,制定针对性强、可操作的管理措施,有效控制水资源开发强度;有利于根据不同区域的水资源条件及其承载能力,明确水资源开发利用上限,科学制定并有效实施管控措施;有利于形成按水资源承载能力谋划发展的长效机制,促进水生态文明建设,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利用[1-3]。

2 水资源现状调查

按《建立黑龙江省水资源承载能力监测预警机制技术大纲》,水资源承载能力指可预见期内在满足合理河道内生态环境用水和保护生态环境的前提下,综合考虑来水情况、工程条件、用水需求等因素,水资源承载经济社会的最大负荷,主要包括水量和水质两个要素,要从以上两要素分析水资源承载能力。技术路线是,收集整理经济社会发展指标有关数据、全省水资源调查评价、水利普查、水资源有关规划、水资源公报、超采区评价以及水文等有关资料。根据县域水资源禀赋条件、允许开发利用上限、“三条红线”管理要求、水资源调配能力等,确定市套水资源分区及县域水资源承载能力[4-6]。根据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和水资源开发利用情况等,填报市套水资源分区及县域水资源承载负荷成果,根据县域水资源承载能力和承载负荷成果,确定超载区,并分析其超载原因与发展趋势,提出七台河市水资源管控措施建议和制定监测预警机制。

3 水资源承载能力核算

首先要对七台河市进行水资源承载能力核算,选取评价指标有:用水总量指标、地下水开采控制量指标。该指标可以根据黑龙江省七台河市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十二五” 目标指标分解表核定。

在进行水资源承载能力核算的基础上,进行七台河市水资源负荷能力核算。《建立全国水资源承载能力监测预警机制技术大纲》中指出:“考虑到用水总量指标对应水平年与现状年来水频率可能不同,且2000年以后新增火(核)电冷却水量按耗水量统计,因此需将现状年水资源公报口径用水量转换为评价口径用水量。需转换的用水项包括农业灌溉用水量、火核电直流冷却水用水量以及特殊情况用水量。”根据七台河市用水实际情况,需要转换的只有农业灌溉用水量。根据2015年水资源公报口径用水量,经过农业灌溉用水量核减后,得到评价口径用总用水量。即为我市水资源负荷能力。

在上述工作完成之后,采用实物量指标进行单因素评价,评价方法为对照实物量指标度量标准直接判断其承载状况。根据七台河市现状年用水总量、地下水超采区开采量,评价其水资源承载状况,标准如下:

3.1 超载

符合下列条件之一:

1)用水总量大于用水总量指标。

2)地下水实际开采量大于地下水开采控制量指标。

3.2 不超载

同时满足下列条件:

1)用水总量小于用水总量指标的90%。

2)地下水实际开采量小于地下水开采控制量指标的90%,且不存在地下水超采。

3)临界超载。除1、2外,均属临界超载。按照上述评价方法,逐一分析评价县域单元的水资源承载状况,提出区域属于超载或不超采或临界超载的评价意见,并对超载的原因进行分析[7]。

4 七台河市超载区管控措施和预警体系建设的意见

根据七台河市各单元水资源承载能力和负荷能力现状,可以从以下两方面提出水资源管控和预警措施:

4.1 水资源管控措施

1)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

按照《七台河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七台河市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考核办法的通知》(七政办发〔2014〕46号),在落实“三条红线”控制目标的同时,将“用水总量、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率、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下降率”等指标纳入了市政府对县(市)区政府绩效考核内容,强化考核问责。

2)严格规划管理和水资源论证:

七台河市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以及城市总体规划的编制、重大建设项目的布局,应当与当地水资源条件和防洪要求相适应。

严格执行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制度,对未依法完成水资源论证工作的建设项目,审批机关不予批准,建设单位不得擅自开工建设和投产使用,对违反规定的,一律责令停止。

3)严格控制流域和区域取用水总量:

制定主要河流流域水量分配方案,建立覆盖流域和市县二级行政区域的取用水总量控制指标体系,实施流域和区域取用水总量控制。

4)加大界江界河水利用:

由于界江界河水量不纳入用水总量指标考核,因此在未来应合理加大界江界河水量利用,尽快建设完成七台河城市供水工程以早日发挥效益,解决七台河市水资源短缺问题[8]。

加强地下水动态监测,建立完善地下水动态监测体系,实行地下水取用水总量控制和水位控制。

5)强化用水定额管理:

要根据用水效率控制红线确定的目标及各行业用水定额,对纳入取水许可管理的单位和其他用水大户实行计划用水管理,建立用水单位重点监控名录,强化用水监控管理,除此之外市、县水行政主管部门每年对重点用水单位按行业用水定额核实年产值、产量,从而科学管理用水单位年用水量。

6)健全水资源监控体系:

制定水资源监测、用水计量与统计等管理办法,健全相关技术标准体系。加强重要控制断面和地下水的水量监测能力建设。

4.2 在水资源承载能力监测预警实施方面,结合工作实际,有如下几点建议。

1)制定水资源承载能力监测、预警技术规范,完善水资源预警指标及标准。

统一技术标准是确保水利部、流域机构与省、市、县平台间的互联互通、信息共享和业务协同的前提。以七台河市为例,建议预警指标包括用水总量、地下水超采区开采量2个指标,并分县(区)建立预警标准。

2)加强水资源承载能力监测预警的规范化、标准化。

为落实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完善水资源承载能力预警机制,明确规定水资源承载能力的监测指标与监测频次,明确预警发布单位、响应实施单位与监管部门,为不同时期,不同地区水资源承载能力监测评价提供支撑,为各级政府决策提供依据。

3)制定完善的预警响应预案,切实做好水资源承载力预警的响应工作。

建议省、市一级水利部门协同各相关部门,共同制定、完善地区水资源承载能力预警响应预案。对超出水资源管理红线指标的地区、单位、部门实行限批限用。充分发挥水资源承载力的指标作用,以承载力为依据,合理确定产业规模。

4)进一步完善取水、用水的定量计量。

取用水计量是水资源承载能力评估的重要一环,直接影响水资源承载力的评估,同时也是水资源承载能力监测预警的重要指标。现阶段,部分地区取用水定量计量仍不完善,给水资源承载力评估及预警带来直接困难。鉴于此,建议进一步推进区域取水工程调查,完善取用水定量计量,确保取用水端的监测数据准确、可靠。

5)建立水资源承载能力动态评估制度,确保水资源承载力指标阈值的时效性。

水资源承载能力是供、用水两端之间的平衡。其中,供水端受跨流域调水、中水处理等工程的影响;用水端受区域社会经济发展、节水技术进步等因素影响。供水、用水两端均处在动态变化中,在一定时期内呈稳定状态。针对这一特征,亟需建立水资源承载力动态评估制度,一是要定期对水资源承载力进行评估、复核,确保水资源承载力的时效性;二是在区域供水、用水关系发生突变时,需要对水资源承载力进行重新评估,保证水资源承载力指标的准确性和指导性。

[1]莫崇勋,宋丽,蔡德所,等.广西北部湾经济区水资源承载能力演变分析[J].水力发电学报,2015(01):65-66.

[2]杨金鹏,郭金燕,黄大英,等.区域水资源承载能力计算与评价方法——以北京市昌平区为例[J].水利规划与设计,2013(03):54-56.

[3]崔振才,于纪玉,王启田.模糊约束线性规划在日照区域水资源承载能力评价中的应用研究[J].水力发电学报,2012(02):98-99.

[4]缪宜江.域水资源承载能力动态综合评价研究[J].江苏水利,2012(07):12-14.

[5]朱玉祥.新乡市水资源承载能力分析[J].治淮,2012(09):49-52.

[6]王晓晓,梁忠民,黄振平,等.基于可变模糊识别模型的武汉市水资源承载能力评价[J].水电能源科学,2012(12):58-60.

[7]藏海荣,唐德善.基于水资源承载能力的云南大旱成因研究[J].水电能源科学,2011(01):78-80.

[8]孙远斌,高怡,石亚东,等.太湖流域水资源承载能力模糊综合评价[J].水资源保护,2011(01):63-65.

1007-7596(2017)07-0164-03

2017-06-20

孙淑文(1976-),女,黑龙江七台河人,工程师,研究方面为水资源管理、水资源开发利用等;王文龙(1990-),男,黑龙江七台河人,助理工程师,从事从事水资源勘察评价测绘及资料整编工作;崔淑红(1969-),女,黑龙江七台河人,工程师,研究方面为水资源管理、水资源开发利用等。

TV

B

猜你喜欢

七台河市用水量用水
哪些火灾不能用水扑灭?
中共七台河市委理论学习中心组
乐享冰幸福童年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某师用水水平分析与评价
七台河市红旗镇:学党史悟思想 强素质促工作
你的用水量是多少?
节约洗碗用水
你的用水量是多少?
澳大利亚研发出新型农业传感器可预测农作物用水量
七台河市“放管服”改革成效及对策